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政客:中國不是敵人!澳多名高官喊話政府搞好中澳關係

2020-12-25 騰訊網

編輯:淺陌

審核:樂一

中國最近一直受到美國的打壓,而有一些美國盟友也開始跟中國疏遠距離,澳大利亞就是其中之一。

澳大利亞有些政客一直宣傳著對中國不利的言論,導致兩國的關係不斷下降,甚至到達了低點。對此,澳大利亞前國防軍司令安格斯·休斯頓表示,不能夠將中國當作敵人。

休斯頓:中國不是敵人

根據澳大利亞有關媒體報導得知,在前幾日,休斯頓公開表示了自己對於中澳兩國關係的看法。其十分直接地表示應該將中國當作朋友而非敵人。休斯頓的言論也受到了現場很多人的支持。

休斯頓表示中澳兩國的經濟聯繫是十分緊密的。雙方能夠友好合作,雙方的關係應該是互相尊重以及經濟融合。

而對於中澳兩國關係降溫的原因,休斯頓也直言因為澳大利亞某些政客的言論才導致了如今的局面。其還批評了一些政客在說話時不加思考,說出了不理智的言論。儘管沒有點名是哪些人,但澳大利亞人》認為,很明顯針對的就是澳大利亞的「金剛狼」小團體。

多個官員希望修復兩國關係

休斯頓表示,雙方關係開始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之前在5G建設計劃中將華為排除在外導致的。他認為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是十分重要的,澳政府應該予以重視,並且重啟。

因為疫情的原因,澳大利亞經濟難免開始衰退,如果想要走出這個局面,那免不了中國的幫助。這也不是澳大利亞最近第一次有高官希望改善對中關係的聲音。

在本月月初,澳前國防部長喬爾·菲茨吉本就曾表示,關於中澳兩國關係的傷害,澳大利亞政府並沒有認真地進行修復,甚至沒有實施任何措施。其認為中澳關係很有必要重新回歸正常軌道。

然而澳大利亞政府不僅對改善中國關係發表過任何言論,甚至開始變本加厲。種種跡象都顯示出澳大利亞政府並不想改善或者採取措施修復這段關係。

同中國的這段關係對澳大利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雙方的經濟關係。如果雙方存在著分歧,那就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以此來修復。對澳大利亞來說,中國關係絕不能夠放棄,這是十分重要的。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中國青年網等

相關焦點

  • 澳前官員:反華小組一派胡言,我們需要中國
    而中澳關係之所以變得愈發緊張,這和澳大利亞國內一些政客的所做作為脫不了干係。據澳媒披露,在澳大利亞聯邦議會中存在著一個反華小組,其中不乏「對華強硬派」參加。當地時間10月15日,澳大利亞國防軍前司令安格斯·休斯頓(Angus Houston)對這一團體的言行提出了批評,並表示中國是夥伴而非敵人,應將目前緊張的中澳關係「斷開並重啟」。
  • 為解決中澳問題,澳政客將華裔比作「資產」,還稱絕不向中國低頭
    對於日漸緊張的中澳關係,澳大利亞政府似乎想「走捷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澳政客們想出了很多「不靠譜」的辦法,還試圖藉助這些辦法來解決現在發生的事情。在他看來,解決現在中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其「內部消化」。夏爾馬表示,「以華制華」是現在最好的解決辦法。知情人透露,在當天的會議上,夏爾馬向在場的人解釋了所謂的「華裔資產論」。在討論會上,一談到「中澳關係」,夏爾馬就將「髒水」潑到中國頭上。他表示,中國揭露澳國內存在對華裔有種族歧視這一問題,就是中國在幹涉澳大利亞的內政。
  • 澳終於付出代價,現在又想起求中國了!澳前司令:莫裡森要負責
    繼「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之後,有關「澳棉花成為對華貿易緊張最新犧牲品」的傳聞甚囂塵上,引起了澳大利亞的深深焦慮。據路透社、CNBC等多家外媒報導,中國政府出於對棉農的保護,對棉花進口實施配額制度。2020年中國棉花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為89.4萬噸,這些棉花需繳納約1%的進口關稅。
  • 事關中國,莫裡森正在自吞惡果,澳發出哀嘆,原來中澳關係不簡單
    一段時間以來,由於澳大利亞多次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主動挑起挑釁性、對抗性行動,以至於中澳關係陷入困難局面。而近日,從多家外媒的報導中可以看出,中澳緊張局勢已經讓澳大利亞在貿易領域付出了代價,莫裡森正在自吞惡果,而澳大利亞正在發出哀嚎。
  • 令澳政客失望了,現實逼做選擇:要麼與中國改善關係,要麼疼痛
    在不斷對華挑釁的同時,澳政客還大肆鼓吹所謂「中國威脅」。澳方的這些做法,使中澳關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就在近日,澳大利亞當局又在醞釀破壞中澳關係的新動作。據《環球時報》消息,澳大利亞聯邦議會當地時間12月8日通過《外交關係法案》。根據該法案,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有權力阻止或推翻州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大學與外國籤署的合作協議。
  • 中澳關係持續緊張,昆士蘭州州長擔心本地資源行業恐受嚴重打擊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2月2日報導,受近期中澳關係持續惡化的影響,像是在澳國內盛產煤炭的昆士蘭州,該州州長就為此而憂心忡忡,擔心緊張的中澳關係恐將嚴重打擊本地的資源行業。此外,類似的擔憂情緒已蔓延至澳國內多個地區的多個行業,部分企業擔心就業受到影響,不斷提醒政府處理不好對華關系所帶來的不良後果。
  • 中澳關係又變惡,全澳要抵制「MADE IN CHINA」?
    近期,中澳關係鬧得沸沸揚揚,兩國之間相互進行貿易戰,關係甚至降低到冰點。12月1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中引用了有關澳軍對阿富汗兒童暴行的漫畫,這也引起了澳大利亞的不滿。同時,澳大利亞極右翼政客、「一國黨」黨魁Pauline Hanson公開叫囂,澳大利亞人應在今年聖誕節期間抵制所有中國產品,並要求中國道歉。Hanson發布視頻稱:「你可能會覺得這非常難,我知道。我們應該在這事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想想看,當你購買家具、玩具、食物,無論你購買什麼,看看它的來源,如果是中國,就把它放回架子上吧。」然而,這也不是澳大利亞第一次抵制中國。
  • 對華「強硬派」終嘗惡果,澳官員見勢不妙,緊急呼籲:需中國幫忙
    澳大利亞前國防軍司令安格斯·休斯頓在當地時間10月15日發聲,中國是澳大利亞的夥伴,而不是敵人。實際上,中澳關係緊張,完全是因為澳大利亞國內的一些「對華強硬派」政客。此前有媒體爆料稱,澳高層有一個反華小組,很多強硬派都有參加。休斯頓表示,正是因為這些人的「信口開河」,才導致中澳關係走向現在這樣的局面,同時呼籲中澳關係應該斷開現在的緊張局勢,重新啟動兩國關係。
  • 中國大使善意提醒澳大利亞後,遭澳政客反擊:大家都別買中國商品
    今年4月,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在接受澳媒採訪時表示,「(中國)消費者會思考為何要購買澳大利亞出產的紅酒和農產品。」這一發言的背景是,澳大利亞在美國煽動下,不友好地掀起了對中國的「國際調查」。儘管進入5月以來,澳總理莫裡森已經多次為中澳關係「去火」,但因新冠疫情而產生的裂痕沒有那麼容易癒合。近日,澳右翼政客寶林·李·漢森公開喊話民眾,稱新冠疫情對於中國的打擊「全面且深入骨髓」,並呼籲澳大利亞民眾「停止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
  • 澳大利亞煤炭行業喊話澳政府:修復對華關係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消息甚囂塵之際,澳大利亞煤炭行業陷入焦慮之中,並開始敦促莫裡森政府「修復」與中國的關係。12月15日,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澳煤炭行業發聲懇求莫裡森政府與中國合作,確保相關限制不會實施,並恢復兩國長期貿易關係的穩定。報導截圖澳媒15日炒作「中國禁令」之際,澳大利亞股市迅速作出反應。
  • 為尋求大麥接盤俠,澳官員不顧翻車猛誇印度疫苗:可以拯救全世界
    受中澳關係惡化影響,澳大利亞對華農產品出口嚴重受阻,該國政客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們最近正在世界各地尋找新的市場,為了同各國建立合作他們也是花樣頻出。當地時間12月9日,印度外交部組織了60多名外國使節參觀國內的疫苗工廠,期間澳大利亞駐印高級專員奧法雷爾對這款疫苗極力讚美,聲稱印度生產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疫苗,能夠滿足全世界人民的需求,等同於可以拯救全世界。
  • 澳政客揚言關閉中國領館:為了國家安全!下一步要把華人都趕走?
    但玩了命反華的並不只有美國,做為最忠實的跟風者,澳大利亞似乎故意瞄準這一特殊時刻——在我館員回歸祖國前一天,澳國會議員公然表示,要「學習美國」關閉我駐阿德萊德領事館。阿德萊德市是南澳大利亞州首府,人口180萬,是澳第五大城市。由於氣候宜人經濟發達,這個「小城」聚集了至少5萬華人華僑和超1萬留學生。
  • 澳前駐華大使: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將不會改變
    但我的前提是,這是一種不對稱的關係,不管我們喜歡與否,我們需要中國,比他們需要我們更多。」「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務實的外交和政策,是為了取得符合自己利益的結果。」芮捷銳認為,所謂澳大利亞將目光投向其他國家市場,從而顯著改變和中國經貿關係想法,「純屬一廂情願」。他還呼籲道:「澳大利亞政府需要改變和中國之間的對話。
  • 政府是指望不上了,為重新返回中國市場,澳企花15億與中企攀親戚
    現在中澳關係可以說是非常緊張,該國政客還有媒體口總是無遮攔指責我國,先是在撕毀了中國企業收購鐵礦石的天價協議,然後新冠溯源上大放厥詞,還在該國軍隊屠殺平民上和中國信口開河胡亂扯皮,於是中國終於忍不住限制了澳方的多項對華出口,然而澳政客仍不知悔改。
  • 多次在反華議題上力挺澳,如今想當中澳關係調解人,紐西蘭夠格嗎
    新冠疫情爆發後,澳大利亞進一步向美國靠攏,為了配合美國的大戰略,澳在多個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做出錯誤舉動、發表錯誤言論,嚴重損害了兩國關係。在多次勸說無果的情況下,我國相關部門對違反法律法規的澳洲煤炭、大麥,葡萄酒等商品採取了懲罰措施。
  • 澳大利亞通過新法案,澳專家:將再次惡化中澳兩國關係
    該法案內容為,聯邦政府有權利對各州與外國政府之間達成的協議一票否決。 澳大利亞新法案詳情 該法案的具體權利授予對象包括有澳大利亞的外交部長,只要外交部長認為這個協議對澳大利亞的外交有負面影響或與對外政策不一致,便可以否決該協議。
  • 澳高官氣急敗壞一通電話打給中國,不料又踢到鐵板
    據中國駐澳大使館消息,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秘書長打電話給中國大使,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有關推特表達不滿。中國大使堅決拒絕了其無理指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已充分表明了中方立場。中國駐澳大使館強調,澳方某些政客和媒體的咆哮,完全是錯誤解讀和過度反應,無非有兩個目的:一是轉移公眾對澳軍在阿富汗暴行的關注,二是將中澳雙邊關係惡化的責任諉過於中方。也許還有一個企圖就是在澳煽動民族主義情緒。澳方的做法顯然無助於雙邊關係的重啟,我們奉勸澳方正視澳軍在阿暴行,將有關肇事者繩之以法,還遇害者以公道與正義。
  • 澳強買強賣,揚言將中國告上WTO,要求中國取消貿易限制恢復進口
    因此,坎培拉政府就「中國不合理徵收澳大麥關稅」一事向WTO提交申訴,並呼籲中國「重啟兩國貿易渠道」。 次日,澳政府再次發出同樣的威脅。對此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中澳之間的貿易個案,中方已經多次闡明原則立場,需要強調的是,澳政府應糾正針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做法。
  • 澳前駐聯合國官員「靈魂拷問」:為什麼針對中國?
    【文/觀察者網 鞠峰】這兩天,一幅展現澳大利亞軍人暴行的CG漫畫,急得澳總理親自下臺對線,也牽動了世界輿論場。在澳媒對中國「口誅筆伐」的時候,澳大利亞前任外交官、前駐聯合國官員卡文·霍格(Cavan Hogue)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 中國終於出手了?數噸澳洲龍蝦滯留機場,澳媒:又一個被打擊目標
    據澳媒報導,中國是澳大利亞龍蝦的主要市場,僅在去年,有超過94%的巖龍蝦出口到中國,為澳貢獻了7億多美元,直接拉動了澳大利亞的海產品市場。早在今年3月,為避免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澳方緊急出資並組織近200架次航班,將絕大部分龍蝦直接空運到中國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