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能源部(DOE)網站19日報導,能源部表示將撥款5億美元給英特爾公司和克雷公司,以共同建造美國首臺可實現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的超級計算機(簡稱E級超算)「極光」(Aurora)。「極光」預計2021年交付,將主要用於推進科學研究,促進新發現。
「極光」將助力解決世界重大挑戰
美能源部表示,「極光」將建在能源部下屬的阿爾貢國家實驗室內,目標是促進科學創新、引領新的技術能力,進一步提升美國在全球的科學領導地位。
「極光」可實現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兼具傳統高性能計算(HPC)和人工智慧(AI)的能力,將為研究人員提供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工具,來解決科學問題。這些突破性的研究項目包括開發極端尺度的宇宙模擬、為藥物反應預測尋找新方法、發現可用於研製更有效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材料等。
美國能源部部長裡克·佩裡19日在阿爾貢國家實驗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實現百億億次計算對於提升美國科學界的研發能力以及改善普通美國人的日常生活至關重要。『極光』及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可將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慧技術用於癌症研究、氣候模擬等領域,基於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創新將對社會產生難以置信的重大影響。」
英特爾執行長鮑勃·斯旺則表示,人工智慧與高性能計算的融合不僅是解決世界重大挑戰的機遇,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催化劑。
「極光」超級計算機將基於克雷公司新一代超算系統「沙斯塔」(Shasta),並採用英特爾專為融合人工智慧技術和高性能計算而設計的一系列新技術。
E級超算「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E級超算之所以廣受關注,一方面因為它體現了各國的綜合國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於它強大的能力。科學家們估計,E級超算有望在氣候科學、可再生能源、基因組學、天體物理學、軍事以及人工智慧等領域「大顯身手」,幫助他們解決目前無法解決的難題,因此被公認為「超算界的下一頂皇冠」。目前,多個國家正競相研發E級超算。
中國計劃於2020年推出首臺E級超算;美國能源部此前啟動了「百億億次計算項目(Exascale Computing Project)」,希望於2021年至少交付一臺E級超算,「極光」是其中一臺。
歐盟預計於2022年—2023年交付首臺E級超算;日本發展E級超算的「旗艦2020計劃」由日本理化所主導,完成時間也設定在2020年。
中國目前已走在E級超算研製的前沿,據悉,由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牽頭的「天河三號E級原型機系統」已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完成研製部署,並於2018年7月22日順利通過項目課題驗收,其將逐步進入開放應用階段,預示著中國E級超算將很快進入實質性研發階段。
另據美國《紐約時報》18日報導,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超級計算機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中國目前已成為一個強有力的對手,有「後來者居上」之勢。
《紐約時報》的報導稱,名為「頂點」的超級計算機去年在每年排兩次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重奪第一名,此前,這一位置已被中國佔據5年。但中國在上榜數量上領先——中國有227臺超級計算機上榜,而美國只有109臺。
(責編:石希、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