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在城市變遷中留住「鄉愁」

2020-12-12 中新網福建

2018年09月28日 10:12:11 來源:東南網

  千城一面的窘境,不僅讓城市識別性下降,也阻礙了城市文脈傳承,使柔柔「鄉愁」無處安放。有著獨特城市形象的寧德蕉城區,也曾面臨著這樣的威脅,特色元素佔比減少,城市面貌逐步趨同……

  如今,蕉城區正在積極行動起來。2017年3月,蕉城區鵬程歷史文化街區被列為全省第二批歷史文化街區,該區致力重塑古街區傳統風貌,營造古街區文化氛圍。同時,蕉城區高度重視城區古民居保護工作,加大研究力度和保護投入,規範古民居記錄檔案,制訂保護加固方案;通過道路布局和控制建築高度等手段,保護城市格局中依然遺存的老城輪廓、街巷肌理與形態,體現舊城格局的存在與延續。

鵬程歷史文化街區 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張中堯 攝

  老街區的復活與重振

  「鵬程古街,一眾芳華,款款蓮步,豔影如蘭。」今年7月6日,一場民國時期古民居裡的旗袍秀組圖在「大夢蕉城」公眾號上發表,引起廣泛關注。影像還原了民國時期蕉南街道鵬程社區大華路古民居四世同堂的日常生活,演繹出民國時期大宅裡的家風文化、深閨文化,體現了婦道禮儀與中國女性婉約之美。

  鵬程歷史文化街區,是寧德舊城區主要街區之一,也是古時寧德文化中心,被稱為「展現寧德歷史風貌的孤本」。該街區由30多棟中國傳統民居建築構成的古民居群落,基本建於明、清時期,以建於明代的馬氏繡花樓、林桂祖居、陳添故居以及建於清代的蔡氏和厝、黃氏月爿坪厝、薛氏上下厝、陳厝裡、鄭長璋故居等為代表。公共建築則以明倫堂、新塘宮、觀音亭、鵬程境宮、文昌帝宮、關帝廟、福音堂等為代表,其中明倫堂為文廟建築群落的主要組成部分。

  鵬程歷史文化街區文化底蘊深厚、文化遺存豐富,是寧德城市發源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護這一方寶地,鵬程歷史街區保護規劃於2017年8月出臺。

  規劃對鵬程街巷格局予以延續,對被佔用、被破壞的街巷予以癒合或串聯:以建築風貌現狀評估為基礎,考慮建築保護與整治時序、旅遊發展、環境整治等管理要素,對規劃範圍內所有建築提出分類保護和整治措施,包括保護、修繕、改善、整治和拆除;擬採取重振古城功能活力、重織古城交通網絡、重構古城基礎設施等措施,將其打造成歷史之源、記憶之根、文化金名片,集居住、商貿、遊覽、創意於一體的歷史街區,傳統民俗生活的活態樣本。

  老民居的挖掘與保護

  蔡威同志是紅四方面軍技術偵察工作的開創者和卓越領導者,是隱蔽戰線傑出的無名英雄。走進位於蕉城區的蔡威故居,廳堂高敞,風格鮮明。建築以六扇磚木結構、穿鬥式梁架為主,具有濃鬱的清代建築風格和閩東地方特色。主體分大門、前天井、正廳、後廳、後天井等五部分,另有廂房、小客廳、廊廡、廚房等附屬建築,布局嚴謹,雕刻精美。

  2007年,蔡威烈士誕辰一百周年之際,蕉城區委、區政府決定將蔡威故居和蔡氏家廟改建為蔡威事跡展陳館。區政府邀請設計院所專家對故居進行現場勘測和總體規劃設計,按照「修舊如舊」原則,由福州古建築研究所專家提供詳規和施工指導。如今,故居完整地展現了一座典型清代建築風格的古民居風貌,也成為後人緬懷先烈、感恩英雄的好去處。

  在蕉城區,像蔡氏家廟這樣的古建築不在少數,如天后宮、前林坪蔡氏民居、華邊弄薛氏民居、大華路左厝裡等。這些建築風格各異,但都注重建築與環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營建出宜人的居住環境,散發著濃鬱的鄉土氣息。

  蕉城古民居建築,是公認的體現閩東區域文化的最重要載體。閩東民居的特徵主要有兩點:一是縱向組合的多進天井式布局,二是極具美感的封火山牆。建築風格一律為磚木結構。這種風格特點,是揭示閩東地理、氣候、環境,民眾心理、經濟狀況及千百年來與外界文化往來狀態的實物標本。舊城內主街較為平整,忺巷則多採用丁字街形式,小巷曲折,巷陌悠悠。

  為保護好文化血脈,留住百姓「鄉愁」載體,蕉城區高度重視城區古民居保護工作,加大研究力度和保護投入,規範古民居記錄檔案,制訂保護加固方案,製作保護標誌碑,配置消防滅火器,並制止各行其是的維修方式。同時,在城鄉建設中注重保留鄉土元素,把民風、民俗、民情體現到規劃建設中,以此打造歷史底蘊深厚、文化特色鮮明的新型城市形象。

  老格局的存在與延續

  近年來,蕉城區政府高度重視保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名木古樹、古建築、古民居,保護傳統習俗和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鑲牙式」「洗臉式」措施,加強保護修繕,修舊如舊,實現歷史文化風貌、自然生態環境和現代文明的相統一,形成一批國家級、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

  「保護古民居,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蕉城一邊做著頂層設計,一邊摸著石頭過河。頂層設計依賴摸著石頭過河的經驗,在摸著石頭過河的實踐中推進。」寧德市城鄉規劃局蕉城分局工作人員說。

  一路走來,蕉城區積極探索保護路徑,但也遇到政府財力有限、村民實力不濟等各種窘境。儘管如此,堅守保護的決心始終沒有動搖。一次次試水之措,最終取得了一次次質的飛躍。

  如今,蕉城區正積極制定合理的城市布局、用地發展方向和道路系統,全力保護舊城格局和歷史環境,通過道路布局和控制建築高度等手段展現歷史街區、突出舊城特色,保護城市格局中依然遺存的老城輪廓、街巷肌理與形態,恢復水系與濱水綠地,體現舊城格局的存在與延續。

  「鄉愁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寄托在最普通的鄉音鄉味、青磚黛瓦中。保護舊街老屋的原始風貌,傳承其蘊含的傳統文化,培育出新時代下古街區的生存模式,構建協調的人地關係,才能更好地留住鄉愁。我們不能讓子孫後代只能通過影像資料來回憶鄉愁。」蕉城民間古民居研究學者宋經說。(記者 莊嚴 通訊員 張中堯 文/圖)

相關焦點

  • 寧德蕉城:在城市變遷中留住「鄉愁」
    原標題:蕉城,在城市變遷中留住「鄉愁」,使柔柔「鄉愁」無處安放。有著獨特城市形象的寧德蕉城區,也曾面臨著這樣的威脅,特色元素佔比減少,城市面貌逐步趨同……如今,蕉城區正在積極行動起來。2017年3月,蕉城區鵬程歷史文化街區被列為全省第二批歷史文化街區,該區致力重塑古街區傳統風貌,營造古街區文化氛圍。
  • 留住現代都市中的美麗鄉愁,《華夏講堂》在田子坊藝術中心開講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該如何推進歷史建築與風貌街區的保護,留住現代都市中的美麗鄉愁?今天下午,在田子坊藝術中心,第一期《華夏論壇》正式開講,主講人上海華夏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創辦者蘇秉公帶著觀眾,一同尋回上海的鄉土、鄉裡和鄉情。
  • 五大連池市邊河村:村史館裡看變遷 留住美麗鄉愁
    在被列入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後,五大連池市朝陽鄉邊河村為了留住質樸的鄉土文化,傳承抗聯精神和北大荒精神,促進鄉風文明,承載鄉戀鄉愁,提升村民素質,籌建了邊河村黨員廉政教育村史館。
  • 閩東之光:古厝修繕,喚醒記憶留住鄉愁
    大夢蕉城(湯少貴)11月28日,記者來到虎貝鎮文峰村看到,清代巡檢司古厝保護區裡,工人正在忙著修繕古厝。據了解,為了更好地保護古民居、古村落,發展鄉村旅遊,被喻為高山明珠的虎貝鎮不僅常態化地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且加速推進傳統村落古厝修繕。
  • 閩東之光:古厝修繕,喚醒記憶留住鄉愁
    大夢蕉城(湯少貴)11月28日,記者來到虎貝鎮文峰村看到,清代巡檢司古厝保護區裡,工人正在忙著修繕古厝。據了解,為了更好地保護古民居、古村落,發展鄉村旅遊,被喻為高山明珠的虎貝鎮不僅常態化地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且加速推進傳統村落古厝修繕。
  • 江蘇揚州新添207處地名 激活歷史記憶留住鄉愁
    中新網揚州12月26日電 題:江蘇揚州新添207處地名 激活歷史記憶留住鄉愁作者 章咪 崔佳明地名是人類文明足跡的標識,承載著特定地域的滄桑歷史和厚重文化,也記錄著一座城市的成長曆程。「今年揚州新添了207處地名,一批歷史地名在新時代『復活』了。」
  • 留住工業鄉愁地!溧水首個工業文化產業街區啟動建設
    讓品質城市留住青蔥記憶,讓都市文化窺見斑駁歷史。突破思維 留住溧水人的工業鄉愁飛燕,見證了溧水工業的發展以及城市的變遷。1958年,飛燕正式建廠,當時廠名為地方國營溧水機械廠,廠址位於老城隍廟後側;1965年,該廠從城隍廟遷至中山東路,1969年更名為溧水活塞環廠,2005年更名為飛燕活塞環公司。
  • 在恩陽古鎮 平和溫潤 留住鄉愁
    現在,雖千百年來歲月變遷,但它依舊在用古鎮情懷留住南來北往的鄉愁。位於古鎮的「大棧房」,就是米倉古道上一個重要驛站,南來北往的商賈在此拴馬、喝茶、看戲、餐飲、住宿,洗去風塵後再次上路。據史料記載,大棧房一晚能同時容納200至300人居住,客房為「大通鋪」,一間房可供10多人同時住宿,大棧房內除了通鋪之外,也有供有錢商人們居住的「天字號房間」。
  • 周口有故事:留住鄉愁 弘揚周家口農耕文化
    在博物苑內,能近距離目睹農耕器具的傳承演變,現場體驗、感受農耕文化的親和力,知曉豫東乃至中原區域農耕水利的興衰變遷,更能領略豫東農耕文明的特色魅力。收集各類農耕器具 來源: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在杜超和館長杜忠義兩人看來,建設博物苑的目的旨在不忘農耕初心、留住歷史根脈。
  • 周口有故事:留住鄉愁 弘揚周家口農耕文化
    那麼,周口到底是座什麼樣的城市,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記者探尋過往的歷史煙雲,穿過周口的大街小巷,希冀用筆鋒描繪、還原一個生動鮮活的「周家口」。在博物苑內,能近距離目睹農耕器具的傳承演變,現場體驗、感受農耕文化的親和力,知曉豫東乃至中原區域農耕水利的興衰變遷,更能領略豫東農耕文明的特色魅力。
  • 周口有故事:留住鄉愁 弘揚周家口農耕文化
    在博物苑內,能近距離目睹農耕器具的傳承演變,現場體驗、感受農耕文化的親和力,知曉豫東乃至中原區域農耕水利的興衰變遷,更能領略豫東農耕文明的特色魅力。收集各類農耕器具 來源: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在杜超和館長杜忠義兩人看來,建設博物苑的目的旨在不忘農耕初心、留住歷史根脈。
  • 留住鄉愁!東臺是你的家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鄉愁是一處風景鄉愁是風光漁基地,碧波粼粼  鄉土,是與城市相對而言的。有鄉才有愁,而沒有老家的都市情感失落者的鄉愁,是遠逝的熟人社會的記憶,是虛擬社會中失落的現實經驗。環境的差異,促成了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形態。家鄉的景色,家鄉的人和事,家鄉的味道,是人們心裡永遠抹不去的鄉愁!
  • 組圖|在恩陽古鎮 平和溫潤 留住鄉愁
    恩陽古鎮位於恩陽區城市中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恩陽古鎮作為恩陽以及巴中文旅資源和重要景區,是巴中文旅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恩陽區作為第八屆巴人文化藝術節的承辦方,恩陽古鎮是主場區,是本次藝術節7大活動中的4大活動的開展地,開幕式、「巴山巴水巴人巴風」泛巴區域文化旅遊圖片展
  • 保護古村 留住鄉愁
    10月9日,南昌縣三江鎮後萬村村民在村裡小巷行走。  10月9日,施工人員在南昌縣三江鎮後萬村修繕一處古民居。
  • 福建龍海市:傳承特色文化留住鄉愁 推進文明城市創建
    福建漳州龍海市在推進文明城市建設中,重視生態文化保護,挖掘閩南特色文化,讓城市看得見鄉愁,打好城市建設的「文化牌」「生態牌」,不斷激發激發市民熱愛城鄉的情感和傳承優良風俗的熱情,推動文明城市創建惠及廣大群眾。
  • 多彩的版畫讓鄉愁留住(組圖)
    多彩的版畫讓鄉愁留住(組圖)  ——自貢市沿灘二小將開展環保主題版畫創作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0日訊(記者 盧永洪)有一首歌唱到,「鄉愁是一碗水,鄉愁是一杯酒,鄉愁是一朵雲,鄉愁是一生情。」有一位作家也曾這樣說,「家鄉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故鄉是一個文化概念。」
  • ...的老物件,「記住鄉愁,留住美麗回憶」有償徵集活動,等你「獻寶」!
    這些年來,鍾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社會發展,人民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變遷鍾村街以鄉村振興為契機,發掘地域文化,融合農耕文化「應時、取宜、守則、和諧」的元素,依託現有山水脈絡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 杭州富陽:農耕文化博物館 留住鄉愁記憶
    杭州富陽:農耕文化博物館 留住鄉愁記憶 2014-08-28 07:43:00 導讀:農耕文化博物館,由一幢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磚木結構民居改造而成,裡面陳設著100多件農耕工具和農業生活用品,原汁原味地展現了改革開放前各時期的山區農民生活風貌。
  • 讓南陽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玉見南陽卅五|讓南陽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南陽益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王玉 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您的老朋友王玉,玉見南陽,遇見不一樣的老南陽,遇見更好的自己。再有三天馬上就要進入2020年。
  • 新鄧耳村史室:來一場時間穿梭之旅 留住濃濃鄉愁​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愁是什麼?自去年12月投入使用以來已成為該村留住鄉愁生動地再現了新鄧耳村的發展軌跡和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