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專題突破練之散文閱讀(概括分析題)

2020-12-21 Peter老師談教育

(時間:45分鐘滿分:3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15分)

囚鳥

秦羽墨

我在洞庭湖平原的某片產糧區監督收糧,住處被安排在一個糧站。這工作說閒不閒,說忙不忙,閒來無事我四處轉悠,我喜歡秋後湖區的這種厚重感。

烏鴉、麻雀、八哥以及未來得及南飛的白鶴,不失時機地佔領了大地所有的角落,天上到地上無所不在。有的稀稀拉拉在田裡鬧騰,有的整齊地排在電線桿上。最遠處,小山丘上金黃的橘子等著人去摘。這一切在夕陽的籠罩下渾然一體,像一匹綢子,聲色光影成了嵌在綢子上的花紋。這是一幅各得其所安然自得的景象,撲進眼眶的大地之物都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只是,作為旁觀者的我,卻是孤獨的,不自由的,懶洋洋的。

我準備開門。先是鑰匙轉動的聲音,緊接著是一陣翅膀發出的「撲撲」聲。推開門一看,只見一隻比麻雀大一點的灰褐色的鳥在臥室裡揮舞著翅膀。這間臥室空曠無比,是由糧站活動室臨時改造而成,騰出來給我住的。兩邊有十幾扇玻璃窗子,其中一扇半開著。顯然,這個不速之客是從那扇半開的窗子闖進來的。

它為我的突然出現所驚嚇,不停地尋找出口,情急之下慌不擇路,不斷傳來喙和爪子撞擊玻璃的聲音,頻繁而急促,並發出「嘰嘰嘰」的叫聲。我機警地把門合上,並把那扇半開的窗子也關緊。

「今晚有鳥做伴」,這是我的第一個念頭。一個多月來,我每天夜裡只有孤燈相伴,著實有些寂寞。我盡力擺出一種和平相處、互不幹擾的姿態,妄圖消解它對我的恐懼。它的逃離行動持續了大約十幾分鐘,在屢屢碰壁毫無結果之後,終於安靜下來。看起來它顯然有些洩氣,但並未絕望。它一會兒立在椅背上,一會兒又站到窗簾後面,躲躲閃閃的,不時試探著什麼。

無疑,眼前這隻鳥,在它看來自己是有生命之虞的。它的眼神告訴我,它有著這樣的擔憂。透過玻璃窗它能看到那個只剩下一半的太陽,還有在田裡自在覓食的眾多同類:一牆之隔,它卻面對著一個龐然大物——人!

一隻鳥飛進了臥室,飛進了一種緊張、恐懼,卻要故作平靜的等待之中。

失去了天空,空負翅膀,世界廣闊,但沒有一寸是自己的。有形的石子和無形的繩鎖(牆壁),哪一樣不致命?鳥之受困在於找不到出口,人呢,明知道路所在,卻不敢邁出步子,人的悲哀實在遠勝於鳥!

吃晚飯時這些想法一直在我心頭縈繞,晚飯味同嚼蠟,毫無滋味。我邊想著邊推開門,燈亮的時候,看見那個小傢伙,立在離我最遠的椅子上。顯然,此時的它,對我的存在已經習慣,只是對突然亮起的燈感到不適,百無聊賴地飛了半圈,又回到原點。一如往常,我早早地半躺在床上看小說。「孤獨即自由」,一個月了,我就這麼打發時間,挑燈夜讀已成習慣。

想起小時候放學回來,常到田間地頭幫大人做事,那時村裡還沒有通電,晚上做功課點的是煤油燈,母親借著燈光給我和哥哥做鞋、補衣。在母親看來,吃盡苦頭,終於等到我和哥哥大學畢業,以為將有一個轉機,徹底改變眼前的境況。沒想到,意外接連發生,先是哥哥的腿受重傷,因為沒錢耽誤了手術;再是父親離開了我們。工作的不如意,債務的煩身,我猶如臥室之鳥,越掙扎越是感到籠子的無處不在。世界寬廣無邊,天也無涯,出路何在?

一個臥室,一個人,一盞燈,加一隻突如其來的鳥,這是一幅完美油畫的構成。夜是靜的,人是靜的,鳥是靜的,仿佛連燈光也顯出靜態來。但,靜不是這幅油畫的真實底色。畫的背面,壓抑著煩躁、恐懼,被束縛感,像是透過紙背面的顏料。一切的不安和恐懼都是由這背後的力量引起的。鳥飛進臥室,這是一場「安靜的戰爭」。

第二天我是被鳥叫醒的。其實每天都是如此,天一亮糧站就被鳥所佔據。太陽已經把光線擱在我的床腳,我起床,看見那個小東西又在用喙不斷衝撞玻璃。窗臺上到處站滿了鳥,對面房子上的爬山虎裡也有鳥在跳來跳去,其中不少是它的同類。幾根曲折的炊煙將大地搖醒過來,不遠的小山丘上,早起的農民已經在摘橘子。

那隻鳥肯定比我更早看到這些,我覺得自己有點殘忍,在這個飛翔和飽食的季節,將它囚禁了整整一晚。我打開窗子,只聽見「嗖」的一聲,它就飛了出去。我在窗前愣了一會兒神,它沒有劃出一條我期待的弧線,我想它可能太急於離開了。

它需要它的天空。我,也需要。

(選自《華夏散文》,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一段末尾的「厚重感」指第二段描寫的秋後湖區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各得其所安然自得」的狀態。

B.囚禁「我」的外在因素有「我」工作的不如意、哥哥的受傷、父親的離世、債務的煩身、家境的貧寒、母親的期望沒有實現等。

C.「我」對這隻鳥經歷了「今晚有鳥做伴」的喜悅,到因鳥被囚「空負翅膀」而引起「我」的煩心,到自覺「殘忍」負疚而放飛它等情感變化過程。

D.文章語言樸實,敘事簡潔,抒情自然真切,無論從鳥兒角度還是從自身角度展開的心理描寫,都具有撥動心弦的藝術力量。

2.對點題本文寫鳥實則寫人。請概括出文中所寫的鳥與「我」的相同點,並作簡要闡釋。(6分)

3.對點題鳥是被人囚禁的,而「我」卻是被自己囚禁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文中「我」囚禁自己的三種表現。(6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題。(15分)

那牽曳陽光的一縷亮腔

王劍冰

有哪一個縣名,是和一個劇種連在一起的?只有弋陽。弋陽腔因弋陽立身,弋陽亦因弋陽腔揚名。「弋陽」二字本身就很有意味,那麼,弋陽腔呢?

終於聽到了,那是在一場雨中。很大的雨,似乎要先沐浴才能聽曲。滿街筒子都是雨水,譁譁的聲音充斥著整個場地,場地裡已有不少人等在那裡。他們從弋陽的各個方位趕來,溼了鞋子,溼了衣衫,一個個卻眼睛明亮,心志高昂,等著鑼鼓開篇。戲是《珍珠記》,書生高文舉與王金貞悲歡離合的故事。據說是百年老戲,2017年才由弋陽腔劇團復排出來。

雨的聲音不時從門外傳來,場內的觀眾卻全然進入了戲中。八場戲環環相連,緊緊相扣,人們有時叫好,有時鼓掌,有時私下裡幫腔,直到遭強權拆分的夫妻在包拯的主持下於公堂團圓,才舒心地出了一口氣。演出結束了,還有不少人站著遲遲不走。

我來弋陽腔劇團的時候,部分人員正在排戲,排的是新挖掘出來的傳統劇目《蘆花絮》,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忠孝內容。

我就和舞臺總監楊典榮聊了起來。老楊75歲了,說話有些漏風,但吐音有力,精神矍鑠。喜歡了大半輩子弋陽腔,人老了,還在團裡操心。老楊說,弋陽腔是元末明初的時候,浙江的南戲經信江傳入弋陽一帶,結合當地鄉語和民歌滋生出的一個全新地方腔調,後來,崑山腔、弋陽腔、餘姚腔、海鹽腔被稱為「四大聲腔」。弋陽腔是高腔鼻祖,京劇、湘劇、川劇、秦腔等四十多個劇種無不受到弋陽腔的影響。清康乾時代,內廷都以弋陽腔和崑曲為主要演出曲目,乾隆五十大壽,點的就是弋陽腔。

排練休息時,我見到了《珍珠記》中扮演王金貞的徐小芳,這位1987年出生的鄱陽人,讀初二的時候上饒藝校去招生,就進了藝校。四年後畢業,考到了新建的弋陽腔劇團。「這個團是新團,年輕人多,同學多,風氣正,最重要的還是覺得弋陽腔有前途。」她說。她在這裡認識了愛人操正。操正在《珍珠記》中扮花臉,扮相讓人印象深刻。小芳說,團裡的人現在說起來還年輕,可也都三十左右了,再有十年就四十上下,很快的。我想起演老僕的演員,她說她叫黃青南,才32呢。哦,演得真好,把一個善良的老奴演活了。

弋陽古戲臺數量的眾多,是我所想像不到的。一個個抱得十分緊密的村莊,竟然收藏著典雅精緻的秘密,守護著村子長久的信仰。戲臺多數是清代的,也有的從明代堅持到現在。

這些老戲臺,就像固執地開放在鄉野的花樹,不僅安撫了生活,也閃亮了歷史。

變化的時代,總會有一些不變的理想,那些同外婆的故事一樣老的唱曲,還頑固地統治著農村的喜好。戲臺與戲曲也是一種未盡的情緣,當鑼鼓聲從內裡響起,一切都成了上天賜予的浪漫。有些戲臺的牆上還留著當年演出的劇目,不僅有《三國傳》《水滸傳》《嶽飛傳》《封神傳》,還有《金貂記》《賣水記》《花蝴蝶》《借親配》。看著那些戲臺,你會覺得弋陽腔的調子已經滲入各個細部,在許多個夜晚翩衣舞袖,牽扯迷離的月光。

是的,那一個個戲臺,總為一襲長衫虛席以待,敞亮的空間,也最適合裝下青春的夢想。

信江舒展地流著,這是一條母親河,無私地養育了弋陽。

遠遠地就看見了粉牆黛瓦、飛簷翹角的戲樓,風風雨雨多少年,依然光彩屹立。村裡的孩子幾乎都集中到了這裡,在戲臺上瘋耍瘋鬧,說詞唱曲。

你會見到這種情景,飯盆湯碗在那裡放著,戲裝粉彩在那裡擺著。弋陽腔一開唱,男女老少個個仰著臉笑著、呆著或恨著。聽戲本身,也是一個美好的故事。風吹起來,場邊的樹枝在搖動,一顆果實掉落了,砸到地上有一種深刻的響,又一顆果實掉落了,竟然沒有誰在意,他們在意著戲裡的事,每個人都要從戲裡去窺一窺自我。有的淚水掛在臉上,不擦也不抹,就那麼隨著戲,感同身受地將自己敞開在這個世界裡。婆媳關係不好的,或許會在這一刻各自有了觸動;夫妻關係有裂痕的,或許會從劇情裡看到各自的毛病。失去的還會回來嗎?錯位的還會復原嗎?

戲真好啊。那一場場戲,就這麼看了下去,一直看到鬢霜須白,看到地老天荒。

明白了,弋陽腔就是弋陽永久的代言,是弋陽百姓永久的感念。此後再提到弋陽,就會想起那牽曳陽光的一縷亮腔。

(摘自《光明日報》2018年9月28日,有刪改)

4.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弋陽腔借弋陽縣立身,弋陽縣也因弋陽腔名聲遠揚。作者在首段運用了設問和反問的修辭手法,引人注意,強調二者的相輔相成。

B.文章中提到舞臺總監楊典榮75歲了,說話有些漏風,但還在劇團操心,這從某個方面表現了老楊對戲曲的喜愛。

C.文章寫變化的時代總有一些老唱曲「頑固地統治著農村的喜好」,「頑固」一詞作者貶詞褒用,寫出了農村人對地方戲曲的由衷喜愛。

D.文章的題目《那牽曳陽光的一縷亮腔》,描寫形象,意蘊豐富。「牽曳陽光」,既聯繫了弋陽縣,又蘊含弋陽腔富有發展前途的意思。

5.請分析「這些老戲臺,就像固執地開放在鄉野的花樹,不僅安撫了生活,也閃亮了歷史」這句話的含意和作用。(6分)

6.對點題文中描繪的地方戲曲弋陽腔有哪些方面的特點?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答案與解析

專題突破練12散文閱讀

(概括分析題)

1.A解析A項以偏概全,「撲進眼眶的大地之物」不等於「所有的人和事物」,「我」和「被我囚禁的鳥」一時間就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安得其所。

2.參考答案①都被囚禁。鳥誤入房間被囚於房內,「我」大學畢業卻被不如意的工作囚於糧站、不如意的生活囚於困境。②都在努力掙扎。鳥努力找出路想逃離囚房,「我」為不如意的人生苦苦掙扎,都「越掙扎越是感到籠子的無處不在」。③都需要有自己的天空。「它需要它的天空。我,也需要。」

解析此題考查對兩個形象共同點的概括。鳥的特點是顯性的——被關在房內,苦苦掙扎找不到出路,需要自由的天空。「我」的特點是隱性的——被困在說閒不閒、說忙不忙的糧站,寂寞孤獨;「我」家庭貧困,在困境中掙扎,找不到出路;「我」也需要自由的天空。

3.參考答案①認識不到位。對工作不安心,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對工作中的問題、對人生的變故沒有理性地看待。②工作不勤勉。睡到被鳥叫醒,人是「懶洋洋的」,業餘時間閒逛、閒看,沒有深入思考研究工作。③精神不積極。在困難面前沒有積極作為,抱怨多於行動,「明知道路所在,卻不敢邁出步子」。(其他答案或其他說法,合理都可得分)

解析從文中看,「我」的「被囚禁」主要是「我」認識上存在問題。對工作不熱情,認為糧站的工作是「說閒不閒,說忙不忙」;對工作不勤奮,溜溜逛逛,睡到被鳥叫醒;對困境的抱怨多於擺脫的努力,雖渴望自由的天空卻沒有走出勇敢的一步。

4.A解析A項,手法判斷錯誤。錯在「運用反問的手法」。第一段中「有哪一個縣名,是和一個劇種連在一起的?只有弋陽」運用了設問手法。「那麼,弋陽腔呢」只是一般疑問句,沒有運用反問手法。

5.參考答案①含意:這句話把老戲臺比作花樹,形象地反映了弋陽腔生命力的頑強和在當地的普及程度。「安撫了生活」,寫出了弋陽腔對人們生活的充實和滋養,「閃亮了歷史」則寫出了弋陽腔的歷史悠久,影響深遠。②作用:總結上文,突出主旨。與前文寫人們聽戲及寫弋陽腔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照應,形象表現了弋陽腔的感染力和影響力,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這句話使用了比喻和擬人手法,本體是「老戲臺」,喻體是「花樹」,這兩者的相似點都是「固執地開放在鄉野」,形象地反映了弋陽腔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普及程度。「安撫了生活」是擬人手法,反映了弋陽腔對當地人的生活所起的作用,「閃亮了歷史」,是說弋陽腔歷史悠久,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具有深遠的影響。

6.參考答案①歷史悠久。弋陽腔元末明初形成,歷經明代清代,至今不衰。②備受歡迎。弋陽腔的觀眾多,戲台歷史悠久數量眾多,劇目多樣。③劇情引人入勝,富有教育意義。劇目內容多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忠孝內容,有的故事歷經悲歡離合,常有團圓的結局。④高腔鼻祖,影響深遠。弋陽腔是高腔鼻祖,京劇、湘劇等四十多個劇種受到弋陽腔影響。

解析此題考查概括分析文章的內容要點,本文從歷史、影響、劇種、劇情、受歡迎程度等多方面介紹了弋陽腔的特點。

相關焦點

  • 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概括要點題目,解題指導和示範分析
    遵循這一思路,今天教大家在散文閱讀當中,如何做好概括要點類的題目。1. 理清散文的線索。讀一篇散文,任何一篇散文都有他的線索,一定要有尋找線索的想法。先來回顧一下散文的線索是怎麼構成的。對於閱讀者來說,摸清結構比讀懂內容更重要,特別是當我們需要回答問題的時候。其實這是有技巧的:只要我們注意文中的語言標誌,是完全可以把握的。
  • 2020山東新高考全省模擬考試題分析(悅好教育版)
    山東省2020年高考已經在趕來的路上!千萬考生懷著對大學的嚮往,熱情備考之中!  1、不是考查小說散文等文學類閱讀,而是考查現代詩鑑賞,而且分值達16分。語病、成語題不見了。語言基礎題在具體語段結合語境來考查,語文味道更濃了。雖然沒想到會直接考修辭手法,但整體來看,語言應用題類型多樣,也不能說是偏題怪題,還是挺受考生歡迎的。  綜合來看,雖然以後高考不一定意味著就這樣看,但這次統考的語文試題至少意味著以後的語文高考試題會越來越靈活。語文試題朝向考查語文素養的方向變一變也好,這樣有助於學生注意對平常語文的學習與積累和綜合素養的提高。
  • 高考語文閱讀題答題套路 高考語文閱讀題高分技巧
    高考語文閱讀題答題套路 高考語文閱讀題高分技巧各位考生在答高考語文閱讀題時,都會「跟著感覺走」,只有狀態好的時候才能得到一個理想中的分數,這也是很多同學語文成績不穩定的原因,其實高考語文閱讀題也是有答題技巧的。下面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下高考語文閱讀題常用的答題套路。
  •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套路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套路很多考生高考語文的散文閱讀總是得不了高分,這是因為考生沒有掌握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下面是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套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常見題答題技巧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常見題答題技巧形散而神不散,這是散文的重要特點。所謂「形散」,是指散文選取材料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組織材料,結構成篇自由;表現方法不拘一格。
  • 高中語文閱讀題散文閱讀答題技巧
    高中語文閱讀題散文閱讀答題技巧散文與記敘文的最大區別在於,散文中所寫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是從自身感悟出發,是作者對事物特殊意義和美的發現。散文的特點形散神聚。
  • 語文備考之分析鑑賞小說的形象概括分析形象或特點
    人物形象的概括與分析,是小說文本中的必考題,這部分常常有兩種命題形式:指定語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點,整體概括與分析人物形象。在具體命題時,部分考題是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題是概括之後再分析。高考備考 古代詩歌閱讀鑑賞表達技巧之「構思技巧」典例結合分析
  • 高考語文傳記閱讀,4個小技巧教你搞定分析評價題!(中)
    傳記,高考語文閱讀理解中的重要題型之一。在高考語文試卷中和作文佔比堪稱「平分秋色」。而閱讀理解中的散文和傳記都是令很多同學頭疼的。對於散文的閱讀,除了通過多讀多做來提高對於散文的理解之外,並沒有太多的技巧性可言。但是,傳記不同。
  • 高考語文複習專題——詩歌鑑賞之對比閱讀
    我們2020年高一的語文新教材,現在非常重視全文閱讀和對比閱讀,這一點其實在我們的語文高考中早就有充分的體現,比如詩歌的對比閱讀。2020、2014、2012、20075和2005年等的浙江高考卷都是出現對比閱讀,這一章節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詩歌的對比閱讀。
  • 2020年春四年級語文專題訓練―課外閱讀,每天一練,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量多的學生,無論是做題還是說話,他們都表現出獨有的優勢,比如思路清晰,語言表達能力強,做題速度快。今夜,胡老師給大家分享一套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分類專題訓練――課外閱讀,供大家練習,以提高閱讀和理解能力。
  • 2020高考語文專題突破練之小說閱讀(綜合探究題)
    (時間:45分鐘滿分:30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15分)一個人的名字劉亮程人的名字是一塊生鐵,別人叫一聲,就會擦亮一次。一個名字若兩三天沒人叫,名字上就會落一層土。2.對點題村裡沒有一個人叫馮三的大名,這一現象背後折射出村民怎樣的心理?請根據小說內容簡要分析。(6分)3.對點題有人稱《虛土》為「散文化小說」,請根據節選部分分析其「散文化小說」的特點。
  • 2020年高考江蘇語文難度 江蘇卷高考語文閱讀文言文怎麼答
    語言文字運用第3題,緊貼學生校園生活,以某校高三年級的線上成人儀式、同學們互贈留言為情境,在辨析語言表達得體與否的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疫情背景下校園生活的變化。文言、古詩與現代文閱讀題的設置,多指向對文本的細讀,引導學生在準確理解的基礎上建立起應有的同情,對於學生理解、分析、體驗、感悟以及欣賞評價的能力有明確的要求。
  • 「散文」考點術語、答題模板、高考母題……
    關注「教學手札」公眾號,讓你的語文學習不再「虛」。【背高考原題】(2017課標全國卷Ⅲ)結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含義。高考作品結構題從其內容上看有兩種考查方式:一是整體考查,即從總體上分析文章的結構思路線索等;二是局部考查,即題目往往不是要求總體分析,而是選擇「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段落或句子,分析其在全篇結構思路中的作用,形成了考查作品結構的特色題型——句段結構分析題。關注「教學手札」公眾號,讓你的語文學習不再「虛」。
  • 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概括要點題目,解題指導和示範分析
    遵循這一思路,今天教大家在散文閱讀當中,如何做好概括要點類的題目。1. 理清散文的線索。讀一篇散文,任何一篇散文都有他的線索,一定要有尋找線索的想法。先來回顧一下散文的線索是怎麼構成的。對於閱讀者來說,摸清結構比讀懂內容更重要,特別是當我們需要回答問題的時候。其實這是有技巧的:只要我們注意文中的語言標誌,是完全可以把握的。
  • 高考語文:魏老師主講考場「散文閱讀題滿分答題套路」
    魏老師應大家的要求,在這裡分享他近幾年來對高考語文試卷「散文閱讀」的研究成果。高考語文「散文閱讀題」試題,涉及八個方面的題型。為提高考生的答題能力,魏老師重點剖析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和「答題格式」的滿分套路。全部內容共分兩個部分。
  • 一張圖的秘密—高考小說閱讀之三要素
    一張圖的秘密—高考小說閱讀之三要素蘇州新東方優能中學高中語文教師朱潔 2013-11-12 11:55 來源:蘇州新東方優能中學 作者:朱潔
  • @高考生 2020年高考語文和數學試題特點的權威分析(新高考I卷)來啦
    緊貼時代培根鑄魂,深化改革行穩致遠——2020年高考語文試題評析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自主命制5套。
  • 2020高考語文試題權威解讀
    1.貼近現實生活,厚植家國情懷將重大的社會生活事件有機融入試題,是語文命題的應有之義,新高考Ⅰ卷作文題 「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選取中國抗疫行動中最具代表性的場景和特定的視角提出寫作任務,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參與全民抗疫的切身體驗
  • 語文散文是一大難點,做好散文閱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語文散文的閱讀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難點,臨近高考,很多同學的語文成績不理想,主要是在於語文的散文部分,每次考試失分點都在這裡,那麼散文的複習到底要怎麼去應對呢,要怎麼去分析文章呢,散文的複習主要是在於你怎麼去分析文章。
  • 高考語文小說閱讀知識考點:分析概括形象特點
    今 日 分 享:《高考語文小說閱讀知識考點:分析概括形象特點》全部內容共13頁,有答案,可編輯列印。[易錯提醒]1.形象(或性格)特點概括不全。不能從「情節」「描寫」「評論」「背景」四個角度全面檢索相關信息,遺漏一些典型信息,出現要點概括不全的失誤。如本題,檢索相關信息時,容易漏掉對趙一曼喜歡丁香花的描寫文字,也就概括不出趙一曼「情趣不俗」的文人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