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了寶寶的家庭,家人每天對寶寶的照料莫不是幾件大事:餵奶、哄睡、排便。正因如此,尚在嬰兒期寶寶一旦便秘,家長們總會焦慮萬分,而便秘也確實是一種寶寶常見的病症,怎樣預防便秘的出現呢?帶著這樣的疑問,作為一位擁有兩個個萌寶的辣媽,林萍有好多經驗想跟大家一起分享。寶寶便秘怎麼辦?有經驗的寶媽告訴你,做好這幾點很重要!
1、重視水分的攝入
大寶出生的時候,作為新手的準媽媽林萍也是看了大量的育兒書籍,但是僅僅依賴於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而且一旦狀況發生,大家都手忙腳亂,沒有辦法及時查閱書籍來處理寶寶問題,所以大寶才1歲多的時候就出現了便秘的情況。有了大寶的養育經驗,二寶就更得心應手了,林萍提醒各位準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的水分攝入,6個月前的寶寶因為更多依賴母乳餵養,並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但從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後就必須留意寶寶每天喝水的量,適量的水分攝入可以幫助輔食消化,也不容易上火。
2、輔食的選擇
6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增加輔食,這個時候很容易出現寶寶便秘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林萍發現大寶在剛剛開始增加輔食時候並沒有出現便秘的情況,而在養育二寶的時候,因為對輔食的選擇不當,反而導致了寶寶出現排便問題。寶寶剛開始接觸新的食品,身體器官都在適應,便秘往往因為兩個方面引起,一是食物過敏引起的便秘,二是因為膳食纖維不夠豐富導致的便秘。所以各位準媽媽在選擇增加輔食時,早期添加的輔食應該是米糊、胡蘿蔔泥、菜泥等食物,種類也不宜過多,同時觀察寶寶腸胃反應,一旦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掉該種類,而當寶寶較大時,多增加一些高纖維食物。
3、引導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林萍提到,大寶出現便秘的時候就是在一歲左右,那時候因為寶寶較大了,便不太留意寶寶的排便規律,只是單純關注便便色澤等。而實際上,在寶寶一歲半或者兩歲左右應該對寶寶進行排便訓練。寶寶出生後不斷的成長,剛開始排便習慣是不受控制的,所以需要用紙尿褲,等孩子到了一定時期,也會從不受控制到自行控制。良好的定時排便習慣可以降低便秘的出現,當然具體情況要根據寶寶的月齡以及能力而定,也可以適當提前,幫助寶寶養成好的排便習慣。
4、必要的時候使用藥物幫助
那一旦出現了便便發硬或者便秘的情況怎麼辦呢?需要立刻看醫生嗎,還是可以自行用藥。當大寶遇到便秘的情況時候,林萍第一時間就使用了寶寶常用的藥物開塞露,效果立竿見影,林萍就為二寶屯了十幾隻開塞露。常見的便秘藥物是開塞露和乳果糖,但藥物並不是緩解寶寶便秘的第一選擇,經常人為幹預寶寶排便,只能起到緩解並不能根除。而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卻因為當心寶寶產生依賴,或者藥物對身體的影響,而堅決不用。
便秘會讓寶寶非常難受,而年幼的寶寶因為表達能力有限,更是讓爸爸媽媽非常擔心,父母應當及時關注寶寶的排便情況,在生活、飲食、習慣等方面提前做好功課,預防寶寶便秘的出現,而一旦發生了寶寶便秘的情況也不用緊張,對症下藥,考慮醫生的指導,及時幫助寶寶緩解難受的狀況,並逐漸開始培養良好的生活、飲食等習慣,那麼便秘也就離寶寶而去了。(內容原創,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