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玩味:十畝之間
文:瀟湘藍
山中若有眠,枕的是月
瀟湘藍
常被人取笑,因為我的手機主屏上有九個大類,分別取了個附庸的類名。比如工具類的叫「清寂」,書刊類的叫「花滿樓」,圖片類的叫「流風回雪」,還有一個叫「十畝之間」,因為意思模糊,更惹人發笑了。
「十畝之間」是《詩經·魏風》中的一首詩。
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
十畝之外兮,桑者洩洩兮,行與子逝兮。
只有兩句,說起來卻很耐人尋味。
古人有農田十畝,廬舍二畝半。
環廬舍種桑麻雜菜。
曹植詩云: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
子曰: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美女羅衣飄飄,公子輕裾隨風。
十畝之間兮,採桑種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十畝之外兮,琴書消憂,
清流賦詩,白頭偕老。
行與子還兮,行與子逝兮,
從「還」到「逝」,相與相隨了一輩子。
甜一點看,這是田園之樂,夫唱婦隨。
酸一點看,這是仕途失意,歸隱之作。
古魏國很弱,夾在周室衰微,諸侯紛爭當中,被晉獻公順帶著就滅了。
古魏國短的沒有歷史,卻有千古流芳的詩作。
《魏風》只有七首,其中《碩鼠》和《伐檀》非常有名。他們的公族就是碩鼠一類,不稼不穡,不狩不獵,毫無作為。一介弱國小民,「心之憂矣,其誰知之」,最後只能「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所謂樂土,就是《十畝之間》。
世稱小隱隱於野。
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虛室有餘閒,對酒絕塵想。相見無雜念,但道桑麻長。
苦一點看,這種田園理想,思之令人落淚。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能夠在這裡享受的,都到了一把年紀,可以說一說人生況味了。
比如陶淵明,出仕三十年,上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下坡「少小抱孤念,曾經有猛志。」在仕與耕之間苦苦掙扎了半世。
比如老舍說過年:
在爆竹稍靜下來些的時節,我老看見過去的苦境。
比如餘秀華說一朵花:
我們都是開放過的人,
被生活吞進去又吐出來。
辣一點看,十畝之間,
緩慢、平和,細水長流而充滿力量。
山中若有眠,枕的是月。
夜中若渴,飲的是清泉甘露。
十畝之外兮,桑者洩洩兮,行與子逝兮。
洩:鳥兒緩飛,歲月弛慢,桑女自得。
讀書寫字,洗衣做飯,
炊煙嫋嫋,意暖情融。
一個沒有出息的女人,
被砸到地上,又自己站起來。
一篇篇文案死去,一個個計劃凋落,
又被捏在手心裡捂熱起來。
行與子逝兮,
那是一種信念。
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
這是一幅畫,風和日麗,怡然從容。
這是一種生活方式,自性清靜,充滿禪意。
從空出有,如一朵清蓮,
只有把自己落進土裡,深埋,
才能對未來的日子滿心歡喜。
命運未必會改變河道,
先把心情贖回來。
山中若有眠,枕的是月。
夜中若渴,飲的是清泉甘露。
最好的生活,是一種關於空氣的耕種,
求一個南北對流,身心通透。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就是十畝之間,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
我與你的,詩意人生。
私話:
感謝閱讀,恭喜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