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據統計,2018年全國結婚率僅有7.2‰,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值。這屆年輕人是怎麼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晚婚甚至不結婚?中新社記者走上街頭採訪民眾, 聽聽他們的想法。
【同期】
武漢市民 江女士:單身的話肯定會比較自由一點,沒有柴米油鹽之類的,但是如果結婚的話,兩個人的事情可能就會比較多點吧。
杭州市民 吳女士:應該是因為現在女性那個工作,然後普遍就是就業率都挺高的,然後自己經濟獨立,然後都是可以自己獨立,然後所以就是感覺不需要找另一半,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幸福。
杭州市民 侯先生:在物質上面我自己覺得還沒有說可以滿足到我們兩個人一起共同的去以後的生活啊,去養一個小孩啊幹嘛的。
武漢市民 陳先生:我大概是二十七八歲結的婚,其實我結婚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就我自己回過頭來看的話,還是覺得早點結婚好一點,就雙方啊,包括雙方的父母啊,兩個人都還很年輕,就年輕的話,生活中的壓力和負擔就可以幫忙分擔一下。
杭州市民 劉女士:36歲,(那您結婚了嗎),結婚了,(是什麼時候結婚),30歲,就現在結婚發現晚婚也是對的,結那麼早也沒什麼好,單身還是比較自由的,結了婚真的是事情多。
【解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 石智雷指出,導致不婚或獨身主義人群上升的原因更多的來自現代主義的一種思潮。
【同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 石智雷
比方說我們嚮往的是個人自由,我嚮往的是個體的一種獨立,我嚮往的是一種更高的一種物質享受,而不是對家庭的責任,等等等等。這種觀念這種思潮,都會導致我們對結婚意願的下降,對家庭的逃避。
【解說】在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陸曉文看來,結婚意願的下降跟越來越高的生活成本、年輕人較強的個性以及醫學條件的提升都有關聯。
【同期】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 陸曉文
我們現在尤其是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和農村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你生活成本一高了以後,對婚姻這件事情有很多人是不能考慮,或者暫時不能考慮。現在很多年輕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的個性和他們的個體意識都非常強,都不願意被家庭所累。他們可能會有兩性交往,但是不願意結婚。
【解說】數據顯示,經濟發達地區的結婚率都不高。2018年末,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結婚率較低。上海、浙江的結婚率為全國倒數前兩名,上海結婚率為4.4‰。而結婚率最高的幾個地區是安徽、貴州、青海、西藏等欠發達地區。對於這種現象,相關領域專家怎麼看?
【字幕】文化程度更高 婚齡推遲
【同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 石智雷
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呢,這個地區的人文化程度相對更高一些,那麼接受文化程度越高他們的結婚時間會推遲。
【字幕】生活成本高 工作壓力大
【同期】浙江省社會學學會會長 楊建華
越是這些大城市,他的工作壓力越大,他的生活成本越高,那麼這個當他畢業以後,那麼他可能也需要準備一段時間才能夠去結婚,這個都導致大城市的結婚年齡延後。
【字幕】看重生活品質 不願將就
【同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 石智雷
對於經濟條件比較發達的地區呢,人們經濟相對更為獨立,這裡的物質文化相對更豐富一些,那麼很多人就會認為婚姻相當一種束縛,家庭更多的是責任,而帶來的對我個人享受的效益呢越來越少,而我的效益低了,那麼我的結婚率會下降。
編輯 曹夢雅 閆宇赫 包裝 曹豔培
責任編輯:【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