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納帕海溼地自然保護區覓食的鳥類。 楊華偉 攝
圖為納帕海溼地自然保護區。 雷蘊 攝
中新網香格裡拉5月18日電 (楊華偉)由於過度放牧、汙水汙染、旅遊發展不規範等原因,有香格裡拉「綠肺」之稱的納帕海溼地生態功能遭到破壞,溼地退化。當地通過生態補償、河道整治、「引水入海」等方式,修復溼地生態功能,計劃用3年的時間恢復納帕海溼地的碧水藍天。
納帕海溼地境內納赤河、奶子河等十餘條河流經草原注入納帕海,經過納帕海淨化後從尼西湯滿河流出,匯入金沙江。納帕海溼地自然保護區是中國低緯度高海拔最具代表性的高原湖泊溼地類型,也是全省四個國際重要溼地之一。1984年建立納帕海省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12月7日,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保護區面積為2400公頃,國際重要溼地面積2083公頃。
近年來,隨著香格裡拉社會經濟的發展,前往納帕海的遊客劇增,再加上過度放牧、水源汙染等問題,納帕海生態環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壞,出現了溼地退化的現象。納帕海自然保護區管理所所長和紹友告訴記者:「以前納帕海的水是比較清澈的,是可以喝的,現在都喝不成了。」除了水汙染外,家豬的放養也致使大量的草地被破壞。「前兩年,家豬到過的地方,基本看不到草地,只剩下一堆堆的泥巴,完全沒有芳草連天的盛景。」說起溼地早到的破壞,和紹友很是痛心。
為保護好納帕海溼地,香格裡拉市積極整治納帕海周邊水環境,掐斷汙染源,與科研單位、高校以及環境組織合作,同時爭取當地民眾的支持,進行生態補償,積極推進保護、監測等管理工作,使溼地生態環境及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減緩了溼地退化速度。
「我們實施了家豬圈養模式,不允許家豬進入到納帕海,先解決了過度放牧問題。」和紹友說,此外,當地還在溼地遭到破壞的地方,引入活水,讓溼地生態系統自行恢復。「現在好多地方已經長出水草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不時有覓食的水鳥飛起,冬季的時候,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就有300多隻。」看著保護取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紹友很是欣慰。
和紹友介紹,目前,納赤河第二汙水處理廠已經開建,汙水處理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將有效減輕納帕海的負荷,有利於納帕海水質的改善。「城市汙水隨著納赤河流入納帕海,如果不進行處理,納帕海有可能會像滇池那樣,藍藻都有可能發生。」
如今,更大規模的納帕海自然保護綜合治理項目已經啟動,香格裡拉將用2到3年的時間,集中力量對入湖河道、湖邊社區、草場恢復等進行治理,並組建志願者服務隊,發放生態補償等,同時引活水入溼地,發揮生態環境自我淨化作用,助力納帕海生態環境良性發展。「到時候的納帕海,將是一個有水有草有鳥獸蟲魚有藍天的景象,很值得期待。」
據不完全統計,納帕海共有溼地植物115種,鳥類171種,其中許多都是珍稀瀕危的國家保護動物,如一級保護瀕危動物黑頸鶴、黑鸛、胡兀鷲、白尾海雕等重要水禽,是高原重要的水禽越冬地、候鳥遷徙途中的補給站和重要棲息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