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雷下雨收衣服啦......
又下雨啦......崩潰,看來最近不適合曬衣服
最近的雨
總是來得很突然
藍天白雲
晴空萬裡
突然間傾盆大雨
無處躲避總是讓人
始料不及
初夏時節
天氣的「畫風」相對多變
升溫、降溫
晴天、雨天都挺隨機
今
天
天
氣
今天白天
廈門地區天氣:多雲到陰天,有陣雨或雷陣雨,偏南風3-4級,氣溫:28-31℃
說到未來天氣
總的來說
受梅雨鋒的影響
近期福建省多降雨天氣
廈門也是雨水連軸轉
今天開始到7號多出現午後陣性降水
6月8號到11號有較明顯的降水過程
氣溫方面隨著降雨的形勢越來越明顯
溫度也有顯著降低
未來一周
雷陣雨恐怕將天天見
這一波雨雨雨雨雨雨
你準備好了嗎?
在這段時間高溫和降雨經常會碰到一起
溫度高時會出現35℃以上的高溫
下雨時則多出現短時強降雨
所以雨傘是常備的既能防曬又能擋雨
今天,我們迎來24節氣中的「芒種」節氣,這是一個與農事有關的節氣。民間有諺語說:「芒種芒種,連收帶種」。
芒種時節意味著仲夏正式開始,氣溫將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所以大家也會比較容易出現疲憊乏力、睏倦等症狀,建議中午可以稍微小睡一下來緩解疲勞;在飲食上,應以清淡、開胃、質軟食物為宜。
廈門音樂廣播
《我愛古詩詞》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是直接以農事命名的一個節氣。芒種前後,北方多晴天,正是收麥時節,而南方地區進入梅雨時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空氣非常潮溼,正適合插秧種稻。芒種,忙著種,它的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關於芒種的古詩詞裡,最為著名的大概要屬陸遊的這首《時雨》了。
時雨
[宋] 陸遊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永日付竹床。
衰發短不櫛,愛此一雨涼。
庭木集奇聲,架藤發幽香。
鶯衣溼不去,勸我持一觴。
即今幸無事,際海皆農桑;
野老固不窮,擊壤歌虞唐。
到了芒種這個節氣,雨很應時地下了起來,人們都在田地裡忙著插秧。家家戶戶吃著香噴噴的麥飯,田野四處飄蕩著悠揚的菱歌。我老了,也懶得下地幹活,終日倚在竹床上。稀疏花白的短頭髮也不用梳理,好在這場應時的雨讓人感覺很涼爽。庭院林木裡傳來各種清脆的鳥叫聲,藤架上的花兒也散發著幽香。羽毛被打溼的黃鶯也不離去,鳴叫著,好像在勸我喝一杯酒。好在現在天下太平,沒什麼事,四海的百姓都在忙於農事。在這太平年裡,居于田野的老人也不窮困,他們都唱著擊壤歌歌頌著太平盛世。
您現在收聽到的是廈門音樂廣播《我愛古詩詞》。「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幾乎成了描寫「芒種」節氣的代表名句,願我們的生活,都能如這節氣一般,忙碌、充實、平安又豐盛。
播音:宋穎 撰稿:宋穎 製作:阿毅
廈門音樂廣播《我愛古詩詞》
播出時間
07:30/09:30/11:30/14:30/17:42/21:30
關於芒種的古詩詞很多
讓我們繼續跟隨
閩南之聲廣播《學講閩南話》
聆聽閩南話讀詩
芒種
芒種,又名「忙種」,是二十四節氣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這個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種植。農事耕種以這一時節為界,過此之後成活率就越來越低。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芒種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意思是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去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古時描寫芒種的詩歌有不少,今天,吳芬為您朗讀唐代詩人竇常創作的《北固晚眺》。
水國芒種後,梅天風雨涼。
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
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
年年此登眺,人事幾銷亡。
《北固晚眺》表達的是芒種後,梅雨時節來臨,燕子繞著危檣不斷盤旋。詩人登高遠眺,望著日夜不停的水流陷入沉思,這人事消亡如這流水一般——這是詩人借芒種時節後登高遠眺抒發人事消亡的感慨。
芒種民俗
送花神
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有迎花神,也有送花神,一迎一送。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文字記載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麵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學講閩南話,有聽有效果,越聽越趣味!
廈門廣電集團廣播中心i聽廈門
廈門音樂廣播《我愛古詩詞》編輯:小夏 責編:洪巖
閩南之聲《學講閩南話》 編輯:阿柯 責編:陳宏
微信編輯:陳微雯
責編:林軍、陳國勝
編審:王亞男
廈門廣電微信矩陣
i聽廈門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我們!
點個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