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紅色故事 弘揚「紅船精神」

2020-12-15 海外網

開欄的話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宣示,是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也是對各地各部門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明確要求。為了更好推動和引導各地區各部門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從今天起,本報推出《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專欄和專版報導,聚焦各地區各部門用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展示十九大精神進企業、農村、機關、校園、社區、軍營、網站的生動實踐,刊播一批有深度、有分量、帶泥土、沾露珠、冒熱氣的報導和新媒體產品。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舉行,由此開啟了共產黨人開天闢地的偉大徵程。近日,本報記者走進上海,感受這裡朝氣勃發的新氣象,奮楫爭先的新作為。

上海興業路76號——青磚嵌紅磚的外牆,中共一大會址大門銅環熠熠生輝。川流不息的人群來到這裡,銘記建黨歷史,汲取精神動力。

與一大會址相隔不過百米,位於黃浦區湖濱路企業天地19樓的樓宇黨群服務站,來自周邊各企業的黨員正在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討論如何將企業發展和社區建設更緊密結合,增強樓宇黨建凝聚力。繁華的都市景觀、誠懇的青春面龐,和莊重肅穆的石庫門形成充滿張力的映襯。

此刻,林衛慈是其中專注聆聽的一員。擔任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董事長的他,有一份令他更珍視的職責——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新經濟(聯合)黨委書記。他說,工作生活在黨的誕生地,在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更加感到責任在肩。「這裡高樓林立,企業集中,但一家企業只有1至2名黨員是樓宇企業普遍存在的現實,迫切需要通過一個聯合黨組織把零散的黨員凝聚在一起。將支部建在樓宇,在非公企業建立基層黨組織,就等於為黨員找到了『娘家』。如今,淮海中路街道新經濟黨委已從15年前的20名黨員發展到587名黨員、19個黨支部。」

夯實基層黨建,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

淮海中路街道新經濟黨委的發展變化,折射出上海近年來不斷夯實基層黨建,探索具有超大城市特點基層黨建工作新路的努力。林衛慈介紹,眼下,他所在的新經濟黨委帶領黨員圍繞「新時代、新經濟、新活力」的主題,開展「健心、健智、健體」活動,大家都以「黨的誕生地的黨員為榮」,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富有特色和活力的黨建項目吸引了一大批樓宇和社區裡的中青年「粉絲」。

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在基層。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記者在採訪中感受到,面對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上海著力加強基層黨建、夯實基層基礎,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努力在全面從嚴治黨上有新作為。上海深知,城市基層黨建從來都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變化,解決新問題,方能切實做到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

跨國公司高度集聚、「四新」經濟快速發展——近2000棟商務樓宇、200多個產業園區、400多座商圈市場,近2000家網際網路企業,這是上海經濟發展最活躍的領域,它們在豐富拓展城市內涵外延的同時,也給黨建工作提出了新課題。

上海給出破解之道——將「支部建在樓上」,做到人在哪裡、黨員在哪裡、黨的建設就推進到哪裡。靜安區,上海中心城區之一,商務樓宇林立,商貿服務業發達。從2002年靜安區中華企業大廈成立上海第一個商務樓宇黨員服務點開始,十多年來,「支部建在樓上」的做法早已深入人心。曾經照亮一棟樓的黨建「明燈」,點亮了更多的樓宇、商務區、園區,甚至沿街店鋪。

同時,以區域化黨建工作機制為平臺,街道居民區、駐區單位與「兩新」組織凝聚互聯,大大小小的組織網絡日漸緻密。「星羅棋布,星星之火」,可以說是上海基層黨建的真實寫照。「身邊的黨建」層層蓄能,滋養城區的每一處角落。

近年來,隨著上海承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一系列國家戰略,一大批市場主體在此活躍。自貿區依託國際貿易、航運物流、加工製造、科研服務、金融等行業建立樞紐型行業黨總支,幫助解決行業內呼籲強烈的突出問題,推動70多個政府部門和2000多家國企黨組織與非公企業黨組織結對共建,以大帶小、以老帶新,使新成立的黨組織有了依靠和資源。

在上海社科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中外馬克思主義比較研究室主任陳祥勤看來,非公企業基層黨建就像是黨植根於基層社會的「神經末梢」或「毛細血管」,對於穩固黨的執政基礎具有重大意義。而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雙推進」,更可形成黨建與發展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

寓引領於服務,講好新時代的紅色故事

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是上海的責任和使命。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精神,是歷史賜予上海的寶貴財富,也是開拓未來的豐富資源和不竭動力。上海充分用好紅色資源,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激勵黨員幹部用富有時代感的方式講好新時代的「紅色故事」,爭當基層黨建排頭兵。

靜安區老成都北路7弄30號,是中共二大召開地,第一部黨章就誕生於此。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充分挖掘這一核心資源優勢,開設國內首個以黨章歷程為主題的獨立展廳。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以來,這裡迎來新一輪參觀學習高峰。

位於虹口區四川北路公園內的中共四大紀念館,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又一生動課堂。1925年1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共四大,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提出加強黨的組織、執行使黨群眾化的組織路線,影響至深至遠。

在上海,平凡而喧囂的街頭巷尾遍布紅色記憶,革命遺址遺蹟就有650餘處,成為這座城市最為珍貴的精神財富。過去一年間,上海著力推進「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讓「紅色DNA」更加觸動人心、觸手可及。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日益深入這座城市的肌理,為新時代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注入活力。

在楊浦區長陽創谷,老廠房變身創業園區,園區裡的黨建服務站也將工業遺存色彩和高科技含量完美結合。物聯網技術在此被深度挖掘,一個不起眼的小器件都可能是一個智能硬體。新黨員在這個智能空間入黨宣誓是一種別樣的體驗。當黨員舉起右手,黨旗就會自動徐徐展開,大屏幕會在一瞬間變成攝像鏡頭,自動記錄下宣誓過程。

在創業園區做黨建服務,難在發動年輕人。「早上我總比你早上班一小時,噓寒問暖請叫我暖男」「中午我總比你少休息一小時,琴棋書畫等你來點讚」「晚上我總比你晚下班一小時,各種精彩等你來看看」是長陽創谷黨建服務站的理念。面對年輕一代的創新創業者,黨建服務站從他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寓引領於服務中,通過年輕人喜愛的線上線下活動,將黨建工作融入創新創業生態圈。

「黨建是一種橋梁和紐帶,圍繞百姓需求,發揮它的統籌和協調功能,把區域資源組織起來,解決百姓的實際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認為,這才是基層黨建的最終落腳點。」浦東新區惠南鎮黨委書記潘秀紅說。在浦東新區惠南鎮,黨建工作與「家門口」服務體系的深入推進相結合,通過黨建聯席會這一平臺,把鎮域內各類主體的優勢資源充分整合,形成資源、需求、服務「三張清單」,打造惠民醫盟、惠民學盟、惠民商盟、惠民藝盟等特色項目,在做細做實服務中凝聚和引領群眾。(本報記者 顏維琦 彭景暉 孫嘉靖)

《光明日報》( 2017年12月04日 01版)

責編:夏麗娟

31195911,.講好紅色故事 弘揚「紅船精神」 ,.2017-12-04 15:32:58,.103712,.夏麗娟

相關焦點

  • 弘揚「紅船精神」貴在不忘初心
    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出席在浙江嘉興召開的弘揚「紅船精神」座談會上強調:「我們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紅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指示,推動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向深入,激勵和鼓舞廣大幹部群眾用偉大精神推動偉大實踐,不忘初心
  • 弘揚紅船精神 做紅船旁的好少年
    為進一步弘揚紅船精神,推動初中讀本《紅船心 少年夢》「紅船精神」專題教育教材使用,發揮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學科課程德育功能,促進社會·法治教師育人素養的不斷提高,12月24日、25日,嘉興市初中社會•法治學科弘揚「紅船精神」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在海寧市硤石中學合班教室舉行,蒞臨指導的評委老師有嘉興市道德與法治教研員康益明老師和各縣區社會·法治教研員,參與課堂教學評比的是來自嘉興各縣區的
  • 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永新勇做弘揚井岡山精神先行者
    重走紅軍路、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聆聽紅色故事……自11月28日縣領導及各鄉鎮場、各部門、縣直各單位主要負責人齊聚三灣帶頭踐行以來,永新縣黨員幹部都自發地在行動。這是該縣勇做弘揚井岡山精神先行者,致力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一個縮影。做弘揚井岡山精神的先行者,永新有底氣、有信心、更有優勢。
  • 習近平: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
    編者按: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首次提出並闡釋了「紅船精神」,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的源頭精神。 中國共產黨載著紅船的意願,以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努力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從來就沒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為根本宗旨。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任何一個政黨的顯著標誌。依水行舟,忠誠為民,成為貫穿中國革命和建設全過程的一條紅線,也是「紅船精神」的本質所在。
  • 下實「三心」功夫弘揚「紅船精神」
    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李忠傑作題為《弘揚「紅船精神」牢記初心使命》的演講。(11月21日 人民網)紅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徵。「紅船精神」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所承載的文化與精神,正成為新時代的呼喚和堅持。
  • 「紅船精神」是什麼?聽這群鎮海新時代好少年娓娓道來
    為了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紮實推進「紅船精神進校園」活動,傳承好紅色基因,近日,由鎮海區委宣傳部、鎮海區教育局、鎮海區關工委、共青團鎮海區委、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區新華書店聯合舉辦了區中小學生「弘揚紅船精神 爭當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演講比賽。
  • 弘揚「紅船精神」!電影《秀水泱泱》在南湖之畔開機
    這是一部弘揚「紅船精神」的主旋律影視作品,根據真實人物改變,講述一家三代與紅船結下情緣的感人故事,同時還將展現許多不為人知的紅船背後的故事。嘉興市政協副主席馬玉華,南湖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黃國強出席開機儀式。
  • 講好長徵故事 弘揚長徵精神
    參加採訪活動的記者表示,要切實踐行「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要求,通過紮實深入的採訪,重溫偉大遠徵,講好長徵故事,弘揚長徵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在新長徵路上續寫新篇、再創輝煌。近兩個月時間,記者們將懷著對老區人民的深厚感情,自覺在艱苦的環境中接受考驗鍛鍊,用優良的作風和優秀的作品,告慰革命先烈、回報偉大時代。
  • 江蘇睢寧: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革命故事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揚 通訊員 顧士剛 卓士超)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講好黨的故事、革命故事等,把紅色基因傳承好,12月13日,睢寧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赴抗日戰爭最後一役紀念館,通過參觀照片、實物、油畫、場景等,開展「不忘國恥、砥礪前行」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 講好紅軍故事 弘揚紅軍精神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7周年之際,天全縣舉行了「講好紅軍故事·弘揚紅軍精神」主題演講比賽,在這片紅色的沃土上,重溫黨的光輝歷史,繼承和發揚紅軍精神。激勵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幹事創業,加快建設生態強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縣黨員代表、入黨積極分子代表、群眾代表等300餘人現場聆聽。  經過前期的複賽,10位來自全縣各行各業的青年選手脫穎而出,意氣風發地走上演講臺。
  • 天子山景區管委會: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革命精神
    工作人員正在為遊客講紅色故事 「前面就是賀龍銅像,賀龍元帥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正在遊道上巡查的天子山景區管委會主任秦浩軍碰到前來諮詢的遊客
  • 天子山景區管委會: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革命精神
    工作人員正在為遊客講紅色故事「前面就是賀龍銅像,賀龍元帥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正在遊道上巡查的天子山景區管委會主任秦浩軍碰到前來諮詢的遊客,便一路上同遊客講起賀龍元帥的革命故事。據統計,10月1日至4日,賀龍公園已接待遊客8萬餘人,紅色旅遊景點深受遊客青睞。 近年來,天子山景區管委會依託賀龍公園紅色教育基地深入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每名幹部職工都成為紅色故事的宣講者,在遊道上、在景點上,從講述賀龍元帥「兩把菜刀鬧革命」的故事開始,將革命精神不斷傳承下去。
  • 講好大別山紅色故事
    講好大別山紅色故事大別山幹部學院依託優勢資源打造精品課程弘揚大別山精神■林志成穿紅軍服、唱紅軍歌、走紅軍「志仁小道」;觀看學院老師自編自導自演的舞臺劇《紅色大別山》;紅軍後代黃德躍,講述其一家6人參加革命、3人英勇犧牲的故事……在大別山幹部學院官網「學員在線」版塊,來此參加培訓見學的學員紛紛寫下體會,抒發著對「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鬥、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的理解與感悟。
  • SISU | 講好中國抗疫故事 弘揚中國文化精神
    SISU | 講好中國抗疫故事 弘揚中國文化精神 2020-05-28 0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紅船精神與建黨精神的內在邏輯關聯
    紅船精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始終存續並不斷得以弘揚。通過歷史地考證和邏輯地分析,釐清建黨精神與紅船精神之間的關聯,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紅船精神是建黨精神的一項初始內容、一種內涵體現  精神和文化作為人類實踐和思維特有的產物,根源於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屬於人類意識範疇。那麼,何謂意識?
  • 講好紅色故事 傳播紅色文化
    12月13日,全國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培訓班在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開班。培訓班為期四天,通過專題教學和小組交流的形式展開,邀請紅色旅遊領域知名專家擔任講師,旨在鞏固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建設行動成效,為紅色旅遊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紅船精神與建黨精神的內在邏輯關聯_國內...
    作者:高福進 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及其內蘊的建黨精神是我國紅船精神的源頭活水以及樹之本根。紅船精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始終存續並不斷得以弘揚。通過歷史地考證和邏輯地分析,釐清建黨精神與紅船精神之間的關聯,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 「紅船精神」全國網絡文學大咖 徵文活動第三季啟動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 瀏覽次數: 昨天,「紅船精神」全國網絡文學大咖徵文活動第三季啟動儀式暨《紅雨》首發式在我市舉行。來自浙江、廣東、江蘇、湖北等地的網絡文學大咖齊聚一堂,分享創作心得,探討網絡文學遇到紅色文化碰撞出的火花與新思考。2018年8月,由嘉興市文聯主辦、嘉興市作協和嘉興市網絡作協承辦的「紅船精神」全國網絡文學大咖徵文活動正式啟動,整個活動將分三季進行,歷時四年,在全國範圍內邀請百名網絡作家,以「弘揚紅船精神,書寫時代正能量」為主題,進行現實主義題材文學創作。
  • 張掖高臺縣舉辦「講好西路軍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座談會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講好西路軍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座談會現場&nbsp&nbsp&nbsp&nbsp中國甘肅網
  • 弘揚「紅船精神」,邁向網絡強國新時代
    弘揚「紅船精神」,邁向網絡強國新時代 原標題:   浙江嘉興南湖,中國革命紅船從這裡起航。經歷96年風風雨雨,紅船精神作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始終激勵著我們黨走在時代的前列,勇當舵手、引領航向,劈波斬浪、踔厲風發,奪取了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而相距僅僅數十公裡處,浙江嘉興烏鎮,這裡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永久舉辦地。這座古樸典雅的千年古鎮,用它的千年文化底蘊彰顯著海納百川的格局與氣度,也見證著信息化時代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