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中國館開放四百五十二天正式謝幕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10月9日是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再開放的最後一天,經過累計452天的開放,中國館共接待1740多萬人次後正式謝幕。

  17時,中國館最後一名參觀者——來自上海的89歲老太太李慶福在小女兒的陪伴下,來到中國館9米平臺。老人表示,知道今天要閉館,生怕趕不及的她要求女兒一路小跑帶她入館,沒想到竟然成了中國館的「最後一客」。

  10月9日是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再開放的最後一天,經過累計452天的開放,中國館共接待1740多萬人次後正式謝幕。

  17時,中國館最後一名參觀者——來自上海的89歲老太太李慶福在小女兒的陪伴下,來到中國館9米平臺。老人表示,知道今天要閉館,生怕趕不及的她要求女兒一路小跑帶她入館,沒想到竟然成了中國館的「最後一客」。

  同期聲

  參觀者 李慶福(關掉了怪可惜的)

  (你前面來看過嗎 這裡面什麼吸引您啊)

  (這裡啊 這裡一個叫做清明上河圖 我來看過了)

  (正文)

  閉館儀式上,李慶福作為最後的遊客,代表所有遊客與工作人員獲贈了一枚中國館紀念徽章。

  同期聲

  參觀者 李慶福(各位觀眾今天我來到中國館閉幕式非常非常的高興 謝謝)

  (正文)

  人群中,除了特地來和中國館告別的遊客,還有講解員、志願者、保安等平日辛勤工作在各個崗位的「幕後人員」。提起閉館,他們的話語中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同期聲

  上海世博局原中國館部部長錢之廣(對中國館來講 實際上是我人生中可能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對此我作出了很大的付出也得到了很大的回報 這個對我來說也是很欣慰的 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機會的)

  中國館保安隊長吳駿 (心情怎麼說呢 很難捨的這種心情吧 如果說用八個字來說 難忘續展 難說再見吧)

  小白菜 張晟立(比較捨不得 很捨不得 希望還有下次機會)

  (《難說再見》現場)

  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中國館堪稱上海最熱門的參觀景點,長假7天總計接待遊客35萬人次,其中10月3日遊客總數超過6萬,創下中國館單日參觀人數最高紀錄。據了解,今年10月下旬,「清明上河圖」將會再赴臺灣展出,而在中國館下方的省區市館內,10月18日則將迎來畢卡索中國大展。世博會中國館所有展出內容將撤展,今後這裡將作為公共文化設施對外開放。

  記者 徐銀 康玉湛 上海報導

相關焦點

  • "世博版"中國館9日正式閉館 外部建築永久保留
    中國館閉館後,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將於12月前往新加坡進行展示。「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將於2011年10月9日結束相關展項的展覽, 正式閉館。」昨天,在中國館的官方網站上「貼」出了公告。作為上海世博會結束後唯一繼續以國家館身份進行續展的展館,中國館前後向公眾開放了近450天,共接待了海內外遊客1700餘萬人次,成為人們腦海中最為深刻的世博會回憶。今晚5時,它就要向公眾「道別」了,未來紅色鬥拱形狀的中國館仍將是世博園區的永久性建築之一,但其內部將被賦予新的功能。
  • 韓正:中國館計劃在世博會閉幕後繼續開放一段時間
    圖片說明:韓正市長作政府工作報告補充發言(點擊查看組圖)    東方網人大報導組1月28日報導:今天上午,上海市市長韓正在上海市第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就代表、委員共同關心的經濟發展、世博會籌辦韓正市長說,為儘可能滿足更多參觀者的需求,中國館等熱門館計劃在世博會閉幕後繼續開放一段時間,我們鼓勵上海市民在世博會閉幕之後再到園區參觀中國館。   韓正說,上海世博會,全國人民關心,全世界關注。辦好上海世博會,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上海的一項重大任務。我們一定要按照總書記和中央的要求與部署,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
  • 上海世博園區沙特館出現二維碼錯誤假票
    東方網10月2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這個國慶長假,由於中國館、沙特館「月亮船」、世博文化中心、世博嘉年華等文化、娛樂設施相繼開放,聯動效應讓世博園區再度成為熱門旅遊景點,中國館的日客流量又升至4萬人次以上,沙特館的參觀人數也超過了8000人次,世博文化中心的日客流量也突破1萬人次。
  •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春節7天長假期間每日照常開放
    1月30日,遊客在中國館入口大廳內參觀。為了方便各地遊客利用春節期間參觀中國館,從除夕到大年初六的長假期間,中國館將照常對外開放。館方預計,年初二至年初六將迎來參觀中國館的客流高峰,每天的參觀遊客將超過3萬人次,日尖峰時段為12時至14時,建議遊客錯時參觀。 新華社記者 裴鑫 攝    新華社上海1月30日電(記者許曉青、吳宇)記者30日從上海世博局獲悉,2月2日(農曆除夕)至8日(正月初六),春節7天長假期間,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每日照常開放。
  • 世博中國館再開放90天:「新九洲清晏」迎接觀眾
    新華社上海7月12日電(記者 吳宇 許曉青)上海世博會中國館12日起再次對外開放90天。與世博會半年展期及其之後的續展最大不同的是,中國館重要景觀之一的「新九洲清晏」在此次開放中第一次迎接觀眾。    記者在現場看到,以往由許多木柵欄圍起的「新九洲清晏」,已經部分敞開「胸懷」。
  •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展覽落幕 接待遊客1750萬人次
    新華社上海10月9日電(記者 許曉青)在經歷了長達184天的上海世博會以及兩次續展後,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展覽9日完美落幕。統計顯示,中國館自開放以來,累計接待中外遊客1750萬人次,其中世博會期間的遊客達928萬人次。    上海世博會是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綜合性世界博覽會。
  • 世博計時牌豎立香江之濱 中國館和海寶為主體
    中國國家館萬元大獎徵集生活視頻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本報訊(記者劉穎)昨天,在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廣場上,新豎起一塊以中國館和海寶造型為主體的大型世博計時景觀牌,「距上海世博會開幕倒計時88天」字樣引入眾多香港市民和遊客駐足合影。這標誌著,在虎年春節來臨之際,「香港迎世博」活動正式開幕。
  • 麗水世博閉幕日:海洋故事未完待續(圖)
    日晚,韓國麗水世博會在海濱天眼輪大秀焰火,歡慶本屆海洋主題的國際盛會閉幕。賈國榮 攝     中新社麗水8月12日電 題:麗水世博閉幕日:海洋故事未完待續  中新社記者魏晞  8月12日,為期93天的2012年韓國麗水世博會即將正式閉幕,但本次世博的主題:生機勃勃的海洋和海岸,留給人們的故事卻永遠未完待續。
  • 鼎盛中華,世博中國館
    中國館,共分為國家館和地區館兩部分,國家館主體造型雄渾有力,猶如華冠高聳,天下糧倉;地區館平中國館以大紅色為主要元素,充分體現了中國自古以來以紅色為主題的理念,更能體現出喜慶的氣氛,讓遊客嘆為觀止。主體構思中國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
  • 世博中國館將延長運營時間 日均接待遊客超3.2萬_旅遊中國_中國網
    世博中國館將延長運營時間 日均接待遊客超3.2萬時間: 2011-07-28責任編輯: 天使之翼旅遊_中國網 上海世博中國館方面27日稱,為進一步做好中國館的參觀接待工作,中國館將延長運營時間。自7月12日再開放以來,中國館參觀者熱情高漲。據介紹,平日日均接待遊客超過3.2萬人次,周末日均接待遊客超過4.4萬人次。中國館方考慮到夏季遊客出行偏好和參觀熱情,兼顧中國館的接待能力和安全要求,館方決定自7月30日(周六)起,延長運營時間。
  • 米蘭世博會中國館正式開放 習近平發表歡迎辭
    隨著米蘭世博會開幕,世博會中國館也同時啟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了歡迎辭,歡迎大家光臨中國館。  習近平: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光臨中國館。中國人自古就認為:「民以食為天。」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解決好13億多人的吃飯問題是中國發展第一位的任務。
  • 世博會中國館,難說"再見"
    作為上海世博會期間最受歡迎的展館之一,兩度復出的中國館在今天之後就將告別遊客,休整後以全新面貌出現。為了一睹「世博版」中國館的最後風採,留存一份世博記憶,10月9日一大早中國館就迎來大批遊客,一些在中國館續展和再開放期間參觀多次的「世博迷」也依依不捨地前來告別。9日下午,館方還將舉辦告別儀式,為最後一名遊客送上紀念品。
  • 2017年阿斯塔納世博會中國館正式開館
    6月10日,2017年阿斯塔納世博會中國館正式開館,開館儀式上午10時在館前廣場舉行。阿斯塔納世博會中國館組委會副主任、中國館政府代表、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王錦珍出席並講話,2017年阿斯塔納世博會國家公司董事長阿克美佔•葉西莫夫致辭,中國館政府副代表、中國貿促會貿易投資促進部部長林舜傑主持開館儀式。
  • 6年後終謝幕!上海世博會最後一個展館將正式關閉
    10月8日之後,「月亮船」沙特館就將正式關閉,這意味著世博園內所有外國展館都謝幕了。不少市民遊客聞訊來到這裡,看看印象中的沙特館,品品最後的「月亮船」,找找當年的世博記憶。排隊久候已成過去式昨天上午,記者見到了熟悉的沙特館。遠遠望去,一樣的巨型船頭和棵棵棗椰樹,瞬時將記憶拉回到2010年。唯一不同的是,此刻的沙特館顯得尤為寧靜。
  • 中國館取消雙休日門票預售 清明節將延長開放時間
    圖片說明:中國館(資料圖)  東方網記者張海盈3月31日報導:東方網記者今天從中國館方面了解到,隨著清明節小長假的臨近,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大客流,中國館已經提前作好預案,取消雙休日、節假日門票預售,同時將在清明長假期間進一步延長開放時間。
  •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竣工 建築面積達2萬平米
    中國國家館正南方向效果圖 騰訊世博媒體聯盟前方報導 2月8日上午,上海世博會標誌性建築中國館竣工,竣工儀式在世博園區中國館前舉行。中國館從2007年12月18日開工建設,2008年12月28日順利封頂並一次性通過結構驗收,2009年5月25日外幕牆掛上第一塊紅板,2009年9月30日正式交付布展,直到今天順利竣工。據了解,100天的時間裡,中國館建設者通過科學組織和奮力拼搏,安裝了20959噸鋼結構 ,組裝了9673件構件,耗用了100噸焊條。
  • 從"中國館"遷入"世博後花園" 滬市民記錄三林變化
    東方網記者孫曉菲、沈量、劉昊1月20日報導:三林世博家園是上海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動遷房基地,有「世博後花園」的美稱。上海市民張維章便是動遷居民之一,他原來的住址正是世博會中國館的選址所在。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機緣巧合之下他成了三林世博園區的「御用」攝影師。6年來,張維章共拍攝了有關三林的314張照片,用圖片的形式全程記錄了「世博後花園」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世博中國館原本要臨江而建?總規劃師10年後透露選址「奧秘」
    論壇現場  今天,以「創新合作發展——邁向未來的世博會」為主題的首屆世博發展國際合作論壇在上海召開。但吳志強有些發愁,如果按照上海那時的交通運量,需要在世博場地所在的市中心開闢出6個平方公裡的停車場,那意味著將要在市中心拆遷近一萬戶人家。「思來想去我們拍板地鐵世博理念,要多少條地鐵線路?我們參照了上海2030規劃,決定鋪設12條地鐵。這不僅可以緩解舉辦世博會所帶來的短期交通壓力,更主要是為上海未來超級城市謀劃發展格局、求解交通難題,提供可持續發展之道」。
  • 上海世博中國館「變身」中華藝術宮迎客在即
    上海世博中國館「變身」中華藝術宮迎客在即 China Art Palace to open soon The China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宗明30日在中華藝術宮(原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內宣布,經過近10個月的項目建設,改建完成後的中華藝術宮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在10月1日正式開館。  在中華藝術宮新布展的「名家館」內,可以看到程十髮、吳冠中、林風眠等名家的畫作已懸掛牆上,靜候觀眾。
  • [分享]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施工資料下載
    張利、袁建平、王灝   項目概況 2010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時間從2007年6月開始設計競賽,至2009年11月竣工。BIM模型的完成讓造價人員更有成就感,另外,效率上的提高也是不言而喻的,手工要做一個月的,用軟體做5天時間就可以完成。  1、項目簡介  中國館位於世博園區南北、東西軸線交匯處的核心地段,東接雲臺路,南鄰南環路,北靠北環路,西依上南路,軌道8號線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過。  中國館由國家館、地區館和港澳臺館三個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