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民間故事——龍望娘

2021-02-15 縉雲優生活

每當清明前後,金燦燦的油菜花開遍山村野壠時,常常會天氣突變,狂風大作,烏雲滿天。這時,常可看到天際那黑呼呼的烏雲中,會有一道銀光,飛閃過來。伴著這閃閃銀光的是狂風,是暴雨,甚至是毛慄大的冰雹。


一見這天氣,老人們就會感嘆地說:「唉,又是風!又是雨!毋尾巴龍望娘來了!」龍望娘也是本份應該,但闖蕩成性的毋尾巴龍回來望娘時,不僅又是風又是雨,有時還會撒下慄子般的冰雹,警示一下人們。其中有什麼緣故呢?說起來還有一段悽美動人的故事:

據說括蒼山脈的白水山山腳,有一個小村,村前有一條清淺的小溪。小溪的水就是從白水山的深山老林裡汩汩流淌出來。一天,村中的一位姑娘,提了一籃衣裳到溪邊洗滌。溪水青漾漾的,溪中的大青石光溜溜的,姑娘搓呀揉呀,很快將一籃衣裳洗好了。當她正想站起來揩揩額角上的涔涔汗水時,忽然發現溪流水面上一漾一漾漂來幾顆亮晶晶的五彩蛋。水面上怎麼會有如此玲瓏剔透的彩蛋呢?姑娘心中感到奇怪。


更讓她驚喜的是那幾顆彩蛋竟在水旋渦上光閃閃的轉著,似乎有意逗她。姑娘覺得好奇,就蹲下身小心地將它們捧起來。姑娘想把它們放在洗淨的衣裳上,但剛放下,彩蛋卻又從衣裳的縫隙菜籃的洞眼中溜出,仍在水旋渦中光閃閃地轉呀轉。娘娘只好再蹲身掬起,看看幾顆彩蛋逗人愛,想放又沒處放,最後她想:還是先含在口裡吧,反正一下子就回到家。誰料她一張口,幾顆彩蛋竟一下子吞進她肚裡了。吞肚裡當然挖不出,姑娘想,既然是蛋,也沒啥要緊,就提著一籃洗好的衣裳回家來。

日子一天天一月月過去。姑娘幾乎將吞了彩蛋的事忘了,但她卻發覺自己的身子有了變化。有時是噁心,有時卻昏眩,一天到晚總感到口渴,成天總是一個勁地喝水。這時,她想起了吞下五彩蛋的事。難道是吃了這彩蛋之故?但她不敢將此事告訴老娘。到後來,姑娘感到自己的肚皮發緊,而且漸漸脹大。隆起的肚子終於讓老娘看出來了,娘問她是怎麼回事。姑娘只是嘆息,有口難言。


隆起的肚皮終於被老爹看出來了,爹問她是怎麼回事。姑娘默默無言,只是無聲地流淚。最後,姑娘不得不將在溪邊洗衣裳時,不小心吞了幾顆彩蛋的事對爹娘說了。老娘聽了半信半疑。老爹聽了腳跳三丈,嘴上罵著:「下賤胚,想胡編一通來騙我!」老爹覺得女兒未婚先孕,有辱門風,叱罵不用說,有時竟想動手打女兒。

還好有老娘攔著,才沒動手,但看著女兒日漸隆起的肚皮,夫妻倆如何忍受得了村人的風言風語?姑娘吞了彩蛋大肚皮的事,也傳到了村中族人族長的耳朵裡,有的說姑娘可憐,也有的說姑娘講假話。村裡的風聲愈來愈緊,甚至有人提出,為了整肅風紀,要將姑娘「沉潭」處死。

老娘抱著女兒,成天只是流淚。老爹拿了柴棒,每天追著罵著,要把不要臉的姑娘趕出家門。讓族人「沉潭」處死,總於心不忍。老娘看看女兒大著一個肚皮,思忖著怎麼才能逃難?姑娘自己也知道,要不讓老爹丟面子,要躲過這魔難的一劫,只有出走。臨行前,老娘從鍋灶前拿了根吹火筒,叫女兒拄著走。


她想想,又從瓢殼內倒出油菜籽,塞滿一火筒。她囑咐女兒:「你拿著火筒當拐杖拄著,順著溪流往東走,等到明年油菜花開時,爹娘會循著油菜花來尋你!」說罷,將女兒送出門外。這時,正好是個月亮夜,趁著微微的月色,姑娘挺著個大肚子,艱難前行。沒想到,姑娘剛出行不久,村人敲著破鑼,吆喝著要來捆綁大肚皮的妖魔女人,還好姑娘早行一腳。

姑娘逃出虎口後,拄著吹火筒一直往東走。度過白天,熬過黑夜,翻過高山,越過溪澗。餓了採摘野果充飢,渴了捧掬山泉猛喝。一路上跌爬翻滾,靠著老娘給她的吹火筒當拐杖艱難前行。而吹火筒下邊小洞洞中漏落的油茶籽,也一顆顆均勻地散落在姑娘走過的道路上。


姑娘挨飢忍餓歷盡艱辛,這一天總算來到仙居的雞冠巖下。這時她已精疲力竭,再也無力前進了。看看天,正好日頭當頂。瞧瞧地,腳下巖石火燙。她只覺得唇焦舌燥,腹內好像撕肝裂膽般疼痛。前邊溪流乾涸,滴水難尋。她只覺得口鼻冒煙,頓時間天旋地轉,姑娘竟昏倒在雞冠巖下。

還好這雞冠巖儘管嶙峋壁立,高達千丈,山崖的半山腰竟有一處洞穴。瑞氣氤氳,泉水淙淙。那淙淙泉水正好順著山崖涔涔流下,把姑娘摔倒的那片草地,滋潤得綠草茵茵,野花叢叢。也不知過了多久,姑娘緊貼地面的臉感到有點涼意。


她聞著溼土散發的潮氣,漸漸醒過來。也許是吮吸了大地的靈氣,姑娘的嘴唇漸漸溼潤了。也許是有仙人護佑,她僵硬的舌頭靈活了。趁著清亮的月光,她支起身子仰頭一看,山巖縫隙,似有滴滴水珠滲著。她側耳細聽,山崖高處似有淙淙泉水流淌。她乾渴的心裡燃起了一線希望:水!終於盼來了活命的水!

姑娘頓時來了精神,她要順著這一線細流尋找水的源泉。可是雞冠巖陡峭高聳,簡直是禽鳥難飛猿猴莫過,怎麼能上去呢?她東尋西覓,終於找到了無數蛇盤一般的藤吊。她攀樹緣藤,一步一縱,爬爬歇歇,不知經過了多少時間的攀援,她終於爬到了一處涼風習習的洞天。她長長地籲了一口氣,盤坐在洞中歇息。一回頭,她見鳥兒在下邊飛翔,白雲在天際飄蕩,她還看到她上爬的一路,竟留下一個又一個深深的印痕。那印痕,竟像龍爪虎趾經過似的,深深楔入巖壁之中。

自從姑娘爬到了這天然洞府,她把以前的一切苦痛都忘了。飢了就吃飛鳥給她叼來的野果,渴了就喝石隙為她湧出清泉。摸著自己日漸隆起的肚皮,她想:怎麼還不生呢?究竟會生個什麼呢?有時她也會回望自己的來路,只見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油菜花金燦燦開得正旺。

爹娘不是說過,等油菜花開旺時來看我,現在油菜花一片金黃了,怎麼還不來呢?正思忖間,姑娘隱約聽到一聲聲爹娘的喊叫:「我可憐的囡啊——」她俯頭眺望,只見爹娘正佝僂著身子,從雞冠巖的石隙慢慢往上爬。姑娘不禁一陣驚喜。她怕爹娘聽不到,就逼足了勁,高叫一聲:「爹———娘——女兒在這裡!」

就在這時,只聽「呼隆隆」一聲響亮。人們都感到一時間天昏地暗,地動山搖。這時,只聽嗖」地一聲,隨著一道紅光,巖洞中姑娘的口裡,飛出一條通體緋紅的小龍,小龍只是一閃現,就不見了。

接著又是「嗖」的一聲,姑娘口裡閃過一道藍光,一條靛藍小龍又在天空飛逝。姑娘想著,自己擔了這樣沉重的身子,生出的竟是兩條一去不見蹤影的龍,心裡一氣,忍不住罵了:「真是孽種!竟一去不回頭!」就在她張口叱罵的當時,第三條銀光閃閃的小龍誕生了。


它有點冒冒失失,沒等母親張大嘴巴,就在她叱罵前兩條龍無情,一去不回頭時,它「呼隆」一聲飛了出來,剛巧母親嘴巴一合,竟咬斷了它的一段尾巴。小銀龍被咬斷尾巴,當然痛得噢噢叫。就在它痛得一回頭時,才看清楚自己的親生母親,原來是個如花似玉的姑娘。

當然,這銀光閃閃的毋尾巴龍,也聽到了母親的責罵,記住了母親的期盼,不忘每年回來看看娘。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前後,當金燦燦的油菜花開得旺旺時,這銀光閃閃的毋尾巴龍就回來望娘了。


銀龍過轉,當然是又是風又是雨。也許因為當年村中族人誤解了它母親,它有時還耍點小脾氣,撒幾顆小冰雹敲打一下人們。

據說,龍母娘娘後來不久就坐化飛升了。為了紀念她,人們在她坐化飛升的雞冠巖下,為她建了一座龍母娘娘廟,以永久祭祀她。從白水山腳流到仙居方向的小溪,從此就稱為龍溪。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龍娘!
    士旦沒辦法,只好把小龍端給她看,祝瑞一見是條龍,「啊呀」一聲,嚇得頓時昏倒在地,過了兩個時辰,就斷氣了。士旦把祝瑞的屍體埋葬在茅草屋右面的地裡,再把小龍放到屋前水潭裡,自己離開這個地方,到瑞安聖井庵落腳。
  • 都江堰望娘灘的傳說
    望娘灘民間傳說中的「龍」。  相信每一個都江堰人,都聽過一個叫作《望娘灘》的故事,他們如果帶外地朋友來到南橋,總會不自覺地講起這個故事。記得多年前,橋廊上還有一幅《望娘灘》壁畫。畫中,兒子已變身為龍,回首再望母親,年邁的老母拉著他的一隻腳,只有這隻腳還未變化,畫面流露出千般的傷心、萬般的不舍。
  • 都江堰望娘灘的傳說
    望娘灘民間傳說中的「龍」。  相信每一個都江堰人,都聽過一個叫作《望娘灘》的故事,他們如果帶外地朋友來到南橋,總會不自覺地講起這個故事。記得多年前,橋廊上還有一幅《望娘灘》壁畫。畫中,兒子已變身為龍,回首再望母親,年邁的老母拉著他的一隻腳,只有這隻腳還未變化,畫面流露出千般的傷心、萬般的不舍。
  • 巴中民間故事:二十四個望娘灘
    上世紀五十年代,恩陽川劇團自編自演了一出川劇《二十四個望娘灘》,這個故事在四川省內流傳很廣,原型在恩陽也有流行,上演時場場爆滿。從前,在恩陽有一戶陳姓人家,忠厚老實,父親在幫同村人蓋瓦時候摔斷了腿腳後去世,留下妻子陳馮氏和兒子陳忠孝相依為命。
  • 我們的非遺 | 望娘灘民間傳說
     「娘!我到河邊喝去。」   兩娘母一同走到河邊,兒子撲下河去半身趴在水裡,咕嚕咕嚕地喝個不停。母親擔心他遭波浪衝走,在岸上緊拉著他一隻腳。   「娘,我恨……」兒子忽然扭過頭來說道。    「兒呵,別想!你喝吧!」  母親眼睛一花,「啊呀!」驚叫一聲,她的兒子變了!頭上長著角,渾身披著鱗,兒子變成了龍!
  • 陳三五娘故事 陳三五娘民間傳說及歌謠
    陳三五娘的故事在明代中葉衍戲文搬上舞臺之後,明清以來一直在舞臺生根立足,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傳統劇目。幾百年來,民間對陳三五娘這對青年男女的戀愛故事,又賦予許多傳說,至今在潮汕和閩南一帶,尚有傳說的遺蹟。  [五娘井] 今潮州市楓溪區花園鄉,據說就是明代黃九郎的蔚園,稱為花園。
  • 縉雲的古風
    在縉雲,我喜歡仰面看天空的雲。這裡多山,朵朵白雲圍繞山峰,纏綿不走。雖然我知道縉雲的地名不關雲的事,它是軒轅黃帝的號。史記記載,黃帝又曰縉雲氏。當年黃帝氏族從西北高原遷移到古越族聚集的浙江中部,建立了以縉云為名的方國。唐武周時代,即公元696年,縣名改為縉雲。但是地名有雲,來客難免要往天空張望。
  • 白龍寺龍娘誕辰祈福法會
    蘇州高新區白龍寺龍娘菩薩,與廣大信眾有著深厚的夙世因緣。
  • 黃龍山:縉雲旅遊的一站式大觀園
    浙江在線11月21日訊(記者 徐振帆) 對於大多數到訪過縉雲的遊人來說,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的仙都必不陌生,這裡向來是縉雲旅遊的金名片,屹立天地間的鼎湖峰更是聞名天下,吸引了無數遊客為之傾倒。
  • 陸豐民間故事之「娘仔墓」
    話說「娘仔墓」--陸豐碣石衛城民間故事隨筆作者: 劉 蟄明清時期,碣石衛城至博美(舊稱坣尾墟)有一條道路,稱為博美路(現已展拓、平整為水泥路古衛城民間至今流傳著很多關於「娘仔墓」的神奇怪異的傳說故事,今錄三則:一、建造「娘仔墓」緣由古代一位將軍的尚未出閣的掌上明珠在隨父任上不幸逝世,將軍夫婦悲痛萬分,遂將千金愛女的遺體選擇在觀音山下厚葬。下葬時竟有愛女的貼身丫鬟鬧著一定要捨命去以活人陪葬,到陰間跟隨小姐做伴。
  • 龍娘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龍娘》就是一部製作精良的IP改編短劇,改編自米讀同名小說,作者舞獨魂靈,小說評分高達9.5,熱度極高。改編的短劇在快手小劇場播出後也好評不斷。主演們不僅演技在線,顏值也高,更有不少網友直言男主撞臉李現,簡直就是一眾短劇中的顏值天花板!  《龍娘》是少有的民國玄幻題材,劇情也是跌宕起伏甚是精彩,每集短短一兩分鐘把故事講的明明白白,這也讓一大批網友不停地在線催更。
  • 民間故事|掃晴娘
    裙帶飄飄仙欲去,手持箕帚望篷瀛。這個掃晴娘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於是我請教了我們偉大的度娘(即查閱百度的意思),也請教了一些老人。原來這個掃晴娘就是我們傳說中的止雨之神。傳說這個掃晴娘脫胎於女媧神,當年不周山倒,天塌地陷,暴雨綿延。女媧以五色石補天后,老天是不下暴雨了,卻成了連綿細雨,一下就是十來天。天是什麼?
  • FGO親女兒龍娘伊莉莎白!如此可愛的龍娘都有著哪些梗?
    龍娘作為第一章登場的從者,早早與大家見了面,而且連續好幾章主線劇情和活動都有龍娘登場,自身多次加強不提,還在改版時更新了新的戰鬥畫面,三次免費送的馬甲和每年撿一個聖杯,還拯救過Moon cell(Fate/EXTRA),很多從者對聖杯可遇不可求,而龍娘卻說「聖杯難道是什麼值錢的東西嗎?我經常撿到呢」很有玩家都感覺龍娘不僅是"親女兒"還是FGO真正的看板娘!
  • 講述縉雲故事 記錄時代印跡
    縉雲新聞網訊 幽雅古樸的獨峰書院在夏日裡一派清涼。它是朱熹縉雲講學紀念地,也是縉雲的文脈高地。8月29日下午,這裡有個「特別」的聚會,參加者既有學術大咖、作家,又有普通的寫作愛好者。他們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來——口述縉雲。大咖們在這裡給志願者上了一堂生動的「口述史理論與實踐」培訓課。
  • 山水詩人謝靈運的縉雲山水情
    為了紀念這位文學大師的來訪,縉雲就將他遊過的山崖叫作「謝公巖」,走過的嶺叫「謝公嶺」,還在巖門山口建起「謝公祠」。謝靈運的作品傳播誦揚了縉雲的清秀山水,縉雲也給予了謝靈運世世代代的紀念。為一地做出大貢獻的人,歷史不會忘記。
  • 永康縉雲交界處藏著一個恐龍樂園,還有你所未見的龍
    聽聞在永康縉雲交界的蒼山村一帶曾出土了不少恐龍化石。懷著對億年前的古生物恐龍的敬畏之心,本報記者一行前往那裡探尋恐龍化石的故事。這裡因發現獨一無二的中國縉雲甲龍而聞名世界,已接待來自美國、日本等地的海外知名專家造訪。
  • 二月二龍抬頭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  農曆二月初二,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 縉雲仙都祭祀軒轅黃帝大典舉行!
    數千年來,縉雲就是我國南方軒轅黃帝祭祀中心和黃帝文化的輻射中心。縉雲黃帝文化之歷史篇—黃帝文化千古傳誦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相傳,軒轅黃帝統一天下後在縉雲仙都鼎湖峰煉丹升天。據《史記·封禪書》記載:「有龍垂鬍鬚,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
  • 《古劍奇譚3》縉雲背景故事是什麼 縉雲背景故事設定一覽
    導 讀 古劍奇譚3中的縉雲是遊戲裡的一個BOSS,從劇情上來看縉雲其實是主角北洛的前世,從兩個人的戰鬥模式和一些地方就能看出他們兩個人相似之處
  • 縉雲胡源鄉民間傳說進地圖 治水換取美景拆違吸引遊客
    縉雲胡源鄉民間傳說進地圖 治水換取美景拆違吸引遊客 2016年08月11日 04:12:23來源:浙江日報鄧國芳   浙江在線8月11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鄧國芳)「明天就是七夕,中國的情人節,今晚,我們這兒有三四萬人登上張山寨守夜,新修繕的文化健身遊步道,不僅讓大家爬得更安全,還展示出這裡的鄉土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