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農研支團:渭北塬上一根穗 三尺臺下滿懷情

2020-12-24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懷著對支援教育的熱忱,守著對農村建設的期望,踐行著西農誠樸勇毅的校訓,銘記著母校情系三農的教導,毅然決然地選擇去鄉村支教——他們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西農)研究生支教團。

  教書傳道是本職

  2020年8月30日,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西農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正式開始了他們在合陽、澄城兩地的支教工作。

  12月5日,支教了三個多月,支教團成員都逐漸適應了鄉村學校的教學生活。從第一次上課的些許忐忑,到如今講臺上的遊刃有餘。

  服務于澄城縣劉家窪學校的許瑞嬌回憶到,她第一次上公開課還頗有些論文答辯時的緊張感。經過一個多月的鍛鍊,許瑞嬌的教學與管理能力不斷提高,與娃娃們的默契度直線提升。不論是講公開課還是日常上課,她都非常享受,娃們聽得越來越認真。不僅如此,許瑞嬌還犧牲周末休息時間,為基礎差的同學補習數學,讓這些初中學生未來的路途走得更平坦一些。

  馮原鎮中心學校三年級一班班主任李思瀟帶起了數學、英語、微機、音樂和美術。工作細緻負責的她每天都要工作整整一天,一天六七節課那是常規操作。即使如此,她還是做好每一次備課,細心負責地指導每一個學生。學英語專業的李思瀟講課獨有一套,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娃娃們逐漸愛上了英語學習。「我希望給學生打下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基礎,這樣他們將來的學習也會更加省力。」

  服務於劉家窪學校的種盼欣可是教學小能手。心思細膩的她總是能感覺到學生狀態的細微變化。種盼欣總是拿著一張張紅旗貼紙鼓勵一年級的小娃娃們,說話慢條斯理的她很受小朋友們的喜愛。「猜一猜,你真棒,寫一寫,你最好。一年級的娃娃你要多鼓勵,說活要慢,要和藹。」種盼欣的工作經驗給研支團的隊員們提供了不少借鑑經驗。

  在班級管理上,二年級班主任侯靜文現在也是駕輕就熟了。一開始,對於班裡的一些調皮娃娃還找不到要領的她現在已經是一個合格班主任了。從早上給娃夾饃到上課時給娃鼓勵,從班會上批評錯誤到放學時送娃出校,已經看不出來這是一個新教師了。習慣就好,侯靜文謙虛地評價了自己的工作。

  第二課堂開眼界

  「我們班的娃天天好奇得很,老是跑到我面前。」王曉赫模仿著娃娃的口吻說,「老師老師,上海有多大啊?老師老師,你的願望是什麼,我想當飛行員。」每當這種時候,王曉赫都會耐心地回答這些好奇娃娃的問題。服務於馬家莊九年制學校的王曉赫是學生心目中的漂亮姐姐。是什麼都知道,什麼都願意講的百科全書。

  在農村,一天只有兩三趟去縣上的班車。娃娃們對校外社會生活的認識緊緊停留在抖音快手裡的迷人光彩裡。「有一次我給了娃幾個橘子,這些娃娃居然沒見過橘子,不知道橘子怎麼吃。」王彥博說。面對這樣的情況,研支團成員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以豐富學生生活,拓展學生眼界。

  種盼欣和許瑞嬌是學校繪畫社團的輔導員。「這些孩子純真的眼神裡有許多我們所感知不到的奇特感覺。」看到學生們充分發揮想像,用五穀給畫「繪」上多彩的顏色,創作出展示自己構圖、美感、純真豐富的內心世界的作品時,她們感到由衷的開心。

  研支團成員高利瑤為他的興趣社團操碎了心神。「每次一打開機器,娃就一股腦地全擠過來了,都搶著要體驗。」對於這些娃娃來說,機器人可是一個新鮮玩意。他們渴望走出農村,去摸一摸外邊的世界。和娃娃打成一片的他,把自己的所學傾囊相授。看著娃娃們能夠自己動手組建一個小機器,高利瑤倍感欣慰地說:「我就覺得吧,我們坊小的娃娃也不比城裡得差。」

  研支團成員許常俸曾是西農國旗護衛隊的隊員。在馬家莊九年制學校,她組織成立了國旗護衛隊。國旗護衛隊的訓練讓許常俸擁有了昂揚的氣質,挺拔的身姿和自律的習慣。她決定將這份收穫帶給馬家莊這群孩子們。於是在馬家莊九年制學校的操場上,經常會看到她和稚嫩小樹苗們的身影,挺拔而富有朝氣。

  點點滴滴為關懷

  「我們班有個娃娃可愛笑了,說話慢慢的,特別可愛。」一次家訪後,研支團成員張曉雪才得知那個娃可不容易了。」這些娃娃,有母親離家出走爸爸拉扯的,也有母親一人養育姐弟兩人的,有父母不在後奶奶管著的,也有父母健在卻無人願養的「。

  「學校裡的娃娃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很多娃娃因為家庭原因而靦腆,不愛說話。作為老師,我們總是想為娃做些什麼,在學習生活中多關心娃,多幫助娃。」服務於西社學校的研支團成員王彥博,面對在校住宿不會繫鞋帶,不會疊被子的一年級娃娃們,一直都是手把手地教生活技能。娃娃也在和老師的相處中變得更加開朗。

  「我們班的娃娃老是不喝水,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排隊喝水。」四年級班主任陳寅作為班裡娃娃的大家長,總是盯著娃娃吃飯,喝水,洗漱,睡覺。「老師你怎麼管得這麼寬啊?我們班娃老是這樣和我開玩笑。四年級的娃娃現在都說喜歡在學校,在家裡一個人一點意思都沒有。」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家庭的愛是殘缺的,而在學校,他們有老師,也有小夥伴。

  武傑的班裡,一些娃娃不愛學習,看見老師也是唯唯諾諾的。怕老師,怎麼辦?「多關心學生。」武傑這樣回答也是這樣去做的。在輔導中關心學生,對娃娃噓寒問暖,了解孩子的成長與遇到的問題。就像一個大哥哥一樣默默地關注著他們。

  教育扶貧助人生

  長遠看來,扶貧必扶志。西農研支團成員積極開展教育扶貧活動,走訪學生家長,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向家長宣傳教育扶貧並講述教育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意義。「只有教育可以改變他們」已經成為了研支團成員們的共識。

  服務於南溝小學的周靜為了更好地宣傳教育扶貧,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扶貧政策座談會。「就是想讓學生家長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讓每一個學生知道讀書所能給他們帶來的改變。」在會上,身為班主任的她還宣傳了國家的教育資助政策,負責地通知到學生每一個家長手裡。

  二年級班主任張曉雪說:「大部分娃都是老人帶,對於一些老人來說,很多需要向他們宣傳了解的東西不是一兩句通知就能發到的。」張曉雪經常會利用家訪的時間,向學生家長宣傳教育扶貧。「必須確保每一個家長都能知道,了解清楚。」這是班主任張曉雪對自己工作的永遠要求。

  研支團成員陳秋崇是一個性格爽朗的女孩,很受學生的喜愛。家訪時她被孩子們的境遇所打動。不管是活潑的娃娃,還是靦腆的娃娃,背後都面臨著脫貧問題,這是她的感觸。「一定要好好對待娃,好好教娃。給他們知識和快樂,就是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所能帶給他們最好的脫貧路徑。」陳秋崇用這樣的話語激勵自己,勉勵研支團的夥伴們。

  在支教的這幾個月裡,研支團成員們每個人腦海中的一幕幕場景遠比手機所記錄的照片要多。他門記得娃娃們在起床時互相幫助,記得娃娃留給他們的雞蛋,記得娃娃送給他們的蘋果,記得娃娃哭著笑著和他們說……在這裡,孩子們給予他們的更多。

  就像是校徽上的那一粒飽滿稻穗一樣,西農研究生支教團歷屆成員們長期紮根於合陽、澄城兩地的渭北山區,服務於六所鄉村學校。在山川縱橫的溝溝裡,他們踐行著「紮根楊凌、胸懷社稷;腳踏黃土、情系三農;甘於吃苦、追求卓越」的西農精神,在三尺講臺上傳授知識,在三尺講臺下奉獻青春,在廣闊田野裡追求理想,和這些田野裡最純真的花朵一起結出愛與希望的果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團委供稿)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研支團為學生插上科技創新創意的翅膀
    為在中小學階段培養創新思維,日前,西安交通大學第十九屆研支團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積極培養支教地學生創新意識,引導學生自主實踐創新。西安交大研支團成員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點,精準對接資源,和西安交通大學航模隊異地合作,利用校航模隊的技術資源,聯繫日常生活實際講解航模創新技術,給同學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們在同學們心中種下了創新的種子,只願日後開花結果,為我國科技創新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
  • 南農研支團給龍山中學送上一份侗族新年禮物
    南農大研支團 供圖  今年6月,南農大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與校團委、外國語學院黨委共同開展了「語穠同行,築夢麻江」愛心捐贈活動,2020屆的畢業生們紛紛將閒置書籍、文具等學習用品進行捐贈,為麻江的孩子們貢獻出一份愛心。  近日,愛心捐贈物資抵達麻江縣龍山中學。
  • 中南大研支團在黃泥堡開展素拓活動情潤童心
    12月21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第22屆研支團成員在酒泉市肅州區黃泥堡中心小學,開展暖冬素拓暨圓夢捐贈活動。圖為 研支團酒泉分隊隊員們合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支團 供圖  21日早晨,研支團成員們在黃泥堡中心小學與學校師生一起進行了升旗儀式。徐樂作為校外輔導員代表在升旗儀式上做簡單的自我介紹和活動介紹。
  • 合肥工大研支團攜麥田為丹寨長青二小捐贈棉衣
    合肥工業大學第22屆研支團聯合麥田教育基金會貴陽團隊、「鋒剛鴻志華·洪海義為衝」團隊為丹寨縣長青第二小學發放愛心棉校服。合肥工業大學研支團 供圖  為了能讓棉校服儘快送到孩子們手中,活動之前,麥田志願者們和研支團成員、學校老師完成衣服類型、顏色的挑選、尺碼的統計等工作,還為棉服縫製了校徽。
  • 這個冬天不太冷 東北大學研支團捐贈暖冬物資
    圖為研支團成員為學生發放羽絨服。 東北大學研支團 供圖  三臺縣郪江鎮寶泉小學曾經是東北大學研支團四川隊的幫扶小學。在幫扶工作結束後,四川隊仍然與寶泉小學保持著聯繫。今年秋天,郪江當地的氣溫較以往格外寒冷,在得知一些孩子沒有足夠的衣物過冬後,研支團成員積極聯繫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他們籌備暖冬物資。
  • 礦大研支團申領「甜甜圈」足球陪孩子快樂成長
    中國礦業大學研支團 供圖  石家田九年制學校地處國家級貧困縣靈丘的東北山區,學校軟硬體設施較差。在國家今年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教學樓重新粉刷,塵土飛揚的操場也進行了路面硬化,並且豎起了籃球架,劃出了足球邊線與球門線,然而卻幾乎沒有學生見過真正的足球,甚至在操場上踢足球對他們來說,也是件一件奢侈的事情。
  • 東北林大研支團「雙師課堂」探索多肉植物微景觀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10日電(記者 劉喆)近日,東北林業大學第二十屆研支團聯合臺江縣第一中學開展了第7期「雙師課堂」——多肉植物的微景觀DIY設計。臺江一中七年級(10)班、七年級(3)班兩個班級,共計120餘名學生參與了本期「雙師課堂」的學習。
  • 貴州師大研支團在源村中學發放心願包情暖寒冬
    貴州師範大學研支團源村分隊在源村中學發放心願包。圖為研支團成員在整理郵寄來的心願包。貴州師大研支團 供圖  近日,貴州師範大學研支團源村分隊在源村中學發放了心願包。心願包分為體育、文具繪畫、閱讀以及生活等類別。活動現場,孩子們收到了屬於自己的心願包,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 西政研支團:接力築夢做紮根基層的最美紫藤花
    西南政法大學研支團 供圖  研支團承擔服務學校各學科基礎課程近4000課時的教學任務及鄉村少年宮課程建設,通過精彩紛呈的課堂教學活動為「山裡娃」帶來了囊括法律普及、科學常識、理想信念教育等多方面的、多層次的思維課堂。  堅持「學」字當頭,定期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按時參加教研活動。
  • 河南理工大學研支團在玉門舉辦圖書漂流活動
    河南理工大學研支團 供圖  活動自啟動以來,河南理工大學師生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踴躍參與,共計捐贈圖書906本,衣服、文具、鞋子等其他愛心物資60餘件。  7月13日至15日,河南理工大學研支團在玉門市第二小學、第三中學、石油中專先後舉辦了「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優秀民族學生頒獎儀式、愛心包捐贈儀式、「圓夢七月·助力中考」捐贈儀式等活動,受到了當地貧困學生的一致好評。  扶貧先扶智。研支團成員表示,將繼續助力西部發展,為決勝脫貧攻堅奉獻青春力量。
  • 江南大學研支團為芒寬學生發放過冬禦寒衣物
    研支團成員將愛心物資全部發放給芒寬民族中學372名貧困學生。  江南大學研支團攜手江蘇省舜天泰科服飾有限公司發起「傳愛千裡,情暖雲南」愛心衣物捐贈活動。圖為愛心企業為芒寬民族中學捐贈的愛心衣物。圖為江南大學研支團成員魯晨輝為學生發放愛心衣物。
  • 華南師大研支團開展愛心送教促進城鄉教育交流
    研支團成員了解到八總民族小學的現狀後,特地準備了《中國畫》《有趣的漢字》《趣味物理》《粵語知多少》《小學英語口語拓展》五門課程,希望能讓孩子們拓寬知識面,更好地培養對學習的興趣。圖為研支團成員引導學生用毛筆畫花草。華南師範大學研支團 供圖  《中國畫》課程中,李煥龍為孩子們簡單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知識後,引導學生用毛筆畫出了一些簡單的花草。孩子們表示,學校一直都沒有美術老師,能夠上這樣一節美術課是正是他們所期望的。因此,國畫課堂上,每個學生都能積極配合,主動拿起畫筆,畫下心中所想。
  • 山大研支團「薪書計劃「以書信為舟傳遞大愛
    山東大學研支團母校三大校區開展「薪書計劃&信疆遊」愛心捐贈活動。圖為該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積極參與。隨著活動的深入發展,為了給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們提供與山大學子溝通的可能,研支團又開展了「信疆遊」系列活動,用一張張明信片將山大學子與服務地兒童聯繫起來,構築他們彼此溝通的橋梁。多年來,活動一直在一屆屆隊員手中接力傳承。
  • 華南師大研支團與昌都市特校孩子製作「甜甜圈」
    圖為華南師大研支團成員何明潔與特校孩子展示製作完成的甜甜圈。華南師範大學研支團 供圖  冬日的昌都已經有了些許寒意,為了讓孩子們在冬日裡也能感知不一樣的世界,激發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分隊成員特意設置了「我是小廚神」系列活動。
  • 陝師大研支團開展廢物再利用STEAM手工活動
    陝西師大研支團 供圖  STEAM教育是集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多領域融合的綜合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型有力工具。本次STEAM活動以「變廢為寶」為主題,讓五年級大孩子與二年級小孩子組成小組,把生活中的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 南京師大研支團帶領獨山學子遊學南京追尋夢想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2日電 (記者李川 通訊員王俊嬌 趙威)近日,為了給大山裡的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南京師範大學第十九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帶領貴州省獨山縣高級中學學生開展遊學南京活動。  南京師範大學第十九屆研支團成員帶領貴州省獨山縣高級中學學生開展遊學南京活動。圖為研支團成員與獨山縣高中學生參觀南京師大併合影。
  • 東財研支團暢談學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心得
    圖為研支團成員集體觀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的講話視頻。東北財大研支團 供圖  座談會上,支教隊成員集體觀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視頻,隨後在主持人的帶頭下,每位與會成員認真研讀了習總書記講話的講義,並根據講義中的要點結合所觀看的視頻,針對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一些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 讀《塬上》話環保走「塬上」享綠色徵文活動啟動
    【騰訊大秦網訊】4月18日上午,「讀《塬上》話環保,走『塬上』享綠色」有獎徵文活動啟動儀式,在陝西師範大學校園內舉行。《塬上》正是一部值得推薦,值得閱讀,足以引發深思,傾情喚醒良知與覺悟的環保佳作。《塬上》是著名生態作家鍾平的長篇環保小說,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出版。
  • 渭北飛虹 通達歡喜 :記合銅高速的「三個第一」
    ▲陝西,初冬的渭北高原,縣西河大橋站在150多米高的橋面上,聽初冬渭北高原的風聲,渾厚有力。俯瞰高原上的溝壑,土黃與深褐色交錯,極富肌理感,淳樸厚重。灰白色的大橋連接村莊,在溝壑之間劃出一道優雅的弧線。
  • 鄭大研支團在多倫縣開展講座為學生送健康知識
    研支團成員根據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成長經歷與學生進行交流和分享。此次活動旨在增強學生們的健康保護知識、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欲望。鄭州大學研支團 供圖  本次活動分為兩個環節。在第一環節中,研支團成員分別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同學們普及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健康知識。成員焦佳偉、張坤、盛鵬傑、張迅分別為學生們講授了急救操作的小知識、家庭安全用藥的常識、體育運動健康和心理健康知識。研支團成員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得同學們加深了對日常醫藥、身體健康保健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認識。