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暑美食遇上絕美古詩詞

2021-02-16 食事天下

豔陽高照,暑氣逼人,人們的胃口也隨之變差。此時如果能吃一些清涼開胃的美食,再喝上一杯飲品,實在是沁人心脾,爽口消暑。

事實上在古代,這是很多人喜愛的消夏方式。無論是西瓜、荔枝、梅子,還是酒、茶、荷葉飯等,在熱浪翻滾的時節怡然自得地品上,頓覺身心涼爽無比。尤其是文人墨客,更是將品味這些消夏美食當作生活樂趣,寫進詩詞裡,閒情逸緻躍然紙上。

公元408年的夏天,天氣雖然炎熱,但對於東晉詩人陶淵明來說卻不覺得燥悶。已經歸隱田園兩年多的他,過著「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悠閒生活。房前綠樹成蔭,夏季一到,涼風習習。缸裡的存糧還是很充足的,拿出一些正好用來釀酒。園子裡種的菜也有富餘,可以做上幾道菜。有飯有菜,更有清冽的美酒做伴,吹著小風,自斟自飲,不時再逗一逗孩子……如此愜意的生活,似乎讓陶淵明忘卻了暑熱,完全置身於清涼世界。酒足飯飽後,他欣然寫詩道:「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凱風因時來,回飆開我襟。息交遊閒業,臥起弄書琴。園蔬有餘滋,舊谷猶儲今。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遙遙望白雲,懷古一何深。」


同樣是描寫夏日生活的詩,陶淵明還有《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一):「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對於陶淵明而言,夏天最消暑的方法莫過於在幽靜的環境裡,一杯好酒伴著一本好書。陶淵明的這兩首詩都著重刻畫了酒,可以說,酒在其人生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也充實了他的夏季生活。在陶淵明的田園中,炎熱與辛苦銷聲匿跡,只留下清爽與快樂。

和五柳先生的境界相似,南宋的鄭剛中有一首《大暑竹下獨酌》的詩:「新竹日以密,竹葉日以繁。參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隆暑方盛氣,勢欲焚山樊。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間。沮風如可人,亦復怡我顏。黃錯開竹杪,放入月一彎。綠陰隨合之,碎玉光斕斑。我舉大榼酒,欲與風月歡。清風不我留,月亦無一言。獨酌徑就醉,夢涼天地寬。」竹林是避暑的好去處,林外熱浪滾滾,林內涼氣襲人。詩人坐在竹下,聽著陣陣林風,呼吸著竹子的氣息,斟上一杯美酒,與月同醉。夢中清涼,天地亦寬。如果說酒能解暑,竹能納涼,那麼竹下獨酌更讓人心靜身爽,愜意快哉。

除了飲酒以外,古人還喜歡在夏天品茗消暑。比如,唐代詩人王維就鍾情於夏日的香茗。他在《贈吳官》一詩中寫道:「長安客舍熱如煮,無個茗糜難御暑。空搖白團其諦苦,欲向縹囊還歸旅。」詩中所提到的茗糜,也叫茗粥、茶粥,其實就是煮好的茶。據唐代烹飪書籍《膳夫經手錄》中記載:「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採其葉煮,是為茗粥。」唐代流行煎茶法,茶葉在煎煮濃稠後,表面一層會凝結出薄皮,看起來像粥糜,所以稱作茗粥或茗糜。但也有觀點認為,茗糜並沒那麼複雜,就是如今在南方一些地區司空見慣的茶稀飯。

不管說法怎樣,都不影響炎炎夏日人們對茗糜的追求。和王維同一時期的儲光羲,也是一位「茗糜粉」。他為此還專門寫了一首《吃茗粥作》:「當晝暑氣盛,鳥雀靜不飛。念君高梧陰,復解山中衣。數片遠雲度,曾不蔽炎暉。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酷暑難耐,煩躁不安。雖然有梧桐遮陰,卻仍然熱得要解衣納涼。此時煎上一盞茗粥,伴以可口的蕨薇,慢慢享用,暑氣頓消,煩惱皆無。

北宋詩人梅堯臣對品茗還有著另一種感受。悶熱的三伏天,他「躲」進了山中寺廟吃茶避暑,並寫下《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覺寺避暑》一詩:「紺宇迎涼日,方床御綌衣。清談停玉麈,雅曲弄金徽。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在花木蔥蘢的禪房裡,脫離了外界世俗雜念的羈絆,靜下心來品茗納涼,清以心靜,靜中生涼,便覺得難耐的酷暑自有詩意,不禁讓人樂在其中。

盛夏的餐桌,豈能缺少新鮮水果的身影?五彩繽紛的它們,飽含著光熱的溫度,蘊化成獨有的味道,撩動著人們的味蕾,刺激著夏日的食慾。沒有完美的刀工,也不用複雜的擺盤,自然地啃食,果實的甘洌完全被釋放出來,解暑解熱。身心一片清爽之後,也讓文人們詩興大發。

西瓜在兩宋時期已經是人們夏天常吃的水果了。南宋文天祥專門寫了一首吃西瓜的詩《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下咽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長安清富說邵平,爭如漢朝作公卿。」炎熱的天氣,喉嚨也似火燒,此時你定會迫不及待抱起西瓜,一刀切開,大快朵頤起來。又紅又甜的瓜瓤塞滿口腔,滑入咽喉,瞬時清爽無比。僅用幾筆,文天祥就把切西瓜與吃西瓜的情景描寫得惟妙惟肖。夏日讀此詩,仿佛置身其中,頓覺清涼。

梅子也是古人愛吃的時令水果,一般在梅雨季節前後就上市了。酸酸的梅子開胃爽口,解暑解膩,讓人慾罷不能。「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這是南宋詩人楊萬裡著名的七絕——《閒居初夏午睡起》。煩熱的夏日,吃上幾顆酸甜可口的梅子,甚是怡人。吃完之後,餘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讀來不覺口舌生津。有著美食情懷的大文豪蘇東坡同樣有一首關於梅子的詩。他在《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上歸》(其一)中寫道:「雨過浮萍合,蛙聲滿四鄰。海棠真一夢,梅子欲嘗新。」雨過天晴,新鮮的梅子掛滿枝頭,怎不令人垂涎欲滴呢?

和這首詩相比,他的另一首描寫夏日水果的七絕《食荔枝》(又名《惠州一絕》)則更為世人所熟知:「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東坡59歲時被貶惠州,雖然迎來了人生中的又一低谷,但心胸豁達的他卻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而是將注意力轉移到美食上。惠州的荔枝甘甜爽口,讓人百吃不厭,在嶺南悶熱的天氣下,還有什麼比吃荔枝更過癮的呢?蘇東坡打算長久住在這裡,品品美食寫寫詩,做個任誕的隱士。

南宋詩人辛棄疾的夏日餐桌上,還有自己蟄居山村時採摘的山枇杷。初夏的山村寧靜恬淡,伴隨著田野散發出來的陣陣麥香,辛棄疾與村野老人們來到果園採摘金黃鮮嫩的枇杷。熟透了的果實好不喜人,一時詩意湧上心頭,他在《滿江紅·山居即事》中寫道:「閒日永,眠黃犢。看雲連麥壟,雪堆蠶簇,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現在很多人喜歡吃水果撈或將水果冰鎮食用,其實在古代,人們同樣如此消夏。比如,唐宋時期的人們喜愛在夏天將冰鎮的櫻桃盛入碗中,再澆上奶酪、糖水,做成清涼解暑的甜品來吃。唐朝詩人韓偓在《恩賜櫻桃分寄朝士》就這樣形容:「蔗漿自透銀杯冷,朱實相輝玉碗紅。」北宋政治家司馬光也有一首描寫冰鎮水果的詩——《和潞公伏日晏府園示座客》,其中寫道:「炎蒸疑遠避,流景忘西頹。幸添俊遊並,仍慚右席陪。蒲葵參執扇,冰果侑傳杯。」炎炎伏日,熱浪襲人,此時品嘗著冰果,搖著蒲葵扇,愜意之感油然而生。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夏日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荷香淡雅,清爽可心,而荷葉、蓮子、鮮藕,甚至「根並荷花一莖香」的菱角,都是古人青睞的消夏美味。

折下一根荷葉,包上鮮美的魚鮓,荷葉的清香滲透到魚鮓中,真是香美可口,沁人心脾。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夏日美食就是如此。他在《橋亭卯飲》中寫道:「卯時偶飲齋時臥,林下高橋橋上亭。松影過窗眠始覺,竹風吹面醉初醒。就荷葉上包魚鮓,當石渠中浸酒瓶。生計悠悠身兀兀,甘從妻喚作劉伶。」

讀此詩,很容易想到他的另一句詩:「甌泛茶如乳,臺粘酒似餳。膾長抽錦縷,藕脆削瓊英。」品著荷香,吃著鮮藕,再斟上一杯美酒,如此意境,仿佛沐浴在朦朧的細雨中,身心倍感清爽。

白居易對美味的菱角也是別有一番興致的:「嫩剝青菱角,濃煎白茗芽。淹留不知夕,城樹欲棲鴉。」鮮嫩的菱角配上香茶,同樣有著夏日清涼的味道。

楊萬裡則喜歡在荷塘邊漫步,摘些蓮蓬回來,再剝下蓮子冰鎮品嘗。他有一首《食蓮子》曰:「綠玉蜂房白玉蜂,折來帶露復含風。玻瓈盆面冰漿底,醉嚼新蓮一百蓬。」蓮子雖苦,卻清火祛暑,靜心養人,令人憐之。

當然,消暑的方法還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以熱祛熱。例如,大熱天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讓身體適度出汗,利用蒸發的原理可以帶走體內的暑溼之邪,身心自然涼爽無比。在古代,這是很常見的祛暑方式,當時的人食用的是湯餅,類似於今天的湯麵。

蘇東坡的《消暑奉酬仲閔食新麯湯餅仍聞糴麥甚盛因以戲之》一詩,就描寫了人們夏日吃湯餅的情景:「初見煌煌秀兩岐,俄驚落磑雪霏霏。可煩都尉熱承汗,絕勝臨淄貧易衣。尚有清才對風月,未妨便腹貯書詩。知君貨殖誇長袖,滿糴千箱待一飢。」北宋曹勳也寫過「」超逸絕塵髯政事,暑天湯餅魏簪紳」的詩句。南宋曾幾認為消夏舒心之事莫過於吃上一杯湯餅,然後伴著清香的爐芬美美地睡上一覺。他在《次子蒼追憶館中納涼韻》一詩中寫道:「湯餅承公薦槐綠,爐芬遣我夢芸香。欲論舊事愁無奈,願挽天河作酒漿。」

湯餅自秦漢以來,一直是人們餐桌上的主食之一。冬天吃湯餅可以驅寒,夏季食用則可祛暑。古人巧妙地利用了自然規律達到冬夏養生效果,足見其智慧。(王寧)

相關焦點

  • 詩詞:當水果遇上古詩詞:原來詩人都是「吃貨」
    西瓜、荔枝、楊梅、石榴……在除了「熱」只有「悶」的苦夏時,吃上一口水果,汁水豐富又甘甜,可以說是消暑的必備品。對於詩人來說也是如此。當水果遇上古詩詞,將會有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在詩詞中「吃」水果。
  • 詩詞:當水果遇上古詩詞:原來詩人都是「吃貨」
    西瓜、荔枝、楊梅、石榴……在除了「熱」只有「悶」的苦夏時,吃上一口水果,汁水豐富又甘甜,可以說是消暑的必備品。對於詩人來說也是如此。當水果遇上古詩詞,將會有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在詩詞中「吃」水果。
  • 《人民日報》推薦:36首「絕美」古詩詞!原來古人這樣描寫天氣!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36首關於天氣的古詩詞,這些古詩詞都是《人民日報》整理推薦的,每一首都非常「絕美」,讀完之後你會感受到古代文人眼中的「氣象萬千」,原來古人是這樣描寫天氣的!提到天氣變化,諸如起風、烏雲、下雨、打雷、下雪、霜降、起霧、彩虹等,大家都是如何描述的呢?如果讓你寫一篇關於天氣的作文,你會如何下筆?
  • 當古詩詞遇上「VR」 紹興讀者來了一場特殊「約會」
    當古詩詞和高科技相遇
  • 《人民日報》推薦:36首「絕美」古詩詞!原來古人這樣描寫天氣!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36首關於天氣的古詩詞,這些古詩詞都是《人民日報》整理推薦的,每一首都非常「絕美」,讀完之後你會感受到古代文人眼中的「氣象萬千」,原來古人是這樣描寫天氣的!提到天氣變化,諸如起風、烏雲、下雨、打雷、下雪、霜降、起霧、彩虹等,大家都是如何描述的呢?如果讓你寫一篇關於天氣的作文,你會如何下筆?
  • 當罕世奇花遇上古詩詞,妙不可言!
    當罕世奇花遇上古詩詞,當古詩詞遇上音樂,一切都是那麼的妙不可言。
  • 3首消暑古詩詞,文採飛揚意境美,帶來一陣清涼舒心
    對於古人來說,沒有空調和電風扇,該如何避暑消暑呢?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愛傳統文化的讀書人,記得關注我哦。今天我給大家獻上3首消暑古詩詞,文採飛揚意境美,帶來一陣清涼舒心。從詩詞中也可以看到,古人避暑的一些方式和古人對於消暑的一些感想。第1首,《江樓西望招客》: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 3首消暑古詩詞,文採飛揚意境美,帶來一陣清涼舒心
    對於古人來說,沒有空調和電風扇,該如何避暑消暑呢?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愛傳統文化的讀書人,記得關注我哦。今天我給大家獻上3首消暑古詩詞,文採飛揚意境美,帶來一陣清涼舒心。從中也可以看到,古人避暑的一些方式和古人對於消暑的一些感想。第1首,《江樓西望招客》: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 這些絕美古詩詞,哪首打動了你?
    這些絕美古詩詞,哪首打動了你? 2017年02月07日 15:56:40  來源:人民網   近日,《中國詩詞大會》廣受觀眾歡迎。中華詩詞,以其獨特的魅力,傳誦千年。
  • 古詩詞,詩意與美食的交融
    唐詩宋詞,文化中的瑰寶,它們有的磅礴大氣,有的雋永清麗,既有激昂的豪言壯語,也有舒緩的柔情細膩,可旁逸斜出的,是古詩詞裡也有美食。諸多詩詞可以把尋常食物描述得詩意萬千,讓人垂涎。詩人們一旦開始講究吃,也就帶動了後人的飲食風尚,一時間滋味悠悠歲月長。在《詩經》中,桃花的寓意為吉祥、多福。桃花盛開時,鱖魚正肥美。
  • 古詩詞關於七夕的絕美表述
    古詩詞關於七夕的絕美表述俯拾即是。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也叫「乞巧節」。在甘肅省西和縣乞巧文化濃鬱!下面我們將以三首不同時代的詩詞為例,展示源遠流長的七夕文化。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3首消暑古詩詞,文採飛揚意境美,帶來一陣清涼舒心
    對於古人來說,沒有空調和電風扇,該如何避暑消暑呢?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愛傳統文化的讀書人,記得關注我哦。今天我給大家獻上3首消暑古詩詞,文採飛揚意境美,帶來一陣清涼舒心。從中也可以看到,古人避暑的一些方式和古人對於消暑的一些感想。第1首,《江樓西望招客》: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 延邊特色美食——冷麵,口感清爽,麵條勁道,適合夏天的消暑美食
    延邊特色美食——冷麵,口感清爽,麵條勁道,適合夏天的消暑美食大家好哦,眾所周知,小編身在東北,昨天下午下班的時候,發現地上的積雪有的都融化了,突然意識到,春天真的來了。廢話不多說,一提到夏天,我們就來先了解一下夏天的解暑神器吧,除了空調我們還可以用美食來降低身體的溫度。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延邊州有一個經典的美食——延邊冷麵。延邊的朝鮮族冷麵一般來說是黑色的,因為是用蕎麥做成的,吃起來特別勁道。配菜有很多種,一般有牛肉片、雞蛋、蘋果、西紅柿、辣白菜、黃瓜等,加上特製的冷麵湯,夏天再加上冰塊,就可以吃了。
  • 當古詩詞遇上蓬萊閣,誰能更讓你心動
    小編這就滿足大家的心願,奉上李清照的《一剪梅》,看看古詩詞與漢服小姐姐、蓬萊閣古建築哪個更讓你心動。原來,古詩詞遇上漢服小姐姐和蓬萊閣,會這麼的美,不心動都難。文:李媛 圖:黃海麗 編輯:貓貓
  • 2020驚蟄節氣絕美古詩詞賞析 驚蟄節氣優美經典的文字說說句子
    2020驚蟄節氣絕美古詩詞賞析,驚蟄節氣優美經典的文字說說句子有哪些?一聲春雷驚天動地,把冬季最後一絲氣息都滌蕩殆盡,天開地闢萬物翻新,周而復始的一年正式開啟篇章之序。大地回暖,冬蟲甦醒,花紅柳綠,生機盎然,投入春的懷抱,深呼吸,就連頭髮絲就感到清爽,也難怪這蝴蝶、蜜蜂最愛春這季節。
  • 「相約鄉讀」走進孝昌,送來「音樂遇上古詩詞」
    湖北日報訊 (記者王晶、通訊員張敏)12月2日下午,長江讀書節「相約鄉讀·閱讀療愈」活動走進孝昌縣清溪實驗學校,為該校師生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當音樂遇上古詩詞古詩吟誦將古典文學和表演藝術結合在一起,秦老師告訴孩子們,學好古詩詞的吟誦,就要了解古代聲韻學的理論,詩詞鑑賞的理論,同時還要對古代音樂,傳統樂器,聲樂發聲技巧,音樂舞臺表演等等都有所了解。通過秦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以及生動、專業的吟唱,現場的老師及孩子們都被深深吸引。孩子們表示,沒想到平日深奧難懂的古詩詞竟然能夠唱出來,希望自己以後能有機會學習更多相關知識。
  • 古詩詞關於七夕的絕美表述
    古詩詞關於七夕的絕美表述俯拾即是。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也叫「乞巧節」。在甘肅省西和縣乞巧文化濃鬱!下面我們將以三首不同時代的詩詞為例,展示源遠流長的七夕文化。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藏在古詩詞中的絕美名字,取名真是太簡單了,姓留下,我取名!
    不用愁,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絕美名字,取名真是太簡單了,姓留下,我取名!【長安】、【合滿】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飛鴻】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絕美名字,讓取名真是太簡單了,看完的將姓留下,大家來幫忙取名吧!
  • 古詩詞,詩意與美食的交融
    唐詩宋詞,文化中的瑰寶,它們有的磅礴大氣,有的雋永清麗,既有激昂的豪言壯語,也有舒緩的柔情細膩,可旁逸斜出的,是古詩詞裡也有美食。諸多詩詞可以把尋常食物描述得詩意萬千,讓人垂涎。詩人們一旦開始講究吃,也就帶動了後人的飲食風尚,一時間滋味悠悠歲月長。在《詩經》中,桃花的寓意為吉祥、多福。桃花盛開時,鱖魚正肥美。
  • 「永春麻筍」炎炎夏日,這種消暑美食少不了!
    炎炎夏日,麻筍是餐桌上少不了的消暑美食,小編最近了解到永春麻筍開始「蹭蹭」往上長,過段時間就可以上市銷售。大家可以通過關注「鄉愁到家商城」第一時間買到原產地發出的鮮筍。麻竹筍別名甜竹、大綠竹、瓦坭竹,禾本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