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有一個月
就是春節了,
你是不是在搶打折機票?
但你有沒有注意到,
即便搶不到打折票,
最壞的情況也是全價票,
而不會有機票價格
上浮10%、20%這樣的情況。
然而,這樣的好事情
越來越少了。
最近,中國民用航空局、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聯合印發通知,
啟動新一輪民航票價改革。
」
每條航線每航季
原價機票最大可以上調10%
去年12月17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民航國內航空旅客運輸價格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
5家以上(含5家)航空運輸企業參與運營的國內航線,國內旅客運價實行市場調節價,由航空運輸企業依法自主制定。每家航空運輸企業每航季上調實行市場調節價的經濟艙旅客無折扣公布運價的航線條數,原則上不得超過本企業上航季運營實行市場調節價航線總數的15%(不足10條航線的最多可以調整10條);每條航線每航季無折扣公布運價上調幅度累計不得超過10%。
也就是說,每條航線每航季原價機票最大可以上調10%。
特殊消費群體購票
鼓勵航企實行優惠
《民用航空國內運輸市場價格行為規則》規定:
頭等艙、公務艙旅客運價實行市場調節價,經濟艙旅客運價根據不同航線市場競爭狀況分別實行市場調節價、政府指導價。
鼓勵航空運輸企業對老年人、教師、學生等特殊消費群體購票實行優惠,具體優惠辦法由航空運輸企業自行制定。
航空運輸企業應當嚴格執行國家對年齡不滿兩周歲的嬰兒旅客、年齡滿兩周歲不滿十二周歲的兒童以及革命傷殘軍人、因公致殘人民警察旅客乘坐國內航班的運價優惠政策。
上述旅客按照國家規定優惠政策購買客票時,航空運輸企業不得附加購票時限等限制性條件。
航空企業制定價格
不得超出規定幅度
《規則》明確,航空運輸企業不得有下列價格違法行為:
一是不執行政府指導價,超出規定幅度制定價格;二是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三是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秩序;四是虛構原價、虛假標價、虛假打折、採用誤導性價格標示、隱瞞價格附加條件;五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價格壟斷行為,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六是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價格違法行為
實行市場調節價
新增306條國內航線
本次票價改革新增市場調節價國內航線306條。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這次價格放開的力度更大,票價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有利於實現旅客和航空公司雙贏。「可以說是整個民航航線價格改革的重要裡程碑。」
「這次價格放開的力度非常大,以往主要是涉及支線,短航線,條數雖然多,但是涉及的旅客可能並不是特別的多,而這一次京廣、京滬等樞紐商務航線都將調價,涉及到的旅客量也不少。」
民航專家林智傑表示,此前的價格放開,只涉及到與地面競爭的航線,比如說600公裡以內或者800公裡以內,或者是有高鐵重合,但這次的價格放開,實際上涉及到很多長的航線,沒有地面其他交通方式競爭,只有民航獨家運行,甚至是民航有優勢的熱門航線。
飛機票會漲價嗎?
業內人士給出否定的回答
對於航空公司來說,市場化定價航線增多,意味著有了更大自主權,可以依據自身經營、市場競爭情況,對不同時段、淡旺季靈活定價,甚至針對不同消費者區別定價,有助於更合理配置資源,實現利益最大化。
對於旅客來說,民航業內專家表示,淡季票價低,旺季票價高這是不變的市場規律。將價格交給市場,勢必帶來激烈的市場競爭,旅客將受益。
專家還指出,隨著高鐵網絡不斷擴展,在客座率不夠高的情況下,航企上調票價並無實際意義,因此淡季以及800公裡以下短途航線票價受到的影響不大。
興業證券的研報也預計,航線價格上限放鬆是大勢所趨,而提升準點率是民航局目前階段工作最高優先級,預計在18年Q3之前控制供給側的力度不會放鬆。在嚴厲的供給側改革下,民航競爭結構將大幅改善,2018年的票價彈性和利潤彈性非常大。
綜合:工人日報、人民網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