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粉是甜點的靈魂,因為是它決定了甜點的口感與鬆軟度。
對喜歡DIY甜點的小夥伴來說,配方表上的各種麵粉真的讓人十分頭疼。
那麼今天,小歐就帶小夥伴們來看一下低筋、中筋和高筋三種常用麵粉,到底有什麼不同吧~
簡說麵粉
麵粉是一種由小麥磨成的粉狀物。
低筋、中筋和高筋指的是麵粉的筋度,而筋度是由麵粉中的蛋白質含量來決定。
蛋白質含量: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麵粉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筋度越大。
此外,很多人在購買麵粉的時候會誤以為「高筋麵粉=高精麵粉」。
其實「高精」指的是高級精製,它表示的是小麥的加工工藝,而不是說麵粉的筋度。
當然市面上確實有高級精製的高筋麵粉,但是高精麵粉還有可能是低筋麵粉或其他粉類。
所以小夥伴們購買麵粉,看到高精麵粉時要注意了。
三種常見麵粉
1. 低筋麵粉
低筋麵粉顏色較白,用手抓易成團。
低筋麵粉的蛋白質含量平均在8.5%左右,因為蛋白質含量低,麩(fū)質少,筋性弱,所以適合用來做口感比較膨鬆酥脆的甜點,如蛋糕,松糕,餅乾及蛋撻皮等。
同時,低筋麵粉還可以用來代替鬆餅粉。
(註:麩質是小麥等穀物中的一種蛋白質。在麵包醒發過程中,麩質蛋白會形成網狀結構,進而促使麵包發酵。如果麵粉中沒有麩質蛋白的話,麵包是不可能完成發酵的。)
2. 中筋麵粉
中筋顏色乳白,粉質半鬆散;它常被用來製作中式點心(如饅頭、包子等)。
一般市面上無特別說明的麵粉,多為中筋麵粉。
通常在中筋麵粉的包裝上面都會標明,適合用來做包子、餃子、饅頭、麵條。
3. 高筋麵粉
高筋麵粉顏色較深,本身有活性且光滑,手抓麵粉不易成團。
它比較適合用來做麵包,以及部分酥皮類起酥點心,比如丹麥酥。
在西點中,高筋麵粉多用在千層酥和奶油空心餅(泡芙)中。
在蛋糕方面,高筋麵粉僅限於用來製作水果蛋糕。
看到這裡你明白低筋、中筋和高筋麵粉到底有什麼區別了嗎?
如果你還有疑問的話歡迎給我留言。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別忘了給小歐點讚,收藏或分享作為鼓勵哦。
我們下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