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電信詐騙?
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絡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帳的犯罪行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種合法外衣和形式或偽造形式以達到欺騙的目的,如冒充公檢法,冒充商家公司廠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銀行工作人員,各類機構工作人員,偽造和冒充招工,刷單,貸款,手機定位,招嫖等各種形式進行詐騙。
在當前這一資訊時代,如何防範堪稱「無孔不入」電信詐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難題,尤其許多剛步入社會的青少年特別容易中招。提醒青少年防騙,小心電話信詐騙,遇到以下幾類情況,要三思而後行,別輕易相信對方。
套路一:冒充社保、醫保、銀行、電信等工作人員
以社保卡、醫保卡、銀行卡消費、扣年費、密碼洩露、有線電視欠費、電話欠費為名,以自己的信息洩露,被他人利用從事犯罪,以給銀行卡升級、驗資證明清白,提供所謂的安全帳戶,引誘受害人將資金匯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帳戶。
套路二:冒充公檢法、郵政工作人員
以法院有傳票、郵包內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錢等,以傳喚、逮捕、以及凍結受害人名下存款進行恐嚇,以驗資證明清白、提供安全帳戶進行驗資,引誘受害人將資金匯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帳戶
套路三:利用銀行卡消費進行詐騙
嫌疑人通過手機簡訊提醒手機用戶,稱該用戶銀行卡剛剛在某地(如某某百貨、某某大酒店)刷卡消費***元等,如有疑問,可致電*****諮詢,並提供相關的電話號碼轉接服務。在受害人回電後,犯罪嫌疑人假冒銀行客戶服務中心及公安局金融犯罪調查科的名義謊稱該銀行卡被複製盜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受害人到銀行ATM機上進入英文界面的操作,進行所謂的升級、加密操作,逐步將受害人引入"轉帳陷阱",將受害人銀行卡內的款項匯入犯罪嫌疑人指定帳戶。
套路四:利用高薪招聘進行詐騙
犯罪嫌疑人通過群發信息,以高薪招聘"公關先生"、"特別陪護"等為幌子,稱受害人已通過面試,要向指定帳戶匯入一定培訓、服裝等費用後即可上班。步步設套,騙取錢財;虛構重金求子、婚介等詐騙。犯罪嫌疑人以張貼小廣告、發簡訊、在小報刊等媒體刊登美女富婆招親、重金求子、婚姻介紹等虛假信息,以交公證費、面試費、介紹費、買花籃等名義,讓受害人向其提供的帳戶匯款,達到詐騙的目的。
防範秘籍
防範秘籍一
電信、銀行、公安系統的電話各自有自己的平臺。騙子說你的帳號涉及洗錢或者你的帳號不安全,我要給你轉到一個安全的帳號,你要不信我給你轉到公安局,轉到銀行,實際上不可能,因為各自是不同的系統、不同的平臺,是不可能直接轉過去的,所以千萬不要相信他。
防範秘籍二
沒有任何單位設置這種安全帳號。所謂的安全帳號百分之百都是騙子設置的。安全帳號是哪個帳號呢?是自己的帳號才是安全的,自己保密的帳號才是安全的帳號。所以公檢法執法期間要向老百姓了解情況的時候會當面詢問當事人,會製作一些相關的談話筆錄,不會電話要求你把銀行帳號、密碼告訴我,公安機關絕對不會這麼做。所以請大家務必要注意。
防範秘籍三
稅務部門、財政部門對消費者進行退稅的時候都會通過電信、報紙等權威部門公告,比如機動車限行要退養路費都會在網絡、報紙、電視上做公開宣傳,絕對不會打一個電話說我要退你的錢,這些都是騙人的。如果電話欠費,電信公司就會發一些欠費追繳單,也不會人工撥打電話。凡是涉及自己帳戶和密碼的事情一定要冷靜多想一想。
防範詐騙口訣
陌生電話勿輕信,銀行客服問究竟;
安全帳戶子虛有,大額匯款要三思;
個人信息頂重要,密碼帳號保管好;
提防非法假網銀,登錄網址記清楚;
網上購物便利多,支付限額要設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臨夏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