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8年前,日本動畫《千與千尋》創造了一個似乎是無法逾越的傳奇故事。就算在現在他依然還是日本電影史的票房冠軍,同時也斬獲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獎項。直到現在粉絲的熱情依然不減,也有很多人開始在蹭熱度,造謠生事。最為常見的就是《千與千尋》的取景地。
有很多網友,大部分是旅遊頻道的軟文吧。說《千與千尋》取景地是在臺灣的九份,已經是上面這張圖。看起來好像很像,也有很氛圍,結果帶動了很多相關的聖地巡禮遊。可實際上這個只是個蹭熱度的,宮崎駿早就已經在公開場合闢謠了這個說法,說這個街道只是有點相似而已。
另外還有的就是中國重慶的洪崖洞,這個是比較後來的說法,自然也就沒多少人會信了。不過這裡倒是挺有意境,也導致重慶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城市。
那麼這個油屋到底是取景自哪裡的呢?還是他是動畫組的原創設計?
後來宮崎駿也有官方的認定過是日本愛媛縣的道後溫泉本館的其中之一,直到現在那篇新聞報導還掛在溫泉所的大廳上,看起來跟上圖是有點相像的。
事實上油屋的原型是以多處溫泉建築作為原型創作的,其美術監督武重就舉例過四國道後溫泉、日光東照宮、江戶東京建築園子寶湯和目黑雅敘園等名字。也就是說,油屋是多個元素相互結合的產物,並不是單一照描的作品。
當然不僅僅是油屋,還有很多地方也是有原型,比如裡面的員工的原型,男性的是青蛙,女性的是鼻涕蟲。宮崎駿解釋這樣的原因是他們的日常過得像青蛙和鼻涕蟲一樣。甚至是主角千尋在現實中也是有原型的,那就是電影製作人奧田誠治的女兒。至於白龍的動作原型,是參考鰻魚的擺動。
那麼你都知道了嗎?不要再篇那些無良媒體所矇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