冪尾數周期律可解決「完美立方體問題」

2020-12-16 澎湃新聞

洛書數獨圖所呈現出來的冪尾數體現了四周期規律,故把這一發現命名為洛書定理,就像不同模數不同餘數的未知數可用孫子算法解決,於是叫孫子定理一樣,儘管現代算法是獨立發現的,我們還是要尊重古人的首次發現權。

那洛書定理的現代數學表達是怎樣的呢? 用模運算表達就是:

偶數的情形(2 冪數左旋,8 冪數右旋,4冪數雙旋,6冪數自旋)

(2mod10)^(  4n+1 or 2 or3 or 4)≡(2 or 4 or 8 or 6)mod10;

(8mod10)^(  4n+1 or 2 or3 or 4)≡(8 or 4 or 2 or 6)mod10;

(4mod10)^(  4n+1 or 2 or3 or 4)≡(4 or 6 or 4 or 6)mod10;

(6mod10)^(  4n+1 or 2 or3 or 4)≡(6 or 6 or 6 or 6)mod10;

(0mod10)^( 4n+1 or 2 or3 or 4)≡(0 or 0 or 0 or 0)mod10 ;

奇數的情形(3 冪數右旋,7 冪數左旋,9冪數雙旋,1冪數自旋)

(3mod10)^(  4n+1 or 2 or3 or 4)≡(3 or 9 or 7 or 1)mod10;

(7mod10)^(  4n+1 or 2 or3 or 4)≡(7 or 9 or 3 or 1)mod10;

(9mod10)^(  4n+1 or 2 or3 or 4)≡(9 or 1 or 9 or 1)mod10;

(1mod10)^(  4n+1 or 2 or3 or 4)≡(1 or 1 or 1 or 1)mod10;

(5mod10)^( 4n+1 or 2 or3 or 4)≡(5 or 5 or 5 or 5)mod10 。

證明該定理很容易,根據乘法口訣表,我們進行分類窮舉可得到有限的情形:個位數為5 的奇素數只有 5 一個,其他 5 和 0 為個位數的正整數都能被 5 整除,自乘後尾數不變,且與其他數相乘後,尾數依然是 0 或 5,故在洛書圖裡 0 和 5 居中。由於除 2 外的所有素數都是奇數,所以奇素數的個位數就只能是 3、9、7、1,所有奇合數與奇素數都是奇素數自身或自乘或互乘的結果,故奇數的冪尾數除 5 外,定是 3、9、7、1,偶數的冪尾數除 0 外,剩下的定是 2、4、8、6。即所有不含5因子的整數的冪尾數都在四數周期內循環。

此工具除了能幫助解決費馬猜想、比爾猜想、考拉茲猜想外,還可作為關鍵引理解決「完美立方體問題」,這是一道 300 年來未解決的難題,即勾股數方程 a2+b2+c2= g2 是否有整數解的問題,1719 年由一名叫 Paul  Halcke 的專為天文學家進行數據計算的工程師提出。三根稜長和三個面上的對角線都是整數的立方體叫歐拉磚,在歐拉磚(如,三邊為 44,117, 240)的基礎上繼續添加條件「體對角線是整數」的叫完美立方體(perfect cuboid),它要求全部的邊和對角線長都是整數。本原解歐拉磚要求體對角線必須同其他6邊都分別互素,那這樣的完美立方體是否存在呢?本文作者用洛書定理判定它不存在,並給出證明。

 

歐拉磚有一個重要性質,就是立方體本原解必須有一邊被 5 整除,被 3 整除,被 7整除,被 9整除,被 11 整除,有兩邊被 4 整除。關於勾股數必有一邊含 5 因子的這一性質也被洛書定理所證明,在三元方程中,整數2次方的冪,其個位數經窮盡排列組合,要匹配相等時必有個位數或0或5,故每組三元勾股數中必有一元含5因子數,這個發現和證明都是首次公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數學貢獻。所以這個性質在歐拉磚中也就必然存在,基於這一性質可解決完美立方體問題。

現證明如下,令 gcd(a,b,c)=1,即三元組無公因數,則 g 必與 a、b、c 皆互素, 若非互素,必會導致方程兩邊整數等於分數,故可反證出 g 必與 a、 b、c 三元分別互素, 此時四元組為本原解方程。於是可知四元組 a、b、c、-g 是線性無關組,假如有另四元組a、b、c、g 與其構成的線性組合是線性相關的,即 a2+b2+c2= g2,則 g2 必與 a、b、c 分別互素。假如 g2 有整數解,根據畢達哥拉斯三元組方程性質,那麼在四元組中必有一項含 5 因子數,前文用洛書定理已完成證明了該性質,歐拉磚的定義性質也證明了這一點。歐拉磚三邊必有一邊含 5 因子的這一性質,已有數學家完成證明,其他情形都不是歐拉磚,但也可用洛書定理冪尾數周期律證明。

假如歐拉磚三面的對角線都含 5 因子,即三邊都不含 5 因子,我們來考察方程的性質。先用方程兩邊乘以 2 可得到,2a2+2b2+2c2=2g2,左邊將得到三組含 5 因子的數,這與右邊跟它互素不含 5 因子的條件相矛盾,故該類立方體不是歐拉磚,三邊都不含 5 因子將不構成歐拉磚。因為三面對角線皆含 5 因子,若 2g2 不含 5 因子,必矛盾;若 g2 含 5 因子,g2- a2 必不含 5 因子,而 b2+c2 必含 5 因子,於是也矛盾。這就反證了三面對角線都含 5 因子數的歐拉磚不存在,即三邊都不含 5 因子的非歐拉磚四元組方程可排除。

三邊都含 5 因子數的方程亦可排除,因為不是本原解方程。

若 a2 含 5 因子數,g2 不含 5 因子,-(b2+c2)中必有一項含 5 因子數,否則兩項相加再兩項相減就產生不了 5 因子數,同樣由洛書定理冪尾數周期律以及互異互素運算決定,如此 a、 b、 c 中,就有兩項含 5 因子數, a2、 c2 含 5 因子時, a、c 所關聯的對角線就無法有整數解。此情形不能滿足歐拉磚的條件,因本原解勾股數不存在皆含 5 因子, 也不存在兩個含 5 因子的數,這一點洛書定理已證明,本原解方程也不許有共因子 5,如此就與完美立方體是歐拉磚的要求矛盾了,因此兩邊含 5 因子數的立方體必不是歐拉磚,不可列入完美立方體問題。若 g2 含 5  因子,那此情形的完美立方體方程就不是本原解方程, 與 a、b、c 三邊不能互素,可排除。b2、 c2 的情形亦同,皆可得到在 a、b、c 中會有兩項含 5 因子數,這樣就會與完美立方體至少要求是歐拉磚相矛盾。可見要麼因本原解兩邊長都含 5 因子的數,導致無法產生整數的對角線,故不是歐拉磚方程;要麼因  g2 含 5 因子,不是本原解方程,可排除。

立方體三邊可窮分類為,三邊不含 5 因子、三邊含 5 因子、兩邊含 5 因子、 一邊含 5 因子等四種情形。經推導,在必有歐拉磚的前提下,4 種情形已排除 3 種, 那麼三邊中僅有一邊含 5 因子時就是歐拉磚。於是可證歐拉磚的必要條件只能是三邊必有一邊含 5因子數。現證明歐拉磚不存在有完美立方體。

若 g2 含 5 因子,a、b、c 三邊必有一邊含 5 因子數,否則三項相加產生不了 5 因子數(  歐拉磚性質),可由洛書定理冪尾數周期律加上互異互素運算來判定,如此  g2   含  5  因子時就與 a、b、c 分別互素的本原解要求矛盾了,若兩元互素則兩兩互素的三元互素方程性質也決定了這一點,g與三邊中的一項互素,必與其他兩項之和互素,否則就不是本原解歐拉磚,故此時 g2可不必判定它是否有整數解。若 g2 不含 5 因子,根據洛書定理,兩個不含 5 因子的互異勾股數,其平方數相加,必產生 5 尾數或 0 尾數,否則就不是歐拉磚,其他尾數不在平方數中(僅含 4、6、0、9、1、5),三邊平方和含 5 因子已不可避免,而本原解方程要求 g 與三邊互素,不含 5 因子,如此方程就變成了不等式,完美立方體方程必無整數解獲證。

通俗地說,此問題是通過等式尾數無法對齊解決的,即方程兩邊最後計算出的數值個位數無法匹配成相同數,這一點被洛書定理的冪尾數周期律所確定,它要麼兩邊互素是不等式,本原解無解,要麼是兩邊合成三元方程時每項有公因子5,屬於非本原解方程,本原解無解,通解就無解。這是一道無須數學大咖就能驗證解法是否正確的數學難題,儘管全世界數學家苦苦思考了它 300多 年。

這樣歐拉磚的體對角線,經洛書定理和互素性質證明,g 必無整數解,其他情形,要麼就不是歐拉磚方程,要麼就不是本原解方程。綜合以上所有可能發生的情形,可推理出完美立方體本原解方程必無整數解,當然也就無整數通解,無本原解必無通解。也就是說完美立方體並不存在。

可見洛書定理是非常強大,非常管用的數學工具。

該文收錄於最近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的羅莫的代數加性數論專輯《數學底層引擎相鄰論和重合法》(56萬字)一書中,見 p360。本書還收錄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孿生素數猜想,四色猜想, 比爾猜想、考拉茲猜想、abc 猜想、黎曼猜想等多道世界未解難題的完整解決方案。(羅莫)

相關焦點

  • 考拉茲猜想獲得完全證明:冪尾數周期律與質函數迭代律
    【關鍵詞】 洛書定理;冪尾數周期律;相鄰互素迭代函數;考拉茲猜想;集合論;序列論;模數分解;餘數分割;互異互素。前者用冪尾數周期律可以證明,後者則需要用互素迭代函數的性質來證明。這又是一次重合法與相鄰論成功搭檔解決難題的案例。用重合法找到了冪尾數周期律,用相鄰論找到了互異互素迭代函數,即質函數迭代律。
  • 費馬猜想真有簡潔證明: 本原解化約律和冪尾數周期律
    編者按:這是一篇關於費馬猜想的簡潔證明,作者證明了兩個引理,一個是洛書定理,即冪尾數周期律,同時還證明了本原解化約律,這是一種回歸本質範疇的優化運算規則,就是把解集歸屬到更大範疇中去,找到解集成立的必要條件是冪尾數周期律。由兩個引理可直接推出費馬猜想成立。
  • 考拉茲猜想獲得完全證明:冪尾數周期律與質函數迭代律
    一個是洛書定理,即冪尾數周期律,此引理證明費馬猜想時已用到;同時還證明了質函數迭代律,考察了質函數,即本原解相鄰迭代函數,其迭代解集具有相鄰互素性,互異傳遞性,個數有限性的特徵。由兩個引理可直接推出考拉茲猜想成立。這個猜想,自去年引起陶哲軒的注意後,一度在網絡上很火,數學同仁紛紛給出推進,依然沒有善巧的工具可以徹底拿下。
  • 費馬猜想真有簡潔證明: 本原解化約律和冪尾數周期律
    編者按:這是一篇關於費馬猜想的簡潔證明,作者證明了兩個引理,一個是洛書定理,即冪尾數周期律,同時還證明了本原解化約律,這是一種回歸本質範疇的優化運算規則,就是把解集歸屬到更大範疇中去,找到解集成立的必要條件是冪尾數周期律。由兩個引理可直接推出費馬猜想成立。
  • Science Advances前沿:睡眠和體型大小之間的冪律法則
    Science Advances前沿:睡眠和體型大小之間的冪律法則 2020-09-29 0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理論研究 |公共藝術冪律分布現象的因子及構成可能
    公共藝術的冪律分布是指公共藝術作品的學術水平與作品的受眾群體數量的冪指數成反比關係,即通俗易懂、賞心悅目的公共藝術作品受眾群體數量龐大,而具有探索性的公共藝術只能供圈內人討論研究。本文將介紹公共藝術冪律分布現象的兩個因子:「公共」與「藝術」,即公共藝術作品的學術水平與作品的受眾群體數量,以及由他們構成的四種可能。
  • 許海雲:歐洲安全周期律的歷史與現實解讀——對當前...
    本文原標題:《許海云:歐洲安全周期律的歷史與現實解讀——對當前歐洲安全問題的再思考》引子歐洲百年來一直徘徊於定亂與戰和之間,和平與戰爭、穩定與動蕩幾乎交替於歐洲歷史全程,形成歐洲特有的安全周期律。
  • 母基金周刊:解密資產配置邏輯——風險投資中的冪律曲線分布規律...
    VC基金的這種冪律曲線分布的特點,會導致整個創投行業的資金和資源嚴重向頭部VC基金管理人和明星創投項目傾斜。同時,競爭的市場是個超級複雜的體系,頭部VC和明星項目也是不斷動態變化的,這對所有參與者和利益相關者包括LP、GP和創投企業等機構而言,意味著要保持可持續的超額收益,都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
  • 質疑《咬文嚼字》:「興亡周期律」還是「興亡周期率」?
    今天我們在此考證到底是「興亡周期率」還是「興亡周期律」,可能真的是有點咬文嚼字了;但把「興亡周期率」問題從語言學角度提出來,進而從政治學角度考慮怎麼解決,卻是很有必要和意義的《咬文嚼字》雜誌上周公布2009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列於其中的有
  • 冪的運算小結+測驗(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積的乘方)
    冪的運算包括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和積的乘方。同底數冪的乘法即相同底數的冪相乘,冪的乘方即乘方再乘方,積的乘方即乘積的乘方。要理解這三個概念,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乘方和冪。求幾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乘方是一種運算,強調過程;冪是結果,強調整體。很多時候二者可以通用,比如2^3可以讀作2的3次方,也可以讀作2的3次冪。
  • 何為王朝周期律
    ,歷史進入五代,不斷上演藩鎮推翻皇帝的「兵變模式」,直到禁軍將領趙匡胤結束了這一局面;兩宋都亡於外敵,之後的元朝,那才是真的亡於農民戰爭(朱元璋滅元還是古代史唯一一次成功的「北伐」),1644年,靠農民戰爭起家的明王朝最終亡於農民起義,清朝滅亡時中國進入近代化,面臨「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不宜在此討論
  • 黃炎培為何敢對毛澤東談「周期律」
    前者轟動世界,鼓舞成千上萬青年人走上革命道路;後者向共產黨領袖毛澤東提出「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至今被我黨牢記。  提起黃炎培的「歷史周期律」,60前的黨員們怕是大都知道是毛、黃的延安「窯洞對」;可是,黃炎培為啥敢對毛澤東談「歷史周期律」,其中的秘密或許不為人知吧。
  • 易經中的窮變通久周期律
    一 窮變通久周期律窮變通久周期律模型一共有窮、變、通、久四個階段(境界),其中窮境最痛苦,變境最困難,通境最順暢,久境最舒服。而一個事物之所以會陷入窮境,除了外部突發因素外,往往都是因為久境太舒服了,人不需要奮鬥,靠著通境的慣性就能自然發展。
  • 為什麼是十二平均律?
    這方面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使用等程律來解決老式調律所遺留的問題,使鍵盤和帶品樂器調音的一致以及在不同的調之間進行音樂創作並能夠轉調(modulation)。不是純律!2的冪表示八度的移動。3的冪表示以完美五度移動。5的冪表示以大三度移動。因此,五限調音完全是由三個基本的正調音音程(purely-tuned intervals)(八度、三度和五度)疊加而成。由於對諧和的感覺似乎與諧音列中低數字序列有關,並且五限調音依賴三個最小質數,因此五限調音應該有能力產生非常諧和的和聲。因此,五限調音被認為是一種從純律獲取的方法。
  • 中國共產黨對破解歷史周期律的探索與實踐
    (《中華魂》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1945年7月初,時任國民參政員黃炎培先生向毛澤東同志提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問題,並認為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都沒有跳出這一歷史周期律的支配,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一周期律。
  • 紀念「元素周期律」發現150周年
    2019年,距離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發現正好是150周年。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回顧一下元素周期律的發現之路,以及它在中國的傳播歷程。 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律 門捷列夫,1834年出生於託博爾斯克城,這個地方距離莫斯科有一千多裡。
  • 科學網—元素周期律的發現
    門捷列夫誕辰175 周年郵票 1869年3月,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在聖彼得堡大學召開的俄國化學會議上,宣讀了題為《元素的性質和原子量的關係》的論文,向化學界公開了他的首張元素周期表。
  • 化學元素周期律的先行探索者
    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與德國化學家邁爾通過各自的研究,都在1869年同時發現了化學元素周期律。1868年,邁爾繪製出了《原子體積周期性圖解》,揭示出化學元素的原子量和原子體積間的關係。第二天,門捷列夫將所得出的結果製成一張表,這是人類歷史上第- -張化學元素周期表。在這個表中,周期是縱行,族是橫行。在門捷列夫的周期表中,他大膽地為尚待發現的元素留出了位置,並且在其關於周期表的發現的論文中指出:按著原子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各種元素,在原子量跳躍過大的地方會有新元素被發現,因此周期律可以預言尚待發現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