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一共有27位元帥,名將古德裡安為何沒在其中?全因這3點
二戰中德國最負盛名的三位將領:古德裡安、曼施坦因以及「沙漠之狐」隆美爾。想必熟悉外國戰爭史的看官,對此三人都不陌生。在現如今的網絡上有不少對這三位德國將領的調侃。其中古德裡安被稱為「古不帥」,原因是如此鼎鼎大名的將領居然一直未封元帥,二戰德國一共有27位元帥,有的戰功甚至遠不如古德裡安的,為何古德裡安未能封為元帥?
其實「古不帥」的誕生有多方面原因:第一,希特勒,所有納粹德國將領的評判都繞不過這個人,身為第三帝國的獨裁元首,希特勒性格偏執還有時候獨斷專權,在1940年法國戰役的時候希特勒還比較看好古德裡安,古德裡安的裝甲軍在法國境內橫衝直撞不愧「閃擊兇神」的美譽。然鵝東線和蘇聯開打之後古德裡安開始對希特勒的一些作為不滿,他認為希特勒不應當天天對前線指手畫腳,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而且戰場瞬息萬變你在後方能知道個啥?兩人數次爭吵,巴巴羅薩計劃進行了沒多長時間,古德裡安被希特勒革職到後方管後勤。
第二,古德裡安崇尚裝甲戰術,可以說是閃擊戰的創始人,戰後許多軍事學院都掛著他的肖像,屬於開創裝甲兵種運用的先河,兵家大佬級別人物,這一開始就得罪了一些共和國時期的守舊軍人,而且古德裡安不僅和元首關係不好,名字裡還沒有馮,也就是說他不是容克貴族,這在德國軍界就屬於低等血脈。
第三,好死不死古德裡安被希特勒革職去後方的時候德國的軍隊晉升改革,不再依靠經驗和服役時間,改為戰功封帥,老古被壓在後方哪裡能弄到軍功?
然後再說說「隆不在」隆美爾元帥,這貨雖然也不是容克軍官團出身,但是希特勒的愛將,屬於軍方的元首親信,和希特勒關係一直很好。他這個「隆不在」是調侃每次有重要事情他都不在,但是也是有些冤枉了他。比如阿拉曼戰役後方養病但是前線他部署的十分得力,但是德軍油料本來就不足況且英軍是德軍的2倍,當時進攻史達林格勒的希特勒沒辦法給隆美爾的非洲軍團一點援助,在彈藥油料稀缺的情況下德軍只能敗退;還有隆美爾駐守西線,但是盟軍花了大價錢進行偽裝和情報工作,讓其誤認為盟軍會在加萊登陸,諾曼第戰役時隆美爾在後方,等他返回前線時,手上竟然沒有一個裝甲師可以用來反攻——許多德軍幹部去巴黎放縱玩樂、擅離職守。
我認為就指揮水平而言,這三人中曼施坦因指揮能力最強,他被稱為「曼不群」的原因,是在戰後的接受採訪和所寫回憶錄中經常甩鍋給別人。 「這裡按我說的打就贏了!」「要是我是元首如何如何......」之類的話數不勝數,而沒人能反駁他——因為大多說他吐槽的人不是被當戰犯斃了就是死在戰場上了......而實際上曼施坦因在戰後的吐槽並非全是甩鍋,也有一些地方是某些將領的確指揮失誤,曼施坦因本人在戰後從事西德軍隊的重建和盟軍顧問,在二戰中的東線戰場多次力挽狂瀾為德國延續時間。
不得不說,此三人作為二戰德國三大名將,各自的軍事天賦都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