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7 09:39:29
每經記者 孫磊 每經編輯 裴健如
「一次叫車就能成功,10分鐘就能上車,你算很幸運的。很多人都是多次叫車不成功,有的是等好長時間車才會到。」日前,在體驗百度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時,一位百度RoboTaxi安全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百度10月10日宣布在北京開放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以來,每天都有大量乘客體驗這項服務,而他所負責的車輛在每天的運營時段裡都處於忙碌狀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天意 攝
百度公布的數據顯示,自全面開放以來,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高峰期單日訂單量超過2600單,單個站點單日訂單量最高達到600單。但是,百度目前在北京只有40張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牌照,其運力遠遠無法滿足如此集中的體驗需求。
針對這一問題,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陶吉透露,百度正在從運營、產品等方面改善用戶體驗。比如,給用戶一些更顯性的提示,提供排在其前面還有多少用戶,預估等車還要多久等信息,以及加大地面人員的投入,安排相關人員進行車輛疏導。
在陶吉看來,雖然當前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已經進入試運營階段,但距離商業化仍有很長距離,有不少問題需要去解決。而在自動駕駛計程車投入市場進行運營的過程中,自動駕駛商業化的一些問題也會浮出水面。
安全員介入次數較少
與日常計程車不同,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目前還不支持在測試區域內的任意地點打車,乘客需要在百度制定的上車站點中進行選擇,然後自行前往。
據了解,百度目前在北京設有10餘個自動駕駛計程車上下車站點,並計劃隨後將這一數字增加至100個。
乘客上車之後,可以通過前排座椅後方的顯示屏查看與行程有關的信息,比如行程距離、預計使用時間等。行程確認無誤後,乘客需要用手機端掃碼確認,並點擊顯示屏上的「開始行程」。隨後,車輛便可進入自動駕駛模式。
車輛啟動之後,乘客可以通過顯示屏了解實時路況,包括當前車速、路段限速、車輛所處車道的情況、周圍車輛的位置和種類等信息。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天意 攝
根據《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能力評估內容與方法 T/CMAX 116-01—2018》、《自動駕駛車輛封閉試驗場地技術要求 T/CMAX 116-02—2018 》、《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模擬仿真測試平臺技術要求T/CMAX 121》等內容的要求,自動駕駛計程車在高速道路與快速路的速度需限制在100km/h以下,在其他道路的速度需限制在60km/h以下。整個行駛過程中,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在保證車速不超60km/h的前提下,會根據實時路況進行車速的調整。
當需要轉彎、掉頭、避讓行人時,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會識別信號燈信息,並嚴格按照交通規則進行相應操作,整體行駛較為平穩順暢,且沒有出現安全員接管的現象。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車輛行駛的狀況和乘坐體驗,乘客還可以通過顯示屏上的「點讚」與「不滿」進行評價。
上述自動駕駛計程車安全員告訴記者,自動駕駛測試法規要求自動駕駛計程車內必須配備安全員,但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安全員不會駕駛車輛,而是作為一道額外的安全保障。「極特殊情況下,還是會接管車輛,但相比一年前,現在接管車輛的次數明顯在減少。」上述自動駕駛計程車安全員說。
陶吉表示,除了需要較為完善的法規制度,沒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計程車還需要依靠一些基礎設施配套,比如可以滿足遠程監管的5G環境等。
雖然車輛行駛較為平穩,但在行駛過程中,其後備箱處會產生較大噪音。對此,上述自動駕駛計程車安全員告訴記者:「噪音是由給自動駕駛設備進行降溫的系統產生。自動駕駛計程車在運行過程中,系統需要進行大量計算,所以會釋放熱量,需要可以用於降溫的通風系統。」
同時,當前的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為後裝車,其車內線路暴露在外部,且較為凌亂。「之後的前裝車會解決這些問題,線路、零部件會在汽車生產的過程中提前集成進去,看起來更加整潔。同時,車輛的穩定性、一致性也會更高一些。」上述自動駕駛計程車安全員說。
探路商業化
事實上,在北京之前,百度在長沙和滄州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已運營一段時間。而在試運營車輛數量相當的情況下,北京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卻更能受到乘客青睞。百度公布的數據顯示,在試乘體驗滿分為5分的情況下,目前北京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的平均得分超過4.8分。
此外,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10月10日,百度(BIDU)宣布在北京提供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後,其股價單日漲幅一度達10%,創下近期新高。同時,誠邁科技(300598.SZ)、興民智通(002355.SZ)等自動駕駛概念股也紛紛跟漲。
華創證券分析認為,百度在北京開通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對自動駕駛的技術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L4的自動駕駛一直難以落地,應用場景有限,其高昂成本、安全性和穩定性有待考證,導致私家乘用車的無人駕駛落地還有一定距離,所以這反而給了計程車和網約車更多落地機會。」青桐資本投資總監霍婷潔表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天意 攝
華創證券則認為,此次試乘開放的關鍵點是在北京面向普通群體提供這項服務,而測試效果將直接影響後續的政策和產業支持的跟進。
據了解,截至今年6月,北京擁有200條自動駕駛測試道路,總長度達699.58公裡,是國內自動駕駛產業發展速度最快、配套最完善的城市。同時,北京也是國內對自動駕駛車輛要求最嚴,頒布的自動駕駛載人測試政策要求最高的城市,而能夠在北京提供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意義不言而喻。
有分析認為,載人測試是自動駕駛走向商業化的重要環節。百度在北京上線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之前,美國自動駕駛企業Waymo宣布,旗下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Waymo One在鳳凰城提供完全無人計程車服務。此外,滴滴、Auto X、文遠知行等企業也在國內其他城市提供了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在陶吉看來,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對於自動駕駛企業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內部研發階段只是工程師們依照自己的想法完成智能化改造,而自動駕駛計程車走入市場,可以獲取用戶的真實反饋和體驗,以及真實的運營數據,利於此後的持續迭代。」陶吉說。
據陶吉透露,在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上線一周多的時間裡,百度發現了運營、產品、技術等方面都需要優化。比如,在自動駕駛車輛數目沒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需要從運營方面去更合理調配車輛,針對不同的區域優化呼單、接單等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仍為測試運營階段,並未達到商用化階段。「自動駕駛需要突破的難題主要在法律和觀念方面。只有乘客認可算法會存在漏洞,為了自動駕駛發展可以接受一定的傷亡,且法律上也不會過分追究廠商的責任,自動駕駛才會開始規模化商用。」國家知識產權局副研究員楊棟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