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雙十一」活動已經早早拉開了序幕。從10月20日,天貓雙十一就進入全面戰備狀態。從今年雙十一的活動節奏來看,每一天一個不同的預售主題,2020年購物節讓商家和平臺變得更加期待。
在經濟經歷了疫情的衝擊之後,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國內消費者釋放了大量的消費需求。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今年的雙十,還能保持強勁的數據增長嗎?今年各個品牌、平臺的表現又將如何?我們不妨先來做一些猜想。
猜想一:「雙十一」是一場數字遊戲
回顧近幾年的數據,可以看到雙十一的數據幾乎就是一場數字狂歡。
2019年天貓,2684億,相比2018年的2135億,整整提升了25.7%;京東,2044億,相比2019年的1598億,同比增長了27.9%。
每年雙十開始之前,都會有人提出天貓雙十一數據造假。2013年350億;2014年571億;2015年912億;2016年1207億;2017年1602億;2018年2135億,從天貓雙十一歷年的銷售額來看,其數據增長趨勢與三次回歸曲線高度擬合,過於完美,銷售額與年份增長趨勢幾乎按設定的線性公式發展。
不久之前,有人就對2020年雙十一數據進行預測,其得出的預測結論是:2020年天貓雙十一的銷售額為3217億元。根據雙十一的數據的發展規律來看,今年天貓的銷售額有95%的概率會落在「2999—3400」億之間。
今年充分的預售仍是購物節的主要營銷方式,天貓雙十一的超長22天預售,從10月20日開始,天貓雙11啟動預售,消費者可以開始預購;11月1日至3日為第一波付尾款時段,正式購買並開始發貨;之後消費者可以繼續加購,11月11日為第二波正式購買時間。
從一系列的玩法上可以看出,平臺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提前鎖定用戶,並有意在分流雙十一當天的銷售壓力,這可能會對今年天貓雙十一當日的銷售數據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對於今年天貓雙十一當日的數據預測會更加偏向於置信下限,但突破3000億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預計今年整體銷售數據會在3100億上下;如果將兩波銷售額疊加,雙十一的銷售額將有望突破3400億。
猜想二:生鮮健康類目會成新主角
2019年,天貓雙十一躋身「億元俱樂部」的品牌超過299個,其中超10億品牌有15個。榮耀、apple、小米、歐萊雅、阿迪達斯、南極人、美的、海爾、耐克、雅詩蘭黛、蘭蔻、華為、優衣庫、格力均躋身10億俱樂部。
按照往年慣例,服裝、美妝、數碼家電將會繼續成為雙十一活動的主角。
從今年天貓雙十一預售活動節奏,我們同樣可以看到一些端倪。10月20日券品類預售;10月21日服飾美妝洗護預售、10月22日大小家電預售;10月23日手機數碼預售;10月24日美家預售;10月25日母嬰預售;10月26日視頻生鮮健康預售;10月27日美妝洗護預售;10月28日服飾運動預售;10月29日國際直營預售;10月30日家電數碼預售;10月31日券類目預售。從平臺的側重點來說,服裝、美妝、數碼家電這三大類目依然是今年雙十一活動的主角。
收到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影響,今年雙十一活動,電子消費品和健康保健類產品將最有可能成為銷量贏家。由於今年上半年人們在家辦公、娛樂的時間變多,花費在網上的時間也相應增加,根據貝恩的報告顯示,有41%的受訪消費者計劃增加在電子產品方面的支出。
另外,疫情促使中國消費者對於健康飲食的關注度逐步提升,有42%的受訪消費者表示計劃在「雙十一」期間購買更多的生鮮食品。天貓平臺在10月26日開展視頻生鮮健康預售專場,京東平臺也在雙十一期間推出「京東健康11.11家庭關愛計劃」。
猜想三:國產美妝哪些品牌會冒頭
美妝品類一直是雙十一的主角,在網際網路經濟的加持下,美妝的銷售排行一直在表現優異,在2019年雙十一過10億的品牌中,就有歐萊雅、雅詩蘭黛、蘭蔻位列其中。
今年10月21日預售開啟僅10分鐘,通過淘寶直播引導的成交就超過了去年全天額,美妝領域中,12個單品實現了直播1小時銷售過億。21日零點,李佳琪、薇婭的預售當晚直播間顯示,觀看人數都已雙雙過億。
過去十年化妝品進口額複合年增長在30%左右,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國際品牌市場佔有率超過10%,成為國內市場的絕對主導。但是,國貨品牌在近幾年雙十一的表現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2018年,百雀羚、自然堂、HFP、薇諾娜進入美妝類目TOP10;2019年,自然堂、百雀羚、完美日記、薇諾娜進入美妝類目TOP10,國貨品牌的表現堪稱亮眼。
由於國際品牌定位中高端,大眾市場上,國產品牌尋找出包含基礎護膚及低價彩妝產品的一條差異化定位的突圍道路。從目前線上增長快速的新銳美妝品牌來看,無疑都是走中低價位這條路線。在差異化定位和國潮文化興起的背景下,2020年雙十一美妝品類的表現還會持續走高。
參考早些時間,凱度消費指數發布了「2020年中國美妝品牌足跡排行」和品牌在線上的持續熱度,今年在雙十一榜單中比較有競爭力的國貨護膚品牌主要有:百雀羚、自然堂、相宜本草、珀萊雅、薇諾娜、一葉子、紐西之謎等;彩妝品牌主要集中在花西子、完美日記等,尤其是花西子,今年雙十一預計會有一個比較亮眼的表現;像橘朵、美康粉黛由於價位問題,進入榜單前列還有一定難度;其他新銳品牌可能會有亮眼表現,但是進入榜單還有需要時間。
從品類的角度來看,護膚和彩妝依然會是今年雙十一佔絕對優勢的品類,除此之外,洗髮護髮、身體護理以及口腔護理類產品表現應該也會更加亮眼。
猜想四:被困在數據裡的雙十一
想起今年9月,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文章指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疲於奔命;而對於雙十一來說,無論是品牌商還是消費者,同樣也是被困於數據之中。
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在AI算法、大數據的監控下,每一個消費者都是可以被預測的。海量的消費者線上購物數據,足以讓賣家清楚知道買家的消費能力、消費態度以及消費偏好,從而精準預測和引導買家的購買慾望。
簡單的說,每個消費者購物平臺所推送的界面千人千面,這就是大數據算法背後的結果。所以,作為消費者我們很容易在雙十一活動中被我們喜歡的、熟悉的、沉迷的東西所影響。而作為賣家來說,雙十一真正的競爭不是來自對手,而是來自無處不在的智能算法。經過這些年的不斷演練,大數據已經將中國的電商發展推至一個非常可怕的程度,在這些面前,傳統的商業模式將變得不堪一擊。今年的雙十一,大數據和AI智能算法的也將會被很多賣家在這場購物狂歡活動中被發揮到極致。
另外,今年阿里推出的犀牛工廠,也是將大數據和柔性供應鏈相結合的重要表現形式。受到犀牛工廠的影響,今年C2M模式被重新提到一個新的高度,這種模式的成熟基於大數據應用,電商收集的消費大數據可以讓工廠知道什麼樣的商品會是「爆款」,從而快速批量生產。預計今年雙十一活動,柔性供應鏈打造的「爆款」將會散發耀眼的光芒。
小結:雙十一成交數量已經成為線上市場經濟的晴雨表,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人對今年雙十一的表現預測不太樂觀。其實正好相反,很多消費潛力在上半年沒有消費出去的將在下半年增長上來,而且今年下半年,國內疫情已經恢復,但是國外疫情依然不太樂觀,國外的生產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導致中國外貿和跨境貿易增長迅猛,外貿和跨境貿易的增長也促使內需擴大,拉動國內消費。所以對於今年雙十一的預測,相信還是會達到一個良好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