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減法」新活法推動九寨溝旅遊升級

2020-11-09 四川在線

11月7日晚,九寨溝縣漳扎鎮,黃哈達藏家樂人來人往。「從10月10日起,平均每天有四五百人來吃藏餐。」黃哈達藏家樂老闆達吉說,九寨溝旅遊正在慢慢復甦,這幾天從廣州等地來的遊客比較多,藏餐生意非常火。生意火爆背後,是達吉的內涵式「打法」起到明顯效果。「靠更地道美食,才能拴住遊客的心,讓遊客慢下來、留下來。」達吉透露,除不斷研發升級本地藏家菜品外,今年他還專門從青海引進了暖鍋美食。災後恢復重建,九寨溝外的旅遊大鎮漳扎鎮決定通過「加減法」換個新活法。(2020年11月9日四川日報)

九寨溝縣是四川文旅產業的金字招牌、全國旅遊名縣,其發展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從數據上看,2017年「8·8」地震後,以九寨溝縣為實施主體的122個重建項目,到目前已完成投資率96.9%、完工率96.7%,基本完成重建任務。在重建的推動下,九寨溝縣的51個生態環境修復和256處地災治理項目全面完工,同時,九綿高速、川九路、九若路、漳大路、雙九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和漳扎國際生態旅遊魅力小鎮、南坪旅遊服務中心項目順利落地、陸續建成,「讓全縣交通、服務、基礎設施至少提升了10—20年」。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年恢復重建中,九寨溝縣借力災後恢復重建,「加減法一起做」打造旅遊新業態,推動旅遊升級。如今之九寨溝美麗如畫,舊貌換新顏。

「加法」——「加」出旅遊品質,推出旅遊新業態。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從一定意義上講,沒有旅遊的文化就沒有活力,沒有文化的旅遊就沒有魅力。有了文化主題,旅遊產品便有了基地和品牌,旅遊業態便有了內容和依託,產業鏈便有了縱深和空間,從景觀到體驗,便容易讓旅遊者感受到舒適、愉悅,甚至是一種情感升華和精神洗禮。基於此,九寨溝縣抓住重建政策、資金和「空窗期」機遇,重新審視、規劃、定位,借力災後恢復重建巧做加法,大力推動特色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高點布局全域旅遊,將梳理村寨原有文脈,導入新文化活動,通過整體規劃空間、景觀和燈光演繹,實現「文態+業態+形態+生態」四態融合統一,創新打造集文化、科技、智慧、藝術、互動等於一體的「不夜城」, 神仙池、熊貓谷、甘海子3個景區同步對外開放,熊貓舞、塗墨節等非遺項目相繼開發,「一核多極」全域旅遊新格局基本形成,新業態也慢慢落地。三年重建,九寨溝採取有效措施,做優旅遊品質,提升了九寨溝的知名度、美譽度和輻射力,真正讓遊客留下來留得住,目前,九寨溝97%的群眾重新吃上旅遊飯,全縣生態系統基本恢復到震前水平。

「減法」——「減」出民眾負擔,推出惠民新舉措。眾所周知,旅遊經濟是由吃、住、遊、娛、行、購等要素組成,門票住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們出來旅遊,消費的絕不只是門票住宿,但門票住宿價格卻會阻擋遊客的腳步。降低景區門票住宿價格,優化「床位經濟」,有利於推動旅遊業加快由門票住宿經濟向產業經濟、小眾旅遊向大眾旅遊、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型,形成旅遊業供給結構優化和總需求穩步擴大的良性循環。而且,景區門票住宿實現普惠後,亦可實現遊客分流,降低景區接待壓力,改善民眾旅遊體驗感。「8.8」 九寨溝地震前,隨著旅遊發展,遊客蜂擁而至,漳扎鎮的賓館、酒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其中低檔次賓館數量急劇擴張,一度形成獨特的「床位經濟」現象。在災後重建中,九寨溝借力災後恢復重建推進旅遊升級,比如,該縣漳扎鎮本著提質控量原則,打出優化「床位經濟」的新活法,對景區村民的民宿進行統一設計、包裝、管理,打造出高品質民宿。同時還針對已有民宿客棧等商業主體,漳扎鎮還實施「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動態管理,實行評星評級,在嚴格準入、退出基礎上,實行行業自管,實現行業自治。三年重建,九寨溝採取有效措施,優化「床位經濟」,降低景區接待壓力,改善民眾旅遊體驗感,無疑為各地提供可複製的成功經驗。

三年重建,九寨溝堅持把災後重建與生態環境保護、旅遊產業提檔升級、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族文化傳承、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五個方面」結合起來,「加法」「減法」一起做,激發出文旅融合發展的消費潛力,推動九寨溝旅遊升級。如今九寨溝正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呈現出一個兩地一典範,美麗新九寨的獨特魅力,構建起全域全方位、時段多業態的新的旅遊格局。(作者系天府評論新聞觀察員)

相關焦點

  • 騰訊雲助力九寨溝上雲 推動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
    8月27日,九寨溝風景名勝區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推動九寨溝風景區的首次上「雲」,雙方將共建數位化景區,為九寨溝打造自然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九寨歸來不看水」生動詮釋了九寨溝的美景,據了解,九寨溝風景區佔地面積六萬四千多公頃,僅遊客可遊玩裡程超60公裡。景區管理難、遊覽服務難、遺產保護難一直是九寨溝風景區面臨的問題。
  • 投融界發力創投服務,推動旅遊企業「觸網觸資」轉型升級
    11月底,國常會要求確定適應消費升級需求支持「網際網路+旅遊」發展的措施,不久後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大線上旅遊營銷力度
  • 四川九寨溝:「一核多點」全域旅遊扮靚美麗新九寨
    過去,因為柴門關距九寨溝景區較遠,和朱小軍一樣,村民們沒能吃上「旅遊飯」。而藉助災後重建,全縣構建全域旅遊,柴門關如今成為了遊客體驗三國文化的一處新去處,不少村民也在村裡搞起了旅遊接待。九寨溝旅遊有強大吸引力,但九寨溝縣旅遊發展不平衡,景區景點線路分散,存在不少發展「盲點」。
  • 震後三年 九寨溝全域旅遊的變奏曲
    以新川九路提檔升級為例,該路是連接九寨溝、黃龍兩個世界自然遺產的便捷通道,也是九寨溝重要的出縣通道。2017年8月8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致使川九路多處坍塌、斷道,原本脆弱的交通「雪上加霜」。為提高公路抗災害能力和通行條件,當地採用改線、修建隧道、棚洞等方式修建新川九路,繞避了潛在地質災害點。
  • 九寨溝仙境歸來「九寨約車」實現「交通+旅遊」的深度融合
    地震讓人間仙境九寨溝遭遇重創,8月8日,經歷「三年重建」的九寨溝涅磐重生,重新敞開大門的九寨溝也實現了諸多服務升級,「九寨約車」便是其中之一。首汽約車幫助九寨溝打造的「九寨約車」,將通過科學的管控手段及品質服務規範,全面提升當地計程車企業管理效率和服務品質,並以在線化的方式提升價格透明度,為遊客在九寨溝的旅遊出行帶來全新的品質體驗。項目首期將幫助九寨溝地區完成對計程車的品質升級。
  • 做好加減法+畫好點線面
    未來,成都要創新政策,科學布局,做好「加減法」,畫好「點線面」,加快建設體現國際時尚魅力和天府文化特色的消費型城市。 做好「加減法」 夯實成都消費型城市建設基礎 國際消費城市發展經驗表明,消費型城市建設不是簡單地擴大城市消費,而是要把消費作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方面,即城市消費質量或者說生活質量成為城市吸引高水平人才和招商引資的重要砝碼。
  • 參與「泛長」分工合作 宣城縣域經濟的「加減法」樣本
    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寧國、廣德等地搶抓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發揮縣域經濟的先發優勢藉機發展,圍繞推進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做「加減法」,以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實力。  寧國:整合重組+自主創新  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為企業兼併重組提供了契機。寧國市將推動企業兼併重組作為幫助弱勢企業解困、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
  • 快與慢 震後三年 九寨溝全域旅遊的變奏曲
    通過全力攻堅,在九寨溝,一個「內暢外聯、快進慢遊、安全高效」的交通網正加速成型。以新川九路提檔升級為例,該路是連接九寨溝、黃龍兩個世界自然遺產的便捷通道,也是九寨溝重要的出縣通道。九寨溝縣政府主要負責人認為,慢下來,能改變遊客過而不入、遊客變過客的窘境。如何讓遊客旅遊時真正慢下來?留住步伐,九寨溝開啟了一場從內而外的提檔升級和蝶變新生。
  • 騰訊雲助力九寨溝首次上雲 推動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
    8月27日,九寨溝風景名勝區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推動九寨溝風景區的首次上「雲」,雙方將共建數位化景區,為九寨溝打造自然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據了解,九寨溝風景區佔地面積六萬四千多公頃,僅遊客可遊玩裡程超60公裡。
  • 騰訊雲助力九寨溝首次上雲 推動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
    8月27日,九寨溝風景名勝區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推動九寨溝風景區的首次上「雲」,雙方將共建數位化景區,為九寨溝打造自然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據了解,九寨溝風景區佔地面積六萬四千多公頃,僅遊客可遊玩裡程超60公裡。
  • 築夢新九寨 撬動九寨旅遊產業升級
    九寨溝縣委、縣政府領導、四川九寨魯能生態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領導、國內外知名品牌商以及主流媒體等在內的200餘人蒞臨本次招商大會,共同見證九寨開啟新商業時代的重要時刻。此次招商大會的圓滿成功,為九寨全域旅遊創新發展戰略打響升級戰。
  • 九寨溝再推新景點助力旅遊扶貧
    其中,「1」是指享譽世界的九寨溝風景名勝區,「12」則指當地近年來全力打造的12個景點,包括嫩恩桑措景區、甲勿海景區、中查溝九寨·魯能勝地旅遊度假區、愛情海風景區、九寨溝熊貓研究園、柴門關景區、大錄古藏寨、世外羅依度假區、白河金絲猴自然保護區、九寨雲頂景區、九寨天珠景區、七裡黃金小鎮。「1+12」能創造出哪些結果?
  • 做好服務企業「加減法」
    做好服務企業「加減法」 2021年01月09日 11:47:00來源:經濟日報   2020年12月份,「經濟日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微企業運行指數」為44.1,較上月上升0.1
  • 遇見新九寨 | 四川民族地區首個城市候機廳在九寨溝啟用
    據介紹,該候機廳的啟用,是九寨溝縣委縣政府、九黃機場、魯能集團三方,立足九寨溝全域旅遊提檔升級,提升九寨溝城市服務功能、完善城市配套的重要舉措,是適應旅遊行業發展、滿足市場需求,進一步發揮九寨溝旅遊度假資源優勢、實現多方合作共贏的重要活動。
  • 劉建新:「旅遊+」推動鎮遠旅遊產業提檔升級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文/倪淑琴 楊婧 視頻/吳蔚)「多措並舉,大力推進『旅遊+』產業發展,使古城旅遊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引領鎮遠全域旅遊發展進入新高地。」近年來,鎮遠縣全力推動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品質提升、品位挖掘、品牌拓展「三大行動」,實現旅遊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現已形成「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10張國家級旅遊名片,每年更是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
  • 四川民族地區發展全域旅遊 九寨溝、海螺溝不再只是一條溝
    在九寨溝景區光芒下,九寨溝縣城及縣上其他地方,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這一現象讓當政者思考:旅遊如何從單級發展到全域推進,強調全面發展,全民參與。既要有九寨溝這樣的「主菜」,也要發展鄉村遊,文化遊等「新菜」和「配菜」。菜園村的發展就受益於這樣的思路。「圍繞『全民旅遊、旅遊富民』思路,九寨溝縣把全域旅遊與幸福美麗家園建設、脫貧攻堅等有機結合。」
  • 釋放旅遊新動能,文旅融合推動貴州旅遊產業升級
    隨著貴州大數據戰略行動的深入實施,「大數據」與「新旅遊」已成為認識貴州發展的兩張新名片。近年來,貴州正依託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打造智慧旅遊,構建全域旅遊大數據綜合分析管理體系,搭建智慧旅遊一站式服務平臺。
  • 九寨溝景區重科學發展 將建生態旅遊經濟示範區
    2014年,九寨溝管理局將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旅遊經濟示範區的總體目標,以科學發展為工作主題,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深化保護型發展模式,加快智慧旅遊建設,不斷提高景區治理現代化水平,全力推動旅遊轉型升級,率先建成生態旅遊經濟示範區,紮實推進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景區建設。為此,景區將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以保護資源為根本,深化生態文明建設。
  • 武九高速,推動甘南與九寨溝旅遊大融合
    甘肅武都至四川九寨溝高速公路,路線全長約102千米,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調整規劃中平涼至綿陽高速公路的重要一段,是隴南市連接著名風景區九寨溝的快速大通道。起點位於武都區桔柑鄉賈家坪村,與武罐高速公路以樞紐立交相接。
  • 川航通航公司攜手九寨溝縣 探路新型低空旅遊
    到九寨溝旅遊,下了飛機換乘直升機從九黃機場直接飛進景區,遊客可以從空中一覽神奇的九寨,這樣的場景將成為現實。10月12日,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 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意見》及「三九大」全省旅遊發展戰略,主動服務全省旅遊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川航旗下的四川通用航空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川航通航公司)與九寨溝縣人民政府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策劃、實施九寨溝縣全域立體旅遊交通體系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