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樹高聳、檳榔亭亭、翠竹婆娑,美麗鄉村建設讓濃鬱苗寨風情與外界精彩對接
瓊海加腦村:誰不說我們村子美?
加腦村村容村貌美,苗族風情濃鬱,吸引遊客前來。 本報記者 陳元才 攝
加腦村位於萬泉河上遊東岸,依山傍水,風景優美。 本報記者 陳元才 攝
鄉村遊帶動當地苗家樂、民宿發展。 本報記者 陳元才 攝
美麗鄉村·海南樣本
■ 本報記者 鄧鈺 通訊員 馮玉
盛夏時節,苗寨裡天藍水清、綠樹蔥蘢。今天下午,「哖嗦」苗家樂老闆李家全在瓊海市會山鎮加腦村的村口目送一批批自駕返程的遊客,這位苗家大叔臉上堆滿笑容,「雖不是旅遊旺季,但每周來村裡的遊客還是很多,甚至還有外國人,誰不說我們村子美?」
每到周末和節假日,加腦村村口的停車場便停滿了車,村裡的苗家樂個個爆滿。
2014年起,會山鎮政府陸續投入資金1000萬元,把這個小苗村打造成「潔淨美」的特色鄉村遊村莊。僅3年時間,加腦村從少人問津的偏遠苗村變成賓客盈門的美麗鄉村。
苗家樂越開越上檔次
群山環抱的加腦村是一個苗族村,萬泉河穿村而過,村子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保留了濃鬱的苗族風情。沿著石板小道走進加腦村,路邊椰樹高聳、檳榔亭亭、翠竹婆娑,猶如一幅水墨畫。村中的民居和路牌也別有特色,房子的外牆上畫著展現苗家生活場景的圖畫。
美麗鄉村建設,讓村民走上一條農旅結合、旅遊扶貧的新路子。2015年3月,村民李家全籌借了3萬元,貸款5萬元,購置了5張桌子和鍋碗瓢盆,他決定對自家的房子進行改造,建設村中首個苗家樂。
「全家一年收入才6000多元,你一下子搭進去8萬元,萬一血本無歸怎麼辦?」看著李家全熱火朝天的勁頭,他的妻子狠狠給他潑了盆冷水。面對質疑,李家全咬咬牙撐了下來,「你們沒出過門,不懂外面的世界變化多大。」
當年4月,苗家樂建成,正趕上海南黎族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三月三」,隨著大批遊客來到加腦村,李家全收穫了第一桶金。他說:「每天都有五六千元營業額,家人笑得合不攏嘴,都說苗家樂開對了。」
「但當時的苗家樂簡陋得很。」李家全回憶,當時只有廚房和一間接待客廳,室內最多接待50人。「人一多起來,就得在院子裡搭簡易遮陽篷開闢戶外餐廳,還要挨家挨戶去借桌椅碗碟。」
隨著加腦村名氣越來越大,慕名前來的遊客越來越多,李家全盤算著升級苗家樂。他陸續投入10餘萬元,按照苗族風格將房屋修繕一新,還新建起涼亭和可容納百餘人聚會、唱歌的餐廳。「現在光是我這就能容納200多人同時就餐,加上村裡其他苗家樂,再也不會出現遊客無處吃飯的情況了。」
建設苗繡文化園打造特色品牌
在「哖嗦」苗家樂的帶動下,村民們紛紛吃起「旅遊飯」。現在,村子裡又新開了5家苗家樂,還建起多家特色民宿,蜂蜜、胡椒、山蘭酒等各種「苗」產品「上網」,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產品。
據統計,去年,加腦村人均年收入達13595元,同比增長19.9%,是會山鎮人均年收入最高的自然村。
「以前有遊客來,村民們覺得為他們提供吃喝就夠了,哪能想到做服務呢?」李家全介紹,苗家樂剛開時,服務員慢上菜、上錯菜是常有的事,時常接到客人的投訴。為了做好服務,李家全專程到瓊海市區學習現代化的經營理念,從上菜、點單、記帳做起,讓每個環節都井然有序。
不僅是李家全,加腦村所有村民的意識都有了轉變。過去,由於加腦村位置偏遠,有些村民甚至一輩子都沒出過村子,見到外人來還會拘謹。現在,越來越多村民主動投身到村子的旅遊建設中,積極起旅遊培訓班,變得能說會道,不論是誰,都能給遊客們做嚮導。
「加腦村成為會山鎮美麗鄉村的建設樣本。」會山鎮委副書記柳俊介紹,會山鎮將按照「加腦」模式在加腦村周邊打造苗繡園村和伍黎村,建設苗繡文化園,並把它們串聯成獨特的苗寨景觀,打響特色招牌,讓村民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享受更多發展紅利。
(本報嘉積5月11日電)
加腦村遊玩小貼士
怎麼去
路線一:嘉積一中原鎮墟一九曲江一東嶺農場路一陽江橋園村一陽江文市—陽江鎮—會山鎮—會山苗繡園村—會山加腦村
路線二:嘉積—中原黃竹村一中原山仙村一陽江文市一陽江鎮—會山鎮—會山苗繡園村—會山加腦村
玩什麼
1.去慢道騎行、登山和瀑布探險,親近大自然
2.到苗族文化中心、民族團結舞臺、苗家茶屋感受苗族文化
吃什麼
1.首推各類苗家特色菜,如五色飯、芭蕉芯、蜂蛹、清炒雷公根和苗家燒雞
2.飲品推薦當地野蜂蜜和山蘭酒
住哪裡
村中民宿「吖辣咪」客棧基礎設施齊全,具有苗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