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轄地區
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鶴山市等
政府駐地
蓬江區
火車站
江門站
電話區號
0750
車牌代碼
粵J
郵政區碼
529000
地理位置
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
行政區劃代碼
440700
目錄1概述
2地理位置
3歷史發展
4人口民族
5旅遊景區
6旅遊指南
7美食
8購物
9自然氣候
10歷史文化
11政治經濟
概述江門市現轄蓬江、江海、新會(三區)和代管臺山、開平、恩平、鶴山4個縣級市,俗稱「五邑」。總面積為9541平方公裡,人口412萬多人。其中,江門市區面積為1818平方公裡,市區戶藉人口為133萬人。全市城市建成區面積為203平方公裡,核心城區建成區為139平方公裡。江門五邑被稱為「中國第一僑鄉」。
江門市是珠江三角洲土地、海洋資源極為富饒的地區。陸地面積約佔珠三角面積的1/4。全市耕地面積21.38萬公頃,可供開發利用的荒山荒地0.82萬公頃。全市海(島)岸線長615公裡,佔全省的1/5,海洋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江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少霜無雪,陽光充足,四季常青。江門的自然環境得到了很好的保證,全市山清水秀,田園豐美,是廣東省第一批綠化達標城市。
江門五邑的歷史源遠流長,曾哺育了明末著名理學家陳白沙,近代維新派代表梁啓超、民主革命先驅陳少白、中國首位飛行師馮如等著名人物。江門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很多名勝古蹟,如東漢遺蹟新會玉臺寺、唐代一行禪師觀察天文的外海茶庵寺、新會崖門古戰場、陳白沙祠、梁啓超故居以及臺山上下川島、新會小鳥天堂、開平立園、鶴山大雁山、原始森林、恩平馮如故居、七星坑原始森林、歇馬舉人村風景區等。
江門市區約形成於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五邑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國著名僑鄉的首府。也稱為「中國僑都」。
摺疊編輯本段地理位置江門市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位於美麗富饒的珠江三角洲,瀕臨南海,毗鄰港澳,水陸交通方便。陸路距廣州、珠海100公裡,水路至香港95海裡,到澳門53海裡。江門市位居粵西地區和西南各省通往珠三角和粵港澳的交通要道,扼西江以及粵西沿海交通之門戶,是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之一。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發展江門市區因地處西江與其支流蓬江的會合處,江南的煙墩山和江北的蓬萊山對峙如門,故名江門。早在元末明初,這裡便形成墟集。
江門的商品經濟萌芽於14世紀,在蓬江區圩頂的地方有一個小圩集,每逢一、三、五圩期,鄰近四鄉的農民和漁民將生產的農副產品及魚產品拿到這裡銷售或交換。後來圩集逐漸向海灘擴展,到16世紀,已發展成為「千艘如蟻集江濱」相當熱鬧的商品集散地。到了明末清初,更是「客商聚集,交易以數百萬計」。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粵海關成立,在江門設立正稅口,俗稱「江門常關」。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根據《中英緬甸通商條約》專款,江門成為了西江的第一個上下客貨停靠站,屬三水管轄的一個分支機構。同年10月,粵海關在江門設立辦公所,這是首次以條約形成把江門定為人和商品入境的小關口,江門也就成為了西江南路對外貿易的水路交通樞紐和商品流通中心。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0年)江門闢為對外通商口岸後,成為了五邑乃至粵西地區的對外通商口岸,清光緒二十八年八月初四(即1902年9月5日),強迫清政府籤訂《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即《馬凱條約》),將江門闢為對外通商口岸並相應設置海關。1904年3月7日,江門海關正式成立,粵海關把江門和甘竹兩個常關劃為江門海關管轄。
1904年3月7日,江門開放為對外貿易口岸時,將海關設在靠近河的東北入口2英裡的西江右岸(即北街),在其對面有優良的錨地。因此,大噸位的船隻無需進入河內,由民船或舢板將旅客和貨物從城內運上大輪船」。
1925年,江門定為省轄市。
1931年撤銷市建制,復歸新會縣轄。
1951年1月從新會縣析置江門市。後又分屬過粵中行署、肇慶專區、佛山專區管轄。此時為新會縣轄江門市。
1983年,江門市定為省轄地級市,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鶴山和陽江、陽春7縣。
1988年,陽江、陽春分出另設陽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縣先後撤縣設市,由江門市代管。
2002年9月,新會撤市設區。新會區轄原縣級新會市的會城鎮、大澤鎮、司前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崖門鎮、雙水鎮、羅坑鎮、大鰲鎮、睦洲鎮,區人民政府駐會城鎮,將原縣級新會市的棠下鎮、荷塘鎮、杜阮鎮劃歸江門市蓬江區管轄。
江門市2002年轄蓬江、江海、新會三區及臺山、開平、鶴山、恩平四個縣級市,轄區範圍俗稱「五邑」。共同的歷史,同出一宗的地緣人緣,加上海外對五邑的影響,使江門五邑展現出豐富的民俗風情。其中新會、臺山、開平、恩平四縣俗稱「四邑」,加上鶴山則稱「五邑」。江門市區為蓬江區和江海區。縣級新會市於2002年6月22日併入江門市成為其第三個區。
摺疊編輯本段人口民族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江門市市現有少數民族45個,少數民族人口90760人,約佔全市總人口2%,近五年江門市市少數民族人口佔全市總人口比例處於基本穩定水平。少數民族人口分布較分散,以壯族(佔少數民族人口的54.7%)、土家族(佔少數民族人口的12.1%)和苗族(佔少數民族人口的12.1%)人口居多。
全市登記就業的少數民族勞動人口達2.03萬人,其中以壯族人口居多,有1.1萬人,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和服務業等行業。全市目前有普通中小學少數民族學生7135人,佔全市學生的1.3%,其中,小學5171人,初中1446人,普通高中518人。培英高中現有新疆高中班,江門幼師現有西藏中職班。
摺疊編輯本段旅遊景區江門東湖公園、上下川島、圭峰山、立園、小鳥天堂、開平碉樓、白水帶風景區、大西坑公園(大西坑馬幫大本營)、長堤風貌街等。
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共五個(2006年12月),分別是新會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恩平金山溫泉、開平立園、新會古兜溫泉度假村、臺山富都溫泉度假村、臺山旅遊度假區
江門新會古兜溫泉是中國AAAA景區,專家評定與我國古代名泉華清池同屬一類的溫泉水質,水體澄明清澈,美容養生效果毋容置疑。谷內飛瀑流泉,水木清華,碧翠嫣然。白天雲蒸霞蔚,夜晚星輝相映,恍似人間仙境,世外桃源。更有大唐宮殿、南歐風情、東瀛風呂等多種室內外湯池選擇,各種康樂設施、餐飲住宿、會議辦公設施等一應俱全。
大西坑風景區
B 添加義項
?
大西坑風景區位於群星村西北部,距江門市區約4公裡,西鄰新會松園,北鄰棠下羅崗。景區內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和空氣負離子含量高被譽為江門除白水帶風景區外的另一個「市肺」。
基本信息
總庫容量
82萬立方米
特 色
江門市區另一個"市肺"
山脈總面積1萬多畝,水面面積380畝,總庫容量82萬立方米。景區內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和空氣負離子含量高被譽為江門除白水帶風景區外的另一個「市肺」;植物種類繁多,還有不少國家一、二級野生保護動物。
摺疊摺疊蓬江區發布消息,龍舟山公園總體規劃編制已經完成,將於近期啟動一期工程的建設。
根據規劃,蓬江區龍舟山公園總面積為1422公頃,其自東向西包括蟾蜍頭、銅鼓山、群星公園、婆髻山、馬頭山、小蓬萊山、公坑寺、石貓山、元崗山以及大西坑水庫和公坑水庫等大小景點數十個。
市委常委 蓬江區委書記:「龍舟山公園 要在2016年11月底基本建成 ,建成之後將會成為五邑地區最大的公園,因為它佔地近5萬畝,而且我們要建一個華南地區體量最大的騰龍閣,將來會成為江門的一個景點。
據了解,龍舟山公園建設將分三期工程進行,一期工程主要是「三門」工程,通過提升和增加龍舟山公園出入口建設,開啟公園建設提升的第一步。二期工程的重點為龍舟山標誌性建築的觀景塔——騰龍閣。環山路、西門、景點建設及配套設施工程等將在三期完成。今後整個公園形成「一環一帶一塔五片區」的景觀格局。」
統一規劃景區小鳥天堂位於中國廣東江門市新會區會城以南10公裡的天馬河的一座小島,是聞名中外的國家4AAAA級生態旅遊景點,是中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作家巴金先生遊覽此地後發表了一篇優美散文《鳥的天堂》並編入小學語文教材,使之名揚中國。
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境內,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根據現存實證,開平碉樓約產生於明代後期(16世紀)。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成為廣東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曾是電影《讓子彈飛》的攝製地之一。
位於廣東省江門市臺山西南部沿海,屹立於南海之中,有很多迷人的海灘,沙質潔白、坡度平緩、海水清澈,素負「南海第一灘」的盛名。並可玩騎馬、空中降落傘、沙灘足球等娛樂活動。
位於江門市區與會城之間,面積55.1平方公裡。可以驅車直達山頂,沿路建有多座涼亭。有入口廣場、玉湖廣場和玉臺寺廣場等廣場,有玉湖、碧綠湖。入夜後火樹銀花,波光湖影,悅目迷人。有滑草場,江會機動遊樂園,江會體育廣場、紫雲觀等,是距離江門市區最近的風景名勝區。在山頂可一覽江門市區城市建設,風光獨美。
摺疊編輯本段旅遊指南摺疊交通江門現建有廣珠城軌江門支線,從新會站乘坐城軌快車20分鐘可到廣州南站,從江門站乘坐城軌慢車40分鐘可到廣州南站。全市高速高路通車裡程達約400多公裡,與其它珠三角城市都可在1小時內到達。途經江門的廣珠鐵路在2011年底開通,現在在建的有江門至恩平的城軌、粵西高速鐵路、開平至臺山城軌,珠海至臺山城軌、廣佛江珠城軌等多條鐵路軌道。有江門港、新會港、臺山港等多個大型江海港口。其中臺山銅鼓港可達30萬噸級港口。
摺疊住宿五星級酒店(按掛牌順序排列):潭江半島酒店(開平市)、逸豪酒店(蓬江區)、鶴山碧桂園鳳凰酒店(鶴山市)、麗宮國際酒店(蓬江區)、江門新會鳳凰酒店(新會區)、金凱悅酒店(蓬江區)、臺山碧桂園酒店(臺山市)古兜山溫泉旅遊度假區(新會區)。
摺疊編輯本段美食摺疊荷塘衝菜荷塘衝菜是江門市荷塘鎮的著名特產,由於製作工藝獨特,鹹淡適度,味甘香甜,爽脆可口,價廉物美,廣受市民歡迎,遠銷海內外。
摺疊白石韭黃白石韭菜是江門白石的傳統土特產,由於種植韭菜、韭黃的技術非常講究,生產出的韭菜鮮嫩金黃,每次上市都成搶手貨,廣受消費者歡迎。
摺疊開平馬岡鵝馬岡鵝是開平馬崗有名的土特產,已有百多年的飼養史。馬崗鵝早熟易養,肉質鮮嫩,個體重達10多斤。
摺疊恩平瀨粉恩平市北部地區以瀨粉為主食。瀨粉,吃來易,做來難。從選料到製作,工序頗為複雜,而且必須合數戶之人力始能製作,先是選用質量較好的十月米,舂粉曬乾備用,製作時,將水煮沸,放進米粉煮熟(米粉與水之比例因粉質不同而異,一般以使米粉溼透為宜),拌以生粉,用力搓勻, 成柱狀的粉團,搓好的粉團,以手指按之,按處下陷而四周不現裂痕,放手後隨即彈起復回原狀的為合格。合格粉團製作的粉條,無繼粉,入口軟、紉、爽、滑。不合格者,入口硬、澀、糊,失去瀨粉的獨特風味。
摺疊古井燒鵝古井燒鵝是新會的馳名特產,名揚四海。具有皮脆汁美、肉香甘甜的特點,深受食客喜愛。據說,古井燒鵝是用南宋宮廷秘方製作的。
古井的燒鵝製作有其獨特之處,從選鵝到燒鵝都很講究。首先要精選三個半月鵝齡的本地壯鵝,這個時期的鵝最合適;其次是必須明火燒烤而成,炭、電爐、微波爐都無法燒烤出正宗品位的燒鵝;所用木柴也有講究,只能用徹底幹的荔枝樹、龍眼樹、桂皮幹枝、柑橘幹樹枝條等一些耐火少煙少樹脂的木柴為燃料;入爐前所有的生鵝要在肚裡填充好幾十種名貴材料如:汾酒、桂皮、茴香、陳皮等,外塗蜂蜜、麥牙等材料,並且要用氣筒充氣,用鐵桿鎖口,因充氣後燒鵝的皮與肉分離,才有皮脆肉嫩的效果。
摺疊編輯本段購物開平鎮濠泥雞
開平市水口鎮聯竹鄉鎮濠、茂竹兩村製作泥雞玩具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每到農曆年關,來自鶴山、臺山、恩平、新會等地的商販們便駕車來採購泥雞,作年貨銷售。泥雞外形古樸,價格便宜,深受人們的喜愛。
雞頭部分有一橫膜,中有小孔,留來插哨。閒時制竹哨,把小籬竹裁成幾分長一截,在一頭斜削一刀,插進一小塊葉片,吹響即成。入冬時插哨,即把竹哨插進雞頭橫模,再用牛皮紙把雞頭和雞尾連接起來,著色塗油,便成成品。泥雞頭部下前方有一小孔,尾部左側也有一小孔。用嘴對尾部小孔一吹,泥雞便引勁啼唱,形狀與聲音和真雞異。用右手拇指按住尾部小孔頻頻抖動,便會發出如母雞生蛋下窩時的咯咯聲。工藝之巧,令人讚嘆。難怪華僑、港澳同胞也愛捎幾隻出去,作家鄉特產饋贈親友。
摺疊編輯本段自然氣候江門地處華南亞熱帶,常年綠色植被,四季常春。江門市屬亞熱帶低緯地區,位於珠江口西岸,全區有285公裡的海岸線,受海洋性季風影響,氣候特徵是溫暖多雨,日照平均在1700小時以上。氣候溫暖溼潤,適宜種植水稻和各種經濟植物,無霜期在360天以上,終年無雪,氣溫年際變化不大,年平均氣溫全區均在22℃左右。 夏季會有颱風和暴雨。溫度:冬天最低5℃,夏天最高36℃。
江河:江門全市境內水資源豐富,年均河川徑流量為119.66億立方米,佔全省河川年均經流量6.65%;水資源總量為120.8億立方米,佔全省水資源總量6.49%。西江幹流於境內長76公裡,自北向南流經鶴山。西江也是珠江最大的主幹支流。
江門主要河流有西江、潭江及其支流和沿海諸小河。西江、潭江、朗底水、蓮塘水、蜆崗水、白沙水、鎮壓海水、新昌水、公益河、新橋水、址山水、江門水道、天沙河、沙坪河、大隆洞河、那扶河等16條河流的集水面積均在100平方公裡以上。
溫泉:江門市境內優質礦泉和溫泉分布廣泛。已探明的礦泉有9處,已通過勘查評價並開發的有4處,其中開發成規模的有1處。溫泉分布於恩平市的那吉鎮、良西鎮,臺山市的三合鎮、都斛鎮,新會區的崖門鎮,開平市的赤水鎮。其中,流量最大的是臺山市三合鎮的臺山溫泉和新會區崖門鎮的古兜溫泉,日流量達3000立方米;水溫最高的是臺山市都斛鎮的莘村溫泉,水溫達73℃。
全市溫泉點分布情況表:
名 稱 位 置 水量(m3/d) 水溫℃
恩平市金山溫泉 那吉鎮東約1公裡處 2842 80
恩平市帝都溫泉 良西鎮月水村 3200 69
恩平市黑坭溫泉 良西鎮黑坭村 259 44
恩平市朗底溫泉 朗底南東約1公裡處 3794 60
新會區古兜溫泉 崖門鎮崖南古兜山 2745 57
臺山市三合溫泉 三合鎮溫泉圩 765 74
臺山市東洲溫泉 都斛鎮東洲村 78 52
臺山市莘村溫泉 都斛鎮莘村北東 58 62
開平市赤水溫泉 赤水鎮 1296 50
農業:江門市耕作土壤土質肥沃,墾耕歷史悠久。全市耕地面積241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17%,人均耕地面積0.63畝。沿海潮間帶灘涂34.35萬畝,已利用灘涂26.29萬畝;內陸江河灘涂2萬畝。 全市森林總蓄積量830.2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43%,林業用地綠化率87.6%。西北部、南部山地有原始次生林數千公頃,生長野生植物1000多種。其中古兜山有野生植物161科494屬924種,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紫荊木、白桂木、華南杉、吊皮錐、繡球茜草、海南石梓、粘木、巴戟、火力楠、藤槐等。在恩平市七星坑亞熱帶次生林區,經專家考察鑑定,植物種類有735種,其中刺木沙欏等12種屬國家級和省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有2種植物形狀奇特。
境內野生動物有獸類100餘種、鳥類500餘種、蛇類100多種、昆蟲類200多種,其中山豬、小靈貓、山蛤、龜、鷓鴣、鱉、蛇、穿山甲等於西北部山地常見。沿海和近海經濟魚類有80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100多種,年捕撈量1萬噸以上的有15種。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文化國學大師雷鐸對江門文化的歸納:「僑、樓、泉、風」。
雷鐸說,「僑」是江門最大的優勢,無論是從人數上,還是從歷史上,江門的華僑文化在廣東地區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個文化特色需要江門大力弘揚,其意義值得認真挖掘和推廣。
樓,顧名思義,是指江門的碉樓文化。雷鐸說,在很多年前就曾呼籲過,要保護江門的碉樓,現在看到江門的碉樓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他感到由衷的高興。認為保護碉樓的意義,除了在建築領域,更重要的還是在精神層面上。每一座碉樓都見證著在南中國曾經發生過的往事。雷鐸建議,應加強對碉樓文化歷史內涵的研究。
泉,是指溫泉。雷鐸說,江門地下溫泉資源豐富,被稱為「溫泉之鄉」。溫泉除了其物質的意義以外,其象徵意義更加值得挖掘,「溫泉之下是地震帶,熱流不停地湧動;五邑地區也出現了很多富於激情、勇於創新的人物,歷史上,陳白沙、梁啓超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通過對這些人物的研究,可以喚起五邑人像地泉一樣的能量與創新熱情。」
風,是指風氣。雷鐸說,歷史上的五邑是個十分富庶的地方,曾出產過品類繁多、質地優良的土特產,有「小澳門、小廣州」之稱,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很多優秀的人物。改革開放以後,廣東領全國改革風氣之先,五邑也不甘落後。雷鐸認為,江門要特別重視教育,掀起濃烈的「向學」之風,這是建設先進文化、振興本土文化的根本。
在人文思想方面,江門人的思想很受明代哲學家陳白沙的思想影響:「自得」、「自然」、「主靜」。
白沙之學無論哲學的心學和文學的詩學都本自然而求自得,求獨創性。而這種自然自得的素質,必須通過至靜無欲始能培養。無欲則靜,至靜始乃體驗天理。
由於江門人受陳白沙心學思想的影響,江門人比較低調、順其自然、不會刻意追求,心境也比較平和。
至於飲食文化,江門人愛吃,什麼飲食文化都能得到融合,什麼地方的飲食文化也能找到。而江門的食市也興旺,到達了三步一餐廳,五步一飯館的地步。而家居飲食則以嶺南飲食習慣為主。
著名人物
新會人常引以為豪地說文有梁啓超,武有張其光
張其光(1831-1895年),又名信千,字奎垣,廣東新會雙水區豪山鄉人。
梁啓超: 梁啓超(1873~1929年),近代思想家,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
梁思順(令嫻)(1893年~1966年),長女,曾經生活在日本,並當父親的日語翻譯,1966年病逝。
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長子,著名建築學家,1948年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人文組);其妻為林徽因。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學家,1948年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人文組)。
梁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國民黨十九路軍炮兵校官,因病早殤。
梁思莊(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圖書館學家。
梁思達(1912年-2001年),四子,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從事社會活動。
梁思寧(1916年-2001年),四女,投奔新四軍參加中國革命。現已離休,住在山東濟南。
梁思禮(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統專家,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馮如:(1884—1912年)廣東江門恩平市人,是中國航天第一人,原名馮九如。
江門明星
楊丞琳、劉德華、甄子丹、曾志偉、梁朝偉、周潤發、譚詠麟、餘文樂、楊婉儀、張可頤、胡杏兒、鍾鎮濤、梁詠琪、麥嘉、黃貫中、黃家強、黃家駒、李克勤、黃凱芹、陳友、梁漢文、容祖兒、關智斌、蘇永康、吳浩康、葉世榮、狄龍、陳慧珊、杜汶澤、岑建勳、陳百強、伍思凱、王喜、芳豔芬、陳啟泰、潘志文、陳美琪、趙學而、梁舜燕、徐少強、黎民偉、黎姿(黎民偉孫女)、關德興、戴愛蓮、譚耀文、鍾欣桐、鄭伊健、何家勁、鄭融、林子祥、甄妮、小肥、林敏俐、朱玲玲、歐陽震華、紅線女等香港歌影視界,共有100多名著名的五邑籍明星。來自鶴山市的易建聯是著名籃球明星。
摺疊編輯本段政治經濟城市是一個地區商品經濟活動的中心。在商品經濟社會裡,一個地方要成為城市,僅靠行政手段是難以辦到的,它必須靠商品經濟發達。江門雖然非緊靠沿海,但可經五門出海,背靠五邑僑鄉,面向省港澳,堪稱經商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