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清明前後,金燦燦的油菜花開遍山村野壠時,常常會天氣突變,狂風大作,烏雲滿天。這時,常可看到天際那黑呼呼的烏雲中,會有一道銀光,飛閃過來。伴著這閃閃銀光的是狂風,是暴雨,甚至是毛慄大的冰雹。
一見這天氣,老人們就會感嘆地說:「唉,又是風!又是雨!毋尾巴龍望娘來了!」龍望娘也是本份應該,但闖蕩成性的毋尾巴龍回來望娘時,不僅又是風又是雨,有時還會撒下慄子般的冰雹,警示一下人們。其中有什麼緣故呢?說起來還有一段悽美動人的故事:
據說括蒼山脈的白水山山腳,有一個小村,村前有一條清淺的小溪。小溪的水就是從白水山的深山老林裡汩汩流淌出來。一天,村中的一位姑娘,提了一籃衣裳到溪邊洗滌。溪水青漾漾的,溪中的大青石光溜溜的,姑娘搓呀揉呀,很快將一籃衣裳洗好了。當她正想站起來揩揩額角上的涔涔汗水時,忽然發現溪流水面上一漾一漾漂來幾顆亮晶晶的五彩蛋。水面上怎麼會有如此玲瓏剔透的彩蛋呢?姑娘心中感到奇怪。
更讓她驚喜的是那幾顆彩蛋竟在水旋渦上光閃閃的轉著,似乎有意逗她。姑娘覺得好奇,就蹲下身小心地將它們捧起來。姑娘想把它們放在洗淨的衣裳上,但剛放下,彩蛋卻又從衣裳的縫隙菜籃的洞眼中溜出,仍在水旋渦中光閃閃地轉呀轉。娘娘只好再蹲身掬起,看看幾顆彩蛋逗人愛,想放又沒處放,最後她想:還是先含在口裡吧,反正一下子就回到家。誰料她一張口,幾顆彩蛋竟一下子吞進她肚裡了。吞肚裡當然挖不出,姑娘想,既然是蛋,也沒啥要緊,就提著一籃洗好的衣裳回家來。
日子一天天一月月過去。姑娘幾乎將吞了彩蛋的事忘了,但她卻發覺自己的身子有了變化。有時是噁心,有時卻昏眩,一天到晚總感到口渴,成天總是一個勁地喝水。這時,她想起了吞下五彩蛋的事。難道是吃了這彩蛋之故?但她不敢將此事告訴老娘。到後來,姑娘感到自己的肚皮發緊,而且漸漸脹大。隆起的肚子終於讓老娘看出來了,娘問她是怎麼回事。姑娘只是嘆息,有口難言。
隆起的肚皮終於被老爹看出來了,爹問她是怎麼回事。姑娘默默無言,只是無聲地流淚。最後,姑娘不得不將在溪邊洗衣裳時,不小心吞了幾顆彩蛋的事對爹娘說了。老娘聽了半信半疑。老爹聽了腳跳三丈,嘴上罵著:「下賤胚,想胡編一通來騙我!」老爹覺得女兒未婚先孕,有辱門風,叱罵不用說,有時竟想動手打女兒。
還好有老娘攔著,才沒動手,但看著女兒日漸隆起的肚皮,夫妻倆如何忍受得了村人的風言風語?姑娘吞了彩蛋大肚皮的事,也傳到了村中族人族長的耳朵裡,有的說姑娘可憐,也有的說姑娘講假話。村裡的風聲愈來愈緊,甚至有人提出,為了整肅風紀,要將姑娘「沉潭」處死。
老娘抱著女兒,成天只是流淚。老爹拿了柴棒,每天追著罵著,要把不要臉的姑娘趕出家門。讓族人「沉潭」處死,總於心不忍。老娘看看女兒大著一個肚皮,思忖著怎麼才能逃難?姑娘自己也知道,要不讓老爹丟面子,要躲過這魔難的一劫,只有出走。臨行前,老娘從鍋灶前拿了根吹火筒,叫女兒拄著走。
她想想,又從瓢殼內倒出油菜籽,塞滿一火筒。她囑咐女兒:「你拿著火筒當拐杖拄著,順著溪流往東走,等到明年油菜花開時,爹娘會循著油菜花來尋你!」說罷,將女兒送出門外。這時,正好是個月亮夜,趁著微微的月色,姑娘挺著個大肚子,艱難前行。沒想到,姑娘剛出行不久,村人敲著破鑼,吆喝著要來捆綁大肚皮的妖魔女人,還好姑娘早行一腳。
姑娘逃出虎口後,拄著吹火筒一直往東走。度過白天,熬過黑夜,翻過高山,越過溪澗。餓了採摘野果充飢,渴了捧掬山泉猛喝。一路上跌爬翻滾,靠著老娘給她的吹火筒當拐杖艱難前行。而吹火筒下邊小洞洞中漏落的油茶籽,也一顆顆均勻地散落在姑娘走過的道路上。
姑娘挨飢忍餓歷盡艱辛,這一天總算來到仙居的雞冠巖下。這時她已精疲力竭,再也無力前進了。看看天,正好日頭當頂。瞧瞧地,腳下巖石火燙。她只覺得唇焦舌燥,腹內好像撕肝裂膽般疼痛。前邊溪流乾涸,滴水難尋。她只覺得口鼻冒煙,頓時間天旋地轉,姑娘竟昏倒在雞冠巖下。
還好這雞冠巖儘管嶙峋壁立,高達千丈,山崖的半山腰竟有一處洞穴。瑞氣氤氳,泉水淙淙。那淙淙泉水正好順著山崖涔涔流下,把姑娘摔倒的那片草地,滋潤得綠草茵茵,野花叢叢。也不知過了多久,姑娘緊貼地面的臉感到有點涼意。
她聞著溼土散發的潮氣,漸漸醒過來。也許是吮吸了大地的靈氣,姑娘的嘴唇漸漸溼潤了。也許是有仙人護佑,她僵硬的舌頭靈活了。趁著清亮的月光,她支起身子仰頭一看,山巖縫隙,似有滴滴水珠滲著。她側耳細聽,山崖高處似有淙淙泉水流淌。她乾渴的心裡燃起了一線希望:水!終於盼來了活命的水!
姑娘頓時來了精神,她要順著這一線細流尋找水的源泉。可是雞冠巖陡峭高聳,簡直是禽鳥難飛猿猴莫過,怎麼能上去呢?她東尋西覓,終於找到了無數蛇盤一般的藤吊。她攀樹緣藤,一步一縱,爬爬歇歇,不知經過了多少時間的攀援,她終於爬到了一處涼風習習的洞天。她長長地籲了一口氣,盤坐在洞中歇息。一回頭,她見鳥兒在下邊飛翔,白雲在天際飄蕩,她還看到她上爬的一路,竟留下一個又一個深深的印痕。那印痕,竟像龍爪虎趾經過似的,深深楔入巖壁之中。
自從姑娘爬到了這天然洞府,她把以前的一切苦痛都忘了。飢了就吃飛鳥給她叼來的野果,渴了就喝石隙為她湧出清泉。摸著自己日漸隆起的肚皮,她想:怎麼還不生呢?究竟會生個什麼呢?有時她也會回望自己的來路,只見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油菜花金燦燦開得正旺。
爹娘不是說過,等油菜花開旺時來看我,現在油菜花一片金黃了,怎麼還不來呢?正思忖間,姑娘隱約聽到一聲聲爹娘的喊叫:「我可憐的囡啊——」她俯頭眺望,只見爹娘正佝僂著身子,從雞冠巖的石隙慢慢往上爬。姑娘不禁一陣驚喜。她怕爹娘聽不到,就逼足了勁,高叫一聲:「爹———娘——女兒在這裡!」
就在這時,只聽「呼隆隆」一聲響亮。人們都感到一時間天昏地暗,地動山搖。這時,只聽嗖」地一聲,隨著一道紅光,巖洞中姑娘的口裡,飛出一條通體緋紅的小龍,小龍只是一閃現,就不見了。
接著又是「嗖」的一聲,姑娘口裡閃過一道藍光,一條靛藍小龍又在天空飛逝。姑娘想著,自己擔了這樣沉重的身子,生出的竟是兩條一去不見蹤影的龍,心裡一氣,忍不住罵了:「真是孽種!竟一去不回頭!」就在她張口叱罵的當時,第三條銀光閃閃的小龍誕生了。
它有點冒冒失失,沒等母親張大嘴巴,就在她叱罵前兩條龍無情,一去不回頭時,它「呼隆」一聲飛了出來,剛巧母親嘴巴一合,竟咬斷了它的一段尾巴。小銀龍被咬斷尾巴,當然痛得噢噢叫。就在它痛得一回頭時,才看清楚自己的親生母親,原來是個如花似玉的姑娘。
當然,這銀光閃閃的毋尾巴龍,也聽到了母親的責罵,記住了母親的期盼,不忘每年回來看看娘。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前後,當金燦燦的油菜花開得旺旺時,這銀光閃閃的毋尾巴龍就回來望娘了。
銀龍過轉,當然是又是風又是雨。也許因為當年村中族人誤解了它母親,它有時還耍點小脾氣,撒幾顆小冰雹敲打一下人們。
據說,龍母娘娘後來不久就坐化飛升了。為了紀念她,人們在她坐化飛升的雞冠巖下,為她建了一座龍母娘娘廟,以永久祭祀她。從白水山腳流到仙居方向的小溪,從此就稱為龍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