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動人口報告: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將繼續增長

2020-12-12 第一財經

10月19日,國家衛計委舉辦專題發布會,發布《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未來10-20年,我國人口流動遷徙仍將持續活躍。

2015年,我國流動人口規模達到2.47億人,佔總人口的18%,相當於每6個人中一人是流動人口。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的進程,到2020年,我國仍將有2億以上的流動人口。

《報告》顯示,從1982年以來的歷次普查數據來看,我國流動人口一直呈現增長態勢。預計在2020年前,我國流動遷徙人口每年增長600-700萬人。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深入推進,2020年後,我國流動人口每年的增量將逐漸減至500萬以下。相關預測數據顯示,我國流動人口規模在2030年可望降至1.5-1.6億人。

《報告》稱,「十三五」時期,人口將繼續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線地區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將繼續增長,中部和西部地區省內流動農民工比重將明顯增加。

相關焦點

  • 衛計委十三五期間我國超大和特大城市人口將增長
    人民網北京11月11日電 今日下午,國家衛計委就《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5)》舉行發布會。衛計委流動人口司司長王謙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人口繼續向沿江、沿海、鐵路沿線地區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還會由於人口的遷入繼續增長。
  • 什麼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最新城市規模劃分人口標準
    什麼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2014年11月20日,國務院曾發布過《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通知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其中,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2019中國人口數量 全國總人口及各省人口排名)。
  • 除「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外,我國放開其他所有城市落戶限制
    很顯然,對比發達國家我國已經進入到了城市化的中後期,接下來從農村到城市的人口遷移還會繼續,但是遷移的人口數量將會逐漸減少,接下來更多的人口遷移將會是從城市到城市的人口遷移,伴隨而來的將會是城市之間的人口遷移,城市之間的競爭也會越發凸顯。
  • 超大特大城市郊區落戶放開,這四類中心城市要優化發展
    根據2014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 什麼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最新城市規模劃分人口標準
    什麼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2014年11月20日,國務院曾發布過《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通知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其中,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2019中國人口數量 全國總人口及各省人口排名)。
  • 發改委:超大特大城市要推動產業和人口向一小時交通圈地區擴散
    以超大、特大城市為中心打造都市圈《任務》要求,要推動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無序蔓延,合理疏解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推動產業和人口向一小時交通圈地區擴散。大城市要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增強要素集聚、高端服務和科技創新能力,發揮規模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
  • 這些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租房也能落戶
    這些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租房也能落戶,年底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導讀:4月8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2019 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指出,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同時,文件還提到,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2019年底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
  • 控不住的人口: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即都市圈城市群時代,一二線都市圈人口繼續增加,年輕的移民增加城市活力,但非都市圈的三四線城市會出現人口增長放緩甚至停滯,老齡化加重,房地產市場的分化日趨明顯。從長期看,人口控得住麼?人口遷移的基本邏輯與國際經驗。1)人口遷移的基本邏輯是人隨產業走、人往高處走。因此,決定一個區域人口集聚的關鍵是該區域經濟規模及該區域與本國其他地區的人均收入差距,即經濟-人口分布平衡法則。在市場作用下,人口流動將使得區域經濟份額與人口份額比值逐漸趨近1。
  • 大遷徙時代:2000年以來的中國人口大流動
    生,也就是血緣,決定了他的地……自給自足的鄉土社會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動的……在和現代社會相比較時,靜止是鄉土社會的特點。——費孝通《鄉土中國》文:羅志恆 佔爍 呂子亮傳統中國是鄉土社會,小農經濟將人丁與土地牢牢地綁在一起,安土重遷是社會的主流,所謂「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銘於斯」,正是過去幾千年來的寫照。
  • 觀象山〡城區人口破500萬,青島:請叫我特大城市
    城區常住人口是衡量城市人口規模大小的關鍵指標之一,城區人口規模的大小,對城市集聚資源要素的能力和自身對外輻射能力至關重要。在國務院發布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中,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其中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 中國城市人口規模共分為5等,目前超大城市有6個,特大城市9個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鎮率不斷提升,城市的規模也越來越大,而對城市大小劃分的標準也在不斷變化,而且每個國家的情況不同,劃分的標準也不盡相同。比如1980年的時候,我國將市區常住非農業人口超過100萬就列為特大城市,50到100萬為大城市,20到50萬為中等城市,20萬以下為小城市,當時還沒有超大城市的概念。
  • 跨入「人口千萬俱樂部」,從此之後有了個新名字:超大城市!對鄭州...
    從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鄭州又有了新標籤。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鄭州市是全省人口淨流入地區,淨流入人口達185萬,外省流入河南人口中的63%左右流入到鄭州市,省內流動人口中的76%左右流入到鄭州市
  • 合肥啟動特大城市建設,人口將突破1000萬,GDP破萬億!
    合肥啟動特大城市建設,人口將突破1000萬,GDP破萬億!近十年,合肥的發展是巨大的,城市建設越來越好,經濟水平持續上升,交通四通八達。然而,合肥畢竟基礎較為薄弱,高速發展至今依然是中等水平的二線省會城市。合肥未來的目標是躋身新一線,向特大城市邁進!
  • 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重點任務》要求,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同時,對於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重點任務》要求,城市政府要探索採取差別化精準化落戶政策,積極推進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落戶。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
  • 2018.02:超大城市流動老人的流動與生活特徵分析(李升等)
    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指出,2015年流動老人佔流動人口總量的7.2%,整體上呈現增長態勢,照顧晚輩、養老與就業構成老人流動的三大原因。流動老人數量的增長給流入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保障制度等社會支持都帶來了壓力和挑戰,尤其是對於北上廣深這樣的超大城市。因此,探討北上廣深超大城市流動老人的流動與生活特徵,對於解決超大城市人口老齡化與流動化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相對於關於「流動人口」的研究,國內對「流動老人」的探討較為有限。
  • 2050年中國有可能超大城市達11個 特大城市36個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日前,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在京發布《中國現代化報告2013——城市現代化研究》。報告對21世紀中國城市化的結構進行了預測。報告稱,根據聯合國《世界城市展望2011》和相關估算,2050年中國有可能超大城市達到11個,特大城市36個,大型城市291個,中型城市358個;超大城市人口比例約為14%,特大城市人口比例約為16%,大型城市人口比例30%,中型城市人口比例19%,小型城市人口比例21%(表3-77)。
  • 中國大部分城市人口出現負增長,專家稱人口負增長是好事
    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第七次人口普查。目的是找出中國的人口分布並為未來的經濟決策提供大數據。 中國的城市化率的紅線在70%至75%之間。如果城市化率達到65%,應立即停止城市擴張,以防止城市基礎設施和人口流失的巨大浪費。
  • 北京常住人口增長嚴重超標 2020年將達2100萬
    如今,面對「屢設屢破」的人口規劃控制目標,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長規模已經嚴重超過我們的預期。在2020年,我們將不得不接受北京2100萬常住人口的現實。這顯然已經超出了北京人口控制在1800萬以內宜居的目標,作為一個資源稀缺型城市,北京目前的人口已經接近各種資源的承載極限。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導,北京將面臨巨大的人口壓力,嚴重影響未來北京的協調發展。
  • 全國140個特大城市按規模劃分新標準將減至16個
    根據新的標準,全國各城市將以城區常住人口標準,被劃分為5類7檔,全國大部分城市將降級。其中,原來被劃定為特大城市的140個城市,將減少至16個。  500萬以上人口才認定特大城市  據了解,按照舊的城市規模分級,我國將城市規模按人口劃分為4類。
  • 2020年落戶新政策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郊區成重點
    根據2014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