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裡根」號航空母艦
新聞背景
據報導,美國核動力航母「裡根」號下月將進駐日本橫須賀基地。「裡根」號航母此次現身,被視為是日美兩軍加強合作的一大象徵。此前,橫須賀基地駐紮美軍核動力「華盛頓」號航母,但該艦5月份已經返回美國本土換料大修。而自從公布美國「裡根」號航母將常駐日本的消息後,一些反核、反戰團體就聯合在橫須賀基地周圍示威,反對引進核動力航母。
航母素有「海上浮動機場」之稱。以近年美軍發動的幾場局部戰爭來看,不論是1991年的海灣戰爭、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還是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第一槍」往往都是從航母編隊打響的。
美國航母基地分布兩大洋
現代化的航母不僅是海軍艦隊的核心和最重要的打擊力量,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儘管這個機械化時代的「巨無霸」走過了悠悠的歷史歲月,但在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中,仍然贏得了各國的高度重視。那麼,美軍航母平時都隱藏在哪裡?
目前,美國本土有5個航空母艦母港,分別是維吉尼亞州諾福克軍港、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基地、佛羅裡達州邁波特基地、華盛頓州布雷默頓基地、華盛頓州埃弗裡特基地,以及一個航空母艦停靠駐泊大型戰略基地——夏威夷珍珠港海軍基地;海外航母基地有:日本本州的橫須賀航母母港;關島正在擴建為下一個核動力航母母港;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也在建設成為美國航母的停靠基地。
美國最近調整了在亞太部署的航母。美國海軍在日本駐紮長達7年的「華盛頓」號航母,於今年5月18日駛離日本橫須賀基地返回本土。而性能更加先進的「裡根」號航母預計最早今年秋天接替「華盛頓」號常駐日本。2003年開始服役的「裡根」號航母,是美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包括艦艇的隱身性、動力系統、電子系統、艦載機都有不小的升級,其總體的綜合性和戰鬥力是目前美軍在役航母中最高和最強的。如果將來再列裝F-35C新一代隱身艦載機,作戰性能還會進一步提升。
訓練執勤休整各佔三分之一
美國現役航母分別編在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美國海軍規定,和平時期,每艘航母一個標準的訓練、執勤和休整周期為18個月,並各佔1/3時間。因此,正常情況下,美海軍現役航母,有1/3在海灣地區、西太平洋、地中海等海外前沿地區執勤或擔負作戰任務,1/3進行海上訓練,另有1/3在港內休整或進廠維修保養。當然,戰時其訓練、休整和維修周期會縮短,能執行作戰任務的航母將比平時增加50%左右,可能會集結6-8艘航母投入作戰。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自2008年「小鷹」號航母退役後,美國航母就已實現了「全核化」,即全為核動力航母。截至目前,美國海軍部署的11艘航母(不含已退役的「企業」號、「小鷹」號航母)包括:「尼米茲」號、「艾森豪」號、「卡爾·文森」號、「羅斯福」號、「林肯」號、「華盛頓」號、「斯坦尼斯」號、「杜魯門」號、「裡根」號、「布希」號、「福特」號。其中,美國新一代航母首艦CVN-78「福特」號已完成艦體建造,預計在2016年3月服役。
美國海軍最新核動力航母「福特」號2013年下半年在維吉尼亞州新港造船廠下水,排水量超過10萬噸,耗資130億美元,聚集美國高精尖軍事科技於一體。該航母配備隱形性能的F-35C戰機、大量無人戰機、艦載機電磁彈射系統、新的大功率一體化核反應堆、艦載雷射防禦系統等。
橫須賀基地對美軍意義非凡
「華盛頓」號作為首個在美國本土以外常駐的美國核動力航母,自2008年進駐橫須賀後,一直處於戰備值班狀態,負責整個東亞地區的巡航,每年都按慣例出海,定期參加區域軍事演習,以檢驗戰鬥能力。
目前,日本的橫須賀基地是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基地和最大的艦船維修基地,也是美軍在遠東的主要戰略集結地和出發地。美軍稱,「沒有橫須賀,第7艦隊就難以圓滿完成任何軍事和政治任務」,而美軍在橫須賀基地隨時保持著向全球範圍內出擊的臨戰態勢。
美海軍常駐橫須賀基地的各類主力戰艦共11艘。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除擴建港口設施外,橫須賀還將變成美軍飛彈防禦的前沿基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橫須賀基地早已不是僅僅針對東亞,而是應對全球。
對於美軍航母部署,橫須賀基地有著三大特殊意義。第一,具備維護大型航母的能力。據報導,美軍當初向日本歸還橫須賀各船塢的時候,惟獨留下了6號船塢的使用權。該船塢曾在二戰期間建造過日本的巨型航母「信濃」號,還進行過「大和級」戰列艦的維修。自夏威夷向西,一直到東非海岸,在約1萬公裡的海域中,這個船塢是唯一能為航母進行維護的船塢。第二,橫須賀基地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以及印度洋地區使用海上兵力的最佳據點。從航程時間來看,一艘美國航母從夏威夷到日本要7天,如果從美國西海岸出發,則可能需要14天。無論抵達東亞還是深入波斯灣,航母從橫須賀出發,要比從美國西海岸出發節省兩周時間。第三,軍港價值不菲。因此美軍準備在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部署技術最先進的核動力航母。
繼續在亞太開闢航母基地
韓國媒體披露,韓國海軍從2006年年底開始至2014年投資8000億韓元,在韓國濟州島南部的和順港建設海軍基地,該基地建成後將能同時容納包括航母在內的數十艘大型艦艇和7500多名常駐海軍官兵。美軍派出專家組「指導」和順軍港的建設,並要求按照日本橫須賀基地的標準施工。照此標準,濟州島和順港建成之後,美軍將在東亞地區擁有第二個航母駐泊基地。而且,美海軍在朝鮮半島的機動作戰能力也將大大增強,其向朝鮮南部海域展開的時間可縮短十餘小時。
關島扼守美國宣布要控制的全球16個航道咽喉中的4個,是美軍亞太二線基地的中心樞紐。目前,美軍在關島駐有安德森空軍、阿加尼亞海軍航空站和阿普拉核潛艇3個基地,軍事基地和軍事設施佔全島陸地總面積的1/4,美軍太平洋總部前進預備指揮所就設在這裡。據報導,2010年,美國曾斥資128億美元全面升級關島基地的海空設施,擴建多個實彈演習場和空軍基地,飛機跑道數量有所增加,機庫的容量也從原來的150架增加到200多架。2013年,五角大樓投資5000萬美元擴建了關島基地的阿普拉軍港,增建了一個可供航母停靠的碼頭,修建便於航母停靠的大型航道,從而使其可以容納至少一支航母編隊,很可能成為「杜魯門」號航母在西太平洋地區短暫停留的母港。
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是國際海運的交通樞紐,扼守馬六甲海峽,控制由中東到東亞的海上運輸特別是石油運輸航道,素有「遠東十字路口」之稱。自2001年美國航母編隊進泊樟宜基地,拉開了美軍重返東南亞的序幕。如今,新加坡擴建樟宜海軍基地碼頭,可供包括航空母艦、巡洋艦等在內的大型艦艇編隊進泊,並且配有功能先進的自動儲存倉庫和自動監視系統,已成為美航母停泊基地。
延伸閱讀
俄羅斯欲20年內組建6支航母攻擊群
俄羅斯雖是軍事大國,但現役航母僅有一艘,即「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簡稱「庫茲涅佐夫」號),隸屬於總部駐北莫爾斯克的俄北方艦隊。該艦是繼「莫斯科」級航母、「基輔」級航母之後的第3代航母,可搭載60架各型飛機。最引人注目的是,該艦配備了為數可觀的飛彈、火炮和反潛火箭,具有強大的防空和反潛能力。
據俄媒體報導,俄羅斯一家科研機構正在推進一個新航母計劃,或許2030年前後交付海軍,此舉引發西方媒體關注。據說,這艘設計中的俄羅斯航母在尺寸上與美軍現役的核動力航母相當。
根據《俄聯邦海軍未來10年發展規劃》,預計到2025年,俄海軍將擁有300-320艘現代化作戰艦艇,其中包括6艘航母、95艘潛艇、近100艘大型水面艦艇……俄海軍將具有縱橫全球各大洋作戰的遠洋作戰能力。俄羅斯海軍司令日前也宣布,將在今後20年內組建6支「貨真價實」的航母攻擊群。每支航母攻擊群除了將擁有一艘新型航母外,還將包括大批護航和輔助艦隻。在新航母計劃全面落實後,俄海軍將始終有兩艘航母處於戰鬥執勤狀態,還有兩艘處於戰備狀態,而其餘兩艘則可接受維護和升級改進。為部署新航母做準備,俄羅斯還斥資90億盧布(約合3.5億美元),在堪察加半島新建大型水面艦艇基地,還有最現代化的核潛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