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文旅博覽會丨打開文旅「窗口」共赴山東之約

2020-09-20 海報新聞客戶端

文旅博覽會:山東文旅融合的展示「窗口」,全國、全球文旅企業廣泛合作的交易平臺

打開文旅「窗口」共赴山東之約

9月19日,在文旅博覽會現場,市民被精美的工藝品吸引。(□盧鵬報導)

為期5天的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仍在火熱進行中,9月19日,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進入第三天。由於當天是周末,人流量較前兩日有了較為明顯的增加,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文旅融合綜合展區、大運河文旅展區、沿黃文旅展區等11個線下展區,以及11個線上展區,特色展品、展演、項目薈萃。延續前八屆山東文博會的「輝煌」,今年的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繼續承擔著山東文旅融合的展示「窗口」,以及全國、全球文旅企業廣泛合作的交易平臺的功能。

琴可以用來彈、拉,可你知道,還能「鋸琴」嗎?在齊河展廳前,拉鋼鋸的齊河縣文化館工作人員翟峰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從《沂蒙山小調》到俄羅斯名曲,他都能用一把鋼鋸或者大刀演奏出來。「右手就靠小提琴弓子,拉過之後就靠震動,然後左手通過彎曲來改變音高。」翟峰說,「《沂蒙山小調》,在演出中最受歡迎,大家都愛聽愛唱。」

讓紅色基因獨特表達,是本屆博覽會上紅色文旅的一大特色。臨沂展區打出了「請到紅色臨沂看金秋」的口號,結合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之稱的竹泉村、《舌尖上的中國》煎餅篇拍攝地椿樹溝村等臨沂文旅品牌的展示,紅色沂蒙更近人心。

今年,我省「山水聖人」中華文化樞軸的打造步伐加快,三地文旅協同變得更加緊密,博覽會上也不乏「山水聖人」元素。

在泰安展區的中間,觀眾可以看到一座高3.2米、寬7米的泰山「微觀實景」展示,給人以「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視覺體驗。

濟南展區分為玩轉濟南、文明濟南、創意濟南、科創濟南、傳承濟南、洋貨濟南六大展銷板塊,匯聚50餘家企業,240多種產品。還有木魚石、燕子石、黑陶、烙畫葫蘆等非遺工藝品展示。

在聖人的故鄉濟寧展區,40多家文旅企業及千餘種文旅產品參展,這是孔子文化旅遊集團成立後首次參展亮相。

漫步在展覽面積4000餘平方米的「一帶一路」展區,隨處可見的各國特色文化產品,以及不期而遇、充滿異域風情的文藝演出。在這裡,文化和旅遊融合的各種表現,已經越來越成為國與國之間相互展示文明風採的「窗口」。

本屆博覽會共吸引37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團參展,參展商2500餘家。為了給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國際文化體驗,「一帶一路」展區邀請「一帶一路」沿線34個國家,集中展示中展示各國的主題文化和創意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旅遊演藝、傳統工藝美術等。

「『一帶一路』展區實現了對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的藉助,將多元文化引入,並將中國文化推向世界。」前來觀展的山東泰山文化和旅遊規劃設計院院長常德軍說。

文旅博覽會重磅打造的「雲上展會」,絲毫不亞於11個線下展區帶來的現場輻射效果,讓觀眾足不出戶便可「雲」遊四海。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和網際網路發展趨勢,本次博覽會充分發揮新媒體、大數據、雲平臺等信息技術優勢。從展會買家邀約、客戶管理,到展臺直播、項目宣傳推介,再到預約洽談、商務配對等多項個性化定製功能,「線上博覽會展覽展示平臺」助推「線上文旅」形式層層遞進,為觀賞和體驗博覽會拓寬了另外一種更大更自由的維度。

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的文旅融合,既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碰撞的火花,也是人與文物之間的精妙互動,更是中國連接世界文明的精神紐帶,邀八方友人共赴山東「文旅之約」。

相關焦點

  • 來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共赴山東「文旅之約」!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範明昱 濟南報導9月17日,濟南城西,如同百川入海,不同文化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融合,八方友人在這裡共享著一場「以文旅之名,赴改革之約」的饕餮「文化盛宴」。延續前兩天的火熱態勢,今日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的文旅融合綜合展區、大運河文旅展區等11個線下展區,繼續呈現出了眾多涵蓋「黑科技」、傳統手工藝、非遺文化、黃河文化、脫貧攻堅等文旅融合的精美特色展品。各個展館無不對外敞開著懷抱,盡情展現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情,像一張張鮮活的文旅名片,吸引觀眾走近它、讀懂它。
  • 來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共赴山東「文旅之約」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範明昱 濟南報導9月17日,濟南城西,如同百川入海,不同文化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融合,八方友人在這裡共享著一場「以文旅之名,赴改革之約」的饕餮「文化盛宴」。延續前兩天的火熱態勢,今日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的文旅融合綜合展區、大運河文旅展區等11個線下展區,繼續呈現出了眾多涵蓋「黑科技」、傳統手工藝、非遺文化、黃河文化、脫貧攻堅等文旅融合的精美特色展品。各個展館無不對外敞開著懷抱,盡情展現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情,像一張張鮮活的文旅名片,吸引觀眾走近它、讀懂它。
  • 來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共赴山東「文旅之約」
    9月17日,濟南城西,如同百川入海,不同文化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融合,八方友人在這裡共享著一場「以文旅之名,赴改革之約」的饕餮「文化盛宴」。延續前兩天的火熱態勢,今日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的文旅融合綜合展區、大運河文旅展區等11個線下展區,繼續呈現出了眾多涵蓋「黑科技」、傳統手工藝、非遺文化、黃河文化、脫貧攻堅等文旅融合的精美特色展品。
  • 以文旅之名,赴小康之約 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闊步走來
    即將於9月17日在山東濟南啟動的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以下簡稱「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可以給出一份肯定的答案。>以「轉」求變:取往屆文博會之精華,饕餮「文化盛宴」改版升級今年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被賦予了非凡使命,以文旅之名,赴小康之約。
  • 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 山東各市展區精彩紛呈
    9月17日,以「促文旅融合 展全面小康」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正式開展。自2006年,山東文博會已舉辦八屆,本屆文旅博覽會是文博會的提檔升級,已成為山東的文化盛事。本屆博覽會共吸引37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團參展,參展企業達到2500餘家,參展商2500餘家,共計折合國際標準展位3500餘個,展示了全省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新成就。
  • 音樂會、文旅博覽會……2020山東旅發大會9月16日在濟開幕
    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時間為9月16日—9月20日,展期5天。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磊介紹,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共包括五項主要內容:  一是大會開幕式。16日晚在奧體中心東荷體育館舉行大會開幕式。屆時,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將通過遠程連線方式為「孔子文化和旅遊大使」和境外優秀渠道商代表頒發電子證書,並與代表線上互動交流。
  • 文旅融合更豐富,科技範兒更足!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全面升級
    在前八屆文博會的基礎上,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為文化插上科技翅膀,展現更強的「科技範兒」。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組委會獲悉,本屆博覽會將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充分展示我國文化與數字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成果,一批文化領域的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也將集中亮相。
  • 魯西在線帶你走進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共享山東「文旅」
    9月19日,濟南城西,如同百川入海,不同文化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融合,魯西在線在這裡共享著一場「以文旅之名,赴改革之約」的饕餮「文化盛宴」。  據了解,本次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以「促文旅融合,展全面小康」為主題,重點展示全省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新成就,提升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信息化、品牌化水平,注重強化「雙招雙引」和產品交易功能,堅持線上線下聯動,做大、做強、做優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品牌,進而推進全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 來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看遍全世界的寶藏!
    (以下簡稱「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將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展,上述的這一切精美展品都將一一亮相。也正因如此,記者從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執行專班辦公室獲悉,本屆博覽會圍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繼續加大了海外招商招展力度,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海外展商參展的熱情依然不減。
  • 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聊城展區精彩紛呈
    如百川入海,不同文化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匯聚融合。  連日來,聊城展區憑藉精彩的節目、創意十足的文旅產品,每天都吸引眾多觀眾駐足拍照、購買。  在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上,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環境優美的「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文化促進旅遊升級,「詩和遠方」的完美融合,在這裡得到了生動體現!
  • 展示山東文旅產業融合新成就,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將在濟舉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師文靜 王逸涵8月26日,記者在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9月16日-21日,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將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博覽會以「促文旅融合展全面小康」為主題,重點展示山東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新成就,做大、做強、做優文旅融合發展品牌,加快推動全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本屆博覽會設11個展區,參展商達到2500餘家。
  • 無創意,不文旅!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讓文化「活」起來
    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範明昱當成都的創意設計周遇上山東的文旅博覽會,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極具藝術特色的文創IP、極具發展潛力的創意設計產品……在今年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上,「創意設計」對文旅產業的有力「加成」是一大突出亮點。
  • 文旅融合賦能產業升級加速!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閉幕,吸引兩千五百餘家展商
    聚焦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9月21日下午,為期5天的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閉幕。總展覽面積近10萬平方米、設11大展區、2500餘家參展商、37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團參展……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聚焦「文旅+」新業態,集中展示了山東文旅融合發展新成就,撬動產業升級。
  • 聚焦丨9月17日起在山東開展!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門票獲取攻略來了
    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將於9月17日至21日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開展,為市民呈現一場高質量、有特色的文化盛會。記者從執行專班辦公室獲悉,在購票方面,為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本屆博覽會啟用了電子門票實名預約制,實現線下實體票與線上電子票分渠道銷售,切實提升市民、展商的安全參展體驗。
  • 山東海洋文旅公司東方太陽城文創產品亮相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
    為彰顯太陽文化,展現日照東方太陽城的獨特魅力,山東海洋文旅公司自主設計的文創產品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上亮相。作為一場高質量、有特色的文化盛會,本屆博覽會以「促文旅融合 展全面小康」為主題,主會場設在山東濟南國際會展中心,共設11個線下展區,吸引國內外25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各類藝術精品和文旅產品星光燦爛,引人入勝。好客山東,活力日照。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和平文旅局組織文旅企業赴重慶參加國際文旅產業博覽會
    按照市文旅局工作部署,2020年10月14日—18日和平區文化和旅遊局組織和平區部分文旅企業、媒體赴重慶參加2020重慶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讓全國看到和平文旅新姿態、新體驗……「文旅+」新業態全覆蓋,盡展「百年中國看天津 近代天津看和平」新魅力。
  • 沿線34國參加,「一帶一路」是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最大亮點
    此次文旅博覽會共有文旅融合綜合展區、大運河文旅展區、沿黃文旅展區等11個線下展區,以及11個線上展區,特色展品、展演、項目薈萃。延續前八屆山東文博會的「輝煌」,今年的文旅博覽會繼續承擔著山東文旅融合的展示「窗口」,以及全國、全球文旅企業廣泛合作的交易平臺的功能。琴可以用來彈拉,可你知道,還能「鋸琴」嗎?
  • 運河「金絲線」牽動聊城文旅融合 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聊城展區看點多
    9月17日至21日,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將在濟南舉行。本屆文旅博覽會以「促文旅融合展全面小康」為主題,重點展示全省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新成就,做大、做強、做優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品牌。博覽會分為沿黃文旅、大運河、「一帶一路」、文旅融合、「文旅+」新業態、鄉村文化旅遊振興、房車露營、特色旅遊線路、創意設計產品、國家工藝美術精品、中華老字號及地方文旅特產等11個展區。經受住了半年多的「疫情大考」,為讓經濟更快恢復熱度,堅定群眾對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信心,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將於9月17日在濟南盛裝開幕。
  • 聚焦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打卡沿黃文旅展區,盡覽九曲黃河的風情畫卷
    展館設計融入厚重歷史,一「展」看盡九曲黃河為呈現一場別樣的、具有黃河文化特色的文旅盛宴,本次博覽會精心打造了面積近千平方米的「沿黃文旅展區」。多元珍寶同場PK,濃墨重彩勾勒「文旅範兒」黃河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最後匯入渤海。博覽會開展期間,各個沿黃省(區)為市民呈上了最具有各自本土風情的多元展品。
  • 文旅述評丨促文旅融合,擦亮「好客山東」金字招牌
    來源: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評論員 藺炳正  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將於9月中旬舉辦,這是今年全省乃至全國文旅界的一件盛事。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通過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將為充分展示山東文旅融合發展新成就搭建重要平臺,對於激發文化旅遊消費、推動旅遊業復甦提振、有效發揮文旅產業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