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身旁有一重要的幕僚組織,名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相當於清朝的「軍機處」,1940年代侍從室擴編為三個處與侍衛長室、參事室,其中侍一處負責軍事、情報業務;侍二處則處理黨務、政治業務為主;侍三處則是人事調查、考核業務;侍衛長室即蔣中正之警衛單位;參事室乃研究專門性內政外交問題,以供蔣參考,頗類智囊團之組織。那麼他們的首任長官是誰呢?下面咱們就一起來回顧下。
侍一處主任錢大鈞,江蘇吳縣人,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之一,同時也是何應欽的四大金剛之一,早年參加反清倒袁,早年參加反清倒袁,後在軍閥混戰中為蔣介石效力,被委以重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主任,陸軍中將加上將銜,曾經擔任過曾擔任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主任,軍統局局長,上海市長兼淞滬警備司令,「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國民黨中央紀律委員會委員、中央評議委員、「臺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戰略顧問、「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臺北市私立戲劇學校董事長等職。1982年7月21日,因肝癌在臺北「三軍總醫院」去世,終年90歲。
侍二處主任為陳布雷,浙江寧波慈谿人,蔣介石的文膽,1927年加入國民黨。歷任浙江省政府秘書長、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時事新報》主編。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等職。1935年後歷任蔣介石侍從室第二處主任、最高國防委員會副秘書長等職,長期為蔣介石草擬文件。支持親屬奔赴抗日前線,設法掩護民主人士 。抗日戰爭勝利後,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申報》顧問兼常務董事 。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殺。蔣介石稱他為當代完人。
侍三處主任為陳果夫,浙江吳興東林鎮人,國民黨內右派。1926年,陳果夫當選為國民黨第二屆中央監察委員,任中央組織部代部長 。1929年,35歲的陳果夫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成立國民黨中央政治幹部學校。抗日戰爭期間在川、雲、桂等省興辦和投資許多企業;抗戰勝利後主持經營「黨營生產事業」,接管大批敵偽資產,開辦公司、銀行等;還將文化、新聞、電影、廣播單位改為「黨營」。1949年去臺灣,1951年8月25日病逝於臺北。
侍衛長為俞濟時,浙江奉化縣城奉南村人,黃埔一期生,畢業後留任蔣介石侍衛,歷任警衛第2師師長 、第88師師長、浙江省保安處長 、第58師師長。1937年王耀武的第51師與俞濟時的第58師合併組建了第74軍,任第一任軍長。抗戰勝利後,歷任國民政府參軍處軍務局長、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幹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總統府第三局局長。1949年去臺灣,歷任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總務主任、侍衛長,1990年於臺北逝世。
參事室主任朱家驊,浙江省湖州府吳興縣人,曾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代理院長,還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及考試院副院長、教育部部長、交通部部長、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職務。此外還擔任過軍統局長,而咱們熟知的戴笠是他的下屬。
上述這些人都是蔣介石心腹中的心腹,一向為蔣所器重,他們為蔣家王朝出謀劃策。想了解更多蔣介石方面的書籍,這裡推薦一本《蔣介石的心腹愛將》,記述了從封閉落後、戰亂不斷的舊中國走向光明的新中國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