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愛因斯坦想必大家一定聽說過,他的智商達到了200,而霍金的智商160,達文西的智商指數高達230,由此可見,智商還可以繼續開發。
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希望自己孩子擁有高學歷,高智商,好成績,恨不得樣樣第一名。但是,在這之前有一個疑問引起廣大寶媽熱議,智商會不會有遺傳呢?高智商的兒童會不會有什麼共同之處?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來看看影響智商高低的幾大因素吧!
1、母乳餵
李玫瑾大學營養學專家做的研究調查表明,母乳餵養會對兒童智商有一定的影響,不用母乳餵養的兒童智商會低10分,而用母乳餵養的兒童智商會高十分。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原來是營養學家發現,母乳有大量營養物質,和其他的奶粉不同。
2、孩子的生長環境
有些孩子生長在冷暴力十分嚴重的家庭中,對於做什麼事情都是非常的小心翼翼,還有很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也不擅長表達,這樣的孩子長大反而會比較膽小。相反,在一個溫馨家庭長大的孩子,智商會高很多,他們的爸爸媽媽做事也是一樣有條有理而且會主動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3、家庭的基因影響
人們常說,爸媽的學歷會間歇性的影響孩子,爸媽學歷越高,而孩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有時候會對於孩子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情商高的父母不會溺愛孩子,會加以正確引導。現在的孩子的行為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父母的影響,就好比學習需要天賦一樣,基因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美國的心理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高智商的兒童是有共同之處,那就是他們都會有更高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特曼為了研究智力和天賦的關係,找來了一千多名兒童,從11歲懂事的時候就開始跟蹤到中老年。
本來以為他們高智商是因為父母基因好,沒想到他們的高智商來源於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擅於創造新的事物,每天都很勤奮的思考,自己思考出來的成果,和父母告知的成果完全不一樣。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呢?這是眾多中國家長的疑問!
一、培養孩子學會觀察
創造力,要從基本動作開始慢慢的積累,不能有一下子就成才的想法。創造力是比較複雜的基本活動,在心理學看來,屬於發散性思維,還有集中思維。培養這些思維養成,可從學會觀察開始,從身邊的小事情慢慢觀察。
二、讓孩子學會想像
現在的孩子的思維比較死板,不會想像,所以做題速度會很慢,搭積木什麼的也會比別的孩子慢很多,家長在這方面要加以重視,在平時看電視劇、看書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孩子想像的能力。
當孩子對於某件事情感到好奇的時候,千萬不能打擊他的好奇心裡,看到什麼就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想到的物品,這樣鍛鍊下來,對智力開發也是有好處的。不能一下子告訴孩子正確的思維和答案,讓他展開想法獨立思考。
三、提高孩子思維的正確方法
1、每天多花半個小時,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帶孩子疊衣服、搭積木、堆玩具、等等行為都可以,但是前提是不能幫助孩子,只能用言語引導他正確行動,現在的孩子動手能力滿都是家長過於心急,所以家長在旁邊只能看,不能動手。這樣孩子就不會產生一定的依賴性。
2、帶著孩子學技能類的,比如畫畫,很多家長認為,畫畫是一筆巨大的投資,其實為了孩子,付出也值得。畫畫類屬於想像力類,讓孩子擁有正確的想像力,這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畫畫能激發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擁有滿足感。
3、陪伴孩子玩拼圖類的遊戲 家長在下班期間,可以買拼圖類的遊戲和孩子們一起玩耍,孩子原本就愛玩,再加上父母的陪伴,他們會更加專心,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這樣孩子就會主動找玩具玩,而不是想著手機遊戲。長期下來,動手能力會提高,專注力會改善。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是孩子基本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是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的基礎。
畫畫、連線、找不同的方式來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這是為了認字做準備。平時多做左右腦聯結的擴散思維的遊戲,個人認為遊戲書對於3-6歲是抓住大腦發育的一個好工具。
我最近給孩子買的這套關於專注力訓練的遊戲書《德國新專注力》孩子學習後變化很大,現在分享給大家。該套《德國新專注力》共6冊,原價178.8現在只需88,由多名育兒專家共同編制而成,從多個維度對孩子進行引導,能夠很大程度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總結:由此可見,孩子的高智商和父母的陪伴有很大的關係,每天陪著孩子一起動手、閱讀書籍,都能無意間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在家中,父母可以放置一些益智類的書籍,有助於孩子主動閱讀,增加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