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全國多地遭受暴雨襲擊,河南也不例外。6月以來河南持續強降雨平均降水量34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近六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5多,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多值。河道、水庫暴漲,形成今年淮河的第一號洪水。為什麼今年夏天降水這麼強呢?
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氣候中心了解到,今年6月以來,受淮河流域主雨帶南北擺動影響,河南降雨過程多、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累計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淮河流域出現了多年不見的洪水。
消防人員正在救援固始縣王行村數十餘名被困村民
6月來河南9次大範圍降水8次在淮河流域
雨量有多大,極端性有多強?據河南省氣象臺統計數據顯示,豫東大部和豫南大部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其中信陽市超過800毫米,新縣最多達980毫米。
夏邑、睢縣、西華3縣日降水量突破當月歷史極值,其中夏邑於6月12日(186毫米)和7月22日(178毫米)兩次突破當月歷史極值。
今年的降雨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入汛時間偏早,暴雨過程多。
記者從省氣象臺了解到,2020年河南省於6月11日—12日先後入汛,較常年同期偏早8~20天。其中豫南較常年偏早8~9天,豫北較常年偏早18~20天,其他地區偏早10~18天。
6月以來,河南全省出現9次大範圍降水過程,其中有8次集中在淮河流域,而這8次之中7次強降水中心位於信陽地區。特別是7月17日—19日,受淮河流域主雨帶南北擺動影響,河南東部、南部出現強降水過程,過程雨量大、強降水落區集中、持續時間長,信陽地區出現大暴雨,平均過程雨量達175毫米。由於淮河流域大部前期降水明顯偏多,大部地區土壤飽和,信陽出現洪澇災害。
信陽7縣(市)累計降水量突破其建站以來同期最高紀錄
據河南省氣候中心數據顯示,6月8日以來河南淮河流域平均降水日數23天,較常年偏多7天,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6月8日—7月22日淮河流域河南段區域平均降水日數歷年變化圖(1961—2020年)
6月以來,河南淮河流域平均降水量偏多八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多。
信陽各縣累計降水量均已超過汛期(6—8月)降水量常年值,其中大部超過900毫米,信陽、新縣、商城、潢川、固始、羅山和光山7縣(市)累計降水量突破其建站以來同期最高紀錄。
7月11日—22日,信陽地區固始、羅山、光山3縣連續降水量為歷史第二多,信陽、潢川2縣為歷史第三多。
汛期旱澇急轉 今年汛期持續性強降雨為啥這麼多?
據氣象資料顯示,5月10日至6月8日,河南淮河流域無明顯降水,高溫天氣頻發,雨少氣溫高導致氣象乾旱嚴重。
6月8日以後,淮河流域出現多次強降水過程,信陽地區多座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發生旱澇急轉,信陽大部洪澇災害嚴重,白露河、史灌河超保證水位,王家壩時隔13年開閘洩洪。
為什麼有這麼強的持續性降水呢?河南省氣候中心專家介紹,受最近的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以及印度洋海溫異常偏暖的影響,副高顯著偏強,階段性偏北,特別是7月份以來,副高主體長時間穩定在長江以南,副高南北擺動幅度不大,其外圍引導的水汽大量向長江中下遊地區輸送,導致冷暖空氣持續在長江流域上空交匯,雨帶主要停留在長江流域,形成持續性強降水天氣,當副高階段性北抬時,雨帶才隨之移到黃淮之間。
另外,今年夏季颱風極不活躍,副高缺少了一個向北推動的因子,這也是副高整體偏南的因素之一。
來源:大河網 編輯:李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