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打算去酉陽桃花源的時候,壞消息和好消息從遠處傳來。壞消息是:全球唯一的5A級桃花源景區襄陽桃花源。所以作為靈魂嚮往的內心淨土,桃花源是世間常事;所以作為詩意棲居的現實,酉陽桃花源永遠留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陶淵明在他的書《桃花源記》中給出了答案,這裡的「武陵人」是指武陵縣的人。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按照《晉書·地理志》的說法,很明顯這群活在桃花源的人是秦朝那些逃過劫難的人的後代,可以想像,2000多年前秦始皇葬書葬儒的時候,幾個鹹陽儒生背著書,帶著家人,翻山越嶺,長途跋涉,歷盡艱辛,他們來到這裡隔絕紅塵,建立家園,日出而作,不停歇地開始田園生活。
數百年後,在捕魚過程中,武陵漁民黃道真(或黃道奇)誤入桃花源,無視「桃園人」的「不足以外人道」的警告,將桃花源的故事報給武陵郡太守劉信,後者派人尋找不成功的結果;「南洋高商氏」劉子驥聽說此事,親自去找桃花源,但毫無結果,桃花源的故事卻漸漸傳開了,傳入陶淵明的作品中,製成了流傳千古的《桃花源記》,所以清代著名詩人陳大猿《桃花源記》說:「酉陽才是真正的桃源,《桃花源記》不是寓言」,追根溯源,古書和《桃源記·並序》中所描述的酉陽桃花源,其實是秦人在戰爭中為避亂安心而發現的詩意棲居之地,現在時代的硝煙終於煙消雲散,但世界從未停止擔憂,好在酉陽桃花園還在,民俗風情還在,成為了我們今天的精神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