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彩雲網評:探尋「轉正故事」背後的密碼

2021-01-08 雲南網

新華網相關報導截圖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丁恆情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疫情「大考」,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攻堅克難。山河無恙,國泰民安,中國經濟走出「V」字形,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均走在世界前列。一家家店鋪恢復營業,一位位員工回歸崗位,一條條街道重拾人氣,一趟趟航班航運再次出發……中國經濟「轉正」的大勢,由一個個你我他的「轉正」匯聚而成。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在即將收官的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回望這一年,中國經濟在疫情「大考」下,經受住了各種風險挑戰,從重啟到復甦,從走出陰霾到重拾活力,經濟增速從一季度的「-6.8%」到二季度、三季度的「3.2%」和「4.9%」,走出一條先抑後揚的「曲線」,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能。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中國經濟能夠穩中向好、長期向好不是偶然的。中國經濟「轉正」的大勢,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傳遞著中國信心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有了中國共產黨執政,是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一大幸事。」今年初,我國經濟按下「暫停鍵」,主要經濟指標跌入「谷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交出一份令人民滿意、令世界矚目的成績單。對此,國家貨幣基金組織發布報告稱,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實踐充分證明,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制度優勢。

  中國經濟走出「V」字形,並非一時一日之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中國經濟持續復甦、呈現乘風破浪之勢,實則是練強「內功」、打牢基礎後,形成了極其強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勢能。12月1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心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正因為有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後發優勢、大國優勢、制度優勢、思想優勢、人心優勢等綜合優勢相輔相成、疊加放大,讓中國經濟發展更可持續、效益更好、水平更高。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回顧歷史,中國經濟是在克服困難中發展起來、在應對挑戰中成長壯大的。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置身中國發展的歷史機遇期,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們應對挑戰、贏得主動的「主心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面向未來,無論面對多麼嚴峻的形勢、多麼複雜的局面,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我們一定能變壓力為動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為「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推動中國經濟乘風破浪、奔湧向前,創造出更加令世界驚嘆的新成就和新奇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彩雲網評:放大經濟行穩致遠「向新力」
    數據顯示,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況下,我國經濟實現了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速達到4.9%的逆勢扭轉、轉正上揚。這一過程中,以新業態、新模式為重要內容的新經濟,不僅促進了新就業形態的蓬勃發展,激活了就業保障的一池春水,同時也是穩住經濟基本盤,推動中國經濟增速轉正不容忽視的全新力量。  新時代需要新動能,新動能引領新發展。
  • 【地評線】彩雲網評:依法撕破「獵」之潛規則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而在蒼蠅將這個「蛋」叮破搞臭之前,一定會對其百般地討好逢迎,一定會換著花樣讓這隻「蛋」自我感覺良好飄飄然、然後忘乎所以甘當被「圍獵」。《圍獵:行賄者說》警示我們,如果領導幹部能夠真正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言行舉止一個樣,尤其是在和各類公司老闆打交道過程中,時刻保持警醒,對於送上門門來的各種「便宜」不動心思,再狡猾的蒼蠅恐怕都無從下口。
  • 【地評線】彩雲網評: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 【地評線】彩雲網評:啃下「硬骨頭」,脫貧攻堅再出發
    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祖祖輩輩大多生活在交通閉塞、通訊落後的深山峽谷裡,要想讓搬遷群眾更好的地告別舊習慣,過好新生活,首要的就要做好搬遷點的公共服務保障工作。
  • 中藥裡的「春夏秋冬」,從四季之外說起,探尋它們背後的文化故事
    中藥裡的「春夏秋冬」,從四季之外說起,探尋背後的文化故事。在浩瀚的中草藥寶庫裡,每一味中藥幾乎都有它自己的「故事」。那些故事深處,或許蘊藏著一些和醫藥無關的信息,或許隱藏著一些文化的密碼。今天,我們首先個看一下這方面的例子:1、春砂仁:這是一味非常有名的中藥,也是道地藥材裡「四大南藥」之一,其實就是砂仁。而裡面的「春」字,和春天是沒有太大關係的,指的卻是廣東陽春這個地名。
  • 探尋《花米飯》背後的故事
    本報訊(民族時報實習記者 鍾慧娟)布依族與其他兄弟民族一樣,長期致力於淬鍊生活智慧,演繹民族之魂,探尋民族之根,呈現布依文化的歷史與榮耀。為進一步 了解創作背後的故事,記者採訪了《花米飯》的作者——雲南省民族學會布依學研究委員會副會長、布依族作家王定才。上世紀60年代中期,王定才出生在一個布依族家庭。從小受到「心懷愛國情,胸懷報國志」影響的王定才,長大後入伍從軍,並在訓練間隙堅持寫作,先後在《人民日報》 《解放軍報》等多家報刊媒體發表過作品。
  • 探尋古老王朝的文化密碼
    探尋古老王朝的文化密碼——訪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子課題「殷商社會文化形態與甲骨文字研究」負責人郭旭東光明日報記者 底亞星  「商族人組建了一個怎樣的社會?  湮滅在3000年前歷史塵埃中的故事,尚有數不清的疑問亟待解答。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安陽師範學院歷史與文博學院院長郭旭東,已在破解殷商文化密碼的路上探尋了30餘年。  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大數據、雲平臺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釋研究」中,郭旭東和他的團隊承擔了「殷商社會文化形態與甲骨文字研究」子課題。
  • 尋味肯德基探秘之旅,探尋餐桌背後的故事
    為了探尋肯德基誘人的美食是怎樣一步一步「走上」餐桌,以及這背後所有人的辛勤勞作和努力付出。2020年12月肯德基河南探秘之旅邀請了媒體、營養學家、醫生等行業的新青年,走進肯德基後廚,參觀肯德基供應商——千味央廚,探尋肯德基美食背後所不為人知的各個環節、環環相扣的服務細節,以及那些發生在餐飲產業鏈各個環節裡樸素卻動人的故事。
  • 從零至九探尋中華文化密碼
    著名學者、中央黨校教授鍾國興的《中華文化密碼:通達智慧之門》一書深度挖掘從零至九這十個數字背後的文化秘密,闡釋其在中華文化中的豐富內涵,解析中華文化所獨有的思維方法,給予讀者全新的視角認識中國傳統文化,暢遊於中華文明的長河。
  • 越秀|環遊啟明:探尋老城舊址背後的故事
    穿行於老城區的街巷,許多人或許已逐漸淡忘或無暇追問所至之處的歷史變遷以及背後的動人故事。8月30日上午,大東街社工站舉辦啟明環遊記—探尋啟明文化關鍵詞活動,組織6個親子家庭,一同打卡遊覽啟明歷史舊址、民國建築,了解背後的歷史故事,感受啟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靠山吃山」的新路徑——探尋大瑤山的「幸福密碼」
    「靠山吃山」的新路徑——探尋大瑤山的「幸福密碼」
  • 中美籤約共拍影片《藏地密碼》
    新華網北京4月23日電(記者倪元錦)在此間舉行的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中美電影人宣布籤約合作,將探索西藏題材的小說《藏地密碼》改編成電影。
  • 解讀《藏地密碼》 眾專家齊探寶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本長達160萬字的探險小說《藏地密碼》在人們的視野中出現,帶領人們進行了一場文化之旅。它講述了以西藏和藏文化為背景的一個全球大探險故事,其中涉及到西藏千年秘史、藏傳佛教歷史遺案,以及世界上眾多著名文化遺蹟。藏地密碼的誕生,就意味著總有一群人會聚集到一起,這些人群從各個角度去欣賞它。正如一件收藏品,吸引著不同時代不同領域不同身份的人士對它關注與喜愛。
  • 【地評線】東湖評論:相攜沐夕陽,落日餘暉映出強大的希望與愛
    【地評線
  • 【地評線】飛天網評: 記錄戰「疫」的你們,亦是絕美的風景
    【地評線】飛天網評: 記錄戰「疫」的你們,亦是絕美的風景中國甘肅網  作者:高永維  2020-03-30 日前,孫春蘭副總理與抗疫一線媒體記者座談
  • 【地評線】彩雲網評: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滇西小哥」!
    「你只看到了別人表面的光鮮,卻未曾看到那些背後的付出。」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成功者往往都少不了思想、情感和奮鬥的支撐。細品「滇西小哥」的三重味道,為生活、為家人、為夢想,為一切值得的去付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滇西小哥」。
  • 探尋《天路》背後的故事,我們眼中的歌詞都是現實的寫照
    那一句句歌詞,不僅唱出了西藏的魅力,也述說了建設鐵路的艱辛,今天就跟隨歌手張陽陽一起探尋《天路》背後的故事吧。青藏鐵路之所以被稱為天路,它的高海拔堪稱世界之最,也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然而這樣的人間天堂,其高寒缺氧的獨特氣候,卻成為阻礙人們探尋它的腳步,高原反應給採風的張陽陽來了一個下馬威,想想當年那些修建鐵路的工人艱苦,就是如今,每天在青藏鐵路上維護線路的工人也一樣面臨這艱苦的條件,「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一點都不為過。
  • 羅拉密碼女裝背後的創業故事
    羅拉密碼,一個年輕的女裝品牌,在短短幾年時間裡,創下銷售額過億的成績,拿下時尚深圳展最高獎項-金冕獎,並走出國門,在米蘭時裝秀場上,通過一件件獨特且個性的原創設計服裝,打動在場的無數評委。年僅4歲的羅拉密碼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服裝品牌,能夠在米蘭時裝秀這樣的國際秀場上贏得所有人的好評,成為服裝行業裡的新寵?羅拉密碼是一個輕奢女裝品牌,是原創設計師羅拉女士於2016年在香港所創辦的服裝品牌,致力於為每位追求自由、時尚、個性、獨立的女性,量身定製專屬的個人形象,打造專屬自己的都市現代風格。
  • 《桃花源密碼》有「三叔」的味兒,走的卻不是「南派」的路
    《桃花源密碼·海底天宮》就是歷史和神秘文化研究者、小說創作者何殤根據徐福這一歷史人物所大膽想像創作出的一部魔幻怪談小說。故事要從主人公馬龍的奶奶去世的那一天講起。老祖母臨終前留下遺言,要將自己的骨灰送回故鄉,與這叮囑一同留下的,還有一個當年祖母從家鄉帶出來的一個精緻且奇怪的吊墜。祖母並不是中國人,據她自己說故鄉是在大海另一邊的琉球。
  • 【地評線】南方網評:練好「繡花」功夫 精心呵護歷史文化遺產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歷史發其源,文化鑄其魂,文化遺產中蘊含著城市的精神基因,隱藏著「從哪裡來,向何處去」的發展密碼。歷史文化保護作為留住城市記憶、延續城市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舉措,對特色城市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