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銀行8.37億元借款收回遇阻 信用減值損失增幅超營收增速

2021-01-11 金融界

來源:電鰻快報

《電鰻快報》 趙超/文

曾獲「2018年最佳公司電子銀行獎」等榮譽的杭州銀行(600926.SH),此前發放出去的8.37億元貸款存在回收困難,雖然該行分行勝訴,但目前除已查封但暫無法處置的財產外,未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

《電鰻快報》注意到,2019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杭州銀行計提信用減值損失金額同比增幅,遠超同期該行營收同比增速。

8.37億元借款

2021年1月5日,杭州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上海分行收到上海金融法院(2020)滬74執368號《執行裁定書》。上海金融法院就杭州銀行上海分行與上海璟合實業有限公司等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作出執行裁定,經窮盡財產調查措施,除已查封但暫無法處置的財產外,未發現被執行人上海璟合實業有限公司、上海祝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葉羅彬有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上海金融法院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2014年10月23日,杭州銀行上海分行與上海璟合實業有限公司籤訂《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約定上海璟合實業有限公司向杭州銀行上海分行借款8.37億元,還款方式為分期還款,上海璟合實業有限公司以其擁有的位於上海市黃浦區魯班路的若干房產等物業向公司提供抵押擔保。

同日,上海祝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杭州銀行上海分行籤訂《保證合同》,葉羅彬向杭州銀行上海分行出具《融資擔保書》,均為上海璟合實業有限公司在上述《借款合同》項下的付款義務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合同履行期間,上海璟合實業有限公司未按合同約定時間分期償還債務,經杭州銀行上海分行催告後,該公司仍未履行還款義務。鑑於上海璟合實業有限公司違約行為,杭州銀行上海分行依法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訴訟。

2019年12月6日,杭州銀行公告稱,該行上海分行請求判令:上海璟合實業有限公司歸還杭州銀行上海分行借款本金8.37億元,以及利息、罰息、復息等,共計11.86億元。

上述案件由上海金融法院正式立案受理後,經2020年3月5日及2020年5月15日兩次開庭審理,杭州銀行上海分行於2020年5月27日取得一審勝訴判決書。

2021年1月5日,杭州銀行公告稱,因上海璟合實業有限公司、上海祝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葉羅彬未按上海金融法院(2019)滬74民初3459號民事判決書履行義務,該行上海分行向上海金融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上海金融法院於2020年7月12日向三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與報告財產令,但三被執行人至今未履行義務;上海金融法院於2020年7月21日分別對三被執行人銀行帳戶予以凍結,但相應帳戶內餘額不足以執行;對被執行人上海璟和實業有限公司名下位於上海市黃浦區魯班路的若干房產等物業,上海金融法院已於2019年12月23日在本案審理時予以輪候查封,杭州銀行上海分行系上述不動產的抵押權人。

杭州銀行表示,該行已對上述訴訟所涉貸款計提相應貸款損失準備,預計上述訴訟事項不會對該行的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造成重大影響。

截至2020年上半年、2019年、2018年和2017年,杭州銀行逾期貸款分別為52.95億元、 52.68億元、41.73億元和63.11億元;逾期貸款佔貸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17%、1.27%、1.19%和2.22%。

同期,杭州銀行分別計提了貸款減值損失38.37億元、71.72億元、57.05億元和43.91億元。

計提信用減值損失

2020年8月27日,杭州銀行發布《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該行擬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150億元(含150億元)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本次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給予該行原A股股東優先配售權。

杭州銀行稱,上述發行可轉債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支持該行未來各項業務發展,在可轉債持有人轉股後按照相關監管要求用於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

《電鰻快報》注意到,在《杭州銀行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簡稱反饋意見)中,證監會對杭州銀行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大幅增長較為關注。

報告期內,杭州銀行信用減值損失金額較高且增長較快,增幅明顯高於業務規模增幅。《反饋意見》要求杭州銀行補充說明,報告期內信用減值損失構成情況及確認依據,相關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結合資產質量狀況分析減值損失增長較快的原因,相關減值準備計提是否謹慎、合理,是否存在通過一次性計提、跨期計提調節利潤的情形。

2020年1-6 月,杭州銀行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為49.56 億元,同比增加36.46%,主要系受「新冠疫情」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該行採用更加審慎的風險管控措施。

2019年,杭州銀行計提信用減值損失77.63億元,其中涉及貸款的信用減值損失為71.72億元,同比增長25.71%。該行解釋稱,主要系在2019年12月31日根據新的金融工具準則計提減值準備時,對未來宏觀經濟情況的前瞻預測較2019年1月1日更為審慎。

2020年1-9月,杭州銀行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為74.3 億元,同比增加27.95%,增速較2020年上半年有所下降,主要系當年三季度以來宏觀經濟復甦,疫情影響減弱部分貸款客戶經營狀況有所好轉,杭州銀行根據貸款實際風險情況進行相應減值計提。

2019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杭州銀行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25.53%、16.24%。

相關焦點

  • 齊魯銀行前3季信用減值損失增40% 員工降薪高管漲薪
    齊魯銀行營業收入增速不穩定,淨利潤增速放緩,且淨利潤和營收增幅不一致。此外, 2017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猛降,2018年扣非淨利潤負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齊魯銀行信用減值損失增長近40%。2020年1-9月,該行信用減值損失為21.39億元,而2019年1-9月的信用減值損失為15.29億元。
  • 大連農商行與股東對簿公堂:淨利下滑超9成 資產減值計提吞噬利潤
    公開資料顯示,大連農商銀行成立於2012年6月29日,法定代表人為王國斌,是在原大連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及轄屬8家縣級行社的基礎上,由符合發起人條件的企業法人、自然人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除被罰外,中國科技新聞網發現,大連農商銀行業績失速,2014到2019年五年時間淨利潤下滑超9成,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又下滑超9成,因借款糾紛還和股東對簿公堂。和股東對簿公堂2020年11月20日,企查查數據顯示,大連農商銀行新增一條股權凍結信息。
  • 華夏銀行連吃罰單驚現內控漏洞,不良率高企淨利潤增速墊底同行
    再從經營情況看,根據2020年一季報,該行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8.4億元,同比增長5.13%。若對A股36家上市銀行進行統計可以發現,該行這一歸母淨利潤增速在其中僅排名倒數第10;在上市的股份制銀行中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剛上市不久的浙商銀行。
  • 焦作中旅銀行三季報:資產減值損失翻倍 淨利同比腰斬
    近日,各銀行密集披露三季度業績報告,焦作中旅銀行也在10月28日將三季報予以公示,但並未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三季報顯示,資產負債方面,截至2019年9月末,焦作中旅銀行資產總額878.23億元,負債總額800.95億元,較期初均有一成增幅。但焦作中旅銀行的淨利卻被腰斬。
  • 疫情影響下銀行對公業務規模為何逆勢增長?
    根據央行《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統計,截至2020年9月,居民短期消費貸款餘額84773.37億元,同比減少14452.77億元,減幅8.89%。居民新增貸款6.12萬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37.68%,大幅低於去年末44.21%的新增規模佔比。
  • 九牧王扣非淨利驟降7成 存貨減值飆升 轉型不利路在何方?
    近日,被業內譽為「褲王」之稱的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SH.601566,以下簡稱:九牧王)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九牧王營收淨利「雙降」扣非淨利同比下滑超7成。《每日財報》注意到,在扣非淨利驟降背後,九牧王營業成本逐年攀升,子公司多數虧損,同時存貨持續增長導致資產減值飆升。
  • 國光電氣擬登科創板:部分股東失聯 信用減值損失風險需關注
    公司選用第一套上市標準,擬發行不超過約1935.49萬股,募資約9.08億元,用於特種電真空器件生產線等合計4個項目。報告期內,國光電氣的營收及利潤存在一定波動,但綜合毛利率持續高於行業。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應收帳款及票據餘額較大,且佔營收的比例較高,相關壞帳風險值得關注。
  • 大連農商行資產減值損失縮水七成 不良率飆升至6.44%
    日前大連農商行發布的中報顯示,上半年大連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8.8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91億元,同比微降0.67%,受資產減值損失驟降70.66%壓降營業支出影響,該行實現淨利潤2.6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0.57億元,同比增長371.93%。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大連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屢破監管紅線,資產質量令人堪憂。
  • 新股排查丨中證信用投資業務佔比最高,公司面臨商譽減值風險
    從往年數據看,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11.49億元,同比增長1.01%,較2018年38.56%的增速大降,同期歸屬淨利潤為3.93億元,同比增長4.75%,較2018年40.85%的增速同樣大為下降。 這家公司經營情況如何?以下南財AI新聞實驗室為大家扒一扒。
  • 青島銀行董事長薪酬居A股上市行第二 連拉漲停背後是否有基本面支撐?
    《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青島銀行營業支出連年攀升,2018年和2019年分別為48.93億元和67.94億元,同比增長52.48%和38.87%;今年前三季度,該行營業支出為60.52億元,同比增長27.61%,均高於同期營業收入增幅。  在營業支出中,該行業務及管理費持續增長,2018年為24.31億元,同比增長37.8%。
  • 正業科技商譽減值「響雷」巨虧8億元後仍未終結
    正業科技2018年年報顯示,當年資產減值損失高達24658.86萬元,比上一年的減值損失多出2.03億元,而這項損失主要是2018年對子公司江門市拓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炫碩智造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計提了339萬元和20535.99萬元的商譽減值準備造成的。
  • 2020銀行跌幅榜第一 淨利唯一負增長 渝農商行如何破局?
    在股價跌跌不休的背後,渝農商行還面臨著業績增收不增利、信用減值損失攀高的困境,不良貸款率也有所升高,未來的發展前景存在較大的隱憂。股價下跌趨勢未改,高管增持被指「敷衍」渝農商行成立於1951年,前身是重慶市農村信用社,在2008年6月份聯合重慶市轄區內39個區縣行社進行改組,重新組建後掛牌營業。經過多年發展,渝農商行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農商行。
  • 不良率直擊:浦發銀行、貴陽銀行拖隊煩惱 招商銀行信用卡之壓
    這些數據,自然給招商銀行更多的淨利調整空間。業內人士指出,招行完全可通過多提或少提信用減值損失來控制淨利潤增速,進而保持RoAE(淨資產平均收益率)穩定增長。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財務指標。一般RoAE越高的公司,盈利能力就越強,市場給與的估值就越高。
  • 青島銀行關注類貸款遷徙率連升,資產質量承壓
    當年其實現營業收入96.16億,同比增長30.44%;歸母淨利潤22.85億元,同比增長12.92%。業績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乍看起來挺不錯,但值得注意的是營收和淨利潤增幅之間差距不小。今年一季度這一問題更加突出,青島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9.15億元,同比大增37.6%,但歸母淨利潤只有個位數增長,為5.55億元,同比增長9.41%。
  • 增加撥備後工行2019年利潤仍超3100億元
    營收增速創五年新高 非息收入貢獻主要增量工行2019年營收與淨利潤增速創下最近五年新高,尤其是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52%,是2014年之後首次回到雙位數增長。圖1:近6年工行營收淨利潤及增速變化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長是推動該行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
  • 盟升電子去年營收2.8億應收帳款2.6億 淨利增速甩營收
    盟升電子銷售費用率逐年攀升,始終遠超同行均值。2017年-2019年,盟升電子銷售費用分別為1727.74萬元、2831.60萬元、4626.77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0.76%、13.98%、16.35%。同行銷售費用率均值分別為7.31%、8.11%、6.60%。盟升電子毛利率始終遠超同行均值。
  • 銀行周報(8月31日)
    136.8億元 同比減少11.2%杭州銀行:擬發行不超150億元A股可轉債杭州銀行:半年度淨利潤升12.11%至40.68億元北京銀行:半年度淨利潤降10.53%至115.14億元北京銀行:授予北銀金融租賃授信額度160億元
  • 總資產5338.73億元 鄭州銀行半年報出爐!淨利潤24.73億元 瞄準這幾...
    來源:投實投實消息:8月30日,鄭州銀行(002936.SZ)公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淨利潤24.73億元,同比減少0.37億元,降幅1.48%;歸屬於股東淨利潤24.18億元,同比減少0.51億元,降幅2.08%。
  • 浙商銀行發放貸款破萬億佔總資產超55% 成本收入比降至26.24%
    2019年度浙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合併口徑,下同)463.64億元,同比增長19.06%;歸屬於該行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129.25億元,同比增長12.48%。期末該行總資產1.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36%;不良率1.37%,撥備覆蓋率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