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學習速度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於不知其內在原理,所以理解得不深刻,抓不住問題的實質與要害。這樣的話,就無法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認識其內在的客觀規律。如此,學習起來也就如一團亂麻,抓不住重點,學得越來越難,成績提高自然就困難了。
可是一位英語老師卻說他只要三句話就能講清英語語法了,因為英語一共只有三個句型!他說英國人是漁民的後裔。打漁需要大船,大船必須有個團體,分別承擔掌舵、升帆、撒網、划槳等職責。所以,生產生活方式決定了英語的思維習慣是要守規矩、講秩序,與中國式過馬路相比,英國要老老實實地排成一隊。
這在種特點語言中的體現就是句型種類少,規則多,就跟過馬路方式一樣,十個英國人說出的話一模一樣。因此,他說英語非常非常簡單,只有三個句型,相當於「過馬路」時的三面旗幟。學英語時不管帥再複雜的「交通」,舉好這三面旗幟跟著走就可以了!那麼這三個句型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他是這樣教的:
第一個句型:主系表。
很多人喜歡把「is」翻譯成「是」。比如「The man is a teacher」,這句話與「這個人是一個老師」從字面上來看正好一一對應。可是如果把真的把「is」翻譯成「是」,那就慘了,因為這是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拼出來的句子,沒有真正理解英語語法。
如果要這樣翻譯,那麼「how are you」就變成了「怎麼是你」,「how old are you」就變成了「怎麼老是你」,「人山人海」就變成了「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給你點顏色看看就變成了「give you color to see see」。這樣的話,你的英語就完全變成了中式英語,不能按照英國人的思維方式拼出來句子,這樣英語就難以過關了。
不要把「is」理解成「是」。那麼,該怎麼理解「is"呢?
當「is」後面是名詞的時候,它表示是什麼( 什麼人、什麼東西是什麼);當「is」後面是形容詞的時候,它表示怎麼啦(什麼人、什麼東西怎麼啦);當「is」後面是一個介詞加名詞(我們叫它介詞短語)的時候,它表示在什麼地方(什麼人、什麼東西在什麼地方)。
所以,中文說「這個人是一個老師」,英文說「 The man is a teacher」;中文說「他很忙」,英文說「He is busy」;中文說「她在教室裡」,英文說「She is in the classroom」。那為什麼,中文一會有「是」,一會沒有,而英文非有這個「is」,跟這個「is」沒完沒了?
因為英語裡只有三個句型,而「is(am/are)」就是這個句型——「主系表」的靈魂。在這個句型中,主語永遠是名詞,人或者物。 表語呢有三種可能性:一種是「名詞」,表示「是什麼」;一種是「形容詞」,表示「怎麼了」;另一種是「介詞短語」,表示「在什麼地方」。
掌握了這個句型,剩下的就是要牢牢記住這個「be(is/am/are)"的變化。比如:現在時——is/am/are,過去時——was/were,將來時——will be,完成時——have been,過去完成時——had been,將來完成時——will have been。你有錢——You are rich.你將來有錢。——You will be rich.完成時呢?——You have been rich.過去完成時——You had been rich.將來完成時——you will have been rich.過去將來完成時 ——You would have been rich.
第二句型:There be.
不要把「there is」翻譯成「這兒有」。「there is」表示什麼地方有什麼。比如,「桌上有本書」翻譯作「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廁所裡有一隻豬」翻譯作「There is a pig on the table」.剩下的就是「there be"的變化了:單數用「there is",複數用「there are",過去式用「there was」,將來時「there will be」 ,過去將來「There would be」。
第三句型:「動詞(Do)」。
這個句型是有動詞「do」的句型。如The students study english.(學生們學英語)——這個句子叫主謂賓。句子的靈魂是動詞study,主語是student(學生)。它和中文的說法一模一樣:中文:學生們學英語,英文:Students study english;中文:我愛你,英文:I love you.這個句子跟中文一樣:主謂賓。
想學好這個句子對「動詞」一定要熟。如You study english. You studid english. You will study english.You would study english.You are studing english. You were studing english.You will study english. You would study english. You have studing english.You had studing english. You will have…… You would have ……然後完成進行時: You have been study english.You had been study english.每一個時態表示什麼樣的概念你要弄得清清楚楚。
這樣教是將語法簡化了一些。不過,很多人都知道,英語句子有五大基本句型:主+謂;主+謂+賓;主+謂+賓+賓;主+謂+賓+賓補;主系表。他這種說法應該是將前四個句型都作為有動詞「do」的句型,將主系表拆分出一種there be句型吧?而且,顧名思議系動詞本身就不表示具體動作,只起連結作用,所以它後面所接成分是用來說明性質特徵的,因此被稱為表語(表示主語特徵的成分),也叫主語補足語。
總之,「教亦多述矣,運用在乎人」,畢竟「龍有龍路,蝦有蝦路」,學習者可根據自己的需要擇善而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