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1919年外蒙回歸
辛亥革命後,外蒙趁機宣布獨立,成立「大蒙古國」。中華民國政府並不承認其獨立,仍稱其為外蒙古,但是由於國內局勢混亂,暫時也無力交涉和出兵平叛。1913年中國與沙俄籤訂了有關聲明,確定了外 蒙古實行自治,自治區域為清末庫倫辦事大臣、烏裡雅蘇臺將軍與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區域。根據協定,1915年,外蒙古取消「獨立」,改為自治。但是這種自治幾乎和獨立沒什麼兩樣,中國政府並不能獲取什麼利益,反而外蒙受到沙俄的嚴格控制。皖系將領徐樹錚一直很關心外蒙問題,1912年在給段祺瑞手下幹將的靳雲鵬的信函中,提到他力保外蒙古的戰略思想。
1919年10月29日,在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支持下,北洋軍司令徐樹錚出兵外蒙古,22天結束戰鬥,迫使外蒙古取消自治,完全回歸中國。
現在看來,當年外蒙回歸有一定的國際國內背景和國內的政治需求:
1 十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掌握了政權,要對沙俄舊勢力進行清算,依附於沙俄的蒙古王公貴族發生了恐慌,擔心也落得被抓捕砍頭的下場,外蒙高層有部分勢力想求助北洋政府的力量對抗可能發生的來自蘇俄布爾什維克清算。
2北洋政府1919年和南方政府的和談破裂,皖系將領徐樹錚背負了操作國會和操縱政府的罵名,他迫切需要一場戰爭勝利來挽回聲譽,於是收復外蒙成了徐樹錚建立戰功,東山再起的最佳選擇。
3日本人1904年在日俄戰爭中獲勝後,奪取了沙俄在東北的利益,開始對外蒙也虎視眈眈,皖系北洋政府又是親日派掌權,如果北洋政府能從沙俄手中拿回外蒙,那麼日本也能獲得巨大利益,並且為以後的侵略活動消除障礙。徐樹錚帶領的收復蒙古的邊防軍前身就是一戰的參戰軍,武器裝備都來自日本。
4同樣十月革命的勝利,在歐美也引起了巨大恐慌,擔心工人運動波及歐洲,導致資本主義政權不穩定。所以對一切可以削弱沙俄力量的行動都不反對,甚至是鼓勵。收復外蒙後,歐美各國只是驚訝北洋軍隊還有如此戰鬥力,並未對徐樹錚的行為有何評價。
徐樹錚收復外蒙這一偉大歷史功績毫無疑問獲得全國各界高度稱譽,連孫中山領導的南方政府也表達了讚譽,這功績足以與清末左宗棠收復新疆並論。當然現在的外蒙已經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收復外蒙也不再是政府的目標,反而中俄這種大國之間,有一塊不毛之地可以做戰略緩衝,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現實。
我是【水晶球精靈】,記得關注我哦,和您一起解讀您最關心的那些問題。留言說說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