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摺紙 玩出花樣」手工小組第四節「妙手生畫」小組活動
近日,在重慶市大渡口區民政局的指導下,大渡口區德善社區工作服務中心聯合大渡口區春暉路街道、春暉路街道柏華社區、重慶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開展兒童領域社會工作服務項目「趣味摺紙 玩出花樣」手工小組第四節活動「妙手生畫」。
活動開始之前,社工與志願者首先和組員們一起玩了「你比我猜」暖場小遊戲。組員分成兩組,分別派出一名代表上臺表演,其餘組員負責猜詞,優先答對的一組加一分。「酸辣粉」「吃麵條」這兩個詞把組員門逗得哈哈大笑,遊戲競爭激烈,現場還設了加時賽,最後女生組以一分獲勝。小小的遊戲讓小組氣氛快速升溫,組員們也更加熟絡起來。遊戲結束進入今天的主題任務,製作一幅完整的手工摺紙畫。社工和志願者首先為組員展示了成品,組員可以學習製作海底彩虹魚,也可以製作花園蝴蝶圖。在徵詢了組員的意見之後,組員們都選擇了海底彩虹魚。在教學彩虹魚摺紙之前,工作人員講解了關於彩虹魚的小知識。彩虹魚也叫孔雀魚,雄魚體色斑斕多彩,有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基調色為淡紅、淡綠、淡黃、紅、紫和孔雀藍等。尾鰭和體腹上有藍紅色圓斑,其周圍有淡色環紋,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背鰭短而高,尾鰭寬而長,並有琴尾、圓尾、上劍尾、下劍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齒尾、大尾等各種形狀。這次活動折的彩虹魚的魚尾主要是圓尾。
隨即,工作人員為每位組員分發彩色紙、剪刀。然後組員們跟著社工和志願者一步一步製作彩虹魚。摺疊、剪半圓、多次對摺、粘貼等,多種摺紙手法技巧之後,一條可愛的彩虹魚便做成了,最後可以再來一個「畫魚點睛」,讓小魚更加靈動。單只的小魚完成之後,緊接著就是把魚送到他們的「海洋」家裡。組員們選取自己喜歡顏色的卡紙作為「海洋」,再將一條條小彩虹魚粘貼在卡紙上。這還沒完,組員們還自發地在「海洋」裡畫了海草、螃蟹、小丑魚等等,頓時「海洋」也熱鬧了起來。
「趣味摺紙 玩出花樣」小組活動一共五節活動,從最簡單的折單個摺紙作品,到現在的「妙手生畫」,孩子們的空間想像力、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極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日常興趣生活,讓孩子們在夥伴陪伴中度過美好的歡樂時光。
大渡口區德善社區工作服務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