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國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猶太教、東正教、佛教、伊斯蘭教、甚至中國的道教也有一定的信眾,信仰宗教的美國公民在總人口中約佔95%。
與美國宗教文化密切相關的就是教堂,在美國,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到處可見教堂。美國的教堂外形各異,造型別致,有的是高聳的尖塔,豎立著十字架;也有的是半圓形的穹頂,圍著華麗的裝飾。這些教堂是進行宗教祈禱儀式的地方,崇高、肅穆、純淨。
很多教堂都是很好的建築師設計出來的。在任何一個居住區裡,教堂是最重要的公共場所,所以城市裡的教堂幾乎是最好的建築,地理位置也是最好的。在美國的小城市裡,教堂是最大的公共空間,人們來禮拜祈禱,開始前和結束後可以展開社交,大大小小的事情在出門之前就已經解決了。與此相反的是,政府的職能單位比如市政廳,鎮政廳,卻小得可憐。很多管理部門只有一間小房子,由於實在是太不起眼了,所以,經常被人們所忽略,在美國,這些地方只不過是一個服務部門而已。
美國的教堂都被保護得很好,教堂周圍花園裡古老的大樹見證了教堂悠久的歷史。這些古老的教堂都修繕得整整齊齊,大門敞開,供人們使用和參觀遊覽。
美國的許多新教堂,都是後來新建的,因為不同年代流行不同的建築式樣,所以教堂的建築風格有復古主義,有新建築派,有裝飾派,有現代派,有摩登派,還有結構主義,高科技派等等,教堂展現出各式各樣流派的建築風格。
在偏遠的鄉村,教堂像鄉村建築一樣,充滿了鄉土氣息,相對簡陋一些。而在紐約的教堂,則裝修得富麗堂皇,令人嘆為觀止,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
如果一個舉目無親的新移民到了美國,想要開始他的社交生活,最好的辦法就是到教堂裡,在這裡,可以很輕易地結交到各種類型的朋友,開始新移民的生活。
教堂裡的美國人,都穿戴得非常整齊得體,儀表端莊,還有現代化的樂隊,樂隊裡有吉他、鋼琴、小提琴、長笛、架子鼓等樂器。在樂隊的伴奏下,人們唱歌的聲音越發優美動聽,抑揚頓挫,有一些虔誠的教民,唱歌的時候非常陶醉,他們向前伸展著雙手,似乎在期待並盼望著耶穌的擁抱。
唱完以後,牧師或者一個教民會為大家講一段聖經的故事,講完後,會有一個小袋子傳到每個人的手裡,那是要付錢了,看來在金錢至上的美國,做禮拜、祈禱也是要付錢的,沒有錢,上帝也不高興,當然付多付少隨意,至少10美元吧。
美國的宗教從娃娃抓起,孩子們很小就和父母一起去教堂參加各種活動。在美國中小學放假的時候,教堂經常有義務工作者們組織附近的孩子參加夏令營。孩子們在教堂裡嘻戲玩耍,老師還教孩子們唱聖歌。這些歌曲給人一種很強的感染力,非常聖潔、高尚,確實可以淨化人的心靈,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自然會慢慢熟悉、了解宗教,相信宗教。當然,這種宗教夏令營就不收費了,上帝還是很正公的。
美國經濟高度發達,社會道德也有很高的水準。大多數美國人正直善良、熱情開朗、思想單純、樂善好施、富有愛心。美國政府沒有社會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倡導機構,但美國社會的道德文明程度顯然不低,這和西方宗教文化的影響有很大關係。宗教在美國人民的精神生活領域佔有統治地位。在美國,絕大多數的人信奉上帝,所有硬幣、紙幣都印著「我們信仰上帝」,可見上帝是無所不在的。
美國人用上帝的威懾力量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規範個人的道德。因為許多美國人認為,只有敬畏上帝的人,才會在世規矩、誠實、恭敬地做人。不怕上帝的人,就有可能膽大妄為、自我膨脹、為所欲為,並最終陷入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