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從張店出發,騎摩託去淄川土泉村。出張店向東,騎上231省道,經羅村進入東去的325省道,不一會就到了萬米山洞的洞口。萬米山洞也是我此次出行的景點計劃之一。萬米山洞是太河水庫灌區一乾渠的配套工程,也是全國最長的人鑿農灌通水隧道。萬米山洞工程始建於1975年12月,1977年8月竣工,整整用了一年零七個月。一乾渠總工程於1978年2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徹底解決了淄川、張店及周村的用水困難。
萬米山洞長10248米,隧道高3.8米,寬3.4米,如一條長龍潛伏在群山的腹地之中。它的開鑿體現了淄川人民不怕苦累、氣吞山河、人定勝天的愚公精神;他們【她們】用鋼鐵般的意志譜寫了一首動人的詩篇。
萬米洞口左邊的樹林裡建有一個碑亭,那是為在開鑿萬米山洞而犧牲的十二名年輕同志而立的石碑,也是一個青少年愛國教育基地。石碑上刻著兩行字:為建設萬米山洞而犧牲的同志永垂不朽。站在碑亭前,我仿佛看到當年開鑿萬米山洞時那個熱血沸騰的場面。水利和農業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上一輩人用熱血建造的水渠,現在默默地躺在群山和山野之中,顯然已被人遺忘。想來,不由地有點傷感。
幾千年來,我們為之驕傲的農業大國正在慢慢失去它應有的地位,趨於利益化的工業正如火如荼。我想問的是:一個人擁有多少財富才是幸福?
吃的多好才叫好?玩的多嗨才叫嗨?用的多麼高檔才讓你覺得更有尊嚴?以我說,一切所謂的享受都是」過猶不及」,差不多就好。
一路走走停停,遇到好的風景就停下來拍個照。經過趙家溝渡槽,就在上面走了走。到太河鎮的土泉村時,正是中午。早就知道土泉村有一棵古老的流蘇樹,這次進村主要看它。剛進土泉村還有一棵巨大的國槐。村中也有不少百年以上的石頭老宅院,
村中國槐
一個老門樓
一個大戶門口,門上木護板,雕刻精美
終於在村西找到了那棵流蘇樹。此時節,花早已凋謝,看上去就是一棵普通的樹而已。流蘇樹樹冠碩大,樹從底部分成兩叉,遠看一粗一細,叫做」夫妻樹「更為美妙一些。我去時有一男一女正在樹下遊玩,或者是乘涼,所以我也沒靠近去看,只匆匆拍了張照片就走了。
流蘇樹一般在4、5月綻放,花白如雪,所以它還被稱為「四月雪」,而細看盛放的流蘇花,其形看起來又很像白蘿蔔絲,故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蘿蔔絲花」。
樹下立著一塊石碑,我倒是看了看。據說這棵流蘇樹是公元前685年齊桓公親手所栽,距今2700多年了。
出了土泉村就是土泉水庫,這也是峨莊瀑布群的主要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