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怎麼吃?年代不同,各有各的吃法。
昨晚追劇,韓劇《請回答1988》,漢城奧運會那年的事,講述三十幾年前,韓國五位小年輕的成長史。這部劇之所以能吸引人的眼球,就是小市民日常吵吵鬧鬧的三餐,引起廣大百姓的共鳴。
我們來看看三十幾年前的韓國人是怎麼吃飯的。
本劇一開始,五位高中生聚在一起看《英雄本色》,時鐘指向傍晚六點時,各家大門推開,媽媽們穿著不同顏色的花衣裳,頂著菜花頭,站在自家門口扯著嗓子喊:某某啊,回家吃飯咯!
於是一場熱鬧的晚餐開始了,首先是媽媽們派遣孩子們把好吃的分享給鄰居,飯菜在孩子們的手中流動,他們走家串戶,端過來呈過去,而飯桌前的爸爸們則對鄰居們送來的飯菜品頭論足,「這道菜一定很好吃」,「這一看就是誰誰誰做的菜,做成這樣子」。
然後半大不小的孩子們開始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爭執、理論、推搡、扯頭髮、大聲叫嚷,最後動起手來,你一拳我一腳,抓過來追過去,哭喊聲叫罵聲,此起彼伏,瀰漫在房間的每個角落,而大人們則很抓狂,他們歇斯底裡、聲嘶力竭地喊:都給我住手,吃飯能不能安靜點!這是我最後的夙願!
哈哈,何其親切!三十年前的經濟並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但人情味超級濃!夫妻之間、父子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鄰裡之間、同學之間,打打鬧鬧、相親相愛,他們有飯一起吃,有難一起扛!
而時光飛逝,三十年眨眼之間,我們來看看今天的晚餐,「一人食」紅遍網絡,「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一個人也要過得精緻溫暖」,一人食的定義是不孤獨的食物美學,但聽起來怎麼那麼孤獨。
我很羨慕三十年前一頓飯的鬧騰,而現在的高壓生活把人與人之間的美好隔閡了起來。你住的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你不知道對門叫什麼,每日匆匆忙忙地進進出出,讓你無暇理會鄰居之間的家長裡短。
於是不會再有一碗流動的飯菜出現在你的飯桌上,於是你堅強地告訴自己「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因為食物有超乎想像的治癒力量,它能填飽你的肚子,更能治癒你的孤獨。
不能想像這部發生在三十幾年前的故事《請回答1988》,有一群90後、00後在追,這批新生代正昂首挺胸地走進社會,他們中很多少人從出生開始就是獨生,獨自成長,長大後又獨自一人奮鬥在異鄉,他們是一人食的忠實粉絲,他們關起門來享受一個人靜謐的晚餐和三十年前父輩們一大家子人圍在一起吃飯的情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人是群居動物,沒有人真正喜歡孤獨,孤獨只是人生路途的一個過往,當有一天,成長得足夠成熟,那請打開家中的那一道門,打開心扉,讓鄰居進來,讓流動晚餐進來,讓情誼進來,因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嘗遍人間百味。喜歡,你就來這裡,點讚、轉發、高談闊論。而原創作品,作者心血,拒絕不良自媒體盜文盜圖,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