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謝倫燦教授:湘軍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核心

2021-01-19 古龍湖畔
點藍色字關注「古龍湖畔」

中國傳媒大學謝倫燦教授一行到漣源市楊市鎮考察湘軍名將故居群

位於湖南省漣源市楊市鎮的湘軍將領故居群,是我國國家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市鎮舊屬湘鄉縣,稱集祥鎮,俗名楊家灘,在湘鄉縣治西一百七十裡,與邵陽、安化接壤,是三縣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從楊家灘走出的湘軍將領基本上可以分為李、劉、蕭、毛四支。李家將出自楊家灘下轄之橋頭、天堂李姓,統領為李續賓、李續宜,有名將三十四人,其中積功授銜的有巡撫二人、按察使二人、提督三人、知府二人。劉家將出自楊市劉族,以劉騰鴻、劉騰鶴為統領,有名將十一人,其中總督一人,布政使、按察使各一人,道員五人、知府二人。蕭家將出自甘溪、秀溪之蕭族,統領為蕭啟江,有名將六人,其中布政使加巡撫銜一人、提督二人。毛家將出自快溪毛族,統領為毛湘菴、毛際惠,有名將九人,其中提督一人、總兵二人、副將一人。從鹹豐初年到同治前期短短十餘年間,楊家灘這片狹小的區域湧現了如此多的名將,並有李續賓、李續宜、劉嶽昭、劉連捷、劉嶽晙、劉騰鴻、劉騰鶴、劉嶽昕、周世寬等十一人在《清史稿》中立傳,這在古今歷史上實屬罕見。同治年間的《湘鄉縣誌》贊道:「湘勇奮起,文武士紳,威樹功名,忠節義勇,於斯為盛。生膺懋賞,死蒙賜恤,誠千載一時也。」楊家灘的眾多名將及功績,組成了湘軍的重要部分。湘軍文化古建築群不僅僅是重要的文化旅遊資源,更是湘軍文化的起源和核心部分,也是湖湘文化值得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進一步加大對湘軍文化傳承、湘軍故居保護的宣傳力度,在現存古建築的基礎上搞好保護、爭取修繕,挖掘文化底蘊,通過眾多題材和項目策劃宣傳,使這一文化瑰寶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芒。婁底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文物資源較為豐富。能彰顯湘軍文化的,還有婁底雙峰曾國藩故居富厚堂、蔡和森和蔡暢故居、衡寶戰役遺址,新化縣紅二軍團司令部舊址,及湘中古建築群、紅旗居民點等等。要善於連接同市、鄰市及其他能彰顯湘軍文化的歷史文物單位,共同把湘軍文化這一能體現湖湘文化核心的重要資源利用好。(來源:婁底新聞網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謝倫燦)

支持,請點分享或在看 ↓↓↓

相關焦點

  • 中國傳媒大學學生稱遭老師性騷擾 學校:核實後絕不姑息
    中國傳媒大學微博針對此事發表官方聲明今天,中國傳媒大學大三女生發文稱,在2016年11月遭受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謝倫燦性騷擾。該女生稱,大二時報了經管學部文化產業管理雙學位,上謝倫燦老師的《文化項目策劃》課程。
  • 中國傳媒大學一副校長落馬,曾被舉報泡溫泉時性侵女學生
    在進入中國傳媒大學之前,蔡翔一直在出版系統工作,先後任中國卓越出版公司編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編輯,1995年進入華夏出版社後,歷任編輯、社科編輯室副主任、社科部主任。2001年8月起進入中國傳媒大學,任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社長、校長助理等職,2014年7月起任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8年1月起,任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出版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
  • 湖湘文化波羅的海掀巨浪
    主辦方通過「湖南文化走進芬蘭」系列活動、「魅力北京」主題展覽、「觸摸中國」VR互動體驗等主題活動,立體、多元地展示中華文化,為芬蘭人民感知和體驗中國提供了平臺。   ①「湖湘文化」走進北歐   「感知中國·芬蘭行」開幕式上,中國雜技、民樂、民歌驚豔全場。
  • 《湖湘文化訪談》:找尋湖湘文化的根與魂
    而有心尋訪到的蔡棟先生《湖湘文化訪談》一書,或許可以解答我對湖湘文化的許多困惑。 身任《湖南日報》資深記者,蔡棟先生以湘人自詡,致力於對湖湘文化的深層次挖掘、全方位思考及求證。書中,他盡情地與當下文化名士坦然進行一次次心靈對話,努力地同已故湖湘驕子試驗一回回虔誠的靈魂溝通。
  • 文化學者熱議湖湘文化代表詞 「敢為人先」暫居第一
    投票請點擊》》 「你心中的湖湘文化代表詞」   紅網長沙1月13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唐頻輝)在湖南,「吃得苦霸得蠻」這句話無人不曉,用來形容湖南人堅韌剛強的性格,有著恰如其分的效果。在紅網發起和主辦的「你心中湖湘文化代表詞」評選活動中,這個詞語的人氣也頗高。
  • 文化汝城|理學,湖湘文化的基石與框架
    作者/陳建平 理學是發端於湖湘的新儒學。自宋至清,成為國家的統治思想,是統治中國700年歷史的官學。理學在湖湘地區的執著推崇,並在經世致用的活化創新中,催生、培育了燦爛輝煌的湖湘文化。
  • 推動湖湘文化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湖湘文化的現代使命:重建中國文化的主體性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漢民 從重建中國文化的主體性這個維度去考量湖湘文化的現代使命,可以從兩個方向著力。新時代推進湖湘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實踐路徑湖南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 周正剛 提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下簡稱「兩創」),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的基礎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重要的貢獻和創新
  • 用湖湘文化打造湘商特色名片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體系中獨具特色又居於重要地位的優秀文化,是湖南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創建、積澱和傳承的物質精神成果。受湖湘文化的薰陶與激勵,湘商具有濃厚的家國情懷。重名輕利、崇官尚權的湖湘文化是基於中國農耕文明而發軔、發展和鼎盛的,它缺乏深厚的工商傳統和商品經濟意識,當年湘軍辦工業就並非單純從經濟需要出發,而是為「富國強兵以救亡」。
  • 中國崀山首屆書院文化論壇在湖南新寧舉辦
    11月26日,一場以書院文化為主題的論壇——中國崀山首屆書院文化論壇在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崀山腳下舉行,多位國內文化界知名專家、學者、教授齊聚一堂,縱論書院文化,追尋歷史淵源,呈現出新寧人文血脈與歷史傳承的鮮活圖景。
  • 【央媒看湖南】湖湘文化波羅的海掀巨浪
    主辦方通過「湖南文化走進芬蘭」系列活動、「魅力北京」主題展覽、「觸摸中國」VR互動體驗等主題活動,立體、多元地展示中華文化,為芬蘭人民感知和體驗中國提供了平臺。   ①「湖湘文化」走進北歐   「感知中國·芬蘭行」開幕式上,中國雜技、民樂、民歌驚豔全場。
  • 湖湘文化對中國文化的三次重大影響
    湖湘文化是地域文化,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國大歷史的影響下,在中華文化規律的支配下,沿著中華文明的方向向前發展。但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湖湘文化對中華文化也產生過舉足輕重的影響。歷史上有三次,周敦頤時期、王船山時期和曾國藩時期,湖湘文化返本開新,開拓創新,回答了中國面臨的基本問題和重大問題,推動了中華文化的與時俱進。
  • 湖南文化走進德國,萊茵河畔勁吹「湖湘風」
    《中國日報》「湖南文化走進德國」專題報導版面 譯文: 當地時間10月29日至11月1日,「文化中國·湖南文化走進德國」大型文化交流活動在德國杜塞道夫市成功舉辦,4天時間裡,一系列獨具湖湘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動陸續開展,在萊茵河畔的藝術名城掀起了一場「湖湘風」, 一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的美麗湖南給當地民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 深度解讀丨循湘人之路 溯源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與毛澤東》主題演講內容輯要 主講人:鄭佳明(原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湖南省省社科聯主席、湖湘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近代湖南人在各個時期都能獨領風騷 中國歷史漫長而壯闊,但近代史尤為跌宕起伏、變幻莫測。臺灣著名歷史學家唐德剛就曾說過,中國近代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三峽。
  • 創刊40周年湖湘文化名片《芙蓉》雜誌改版
    圖為改版後的《芙蓉》雜誌在湖湘文化名片《芙蓉》雜誌創刊40周年之際,日前在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中南出版傳媒集團的指導下,《芙蓉》雜誌全新改版,成立新的編輯委員會,並將舉辦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芙蓉文學大獎評選。
  • 湖南首個文化傳播博士點舉行專家諮詢會
    來自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廣電局、省新聞出版局、省記者協會、長沙市委宣傳部等部門和湖南日報、湖南廣播電視臺、中南出版傳媒集團、紅網、長沙晚報、長沙廣播電視臺等媒體,以及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暨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和湘潭大學等高校的30多位領導和專家與會。
  • 賦予湖湘文化 新的時代內涵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的魂。文化,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支撐,提供著最持久的動能。湖南在文化上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有著珍如拱碧的湖湘文化品牌,為湖湘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 撥開細節的迷霧 解讀武陵酒的湖湘文化基因/圖
    ㈣ 湖湘名家談湖湘精神  湘軍是怎麼打「天下」的?這正是湘軍能誕生在湖南,能建功於天下的基礎所在。  於是,湖湘文化中的固有品質,在這樣一場波及全民全境的活動中得到極大的張揚。走從軍之路,靠熱血搏鬥來改善生存環境,自曾氏之後,成為許多湖南人的人生首選,以致近代中國軍界形成「無湘不成軍」的現象。  湘軍就是沒有樓房的大學,戰場就是沒有黑板的教室。
  • 文化學者熱議湖湘文化代表詞 「敢為人先」暫居第一
    投票請點擊》》 「你心中的湖湘文化代表詞」   紅網長沙1月13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唐頻輝)在湖南,「吃得苦霸得蠻」這句話無人不曉,用來形容湖南人堅韌剛強的性格,有著恰如其分的效果。在紅網發起和主辦的「你心中湖湘文化代表詞」評選活動中,這個詞語的人氣也頗高。
  • 第十五屆深圳文博會倒計時,「湖湘文化」盛宴來了
    編者按:湖湘文化興,乘風向南行。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將於2019年5月16日至20日舉行。綜合館位於深圳會展中心1C04展位,其中匯聚了包括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中南出版傳媒集團、湖南省演藝集團、湖南省體育產業集團、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文旅融合(含非遺)等在內的「文化湘軍」7大板塊的展示展演,通過實物、圖片、文字、視頻、互動體驗、電視專題片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示湖南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新成效、文化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成績、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建設的新動態等
  • 首屆中國崀山書院文化論壇在新寧舉行
    11月26日下午,一場以書院文化為主題的論壇——中國崀山首屆書院文化論壇在風景秀麗的崀山腳下舉行,這是湖南省首個以書院為主題的專業論壇。在當天進行的主題演講中,多位國內文化界知名專家、學者、教授在論壇上發言,縱論書院文化,追尋歷史淵源,為現場觀眾呈現了新寧人文血脈與歷史傳承的鮮活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