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2011年高中畢業後直接去澳大利亞留學,幾年時間一共花了180多萬,回國的時候去應聘了五六家公司,最後進入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公司開出的條件是底薪2500元。
他做的是銷售,因此呢,底薪不代表工資低,因為其他人的底薪也都是2500塊,不過有些公司用的留學生起薪也就4000來塊錢。從側面證明了,花錢留學生含金量不是那麼高了。
花錢留學含金量並不高
因為花錢留學上的,只不過是國外的普通大學並不是重點大學,因為國外重點大學門檻也是比較高的,不是光有錢就能解決掉的,當然了,神豪就當我沒說。
此外有些是低齡留學的,有些小學就過去了,他們的打算估計就是移民了,這是走的完全不同的路。
國外的普通大學跟國內的211估計差不多吧,比國內的普通大學會稍微好一些,但是要知道,高中畢業後花錢去國外上大學的,多數都是一些底子差的,高考沒考好,因此選擇了出國鍍金。這根拿到哈弗之類高校邀請函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留學生數量激增
2010年我國學生數量在28.5萬左右,而在2018年,這個數量達到了66萬人, 其中59萬人都屬於自費留學,並且同年回國留學生人數在52萬人左右。
這跟以前不光數量上有區別,並且最大的區別就是自費的留學生變得多了,一方面是因為我國高淨資產人士數量變多,另一方面也是前些年留學生這個稱呼比較有含金量,畢竟海歸人士。
留學還是要優於國內普通大學
論文憑,國外大學畢業證拿出來比較亮眼,在找工作中肯定優於普通大學畢業證,但實際工作能力還是有待商榷。
外出留學在2019年熱度就已經下降,增速明顯下滑,同時國內一些高校並沒有達到招生目標,這一切都是這些年我們在教育上面投放了很大精力的結果。
如果高考考得不理想,留學也算是一條路,如果資金沒問題的話。同時出國留學也不僅僅是拿個文憑,在國外的幾年求學、生活經歷也是人生的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