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詩意,總是與酒和茶脫不開關係。茶是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酒是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其實古人的酒與茶,連名字都格外的動人。
【上篇·茶韻悠然】
透天香
——————————
「未嘗清甘味,先聞透天香」
屬烏龍茶,因其湯色金黃色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又稱黃旦)。香氣特高,芬芳優雅,常帶有桂花,梔子花和梨香的混合香,滋味醇細鮮爽,有回甘,適口提神,素有香,奇,鮮之說。
霧裡青
——————————
秋浦萬裡茶人到,笑說仙芝嫩蕊來。
又名嫩蕊,屬綠茶。由於"嫩蕊"產於海拔千米的雲霧之中,茶園常年被雲霧籠罩,所以當地人稱此茶為"霧裡青"。
衝泡在杯中的霧裡青,不僅有一種特殊的清香,而且還有一縷白色的霧氣上升,久而不散,茶色青碧透明,一根根飽滿秀麗的茶芽,開始漸漸豎立與杯中,山下浮動,猶如一群仙女在雲霧中翩翩起舞。
月光白
——————————
又名月光美人,深受普洱茶愛好者的喜歡具有烏龍的清香,又具普洱茶的醇厚,回甘無窮。其外形上片白,下片黑,猶如皎美的月光照在茶牙上,觀之煞是誘人。
衝泡時霧氣氤氳,瀰漫著絲絲花香,品嘗時亦帶有蜜香。
碧潭飄雪
——————————
碧潭飄雪香四溢,兩腋習習生清風。
產自四川峨眉山的花茶,其茶如其名,衝泡後湯色黃綠清澈,茶水上飄著幾瓣雪白的茉莉花,光是看就讓人賞心悅目了。細品,茶香與花香交相融合,沁人心脾。
青葉甘露
——————————
又名竹葉青,屬綠茶,其茶名為陳毅元帥所取,竹葉青茶形似竹葉,青秀悅目,故取名為竹葉青。竹葉青茶香氣高鮮;湯色清明,滋味濃醇,被譽為世界名茶。
竹葉青茶茶味清香可口,茶色微黃淡綠,茶湯晶瑩透亮,可生津止渴、消熱解毒。
休寧松蘿
——————————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松蘿茶屬綠茶,創於明初,松蘿茶產於安徽省休寧縣。
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蘿茶者,味在龍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記述。清代吳嘉紀在《松蘿茶歌》中有「松蘿山中嫩葉蔭,卷綠焙鮮處處同」之句,讚譽松蘿茶品質。
此茶帶有橄欖香味,滋味濃厚,揚名中外。
舒城蘭花
——————————
對於這個名字,有兩種說法,一是芽葉相連於枝上,形似一枚蘭早花;二是採制時正值山中蘭花盛開,茶葉吸附蘭花香,故而得名。
外形芽葉相連似蘭草,色澤翠綠,勻潤顯毫。衝泡後如蘭花開放,枝枝直立杯中,有特有的蘭花清香,俗稱「熱氣上冒一支香」,滋味濃醇回甘,令人回味。
日鑄雪芽
——————————
「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嘗。」
又名日注茶,日鑄茶,又有蘭雪之名,屬綠茶,因芽細而尖,遍生雪白茸毛,因此得名。帶有蘭花芳香,味甘而滋,氣厚醇永,湯色呈乳白色。
太平猴魁
——————————
「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捲邊」
屬於綠茶類尖茶,被稱為綠茶界的茶王。其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將其衝泡,茶湯青綠,香氣高爽,品其味則幽香撲鼻,醇厚爽口,回味無窮,大有「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泡四泡幽香猶存」的意境。
大家應該還記得,步步驚心中的四爺,似乎就是最喜歡太平猴魁啊!
碧螺春
——————————
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裡醉。
也稱佛動心,屬綠茶,碧螺春茶始於明代,俗名「嚇煞人香」(所以金庸大師讓姑蘇燕子塢裡阿朱阿碧的待客之茶是嚇煞人香,大概是不對的),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嘗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
此茶衝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入,是中國的名茶。
信陽毛尖
——————————
毛尖三碗暢心神,不抹胭脂滿面春。
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峰,屬綠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信陽毛尖具有「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可以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
君山銀針
——————————
茶照上樓人,君山破湖影。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黃茶類針形茶,君山茶舊時曾經用過黃翎毛、白毛尖等名,後來,因為它的茶芽挺直,布滿白毫,形似銀針而得名「君山銀針」。
據《湖南省新通志》 記載:「君山茶色味似龍井,葉微寬而綠過之。」古人形容此茶如「白銀盤裡一青螺」。
芽頭茁壯、堅實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黃髮亮,內質毫香鮮嫩,湯色杏黃明淨,葉底肥厚勻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變其味。
六安瓜片
——————————
「七碗清風自六安,每隨佳興入詩壇。」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綠茶,茶外形平展,茶芽肥壯,葉緣微翹,葉質柔軟,大小勻整。色澤翠綠有光,香氣清高,滋味鮮醇,回味甘美,湯色清澈晶亮,葉底嫩綠。
顧渚紫筍
——————————
「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
顧渚紫筍,因其鮮茶芽葉微紫,嫩葉背卷似筍殼,故而得名。顧渚紫筍早在唐代便被茶聖陸羽論為「茶中第一」。在唐朝廣德年間開始進貢,正式成為貢茶。那時因紫筍茶的品質優良,還被朝廷選為祭祀宗廟用茶。當時的皇室規定,紫筍貢茶分為五等,第一批茶必須確保"清明"前抵達長安,以祭祀宗廟。這第一批進貢的茶就被稱為"急程茶"。
雀舌
——————————
玉壺烹雀舌,金碗注龍團。
因形狀小巧似雀舌而得名,屬綠茶。衝泡後,茶香清香,香高持久,茶湯黃綠明亮,茶毫漂浮茶湯之中;品味雀舌,鮮爽、回甘,輕滑滋潤,滿口生津,吞下之後,齒頰留香,餘韻悠長。
廬山雲霧
——————————
匡廬絕頂,產茶在雲霧蒸蔚中,極有勝韻。
通常用"六絕"來形容廬山雲霧茶,即"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
恩施玉露
——————————
「恩施玉露、溫古知新」。
屬綠茶,其香鮮爽口,外形條索緊圓光滑,色澤蒼翠綠潤,毫白如玉。
恩施玉露是我國目前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傳統蒸青綠茶。
恩施產茶,歷史悠久。遠在宋代,這裡已有茶葉生產。恩施玉露之創作,相傳始於清康熙年間。當時恩施芭蕉黃連溪有一藍姓茶商,壘灶研製,其焙茶爐灶,與今日之玉露茶焙爐極為相似。所制茶葉,外形緊圓挺直,色綠,珍貴如玉,曾稱「玉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