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香港赤柱故居 將在臺灣重現

2020-12-11 環球網

鄧麗君香港赤柱故居

據臺東森新聞報導,「一代歌后」鄧麗君逝世滿15周年,臺北縣觀光局決定斥資5000萬元(新臺幣,下同,如何換算人民幣),在金山鄉規劃一座鄧麗君紀念園區,除了有文物展館外,也將復原重現她位於香港的赤柱故居。

淺綠色的兩層樓洋房配上歐風大花園,鄧麗君位於香港赤柱海邊的故居佔地2千多坪,背山面海景色絕佳,可惜房子早在6年前已經被轉賣拆除,也讓歌迷們相當惋惜。不過,現在鄧麗君故居即將在金山重現風貌。當地民眾表示,「如果做鄧麗君紀念園區,她的名聲都傳出去,大家都會來觀光啊!』

關於重現鄧麗君故居的地點,初步選定金包裡大街上閒置已久的溫泉育樂中心,以及一旁的公園。北縣觀光局打算斥資5000萬元,拆除舊建築、復原赤柱景觀和規劃文物展館。

總共佔地2.6公頃的鄧麗君紀念園區,預計2011年8月完工。據了解,這裡距離鄧麗君墓園約6公裡,車程要10分鐘左右。金山鄉長許春財表示,「最主要把鄧麗君所有的文物,包括她以前舊有的一些影視、展覽,以及他一些會讓大家懷念的歌曲,我們希望案子早日成了。」

原汁原味復原重現,內部家具擺設都和故居相同,未來金山紀念園區將是兩岸三地鄧麗君文物最豐富的紀念館,相信到時候一定會掀起另一波觀光熱潮。

每年平均有1000餘萬旅客訪港,其中有140萬旅客會遊覽赤柱,鄧麗君的故居開放,可吸引大批歌迷。旅協會將協助主辦機構宣傳,主辦單位估計,每日參觀的人數可達200人,對內地的遊客而言,吸引力可能更大。

鄧麗君故居位於赤柱佳美道18號,她於1988年搬入,直到1995年逝世前,在香港時一直都是住在這裡。樓下包括有客廳、飯廳、書房(練歌室),樓上則包括客室、臥室及衣帽間。全屋大多數地方都開放讓人參觀,而臥室則是首次開放。無論是花園、客廳、飯廳,還是衣帽間,都保留舊日家居擺設及布置,以真實地反映鄧麗君生前的生活狀況。

故居從5月22日起開放,直至2001年5月20日,門票為20元。門票收入在扣除基本日常營運開支外,其餘會撥捐保良局幼兒住宿服務。

小貼士:

★鄧麗君香港故居位於赤柱佳美道18號。參觀時間為每日上午9:30至下午4:30,逢星期三下午休息。入場費每人港幣20元。

★因為要輪批參觀,最好預約。電話:27987688。

★前往方法:乘地鐵至中環站A出口交易廣場,於巴士總站乘搭61、64、66號巴士,或由尖沙咀東部康宏廣場乘973號巴士前往。也可以尋找終點為赤柱廣場的巴士或專線小巴。

相關焦點

  • 鄧麗君赤柱故居被搬上網
    鄧麗君赤柱故居被搬上網2001年1月20日18:42:35 網易社區   鄧麗君逝世五年多,除了燒毀的蘆洲居所,唯一能一探鄧麗君風採的地方僅剩下臺灣的筠園與香港赤柱的故居,赤柱故居自今年五月廿一日開放以來,湧入大批日本、香港、臺灣、大陸等地區的小鄧迷一睹鄧麗君香港的家
  • 臺灣臺北縣將建「鄧麗君紀念園區」
    來源:新華網  作者:  2010-12-15 17:05  編輯:任琦琥   新華網臺北12月10日電綜合臺灣媒體10日報導,臺北縣政府日前與鄧麗君文教基金會籤署協議,將利用臺北縣周邊風景區建設一處
  • 鄧麗君故居將「落戶」灕江 再現「原汁原味」
    自從鄧麗君在香港赤柱的故居於三四年前被出售後,尋找合適的地點建立鄧麗君紀念館便成了懸在其家人心頭的一樁大事。前日,鄧麗君胞弟鄧長禧透露,紀念館有可能選址桂林,再現一個「原汁原味」的鄧麗君故居風貌。  鄧長禧告訴記者,自1995年鄧麗君因哮喘猝然逝世後,呼籲建立「紀念館」的聲音便不絕於耳。
  • 灕江邊再建原味鄧麗君故居 紀念館初選在桂林
    自從鄧麗君香港赤柱故居於3、4年前被出售之後,尋找合適的地點建立鄧麗君紀念館便成了懸在其家人心頭的一樁大事。昨天,特地為「思君十年———芳華十八鄧麗君金曲上海演唱會」而來的鄧麗君胞弟鄧長禧透露,紀念館有可能選址桂林,屆時將把位於香港故居內的擺設一一搬來,再現一個「原汁原味」的鄧麗君故居風貌。
  • 鄧麗君故居最後一天開放 歌迷絡繹不絕
    鄧麗君逝世多年仍然令人懷念歌迷趁故居最後一日開放趕來參觀左起:彭佳慧、侯湘婷、JEFF、向小喬及楊天經到場拜祭>  昨天是鄧麗君51歲生忌,同時亦是她位於赤柱的故居最後一次開放給公眾人士憑弔,故昨日絡繹不絕有歌迷、旅客到場排隊入內參觀,追憶她的生前點滴,並在花園上香,因為該舊居已出售並將改建。
  • 鄧麗君臺灣故居地欲建鄧麗君主題公園
    新華網北京5月7日電臺北消息:已故著名歌星鄧麗君的臺灣故居地臺北縣蘆洲市7日舉辦「小城故事紀念音樂會」,紀念鄧麗君逝世11周年,並為當地準備營造的鄧麗君主題公園造勢。除了舉辦音樂會,蘆洲市7日還特地製作了30斤重的超大「麗君餅」。這是鄧麗君小時候愛吃的餅,當地糕餅業希望鄉親們能通過吃餅緬懷鄧麗君。以鄧麗君各時期形象為模本製作的人偶,也受到不少鄧麗君歌迷的喜愛。
  • 著名歌星鄧麗君臺灣故居地欲建鄧麗君主題公園
    新華網北京5月7日電 臺北消息:已故著名歌星鄧麗君的臺灣故居地臺北縣蘆洲市7日舉辦「小城故事紀念音樂會」,紀念鄧麗君逝世11周年,並為當地準備營造的鄧麗君主題公園造勢。  除了舉辦音樂會,蘆洲市7日還特地製作了30斤重的超大「麗君餅」。這是鄧麗君小時候愛吃的餅,當地糕餅業希望鄉親們能通過吃餅緬懷鄧麗君。
  • 鄧麗君逝世25周年:央視為她「復活」重現螢屏,香港開紀念展館
    5月8日是一代天后鄧麗君逝世25周年的日子,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支氣管哮喘發作於泰國清邁逝世。經送醫搶救無效,於19:30分許溘然離世,享年43歲……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時至今日,她的歌聲仍然在各種舞臺唱響,從來沒有被遺忘過。 她用歌聲描繪了一個時代,也撫慰了千萬人的心靈。她用音樂消弭了兩岸半個世紀的隔閡。
  • 鄧麗君臺灣故居欲建主題公園(圖)
    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已故著名歌星鄧麗君的臺灣故居地臺北縣蘆洲市7日舉辦「小城故事紀念音樂會」,紀念鄧麗君逝世11周年,並為當地準備營造的鄧麗君主題公園造勢。
  • 鄧麗君病逝25周年追思會臨時取消,40名鐵粉不顧疫情捧花現身筠園
    5月8日是一代歌后鄧麗君逝世25年,轉眼四分之一世紀過去,當年的粉絲大部分為人父母,卻始終無法忘記鄧麗君,冒著疫情到墓園紀念。據臺媒報導,因疫情影響,原定在中國臺灣、馬來西亞等多地舉辦的歌會友活動延期到明年,鄧麗君三哥鄧長富透露,妹妹是在泰國清邁病逝,預計會在11月於當地舉辦歌友會。
  • 「邯鄲路書」漫步鄧麗君藝術中心
    藝術中心定於邯鄲,源於鄧麗君的祖籍是河北邯鄲大名縣鄧臺村,也是象徵著鄧麗君回到起點,再一次用溫柔的嗓音和充滿感染力的演唱,讓觀眾沉浸在她美好的音樂中。 藝術中心包含三處之最,首先是全球首座鄧麗君的常設館,以藝術、光影及美學的設計手法,將文物、歌曲及珍貴影像相融合呈現這位亞洲流行音樂巨星璀璨一生。
  • 卜公碼頭重現赤柱海濱 冀成"小鎮中的綠洲"(圖)
    卜公碼頭重現赤柱海濱 冀成"小鎮中的綠洲"(圖) 2008年04月16日 15: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在赤柱海濱重置後的卜公碼頭外觀。(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新網4月16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赤柱海濱長廊的翻新工程上月已完成。整個海濱長廊以美利樓旁新建的碼頭為起點,經赤柱大街、赤柱市集,一直延伸至與市集相連的原居民村落。長廊全長380米,佔地總面積約1.4公頃,建造費約為9000萬元。
  • 臺灣歌星鄧麗君去世20周年 當年伯樂赴臺紀念
    華夏經緯網5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傳奇歌星鄧麗君去世20周年,被喻為「鄧麗君日本的歐多桑」,83歲的舟木稔7日從羽田機場趕來臺北,他說,「年紀一大把了,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能為她做的」。    據報導,舟木稔將參加今天在金寶山筠園舉行的鄧麗君去世20周年追思紀念活動。
  • TERESA與我的赤柱之旅
    每次到香港,都不曾到赤柱,不是不想觀賞這裡的海、酒吧和美利樓,而是實在不想打擾TERESA(鄧麗君),要知道赤柱的佳美道有她的居所,也有她的音樂和歌。而每每想到赤柱,便傻乎乎的油然想起我青澀時光的「美酒」和「咖啡」,雖然我並不喝酒。
  • 永遠的鄧麗君—謹以此文紀念心中的女神
    但喜歡民謠和搖滾的我,其實還有另一個最愛,那就是鄧麗君,不單喜愛,還有情懷。1月29日是鄧麗君的生日,如果她還活著今年65歲。鄧麗君本名鄧麗筠,臺灣流行音樂歌手。1967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唱片專輯,1970至80年代達事業高峰,在日本樂壇發展大獲成功,名氣回向中國大陸、香港、臺灣、馬來西亞、泰國等。1990年代初淡出樂壇。
  • 圖文:鄧麗君傳記《絕響》將發行 鄧家人擬建上海紀念館
    中新網北京4月24日消息:近日,臺灣著名歌星鄧麗君的五弟鄧長禧在成都透露:今年5月8日鄧麗君逝世6周年時,將推出首本正式的鄧麗君傳記《絕響》;而為了卻鄧麗君生前遺願,準備在上海成立鄧麗君紀念館。  將於今年5月15日在臺北發行的鄧麗君傳《絕響》,是目前唯一完整客觀記述鄧麗君一生的傳記,已經由鄧麗君家人授權認可,  據悉,這本傳記由鄧家人聘請的臺北作者歷時2年完成,全文12萬字,將詳細披露鄧麗君生前人們所關注的種種敏感問題。該書作者在香港地區和法國、新加坡、泰國等鄧麗君生前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採訪了和鄧麗君有過接觸的100多名人士後成書。
  • 鄧麗君逝世15周年祭:多名歌手翻唱其歌曲走紅
    1968年,鄧麗君開始在一些歌廳登臺演唱,並參演電影,也曾在電視臺主持節目。在公司的安排下,鄧麗君走出臺灣,足跡遍及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地。  1973年,鄧麗君去美國學習英文,第二年又轉赴日本發展。不久,她就以一曲《空港》,獲得1974年日本「最佳新人歌星獎」等多個獎項。而收入這首歌曲的唱片的總銷量,也達到75萬張。
  • 香港|海邊小鎮赤柱
    赤柱赤柱Stanley,是中國香港南部一個景色秀麗的海邊小鎮,位於淺水灣的東方,石澳的西方,景色宜人並充滿異域風情。赤柱是香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同時也是一個別具歷史的地方,曾是英軍軍事據點,也曾是香港島的行政中心,香港戒備森嚴的監獄也在這裡。
  • 香港赤柱軍人墳場
    ,但香港卻並不是一個只有石屎森林,沒有歷史遺蹟的地方,相反,只有你有興趣,你幾乎可以在香港的任何地方找到這100多年來的歷史遺珠,赤柱軍人墳場就是其中璀璨的一顆。        香港開埠之初,如今偏居港島東南隅的赤柱是港英政府的行政中心,包括政府、駐軍、監獄等重要設施都在此地,為了安葬死去的駐軍軍人及其家屬,在赤柱的海邊開闢了軍人墳場,此後墳場一度關閉70年。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1942年墳場重開,以安葬在香港逝世的戰俘和在拘留營中死去的平民,部分1941年抗戰身亡而在戰場上斂葬的屍骸,特別是香港義勇軍人的骸骨,亦遷葬於此。
  • 赤柱——香港南端的海濱風情小鎮
    海灣裡還停滿了遊艇和小漁船,非常有香港海島的特色,彷佛就是給人們拍照用的,其實這些船隻會在晚上出來打漁,白天都是停泊在海上。徒步大約不到兩公裡,便見到了一個大海灘,這就是著名的淺水灣。後來被用作日本皇軍憲兵總部,戰後,美利樓曾經被多個香港政府部門作為辦公室。1975年至1982年期間,美利樓成為了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總部。1982年,因應香港中銀大廈的建築工程,美利樓需要被拆卸。由於其歷史價值,1990年,香港政府決定將這座建築物完整地保留及遷至赤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