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是餐桌上最常見的肉類食物,很多人都喜歡吃牛肉,相信大家也知道中國每年都會進口牛肉,在2018年已經超過了100萬噸。現在世界上產牛肉最多的國家,就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阿根廷等,這些國家都是地域非常廣闊的國家,草原牧場資源極其豐富,給養牛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也有一點值得注意,這些國家其實經濟水平都很高,尤其是美國,澳大利亞就是典型的發達國家,國外消費水平高,那麼為何中國進口的牛肉,還要比國內的低呢?
1.國外養殖成本更低
國外的牛養殖水平,要比中國更高,更成熟,而且地廣人稀的環境,提供了大量的牧草,使得養殖牛相對來說成本更低,在中國雖然也有養牛,但是數量不過就是幾百頭而已,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適度放牧,要防止脆弱的草原荒漠化;而在國外,養殖上千頭的牛也不算難事,因為大型牧場周邊幾百公裡的範圍都是放牧區,不用擔心沒地方放牧,也不存在過度放牧的情況發生。
2.運輸成本低
進口牛肉相比國產牛肉,主要就是需要通過遠洋的運輸,但是其實運輸上面,國外牛肉還佔有優勢,因為國產牛肉都是通過貨車,從內蒙古,新疆等地運輸過來的,而進口的牛肉,是採用遠洋貨船運輸,遠洋貨輪要遠遠比貨車價格便宜,而且運輸效率極高,可以大批量的供應市場。何況現在中國基本上已經取消了進口牛肉的關稅了,而國內的貨車還要收過路費。
3.進口的都是最普通的牛肉
牛的養殖其實也並不簡單,裡面也有很多行業上的門道。世界上的牛多種多樣,有的牛一塊肉的價值,就能抵得上別的一頭牛的價值了,而中國進口的牛肉其實是屬於低品質的牛肉,食草牛肉。牛本性是吃草,但是吃草的牛其實肉很粗糙,比較柴,吃起來很老,國外牛肉資源豐富,自然是有充分選擇的,對於這種牛肉自然是不太喜歡,所以價格上也上不去,所以才會大量出口到中國。他們本國的牛,是先用草餵養長大到青年階段,這時候再吃大豆,玉米等食物,長期飼養以後,牛肉變得非常鮮嫩,雖然成本和價格也高了,但是更受歡迎,而顯然進口牛肉不是屬於這種穀飼牛肉。
中國每年進口大量牛肉,當然主要還是因為國外牛肉價格低的緣故,而國外牛肉價格低,則與國外養殖成本低,運輸成本低,以及是屬於低品質的食草牛肉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