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有什麼忌諱?要建房時應留意

2020-12-15 歷史紫陌閣

「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這句俗語是具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後半句「不敗也得亡」就描述得有些過於誇張了。「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是勞動人民對房屋修建有關的一句俗語。「樹夾屋」是不要在周圍樹多的地方修建房屋,「堂夾房」不要將休息的房間夾在會客的廳堂之間。

最淺層、直白地解釋「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這句俗語,我們也能從中看出一些道理,「樹夾屋」這段的意思可能一眼看上去有點不明白,但是「堂夾房」這段的意思一眼看上去就能明白一些原因,因為將睡覺的臥室布局夾在會客的廳堂、客廳中,容易打擾休息。所以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修建房屋的時候也能參考。

對於日常生活中說到的俗語我們並不陌生,相反還很熟悉。比如「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些通俗易懂的俗語相信我們也多少有聽說過。

俗語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經驗積累和一些感悟總結出來的一些語句,在大眾口中廣為流傳,因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加上其簡練和形象化,不少俗語我們一看就能理解個大概。一些俗語還富有地方特色,比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也有富有趣味性的俗語,因其種種的特點已經普遍用作語言學的術語。

有的俗語我們可以直觀的理解其中的意思和道理,就算不能完全理解,也能理解個差不多。但是一些俗語的因為我們接觸的東西還少,社會經驗有所不足可能一下子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或者俗語比較拗口,不通俗易懂,需要查閱一些資料,稍加解釋一下才能明白意思和通曉其中的道理,比如本文說到的這句俗語。

「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是關於房屋修建的一句俗語。而房屋可謂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有了自己的房子,就有了立足之地,如果來連立足之地都沒有的話,那生活只能是在漂泊,沒有穩定的「後方」作為依靠,房屋也是人類生存的寄託,不僅是立足之地,在自己的房子裡可以避開外界一切幹擾,和自己的親人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房屋對我們的人生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人一直有以房屋為本的思想,即使到了現今也深深的影響著我們。房屋也是一生中重要的資產,在現今更是和愛情有了關聯,有了房子愛情就有了一半,但是房子是個「大物件」,是重要資產,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不容易置辦的,也都為擁有自己的房屋而努力。

在現今的社會來看,尤其是大城市,房屋已經演變為樓房,樓層也越老越高,一些房屋建築更是成為了一個城市的地標建築,是由專業的人士來負責設計和修建。而這句俗語「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在一些大城市中基本已經不適用了,但是在一些偏遠的鄉鎮地區還是很適用的。

在一些鄉鎮地區,可能因為地域不平坦,不適合修建高樓大廈,或者紫陌所在的山西,因為一些煤炭資源的利用,也就導致一些地區的地下有很大的空隙,在地表上不適合修建樓房,還有一些鄉鎮地區比較偏遠,經濟和大城市沒得比,也沒有什麼吸引投資的地方等等原因,就導致高樓層的房屋無法普及。

樓房無法普及只能住平房嘍,而平房不像修建樓房那麼專業,注意的事項也就少了不少,不用太專業的人士也能修建,比如在一些農村也能見到,用一些磚塊砌牆,然後蓋頂,一個房屋的大體就搞定了。主要對於農民伯伯來說請專業人士來負責設計和修建是一筆不小開支,本身大多數農民的收入是達不到人均水平的。

加上在農村修建的房屋要求和樓房的要求差距還是挺大的,而一個鄉鎮雖然人數和大城市的人數無法比擬,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基本什麼行業的人士都有,一些簡單的平房在一些瓦工、泥工、木工加上一些輔助的小工就能搞定,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修建平房還是比較簡單的,花費也較少,對農民來說負擔比較小,在現今一些地區也有自發組織修建房屋的情況。

修建房屋不僅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有一定的講究,比如深受人們認可和喜歡房屋走向是坐北朝南,住宅坐北朝南可以避風向陽,免受風雨的侵擾。還有南北通透的要求,有「坐北朝南,冬暖夏涼」的說法。在農村修建住宅就需要離水源近一些,方便日常生活中的用水,還有建房奠基,民間俗稱「下屋基」,如一些房屋前面有一塊刻「泰山石敢當」的鎮宅符。

在農村修建房屋雖然相對簡單,但需要注意的要求還是不少,就如本文中「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這句俗語,就是修建房子是的禁忌。在修建房屋的時候不要在周圍樹木多的地方修建,尤其是一些葉子大的樹木,如果在夏天,枝葉繁茂的樹木會將房屋的光遮擋住,導致房屋的採光不好。這樣房屋的光線就會陰暗,不明亮,感覺陰森森的。

人們要是長期在這種的房子裡面居住的話,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是有影響的,因為房屋的光線弱,導致房屋的環境是陰冷的,是不適合人們居住的,長期居住只會引起身體不適,即使很健康的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居住久了,身體也一樣吃不消。

在冬天的話,雖然大多樹木的樹葉掉落了,但是樹木多的話,枝杈還是很多,如果是在北方,在一些下大雪的情況下,在房屋周圍樹木很多的情況,容易出現積雪的情況,相信我們也見過一些大學將樹枝壓折壓斷的情況,這樣容易將房屋損壞。如果樹上積雪過多,人們在進出房屋的時候掉落下來,容易將人們砸傷。

還有雷電、大風大雨的天氣下也不安全。加上周圍樹木不斷地生長,樹下的各種根系會向四周不斷延伸,也會影響的房屋的地基,導致房屋的安全出現隱患。而且樹木也會吸引一些蚊蟲和其它動物,不利於家裡人的安全,所以房屋是不利於建造在四周樹木多的地方。

雖然種植樹木能改善環境和空氣等作用,但是我們可以種植一些小樹苗或者花花草草,較遠的地方也可以種植一些有果實的樹苗,比如果樹、梨樹、桃樹都是不錯的選擇,不僅不影響房屋安全,影響人們,還可以品嘗美味,改善空氣。

「堂夾房」的堂是廳堂的意思,在現今就是客廳,房就是休息的地方,也就是現今的的臥室。「堂夾房」字面意思是說,並排建造的兩處房屋,在室內布局上,其中一家的臥室在兩處堂屋之間。而這樣的房間布局是不合理的,因為客廳是一家人活動最多的地方,也是接待賓客、朋友的地方,是比較嘈雜的環境。

臥室的是人們休息的地方,相信誰也想在一個安靜沒有打擾的環境中休息,但是將臥室布局夾在客廳之間,要是客廳一直有人活動,在這個臥室的人也就不能安靜的休息,這樣的布局會影響人的休息,時間久了整個人都估計要暴躁了。而臥室相對來說是一個私密的地方,尤其是對於女性。

如果臥室的布局是夾在客廳之間,私密性會存在很大的影響,畢竟客廳經常有人路過,如果臥室內有家人換衣服忘記關門了多尷尬,而且在農村的房屋布局客廳一般是在房屋的正中間或者正前面,不僅距離家人的臥室都都近,也方便接待賓客,相對來說一家人在客廳呆的時間較長,在中間布局採光也好,如果臥室布局在這裡看起來是不倫不類,也不美觀。

所以房屋不能修建在四周樹木較多的地方,房屋的布局也要合理,不要讓客廳夾著臥室。而「樹夾屋,堂夾房」這句俗語也是很富有一定的道理,在一些自建房的情況下也有採納之處,但是後半句「不敗也得亡」說的就有過分,不怎麼切合實際,可能是古人想用誇張的形式引起人們的注意,讓我們有個深刻的影響吧!

俗語雖然大多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經驗和感悟所得,也因為通俗易懂、形象精練是熟語之一,被廣泛流行,一些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都是俗語,但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一些俗語任然蘊含人民對生活獨特的理解和經驗總結。但是一些俗語到了現今已經並不適用,我們應做到取其精華。

「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這句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也能看出老祖宗還是很有講究的。大家對「樹夾屋,堂夾房」這句俗語還有什麼其它的解釋和看法沒?下方留言探討。這句俗語在各位讀者的地區是否還適用呢?

文/歷史紫陌閣

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讚,謝謝大家的支持。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
    今天我們繼續來給大家分享一句農村建房的俗語說法,具體是「樹夾房,堂夾屋」,其實這句話沒有說完,還有後面關鍵一句的總結之言:不敗也得亡。所以這句話的說法完整語句是「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其實,說到底,農民是最關心最後一點的,這也是農民蓋房的忌諱。 馬上到年底了,農民們蓋房熱已經到衝刺階段了,因為從上半年動土蓋房,到新年的時候喬遷新居住進新房,這是多麼美好幸福的事情呢?所以在農民高興之餘,也要對房屋構造要有所認識,房屋周圍的植樹美化環境也要做好規劃。
  • 農村俗語「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是什麼意思?
    人這一生總共有三件大事,分別是蓋房、結婚、生子,而在這三件大事中蓋房無疑佔到了首位,因為娶妻生子都是以房屋為基礎,所以人們一般都會對房屋建造比較重視,尤其對於農村人來說蓋房要考慮到方方面面,不能犯了忌諱。像俗語「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這句話就是對房屋建造的總結。
  • 「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樹夾房,堂夾屋」啥意思?沒說完的那句農民更關心,你見過嗎?今天我們繼續來給大家分享一句農村建房的俗語說法,具體是「樹夾房,堂夾屋」,其實這句話沒有說完,還有後面關鍵一句的總結之言:不敗也得亡。所以這句話的說法完整語句是「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其實,說到底,農民是最關心最後一點的,這也是農民蓋房的忌諱。馬上到年底了,農民們蓋房熱已經到衝刺階段了,因為從上半年動土蓋房,到新年的時候喬遷新居住進新房,這是多麼美好幸福的事情呢?所以在農民高興之餘,也要對房屋構造要有所認識,房屋周圍的植樹美化環境也要做好規劃。
  • 農村諺語「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是什麼意思?
    人的一生有三件大事,即蓋房子、結婚和生孩子,在這三件事中,蓋房子無疑是第一位的,因此人們普遍比較重視住房建設,尤其是農村居民,在蓋房子的時候,各方面都要考慮,而且不能犯是忌諱的。就像俗語「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這句話是住房建設的總結。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房子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農村,蓋房子的時候總要找人來看一看,其實只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因為每家的宅基地都是固定的,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決定把房子蓋成什麼樣。有句農村俗語叫做:「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其中有什麼講究?原來並非迷信
    我國的傳統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廣大農村中廣為流傳的俗語、諺語、老話等,又更是古代勞動人民世世代代生活的感悟,人生的總結和智慧的結晶。因為住房是人類最根本的生活需求之一,從古到今人們都是十分重視的,容不得半點差錯。「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其中有什麼講究?原來並非迷信。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老話在理
    農村人對於一些民俗還是非常遵守的,尤其這個建房子,子,農村人能建個房子幾乎會消耗所有的家財,大家設想下,花了這麼多辛苦的積蓄誰不願意建一個子孫後代都享福的房子呢,所以在建設房子的時候是有很多講究的,就像今天這句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俗語,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其中所蘊含的哪些道理。
  • 俗語「樹夾屋路剪房,不敗也得亡」,古人建房的講究有道理嗎?
    俗語「樹夾屋路剪房,不敗也得亡」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葉落歸根,對於中國人來說,都有著很強烈的歸鄉情結。哪怕離家再遠,在外面混得多好,等到老了以後,也是想要到故鄉安享晚年的。所以近些年有不少人進入到了大城市裡打拼,當手頭有錢了以後,第一個想法也是在農村裡建一棟房子。哪怕有些人暫時不在農村裡住,也依然會拿出全部的積蓄,好好在老家蓋一棟房子。而農村裡建房的講究是比較多的,尤其是在過去,從房子選址、朝向、設計等都會有很多方面的講究的。其中有些老輩人就常說這樣一句俗語:「樹夾屋路剪房,不敗也得亡」,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建房的講究有道理嗎?
  • 俗語「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
    既然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講究,那在當時那個環境下肯定是有道理的,而對於現在生活變動沒有那麼大的農村,想必也是有借鑑意義的。這句話我們先從字面意思來看,樹夾屋就是你的房子兩邊都種著大樹,房子被大樹夾在中間,這是第一種情況。
  • 農村俗語「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這句話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這句話什麼意思?現在很多農村和城市相比較起來,生活節奏可能會慢一些。有人說正因為這種慢節奏的農村生活,讓很多農村朋友的「習慣」保留了下來,農村有比較多的俗語。有的人們在聊天的時候這經常會說出一兩句俗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俗語在農村並不少見。
  • 農村自建房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他們往往都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雖然沒有被記載於書本,但能通過口口相傳一直傳頌至今,說明這些俗語是存在一定價值的。在古代建房可是一件大事,需要的注意的東西很多,所以關於農村自建房的俗語也不少。比如下面這三句,不知道大家都聽過沒有?
  • 農村老話「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通俗易懂,讀起來還郎朗上口。這些俗語有些雖然看起來略顯「粗俗」,但卻是祖祖輩輩總結下來的生活經驗。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話「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是什麼意思?按農村老話來講「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顧名思義,就是說在選地基蓋房子的時候不要選在樹旁邊建造房屋,建完之後也不要在不知道承重的情況下盲目的往上加層高,從而帶來不好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老一輩有「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這樣的說法。
  • 「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
    殊不知,在古代的時候,古人的智慧也是非常厲害的,即使是現如今,有很多古人的東西也是現代科技無法製作的。無論怎麼說,古人的智慧需要後人去琢磨,這樣一來,人們對古人就會產生興趣,因此古人會有很多智慧能夠流傳下來。時至今日,人們對古人的俗語幾乎是不在乎的,很多人認為古人的俗語屬於封建迷信,是沒有道理的。
  • 如何理解農村俗語:樹夾屋堂夾房,家不破心也惶?是何道理?
    那麼,農村俗語「樹夾屋堂夾房,家不破心也惶」說的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真的有那麼嚴重嗎?所謂「樹夾屋」是指在房屋的前後或者左右,長滿了高大粗壯挺拔的大樹,好像把房屋「夾」在了中間一樣。是的,正常情況下,在住屋的四周空地上栽上一些花草樹木,既能改善居住環境,充滿生機,還可賞心悅目,陶冶情操,實屬正常情況,只是需要在選擇品種的時候注意一點即可,比如「前不栽桑,後不插柳」等等。但是,如果在房前屋後的近距離內,栽種上長得高大茂盛的樹木的話,對房屋和家庭生活,就往往有可能會造成很不好的後果的。
  • 俗語「兩樹夾一房,家敗人又亡」,講的是啥?建房有哪些講究
    我國歷史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不少的精華,而勞動人民通過對生活的發現,也留下了不少的啟迪,在俗語、諺語等方面都有體現,俗語經過人們口口相傳,從而經久不息,今天講到的是「兩樹夾一房,家破人也亡」,講的是啥?建房有哪些講究?
  • 俗語「樹夾屋,窮到哭;堂夾房,難興旺」,啥意思?古人建築經驗
    古人在提到房屋問題的時候,時常會說這句話:樹夾屋,窮到哭;堂夾房,難興旺。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現代社會建造樓房,施工企業、承建公司等一系列部門都需要專業的資質才可以開工。之所以國家這樣要求,主要在於建造房屋的專業度很大,所以,需要有資質的公司去做。而古代,很多人在買房造屋的過程中,因為經驗不足而吃了大虧。
  • 「樹夾屋,堂夾房」不好?不是迷信,而是為了住起來更安全更方便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農俗,也述說了農村建房的一些禁忌,仔細分析下來還真有些道理。樹夾屋,堂夾房,不吉利?在農村總聽到這句農俗,大致意思就是說,如果房子周圍有很多樹,正廳夾著臥室,那麼會對這個家不好。聽起來有些迷信,但其實裡面的確有些道理!
  • 俗語「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人在吃穿上的講究不多,可是在建房時卻存在一整套講究。從時間上看,他們是一定得找人挑個黃道吉日才會開始動工。地理位置更是關鍵,也是要找風水先生來測的,如果不找風水先生,就得根據俗語中的講究來,有關地理位置常見的俗語有「門前有堵,前途未卜」、「有錢不買河邊地」等。
  • 俗語「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何意?老話有道理嗎
    提要:俗語「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何意?老話有道理嗎文/二狗在農村,人們對蓋房子非常重視。因為一個家庭可以沒有錦衣玉食,沒有車子,但不能沒有房子,房子代表家,意味著歸宿。為了建一座美麗堅固,寬敞明亮的房子,農民要拿出積攢一輩子的錢來,所以非常慎重。因為重視也衍生出許多講究,比如房屋的選址,蓋房時辰,房子的結構,上大梁的儀式等等,十分講究,也許有人說是謬論,但我個人認為更多的是一種儀式感!而今天說的這句俗語就是關於農村建房的一些禁忌和忌諱的說法,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農村俗語「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敗人又亡」,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生活中農民朋友對於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獨特的行事作風,我們常常稱之為農村習俗,一些農村習俗和農村文化很多年輕人和城裡人都不以為然,覺得沒有科學依據,但這都是通過前輩們總結自己的經驗得來的,並且能夠流傳到現在說明還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一些農村文化是很難用科學來解釋以及驗證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就是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敗人又亡」,一起看看這其中又有什麼講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