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渾水好摸魚,但眼瞅著水要清了,那魚還能摸得著嗎?
1
想渾水摸魚的日本急了。
據路透社消息稱,日本首相菅義偉於當地時間12月22日表示,他希望儘快與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會面,就美日安保條約、新冠疫情和全球變暖等問題進行討論。報導稱,菅義偉還表示,日本正準備為明年的夏季奧運會實施全面的新冠預防措施。
菅義偉的這一舉動不可謂是不大膽,要知道"舊王"川普可還沒走呢,當著懂王的面菅義偉這就要搭上拜登的船了?
菅義偉是真的急了。
2
時年72歲的菅義偉,即便是在高齡化的領導人中也說不上年輕。他的上臺,可以說是臨危受命。9月16日,安倍內閣成員集體辭職。至此,歷時7年零8個月的第二次安倍政權正式宣告落幕。當天下午,日本召開臨時國會進行首相指名選舉,而新任自民黨總裁菅義偉當選為日本第99任首相。
而安倍臨走時留下的一句"我沒有自信能承擔國民的重託"更是留給了菅義偉一個巨大的爛攤子。
這個爛攤子上具體有哪些麻煩?我們一一來看,有以下幾點:
1. 疫情。目前,日本的疫情形勢仍不樂觀,不僅累計確診病例已逾20萬例,且每天仍在快速蔓延。
2. 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去年上調消費稅的影響,日本第二季度經濟增速按年率計算萎縮28.1%,創下自1955年以來日本經濟最大跌幅。有數據顯示,日本出口已經連續20個月同比下降。如今看來,作為日本收入重要來源之一的入境旅遊還很難恢復。
3. 奧運。儘管東京奧運比賽已被延期,但如此耗費人力、物力、時間的國際賽事能否在明年如約舉辦,現在看來依然不太明朗。
安倍拍拍屁股走了,這些麻煩也就都留給了繼任者菅義偉:幹得好,安倍臉上有光;幹得不好,屆時安倍還有機會"從天而降",成為整個國家的英雄。儘管菅義偉有心想改變局面,還提出了GoTo旅遊政策,但無奈撞上疫情,反而還招來了罵名:最近的朝日民調顯示,菅義偉和他的內閣支持率已經跌至39% 。
在這樣的局面下,留給"背鍋俠"菅義偉的時間,不多了。
3
我們回過頭再來看,為什麼菅義偉早不急晚不急,偏偏現在沉不住氣了?
這還要說到日本21世紀以來的外交政策——日本奉行基於"大國化"政治訴求的戰略性外交和價值觀外交。換句話來說,就是哪邊有利,就往哪邊倒,而最能影響日本外交風向的國家就是美國。2017年,彼時懂王因為日本向美國出口汽車而大發脾氣,認為美國"什麼也沒有得到",並對日本政府多次施壓,態度強硬地要求日本打開市場。這一年在美國那邊屢屢碰壁的日本,轉過頭來就開始尋求和周邊國家、地區的聯繫。
隨著美國大選塵埃落定,"新王"即將登基,也就意味著作為川普政治遺產的美日相關政策、協定,很有可能會迎來較大變動。當年安倍和川普有多親密,如今菅義偉就有多慌,尤其是在拜登態度不明的當下,日本的外交該往哪邊倒著實讓菅義偉為難,如今只能一邊打太極,一邊試探口風。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的態度,正是這一狀態的真實寫照——"美日是同盟關係,中日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
由此可以大膽預測的是:未來4-8年間,美日關係一旦不那麼緊密,那麼日本也會迅速尋求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聯繫。
再看看菅義偉想和拜登"談談"的話題:美日安保條約、新冠疫情、全球變暖,還有奧運。除了全球變暖以外,其他三個都是擺在菅義偉面前的大難題,而這也都是菅義偉"問路"的"石子"。
時殊事易,安倍想像中的養老生活並沒有那麼輕鬆,但擺在菅義偉面前的卻是實實在在的難題,日本出路如何?恐怕還有的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