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相關報導截圖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丁恆情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疫情「大考」,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攻堅克難。山河無恙,國泰民安,中國經濟走出「V」字形,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均走在世界前列。一家家店鋪恢復營業,一位位員工回歸崗位,一條條街道重拾人氣,一趟趟航班航運再次出發……中國經濟「轉正」的大勢,由一個個你我他的「轉正」匯聚而成。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在即將收官的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回望這一年,中國經濟在疫情「大考」下,經受住了各種風險挑戰,從重啟到復甦,從走出陰霾到重拾活力,經濟增速從一季度的「-6.8%」到二季度、三季度的「3.2%」和「4.9%」,走出一條先抑後揚的「曲線」,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能。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中國經濟能夠穩中向好、長期向好不是偶然的。中國經濟「轉正」的大勢,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傳遞著中國信心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有了中國共產黨執政,是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一大幸事。」今年初,我國經濟按下「暫停鍵」,主要經濟指標跌入「谷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交出一份令人民滿意、令世界矚目的成績單。對此,國家貨幣基金組織發布報告稱,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實踐充分證明,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制度優勢。
中國經濟走出「V」字形,並非一時一日之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中國經濟持續復甦、呈現乘風破浪之勢,實則是練強「內功」、打牢基礎後,形成了極其強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勢能。12月1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心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正因為有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後發優勢、大國優勢、制度優勢、思想優勢、人心優勢等綜合優勢相輔相成、疊加放大,讓中國經濟發展更可持續、效益更好、水平更高。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回顧歷史,中國經濟是在克服困難中發展起來、在應對挑戰中成長壯大的。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置身中國發展的歷史機遇期,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們應對挑戰、贏得主動的「主心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面向未來,無論面對多麼嚴峻的形勢、多麼複雜的局面,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我們一定能變壓力為動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為「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推動中國經濟乘風破浪、奔湧向前,創造出更加令世界驚嘆的新成就和新奇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