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先跟您講個真實的段子。
    農村工作難,村居拆遷更是難上加難,拆不好會拆散了民心,損害了民意。西青區中北鎮雷莊子村的老牛就遇到了這樣的棘手事,這次他跟自己的親外甥「槓」上了。為什麼?就是為了村裡拆除違章建築這件事。
    老牛叫牛建永,54歲,是雷莊子村的黨支部書記。村鎮經濟要長久發展,必須升級,而升級面臨的首要難題便是拆遷。外甥的家具廠在雷莊子村「工業大院」裡,這個大院恰好又是拆遷的首要目標,這地兒要是拆不掉,給鎮裡的經濟發展拖後腿,那我老牛惹的禍可就大了。老牛想。村子裡的人眼睛都巴巴地盯著他,就看他怎麼過他外甥這道坎兒。有不服氣的村民等著看熱鬧,你不是「牛」嗎?你拆了你外甥的廠子再來跟我們講道理。
    老牛的心裡跟明鏡兒似的,他先是跟外甥擺了一通道理,但是沒能說服對方。老牛就是牛,他掄起錘子就把外甥家具廠院門上的大鎖給砸開了,這一砸,砸下了雷莊子村拆遷第一錘。村裡那些看熱鬧的都不吱聲兒了,老牛連自己親外甥的廠房都拆了,還有哪間違章建築是他不敢拆的?老牛也真不含糊,幾天時間,村子內外8萬多平方米的違章建築全部被夷為了平地。村裡沒一個人跟他頂牛,順利完成了環保整改拆遷任務。在整個中北鎮,要說拆遷這檔子事,還得說雷莊子的老牛真牛!
    村野裡的「工業大院」
    老牛拆遷中的軼事,暫時按下不表。先來說說拆遷的背景。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違章建築始終是政府拿不走、村民用不好、市場難作為的燙手山芋,處境十分尷尬。它們所佔用的土地,又恰恰是連接地塊與地塊之間的走廊,阻礙長遠發展。因此,拆掉違章建築,亮出完整地塊,成為中北鎮西部開發和西青區城市化進程中的關鍵一環。
    位於京福公路旁中北鎮路段、與國家級示範汽車工業園區一路之隔的雷莊子村「工業大院」就是中北鎮一直想拆而拆不動的地方。2017年3月,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天津市,西青區對高鐵沿線附近的違章建築群進行仔細排查,責成中北鎮對雷莊子村轄區內的 「工業大院」進行集中治理,「工業大院」的拆遷上了掛牌督辦的名單。
    說起這「工業大院」,可是個老大難問題了。難在哪兒?難在形成時間長,難在拆遷會觸動許多村民的利益。「工業大院」形成於上世紀80年代末,這裡原是一片坑塘窪地。當時為了響應「發展個人養殖」的號召,村裡許多人在這裡建起了豬場、羊場和家禽養殖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腦筋靈活的村民就開始了「圈地」,自行蓋起了一個個小院落,租借給私營企業主做廠房。於是,廣告牌製作廠、小五金製作廠、家具廠、倉儲庫、廢品收購加工點等五花八門的行當在這裡生根發芽,很快形成了氣候,村裡人習慣地稱呼這裡叫「工業大院」。儘管產業低端,然而30多年來,這裡為村民致富也有貢獻。現在要拆掉,村民們一時還真是接受不了。
    2017年春節前後,記者曾到這裡探訪,所見情形可用「一片凌亂」來形容。這裡充斥著大小不一的斷壁殘垣,四處堆積著雜物。在一處廢品回收站,4瓶早已失效的滅火器晃晃悠悠地掛在牆上;幾位民工就住在四面透風的磚房中。晾曬的衣物、生活用品和做飯的炊具夾雜其間;野狗的叫聲、刺耳的機器轟鳴聲,連同路過車輛的喇叭聲不絕於耳……這座都市裡的村莊,很難與「工業大院」的稱號對上號。
    西青區、中北鎮兩級政府,始終繃著一根弦,安全生產大於天。雷莊子村「工業大院」髒亂差以及暗藏的火災、治安隱患,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區主要領導多次實地調研,商討發展規劃,把拆遷列入重點,希望開啟嶄新的一頁。但雷莊子村一共有462戶人家,其中有50多戶在工業大院有對外出租的房屋,想拆?哪有那麼容易!
    一錘砸開村民心結
    擺在牛建永面前的,就是這樣一道難題:一邊是掛牌督辦,一邊是村民利益。兩相權衡,老牛一咬牙:拆!就在西青區主要領導調研的當天下午,老牛對鎮領導親口許下軍令狀:說破天我也佔理,你的違章建築持續了這麼多年,再不拆說不過去了。嘛事兒都要講個與時俱進吧,現在這「工業大院」影響了鎮裡的營商環境,影響了全區新一輪的發展規劃,必須拆!
    老牛磨破了嘴皮子,跟相關村民講道理,可幾十年都拆不動的地塊,豈容你說拆就拆?拆與被拆的雙方都在蓄積能量,暗中頂牛較勁。有的村民無聲地對抗,老牛打電話,不接!老牛上門走訪,不見!最關鍵的,多少雙眼睛就盯著你這個村黨支部書記能不能堅持原則,一視同仁,把一碗水端平了。老牛為此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他尋思:現在村務公開,不藏著、不掖著,政府才有公信力,群眾的心裡才能沒疙瘩。於是,就有了前面說的那段,雷莊子村「工業大院」拆遷第一錘首先砸在自己親外甥的家具廠上。
    去年10月28日,老牛信心滿滿地帶著一隊人馬,開進了「工業大院」,徑直往家具廠奔去。眼見著老牛先要對自己下手,外甥急了:「老舅,我是您的親外甥,咱不得講究點家族親情嗎?憑嘛先拆我的廠啊?」
    「就因為你是我的親外甥,就該帶個頭!」老牛態度非常堅決。他一揚胳膊,掄起錘子就砸開了院門上的大鎖。
    俗話說,娘親舅大。村裡人最講親情。眼見著老牛不講私情,頭一個拆了外甥的廠房,沒一個人不服氣的。村民們看出來,這次拆違是動真格的了。連續兩周,村民們日夜不停嘁裡喀嚓就把「工業大院」這個老大難的問題給解決了。「有這進度,還得說我外甥懂事,我沒白疼他。」事後,老牛跟記者說。
    日前,記者再次來到雷莊子村,看到「工業大院」平整的土地上已經苫蓋了防塵網,臨近路口的地方樹起了遮擋板,空曠的土地正期待著新的規劃藍圖。中北鎮黨委書記張寶梁說:「這裡處在國家級自主示範區的輻射範圍,是規劃中的中北西部新城,辦理好相關手續後,這裡的土地將會納入國家級自主示範區的規劃。」雷莊子村的村民這回明白了,將來,他們還有更好的就業前景,老牛給他們拆出了一個「金元寶」哩。
    百年花鄉「騰籠換鳥」
    「工業大院」這個老大難問題解決了,牛建永卻沒閒著。按照西青區的統一規劃,雷莊子村要打造花卉文化的新業態。雷莊子村一直以種植花卉聞名,但老舊的花卉批發市場已陷入瓶頸,因循守舊只會導致舉步維艱。他們要改革、要升級,一座名為「百年花鄉」的花卉產業基地浮出水面,建成後將集觀光、旅遊、休閒、娛樂、體驗於一體,不僅是拉動中北鎮西部開發戰略的引擎,該項目還被列入西青區2019年重點民生項目,並得到了全市上下的關注。
    這一次同樣要面臨拆遷的問題,而這一次拆遷,真是拆到了老牛的「心頭肉」。
    說起舊有的雷莊子花卉批發市場,這是老牛精心培育的「孩子」。2008年,牛建永走馬上任村黨支部書記,村裡帳面上一共僅有9萬元。更令老牛頭疼的是,村裡大部分土地在電力高壓線下,想發展第二產業根本行不通。老牛便找到鎮裡,向鎮領導陳情,提出發展設施農業的想法。旁邊就是曹莊子花卉市場,雷莊子如果搭建花棚花窖為它提供花卉,它也用不著捨近求遠往外地去尋花問草了。鎮領導說:「這思路沒問題,你們就幹起來吧。」
    10年之後,雷莊子花卉批發市場已是遠近聞名的花城了。但老牛一直有隱憂,他告訴記者:「每天在市場上卸載花卉的卡車多達十幾輛,其中包裝花卉的紙張、塑料等垃圾就有五六噸。隨著花窖設施老化,一到冬天,許多花農都用棉被搭在花窖外保溫。一些花窖上方就是明晃晃的高壓線,安全問題是個大事。現在不改更待何時?乘著新規劃,升級改造雷莊子花卉批發市場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今年2月底,老牛召集花農舉行了搬遷工作動員會。他分析了雷莊子花卉批發市場提升改造的益處,同時請來了專業設計團隊為大家講解這一市場未來發展的願景。很多花農是「外來戶」,老牛承諾:「咱們心裡有桿秤。我們不會因為自己的日子好過了,就不管你們。」老牛為花農找的新的落腳地有恆溫大棚,冬天有暖氣,夏天有風扇,溫度溼度都可以自由調節。這讓花農們吃下了「定心丸」。
    今年3月初,已經在雷莊子經營花卉多年的花農羅曉飛,率先搬出了雷莊子花卉批發市場,將自家的苗圃遷到了幾公裡之外的天津市苗圃示範基地。這一行動,無疑給老牛投了一張信任票。羅曉飛說:「暫別雷莊子,真是捨不得啊。但這是大勢所趨,村裡要進一步發展,並沒有拋棄我們,而是給我們找了新地方,不僅退還了租金,還給我們提供了拆遷補償款。等新的花卉基地建成了,我還要回來。」
    現在,雷莊子花卉批發市場的拆遷工作已全部完成,這個佔地20多萬平方米、擁有90多家門臉、60餘個花窖大棚、涉及100餘家花農商戶的傳統花卉市場,化為一片待開發的土地。
    看著空曠的土地,老牛樂得合不攏嘴:用不了多久,這裡一定會有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村裡的經濟會上一個臺階,咱老百姓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哩!
    老牛很忙,忙完拆遷忙招商,忙著把百年花鄉儘快還給雷莊子的父老鄉親。記者給他提出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眼前的土地從圖紙變為現實要有一個過程,這段過渡期如何度過?老牛說:「需要我們共克時艱,但村領導班子給百姓的承諾不會改變。」2018年老牛再次當選村支書,這一屆任期5年,5年之後將會給雷莊子百姓帶來什麼?老牛心裡盤算著,思考了一陣說:「我向我的父老鄉親承諾,5年時間一定讓大傢伙兒的福利有更大改觀!」
    記者手記
    西青區中北鎮雷莊子村黨支部書記牛建永的故事,算不上「英雄事跡」,卻觸及了一個我們常見而又思考不足的話題,改革進入深水區,如何攻堅克難?
    村居拆遷是個老大難的問題,在這位村支書手裡,卻能步步推進。主要原因是他敢把拆遷第一錘砸向自己,這種刀刃向內的精神,正體現了一種擔當。可見,再難的問題,只要黨員幹部有為民情懷、有擔當精神,就會有所作為。群眾是講感情、講正理的,而且眼睛是雪亮的。黨員幹部表率作用好,自然會給你投下信任票,得到群眾的擁護與贊成,就會跟你走,種種矛盾也能迎刃而解,給百姓帶來更大的福利。(津雲新聞編輯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