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酒品茗|古風·酒與茶 上篇·茶韻悠然

2020-12-24 網際網路中新鮮事

古代的詩意,總是與酒和茶脫不開關係。茶是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酒是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其實古人的酒與茶,連名字都格外的動人。

【上篇·茶韻悠然】

透天香

——————————

「未嘗清甘味,先聞透天香」

屬烏龍茶,因其湯色金黃色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又稱黃旦)。香氣特高,芬芳優雅,常帶有桂花,梔子花和梨香的混合香,滋味醇細鮮爽,有回甘,適口提神,素有香,奇,鮮之說。

透天香

霧裡青

——————————

秋浦萬裡茶人到,笑說仙芝嫩蕊來。

又名嫩蕊,屬綠茶。由於"嫩蕊"產於海拔千米的雲霧之中,茶園常年被雲霧籠罩,所以當地人稱此茶為"霧裡青"。

衝泡在杯中的霧裡青,不僅有一種特殊的清香,而且還有一縷白色的霧氣上升,久而不散,茶色青碧透明,一根根飽滿秀麗的茶芽,開始漸漸豎立與杯中,山下浮動,猶如一群仙女在雲霧中翩翩起舞。

霧裡青

月光白

——————————

又名月光美人,深受普洱茶愛好者的喜歡具有烏龍的清香,又具普洱茶的醇厚,回甘無窮。其外形上片白,下片黑,猶如皎美的月光照在茶牙上,觀之煞是誘人。

衝泡時霧氣氤氳,瀰漫著絲絲花香,品嘗時亦帶有蜜香。

月光白

碧潭飄雪

——————————

碧潭飄雪香四溢,兩腋習習生清風。

產自四川峨眉山的花茶,其茶如其名,衝泡後湯色黃綠清澈,茶水上飄著幾瓣雪白的茉莉花,光是看就讓人賞心悅目了。細品,茶香與花香交相融合,沁人心脾。

碧潭飄雪

青葉甘露

——————————

又名竹葉青,屬綠茶,其茶名為陳毅元帥所取,竹葉青茶形似竹葉,青秀悅目,故取名為竹葉青。竹葉青茶香氣高鮮;湯色清明,滋味濃醇,被譽為世界名茶。

竹葉青茶茶味清香可口,茶色微黃淡綠,茶湯晶瑩透亮,可生津止渴、消熱解毒。

青葉甘露

休寧松蘿

——————————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松蘿茶屬綠茶,創於明初,松蘿茶產於安徽省休寧縣。

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蘿茶者,味在龍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記述。清代吳嘉紀在《松蘿茶歌》中有「松蘿山中嫩葉蔭,卷綠焙鮮處處同」之句,讚譽松蘿茶品質。

此茶帶有橄欖香味,滋味濃厚,揚名中外。

休寧松蘿

舒城蘭花

——————————

對於這個名字,有兩種說法,一是芽葉相連於枝上,形似一枚蘭早花;二是採制時正值山中蘭花盛開,茶葉吸附蘭花香,故而得名。

外形芽葉相連似蘭草,色澤翠綠,勻潤顯毫。衝泡後如蘭花開放,枝枝直立杯中,有特有的蘭花清香,俗稱「熱氣上冒一支香」,滋味濃醇回甘,令人回味。

舒城蘭花

日鑄雪芽

——————————

「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嘗。」

又名日注茶,日鑄茶,又有蘭雪之名,屬綠茶,因芽細而尖,遍生雪白茸毛,因此得名。帶有蘭花芳香,味甘而滋,氣厚醇永,湯色呈乳白色。

日鑄雪芽

太平猴魁

——————————

「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捲邊」

屬於綠茶類尖茶,被稱為綠茶界的茶王。其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將其衝泡,茶湯青綠,香氣高爽,品其味則幽香撲鼻,醇厚爽口,回味無窮,大有「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泡四泡幽香猶存」的意境。

大家應該還記得,步步驚心中的四爺,似乎就是最喜歡太平猴魁啊!

太平猴魁

碧螺春

——————————

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裡醉。

也稱佛動心,屬綠茶,碧螺春茶始於明代,俗名「嚇煞人香」(所以金庸大師讓姑蘇燕子塢裡阿朱阿碧的待客之茶是嚇煞人香,大概是不對的),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嘗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

此茶衝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入,是中國的名茶。

碧螺春

信陽毛尖

——————————

毛尖三碗暢心神,不抹胭脂滿面春。

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峰,屬綠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信陽毛尖具有「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可以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

信陽毛尖

君山銀針

——————————

茶照上樓人,君山破湖影。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黃茶類針形茶,君山茶舊時曾經用過黃翎毛、白毛尖等名,後來,因為它的茶芽挺直,布滿白毫,形似銀針而得名「君山銀針」。

據《湖南省新通志》 記載:「君山茶色味似龍井,葉微寬而綠過之。」古人形容此茶如「白銀盤裡一青螺」。

芽頭茁壯、堅實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黃髮亮,內質毫香鮮嫩,湯色杏黃明淨,葉底肥厚勻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變其味。

君山銀針

六安瓜片

——————————

「七碗清風自六安,每隨佳興入詩壇。」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綠茶,茶外形平展,茶芽肥壯,葉緣微翹,葉質柔軟,大小勻整。色澤翠綠有光,香氣清高,滋味鮮醇,回味甘美,湯色清澈晶亮,葉底嫩綠。

六安瓜片

顧渚紫筍

——————————

「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

顧渚紫筍,因其鮮茶芽葉微紫,嫩葉背卷似筍殼,故而得名。顧渚紫筍早在唐代便被茶聖陸羽論為「茶中第一」。在唐朝廣德年間開始進貢,正式成為貢茶。那時因紫筍茶的品質優良,還被朝廷選為祭祀宗廟用茶。當時的皇室規定,紫筍貢茶分為五等,第一批茶必須確保"清明"前抵達長安,以祭祀宗廟。這第一批進貢的茶就被稱為"急程茶"。

顧渚紫筍

雀舌

——————————

玉壺烹雀舌,金碗注龍團。

因形狀小巧似雀舌而得名,屬綠茶。衝泡後,茶香清香,香高持久,茶湯黃綠明亮,茶毫漂浮茶湯之中;品味雀舌,鮮爽、回甘,輕滑滋潤,滿口生津,吞下之後,齒頰留香,餘韻悠長。

雀舌

廬山雲霧

——————————

匡廬絕頂,產茶在雲霧蒸蔚中,極有勝韻。

通常用"六絕"來形容廬山雲霧茶,即"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

廬山雲霧

恩施玉露

——————————

「恩施玉露、溫古知新」。

屬綠茶,其香鮮爽口,外形條索緊圓光滑,色澤蒼翠綠潤,毫白如玉。

恩施玉露是我國目前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傳統蒸青綠茶。

恩施產茶,歷史悠久。遠在宋代,這裡已有茶葉生產。恩施玉露之創作,相傳始於清康熙年間。當時恩施芭蕉黃連溪有一藍姓茶商,壘灶研製,其焙茶爐灶,與今日之玉露茶焙爐極為相似。所制茶葉,外形緊圓挺直,色綠,珍貴如玉,曾稱「玉綠」。

恩施玉露

相關焦點

  • 酌酒品茗|古風·酒與茶 上篇·茶韻悠然
    古代的詩意,總是與酒和茶脫不開關係。茶是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酒是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其實古人的酒與茶,連名字都格外的動人。【上篇·茶韻悠然】透天香——————————「未嘗清甘味,先聞透天香」屬烏龍茶,因其湯色金黃色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又稱黃旦)。
  • 以茶會友,品茗論道
    自古以來,「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為君子追捧之八大雅事。善琴者通達從容,善棋者籌謀睿智,善書者至情至性,善畫者至善至美,善詩者韻至心聲,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花者品性怡然,善茶者陶冶情操。品茗論道,談古論今。
  • 品茗茶道敘茶事
    漢唐茶莊聞香嘆茶悠然自得未及漢唐茶莊,一襲撩人的茶香撲鼻而來,博古架上陳列著各式茶種、茶具,流淌著來自遠古的香氣。古典的紅木茶桌上,店主麥碧琴正泡上一壺茶,與友人閒話家常,一派悠然自適的自得感。開門七事,茶為其一。
  • 品茗茶道敘茶事
    漢唐茶莊聞香嘆茶悠然自得未及漢唐茶莊,一襲撩人的茶香撲鼻而來,博古架上陳列著各式茶種、茶具,流淌著來自遠古的香氣。古典的紅木茶桌上,店主麥碧琴正泡上一壺茶,與友人閒話家常,一派悠然自適的自得感。開門七事,茶為其一。
  • 茗人與茶:「波」韻
    「穿腔,下丹田,擴胸,熱背,汗出」,前輩以生理上感受淺釋鐵觀音品茗簡單初意,先介紹品茗與茶、與器皿、與用水的關聯,進而風趣論述品茗與茶道修養,與周遭音樂,與服飾之間相輔相成的微妙起杯聞香,細啜一口,舌根輕轉,沉浸意境,摒棄雜念,靜心體會茶葉這種物質中陽光與雨露結合的美;自然植物與茶工智慧揉合的美;品茗與環境氛圍相互影響的美。李老師將心總結為」純、雅、禮、和」茶道精神理念,追求人與人,人與茶,人與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傳播啟發人們追求更高生活境界。
  • 【楠書房茶會】以茶待友 以茶會友
    上海新天地楠書房文人空間在6月29日——7月1日的「書香茶韻」茶會中拉開了序幕,嘉賓們驚喜於茶人的高超技藝,驚訝於茶會上竟能相遇多年不見的老友
  • 與茶氤氳中尋一方靜謐,《茶日子》一杯好茶乾淨為上
    《茶日子》共分為五談:以口品茶、以韻品茶、以身品茶、以心品茶和侘寂。茶文化起於唐而盛於宋,自古茶酒不分家,李白愛酒如命,無酒不歡,喝酒就有「詩百篇」,喝酒就舞劍,酒、詩、劍是李白的人生三寶。愛茶者亦如此,唐朝詩人如盧仝的《七碗茶歌》飲茶名篇,流傳千古;品茗、鬥茶如同修仙悟禪,全身心達到一種空明的境界。茶的味道是苦、酸、甜,正所謂「不苦不澀不是茶」。入口即苦,苦盡甘來,甜而不膩,令人心曠神怡!
  • 盛世唐茶韻,人間陸羽茶 | 陸羽泉開園暨中秋古風遊園會
    陸羽古泉位於園林內側,我國唐代茶聖陸羽隱居雙溪撰寫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時,在此汲泉品茗。值陸羽泉公園開園之際,將唐煮茶、宋點茶同時於舞臺上演繹,還原古人煮茶、點茶所用的精妙器具和步驟,展現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傳承,讓前來參觀的人有更多一份認知。
  • 歷代茶畫 | 去畫裡喝茶,體會悠然茶趣,曼妙人生
    【近代篇】自古茶與畫淵源深遠,在豐子愷這位漫畫大師的書畫中,也在不經意間流露著茶的閒適與趣味。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蘇軾《後赤壁賦》,如此雅趣,必是興趣相投的好友,此情此景,於茶於酒都使得
  • 茶還是多泡泡才好,茶器作主角
    想下午茶的時光更為悠然自在,怎麼能沒有插花的點綴呢?溫柔雅致的陶瓷花瓶上陣,讓花藝在它的襯託下,找到美麗的歸宿,營造出一種安然意境,將下午茶的時光點綴得更為溫馨浪漫。攜一禪意茶器,給自己一段曼妙的品茗時光,淺啜慢飲,悠然茶香裡,人也顯得寧靜祥和,高貴脫俗起來,遠離了塵世間的喧囂浮躁,身心都得到淨化,然後再以更飽滿更元氣的一面面對生活吧。
  • 柏園茶韻
    黃龍有寺名天下,香溢柏園茶韻長。大悟縣三裡城鎮「柏園生態茶葉公園」,位於大別山西端,東依擂鼓臺,南鄰馬鞍山,北連豫南信陽和羅山,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你若站在海拔576米高的黃龍寺主峰「猴子石」上,可向東南遠眺界牌、露家衝兩座水庫之萬頃碧波,可向西北觀賞響水潭之臨空飛瀑,還可領略「腳踏兩省,雞鳴三縣」賞心悅目之無限風光,更可享受「柏園生態茶葉公園」沁人心脾之綠茶清香!
  • 以茶會友 茶舞之韻再出發傳遞茶文化
    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聞發布會現場9月6日,記者從茶舞之韻培訓中心和茶舞之韻表演中心開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據介紹,茶舞之韻培訓中心以茶舞培訓為主,其茶舞的美蘊含著傳統文化之美、生命之美和雲南少數民族之美,將以多重境界引領大家更好地了解茶文化,了解茶之美。現場,中國茶舞創始人付麗紅表示,開設茶舞之韻培訓中心是希望讓更多對茶舞感興趣的朋友們更好地了解茶舞。同時,也希望通過茶知識問答、烹茶、賞茶、品茗等各種形式,讓業餘愛好者深入了解茶文化精髓。
  • 茶酒,芳香滿中華
    二、茶酒的文化史篇800餘年前,北宋大學士蘇軾留翰墨遺珍、古籍引注,記載了以茶釀酒的創想。蘇軾將創想中的「茶酒」以「七齊」「八必」做為茶酒釀製之法,添「酒禮」、「酒德」之說,豐富了茶酒文化的精神內涵。蘇軾定論:「茶酒採茗釀之,自然發酵蒸餾,其漿無色,茶香自溢」。從上古到清乾隆年間,在傳說至北宋蘇軾整理引注,文士、畫家中廣現沸茶釀酒的逸事。
  • 《茶韻》
    朗讀:張東波《茶 韻》人生如茶,浮浮沉沉,總是難以把握自己的尺度。
  • 與茶為伴、與書對語,東莞圖書館將舉辦「茶韻書香」活動
    中國是茶的故鄉,有著悠久的產茶歷史,是茶葉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各民族在不同的地區都有著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細品茶、靜閱書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健康生活方式。為此,東莞圖書館將聯合各分館等策劃推出「茶韻書香」系列活動,涵蓋展覽、講座、直播、讀書會等多種形式。說文解「茶」、書香溯「茶」、品茶論「道」……「茶韻書香」系列活動內容豐富。
  • 漢風茶韻樂享中秋 日產文華品茗賞車會_南京車網
    幽居雅室,琴聲韻韻,茶香四溢,沁人心脾,9月26日(周六),位於東麒路汽車4S園的東風日產文華旗艦店舉辦」漢風茶韻中秋品茗賞車會
  • 新起點 茶舞之韻「以茶會友」傳遞茶舞內涵
    9月6日,茶舞之韻培訓中心和茶舞之韻表演中心開幕新聞發布會,暨茶舞之韻傳習館淘寶企業店上線新聞發布會在昆明舉行。 開設茶舞之韻培訓中心是希望讓更多對茶舞感興趣的朋友們更好地了解茶舞,同時,也希望通過茶知識問答、烹茶、賞茶、品茗等各種形式,讓業餘愛好者深入了解茶文化精髓。我們將開展不同周期、不同時長、不同類別的茶舞培訓課,以讓大家更好地感知茶舞的美,更好地提升自己。
  • 茶香淼淼 品茗泉州茶生活
    茗山生態茶在泉州這一喧囂的都市裡,緊張忙碌的生活節奏中依然飄著茶的幽遠清香,不管春夏秋冬,一杯清茗、一襲清香,給多少遊客獲得慰藉、令多少勞碌的心靈得到休憩。在茗山生態茶館中,所品之茶是當地天然採擷。除此之外,還可以喝到正宗方法泡製的鐵觀音。
  • 沿著邛茶走廊,感受古風今韻
    為將大賽引向深入,在首屆天府大地藝術季即將啟幕之際,大賽組委會邀請各地詩人重走茶馬古道,感受邛茶魅力。在博物館,一個個古茶餅,一張張老照片,無不傳遞著源遠流長的邛茶文化。在品嘗文君黑茶後,成都詩人韓俊稱,以前只知道邛茶很好喝,不知黑茶之源就在邛崍,不愧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故鄉,到處浸潤著濃淡相宜的茶香。
  • 柏 園 茶 韻
    你若站在海拔576米高的黃龍寺主峰「猴子石」上,可向東南遠眺界牌、露家衝兩座水庫之萬頃碧波,可向西北觀賞響水潭之臨空飛瀑,還可領略「腳踏兩省,雞鳴三縣」賞心悅目之無限風光,更可享受「柏園生態茶葉公園」沁人心脾之綠茶清香! 柏園茶歷史悠久,名揚天下。據《大悟民俗文化》記載:宋朝時,楊八姐率三千將士,在四靈廟消滅欺男霸女、為害百姓的鐵頭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