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縣九阡鎮石板村村委頒發「偉大母親」

2020-12-11 騰訊網

潘就(中)和嫂子、侄子。

楊傑 攝影報導

小林(化名)今年15歲,在三都水族自治縣九阡鎮讀初三,他讀的是寄宿制學校,但每星期他都要爭取回家一次,就為了看一眼自己的兩個媽媽。

丈夫去世 她獨自照顧3個孩子

24年前,三都縣九阡鎮石板村岜凱組的潘家躍意外過世,當時他的妻子潘就37歲。那時,他們的3個孩子分別為1歲、3歲、5歲。家中的頂梁柱陡然間就這樣倒了,潘就在那段悲傷的日子裡,無比頹廢,似乎已經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有人勸她趁年輕,趕緊改嫁。潘就當時回絕說:不行,我要對娃娃們負責,這些孩子還這麼小,不可能丟下他們。

潘就憑藉著一個農村婦女的堅強和勤勞,把這個已經搖搖欲墜的家硬是支撐起來了,3個孩子也慢慢長大,入學讀書。

再遭意外 她將嫂嫂和侄子接來

2004年,在距離丈夫去世10年後,丈夫的哥哥也生病去世。

伯伯去世,留下了不會說話的啞妻和年僅1歲的侄子小林。

公公婆婆早在丈夫之前就已經去世了。1歲的侄子小林和不會說話的嫂子,對他們而言,整個天都塌了。

就在這個危難時刻,作為叔娘的潘就毅然站了出來,幫助處理好了伯伯的後事。之後,潘就直接將嫂子和侄子接了過來,與自己一家一起生活。

潘就一家有1.4畝稻田,嫂嫂家也有1.4畝稻田,兩家人加起來,將近3畝田。而需要養活的卻有6口人,除了吃喝之外,孩子們還要讀書,各種費用開支,讓潘就感到力不從心。

大米是不夠吃的,潘就拿起鋤頭,到村外去開荒,種包穀,以防備缺糧季節之需。

他們的鍋裡經常就是酸湯白菜。儘管日子艱辛,但是潘就沒有讓嫂嫂和4個孩子餓過,「寧願自己少吃一頓」。

她的事跡感動水鄉大地

10月22日,我們去採訪潘就的時候,她連漢語都不太聽得懂。我們找了一個同時懂得水族語言和漢語的人作翻譯。

當我們問到現在孩子們的狀況時,潘就很自然的介紹:她有4個孩子,現在兩個女兒已經出嫁,第三個在廣東打工。還有一個小的在讀書。

翻譯解釋,「潘就說的『還有一個小的在讀書』,指的就是伯伯家那個孩子小林,潘就已經把小林當成了自己親生的孩子。」

小林在當地寄宿制學校讀書,每個星期都要回家來看一看他的兩個媽媽。而潘就說,哪怕自己再苦,只要孩子讀得去書,都要供他去讀。每個星期,潘就都要給小林20元零用錢。

每一分錢,對潘就來說,都是來之不易。他們一家6口人,現在住的房屋是一棟一樓一底的磚混房,屋裡只有簡單的用具,房屋的外牆沒有粉刷。就是這樣一棟簡單的房屋,至今,潘就已經建了整整11年的時間。

10月22日,恰逢三都水族的「端節」,這個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小林也回家過節了,談到叔娘時,他多次用了「媽媽」這一個稱呼,他說「雖然我沒有當面喊叔娘叫媽媽,但她就是我的媽媽,我有兩個媽媽。」

潘就的事跡感動水鄉大地,三都縣九阡鎮石板村村委也授予了潘就「偉大母親」榮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三都縣九阡鎮石板村召開脫貧攻堅表彰頒獎大會
    三都縣九阡鎮石板村召開脫貧攻堅表彰頒獎大會 發布時間:2018-10-26 11:06:11      來源:黔南日報 「我叫潘永模,今天能得到這個獎
  • 三都縣九阡鎮計生協會在「母親節」期間開展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孝敬父母,感恩母愛,珍視親情的傳統美德,讓貧困母親們過一個屬於她們的節日。在2017年5月14日下午,母親節當日,三都縣九阡鎮計生協會志願者開展了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活動。
  • 村美、民富、產業興——三都縣九阡鎮抓實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萬物復甦的時節,三都縣九阡鎮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開足馬力發展扶貧產業,在鞏固脫貧成果的過程中,緊緊牽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在九阡鎮這片勤勞的土地上,一幅「村美、民富、產業興」的宏偉藍圖正在變為現實。
  • 三都縣九阡鎮月亮山村:扶貧「飛」出致富路
    三都縣九阡鎮月亮山村地處月亮山腹地,山高路遠,群眾發展致富因此受到制約,是典型的「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落後發展村。近年來,在國家扶貧政策幫助下,該村列為整村移民搬遷對象,居住環境變遷、產業發展、勞動力就業等逐漸轉移,群眾發展致富動力進一步增強。
  • 三都縣九阡鎮月亮山村「飛地」產業推進「清零」計劃
    九阡鎮月亮山村位於九阡鎮東北部,距鎮政府駐地20公裡,地處月亮山腹地,是「兩州三縣」交界處,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可利用發展農業產業的資源較少,在充分盤活耕地、山林地、宅基地「三塊地」基礎上,為搶抓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的機遇,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
  • 三都縣九阡戰區召開脫貧攻堅九阡籍教衛系統職工工作會,助力脫攻堅
    元月1日,九阡戰區召開脫貧攻堅九阡籍教衛系統職工工作會,會議由縣政協副主席、戰區常務副指揮長吳興盛主持,九阡鎮人民政府鎮長韋榮都,九阡鎮教育、醫療分管領導、九阡籍教育和衛生系統全體職工等10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指出,廣大幹部要提高站位,站對位,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偉大事業中來,切實做好政策宣傳員、模範示範員、教育引導員、衛生監督員以及不穩定因素排查員。
  • 三都縣:九阡李成搶手貨 群眾致富有盼頭
    三都縣:九阡李成搶手貨 群眾致富有盼頭 發布時間:2020-06-01 15:17:23      來源:黔南日報
  • 三都縣府太猖狂 羅織罪名劫湘商
    5月20日,三都縣人民政府與貴州省湖南商會會員單位貴州湘企集團籤訂了投資協議,確定由貴州湘企集團投資11.6億元在三都縣城修建「貴州湘企(三都)購銷中心」。7月6日,三都縣發展改革局下發了《關於同意三都縣購銷中心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通知》。
  • 長順縣石板村鳳凰壩脫貧致富二三事
    核心提示  長順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重點縣,4年前廣順鎮石板村還是國家級一類貧困村。該村通過「龍頭引領、農戶參與、抱團取暖、共同發展」的「藤纏樹」產業扶貧模式,積極發展和推廣綠殼蛋雞、果樹種植、電子商務等產業,使該村一躍成為全省脫貧致富樣板村,引來多次省、黔南州脫貧攻堅觀摩會在該村召開,全省共有80多個縣、市黨政代表團組團到鳳凰壩考察學習。
  • 貴州長順縣石板村「第一書記」孫平:扶貧「從心開始」
    中新網貴州長順9月30日電 題:「第一書記」孫平:扶貧「從心開始」作者 楊雲「剛到石板村,我就遇到『下馬威』。」孫平說,「開會無人,只有駐村工作隊員和兩名村幹部。」孫平,貴州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同時擔任貴州省長順縣委副書記、省直駐長順縣扶貧工作隊副隊長、長順縣廣順鎮石板村「第一書記」。石板村位於貴州省黔南州長順縣廣順鎮東南部,轄29個村民組,有882戶3778人,是貴州省級三類貧困村,有貧困戶285戶948人,長期以來,貧困發生率不低於24%。「因為窮,村民連會都不想開。」
  • 豐都大石板村:發展新產業 走上致富路
    在這裡,良田秀水訴說著它的富饒,藍天白雲彰顯著它的俊俏,其中,大石板村更是別有韻味,秀色滿枝頭。待到青果成熟時一走進大石板村,就被大片散發著誘人清香的檸檬所吸引,與成熟時的金黃燦爛不同,這個季節的檸檬渾身青綠,和油綠的樹葉仿佛渾然一體,嬌俏無比。定睛一看,才能瞧出躲在角落的小果子,儘管尚未成熟,但它們的風姿已經初露頭角了。
  • 貴州三都縣很窮嗎?
    下轄2個街道、6個鎮:三合街道、鳳羽街道、中和鎮、周覃鎮、普安鎮、大河鎮、都江鎮、九阡鎮。在三都水族自治縣,除了26萬水族之外,還有布依族、苗族、瑤族、侗族、彝族、壯族、回族、仡佬族、土家族、滿族等少數民族。一般來說,少數民族居住區經濟都比較落後。三都水族自治縣也是一樣。
  • 傅紹信|青州有個石板村
    青州有個石板村
  • 三都縣:風雨兼程六十載 脫貧攻堅鑄輝煌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三都縣:風雨兼程六十載 脫貧攻堅鑄輝煌  ——貴州省三都縣在京舉行建縣60周年成果展示暨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會2017年9月8日,以「神秘水鄉·秀秀三都」為主題的三都縣建縣60周年成果展示暨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會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召開
  • 三都縣水東村:桃園林下搶「雞」遇
    三都縣水東村:桃園林下搶「雞」遇 發布時間:2020-06-10 12:19:24      來源:黔南日報   三都縣周覃鎮水東村實施桃園林下養雞
  • 母親節閱讀這幾本書,更深感悟母親的偉大和偉大的母愛
    母親節是專為母親設立的,中國人其他國家的人們一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母親養育之恩的感謝,給偉大的母親一個儀式感是很有必要的。母愛,愛母,是人之天性,是愛心的起點和基石。母親是一本書,一本用心血作墨,用摯愛作筆,鐫刻在兒女心靈上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