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主持人:劉新捷
特約撰稿人:王 雨
《印象西湖》2007年3月對外試演,2008年正式對外公演,短短3年時間,已成為杭州市旅遊文化的標誌性項目與「金名片」。通過加強宣傳、創新營銷、強化管理,同時藉助上海世博會的有利時機,今年《印象西湖》有了跨越性的飛越,影響力和知名度進一步擴大,經常是連演二場都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今年3月(3月1日開演)至今,觀眾近50萬人次,銷售收入突破6000萬元,創歷史最高紀錄,超額完成今年目標任務。
《印象西湖》不僅受到了國內遊客的喜愛,更是吸引了許多海外客人慕名前來觀賞演出,海外觀眾人數已從最初佔觀眾總數5%左右上升到今年的45%左右。
以《印象西湖》來推介杭州
亞太旅遊權威機構PATA組織副主席伯格·沃比克最近在杭州國際旅遊營銷研討會上談到「如何向世界推介杭州」時說,以一個西方人的眼光來看中國,中國就意味著熊貓、長城、兵馬俑。因此,來中國旅遊會選擇北京、西安、雲南。至於杭州,幾乎沒有概念。但是我去年看了《印象西湖》後,非常非常喜歡,這種喜歡導致我對杭州有了很好的感覺。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推介杭州的案例——選擇類似《印象西湖》這樣的亮點來吸引客人,來推介杭州,是非常合適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徑之一。
海外媒體主動宣傳《印象西湖》
《印象西湖》引起了越來越多海外媒體的關注,它們主動當起了「宣傳員」。日本全日空雜誌用了14個彩版對《印象西湖》進行了全方位宣傳;韓國《KTX》雜誌對《印象西湖》進行過全方位的報導與推廣;新加坡《聯合早報》專程前來對《印象西湖》進行了專訪並刊登了報導;歐洲第十大國際電視臺「英國旅遊頻道」(Travel channel)攝製組在《印象西湖》拍攝時流連忘返,當即決定採用「印象西湖」片段及背景音樂為該節目正式播出內容,該欄目已在2010年2月黃金時間段分6集(每集60分鐘),以14種語言向歐洲、中東以及非洲地區的116個國家播出;美國紐約的《僑報》更是用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有關印象西湖的觀後感及相關信息;美國Discovery(發現)頻道、荷蘭BNN電視臺、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等眾多海外媒體也專程前來拍攝《印象西湖》演出。
海外客人慕名而來
今年9月底,來自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的240多名華僑欣賞了《印象西湖》,令他們驚豔不已。在美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翁先生說,從來沒有看到如此美景,西湖已經很美了,但是看到這場演出,西湖給我的印象更加深刻。一位來自東南亞的老華人用攝像機記錄了演出全程,他說,我兒子在國外出生,對中國文化不是很了解,拍了回去,讓他感受一下中國的文化。
《印象西湖》名聲在外,許多到杭州的外國政要和知名人士紛紛慕名欣賞。今年6月初,印象西湖接待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團共120餘人,他們對演出極其滿意,並表示回去後將推介給更多的人。
承辦中日韓三國旅遊部長會議開幕式
今年的8月21日,印象西湖公司獨立承辦了中日韓三國旅遊部長會議開幕式這一隆重活動,在承辦過程中《印象西湖》極其注重服務細節和品質,從方案制訂、活動流程到主道具的設計、現場背景布置、中日韓文道路指示牌再到出入場詳細說明等,無不體現出專業水準,給與會嘉賓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得到了日韓外賓的讚美。韓國官員感嘆說,我的很多朋友曾經來過杭州,遊過西湖,看到《印象西湖》,他們都說很美。這次,我終於來到杭州,看了《印象西湖》真美啊!日本官員說,隆重的開幕式與張藝謀執導的大型水上實景歌舞《印象西湖》完美結合,展示了杭州歷史文化的精華。
著力打好「國際牌」
杭州印象西湖文化發展公司總經理金朋友說,我們做《印象西湖》這個產品,是為了杭州形象,通過文化傳播,提高杭州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提升杭州城市的美譽度,吸引更多的海外客人到杭州來旅遊、投資。因此,在「十二五」時期,我們要把打好「國際牌」作為營銷的重中之重。第一,我們將在市旅委的支持下,積極參加各種國際性會展,宣傳《印象西湖》。第二,抓住承辦中日韓三國旅遊部長會議開幕式帶來良好影響的機會,明後年主推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市場。第三,有選擇地與歐美國家一些城市的傳媒機構合作,擴大在歐美市場的宣傳推介力度。通過我們的努力,吸引更多的海外客人到杭州來旅遊,欣賞《印象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